s 阅读页

第三节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释译”

  在我方的力量还不足以战胜敌方之时,应该避其锋芒,间接地削弱它的气势。这就必须运用以柔克刚的战术取胜。

  “心得”

  “釜底抽薪”计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尉缭子》。该书《战威第四》说: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虚则走”,“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虽形全而不为之用,此道胜也”。

  这些话的意思是:部队作战依靠的是勇气,士气旺盛就敢于战斗,士气丧失就会溃败而逃。讲究武器装备,判明敌情,设法促使敌人丧失勇气而使军心涣散,敌军虽然形式上看似完整实则无法作战,这就是靠政治谋略取胜。

  《尉缭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采用某种谋略以削弱敌方的气势和斗志,然后战而胜之的策略思想。后世提出的“釜底抽薪”计,应当说,正是在这种策略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起来的。

  继《尉缭子》之后,先后提出或提到类似思想的,有西汉《淮南鸿烈》:“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东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北齐史学家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至明代以后,在更多的书面语言中都出现了“釜底抽薪”这一更为言简意赅的语言。

  如明代嘉靖年间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清代吴敬梓著《儒林外史》第五回:“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派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可见,明清以后,“釜底抽薪”已成为广泛使用的民间词语,其策略思想已被应用于许多场合。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释译”

  借敌方内部混乱之机,利用它虚弱而又没有主见的弱点,迫使敌人顺从于我方的意志,就像人们顺从天时而作息一样。

  “心得”

  “浑水摸鱼”一词,起初可能是渔民们从捕鱼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句经验性俗语,后来逐渐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甚至被兵家和军事指挥员们用来作为表述某种军事谋略的军事术语。其本意是,把水弄混浊了,鱼儿就会晕头转向,到处乱窜,此时乘机摸捉,往往易于得手。比喻乘混乱之机,谋取某种意外的利益。在军事上指有意给敌方制造混乱,或乘敌方混乱之机,一举消灭敌人,夺取胜利。在战场上,冒充敌人而蒙混过关是此计常见的一种方法。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很有韬略的政治家。在其未登基前,曾在河北一带与王朗大战20多日,最后攻破邯郸,杀死王朗,取得战争的胜利。当时,王朗在邯郸称王,实力雄厚。刘秀不敢正面与王朗交锋,就带着少数亲信来到蓟州。恰遇蓟州兵变,响应王朗,捉拿刘秀。刘秀无奈,仓皇出城南逃。

  刘秀一行逃到饶阳,已饥疲不堪。此时,刘秀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虎口求食的办法:冒充王朗的使者哄骗驿站的饭吃。众人装扮一番,就以王朗的名义,大模大样地走进驿站。驿站官员信以为真,急忙备美味佳肴招待。刘秀等人早已饥肠辘辘,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们的狼狈相引起了驿站官吏的怀疑。为了辨其真假,驿站的官员故意将大鼓连敲数十下,高喊“邯郸王驾到”。

  这一喊,非同小可,把刘秀等人惊得目瞪口呆,人人手心捏着一把汗。刘秀也惊得站起来,但很快就镇定下来。他想,如果邯郸王真来了,逃是逃不掉的,只能见机行事。他给众人一个眼色,让大家沉住气,然后慢慢坐下来,平静地说:“准备进见邯郸王。”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邯郸王的踪影,才知道是驿站官员搞的名堂。酒足饭饱之后,刘秀等人安然离开了驿站。刘秀此次的成功便是得力于计谋上的“浑水摸鱼”和心理素质上的过硬。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释译”

  保留阵地的原形,维持其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方也不敢轻举妄动。而我方却可以在敌方极其迷惑之际,秘密地转移主力,去打击别处的敌人。

  “心得”

  金蝉脱壳原是一种生物现象,指蝉类昆虫在其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种蜕变。人们在树林中经常可以见到,秋蝉从本体脱壳而去,却将蝉衣留在枝头。古人就用这种现象来喻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又《淮南子·精神训》:“蝉蜕蛇解,游于太清。”佛家、道家也常用其比喻得道者死后弃尸登仙,有如蝉之脱壳。

  如唐代和尚贯休《经旷禅师院》诗:“再来寻师已蝉退,株枯醴泉竭。”至于从何时开始将“金蝉脱壳”一语用来喻指某种军事计谋,目前还不能确证,但至少在元代以前就有了。如元惠施《幽闺记·文武同盟》中写道:“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以后在各类文章、作品中使用此语的就更多了。

  元马致远《三度任风子》:“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可不道家有老敬老,有小敬小。”关汉卿《谢天香》:“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这个叫作‘金蝉脱壳计’:他将虎皮盖在此,他却走了。”至于在军事实践中使用此计则更早。

  三国时,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病死五丈原军中。为避免蜀军撤退时遭司马懿追击,诸葛亮临终前向杨仪授以密计:在他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并命工匠仿造一座他的木像,仍然羽扇纶巾,坐于行军的车中;同时,在撤军前,以一部分部队对魏军发动一次佯攻。在蜀军开始撤军后,魏军见蜀军阵容整齐,且诸葛亮仍稳坐车中指挥,疑为敌方诱兵之计,遂不敢追。杨仪、姜维因而得以率领蜀军全师而回。诸葛亮虽命已归天,却留个“壳”在那扰乱敌军军心,这就是金蝉脱壳计的一次妙用。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释译”

  对于弱小的敌人应该包围起来加以歼灭。对待小股的敌人,不利于急进或远袭。

  “心得”

  关门捉贼是相传已久的民间俗语,其义不言自明。它与另一民间俗语“关门打狗”的意思相近。后来人们逐渐把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小智谋移用于战争,便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在军事斗争中,它与军事家和军事指挥员们常讲的围歼战、口袋阵等大体上是一回事。古今中外战史上使用此计的,比比皆是。就我国古代战争史来说,使用此计的著名战例,较早的有战国时孙膑、庞涓马陵道之战、秦赵长平之战、汉初的楚汉垓下之战等,此后使用此计而消灭对方的战例就更多了。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释译”

  当军事发展势头受到阻碍,地形受到限制之时,攻取邻近的敌人对己有利,而攻打远处的敌人则对己有害。烈火向上燃烧,洪水向下奔流,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莫不如此。

  “心得”

  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约在公元前269年左右,范雎避难,由魏入秦。秦昭王知其能,遂以上宾之礼相待,向他长跪而三问计。

  当时,秦欲一统天下,范雎在分析了秦王对外政策的失误之后,给秦昭王献上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逐渐强大。秦昭王开始图谋并吞六国,统一中国,但在策略中却实行近交远攻的办法,准备联合并越过韩、魏诸国而远征地处东海之滨的强齐。

  范雎认为秦昭王这样做是失策。他说:“齐国国力强盛,离秦国又很远;出兵攻齐,还必须经过韩、魏诸国。若出兵少了,则不能给齐国造成致命的伤害;出兵多了,劳师远征,又会给秦国自身造成大的损失。我猜想大王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少出兵,而让韩、魏两国的军队全体出动吧!但这样做,韩、魏两国会同意么?何况即使秦国打赢了,你也无法得到齐国的土地。因而不如反过来,远交近攻,派遣使者主动与相距较远的齐国结盟,而首先攻战身边的韩、魏诸国。这样,灭一国就可得一国的土地,秦国就会越战越强大,大王的霸业就可以很快实现了。”

  秦昭王采用了范雎的建议,把“远交近攻”作为秦逐步并吞六国的基本国策,最终达到了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的目的。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释译”

  处在敌我两大强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以武力胁迫它屈从时,我方应凭借强势,立即派兵前去援救,并借机渗透自己的势力。对于这种处在困境中的国家,只做空口允诺,却无实际行动,是不能取得对方信任的。

  “心得”

  假道伐虢,事出《左传·僖公》中的两章。事情是这样的: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想要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为此,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意思是说,请你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地区出产的美玉去收买虞国的国君,然后向虞国借道去攻伐虢国,事情就可以成功。

  晋献公说:“这两件东西都是我的宝贝,怎么舍得送给别人呢?”

  荀息说:“如果能够使虞国借道给晋国去攻伐虢国,那么将来虞国也会归我晋国所有的。那时,你的宝物放在虞国的府库里,不就等于放在晋国的府库里么?”晋献公听荀息说得有理,便采用了他的计谋。虞公不听大臣宫之奇的劝阻,接受了晋国的要求,借道给晋国,为晋国攻占虢国的国都下阳提供了便利。

  这是公元前658年的事。过了三年,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国大臣宫之奇再次劝说虞公不要受骗。他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会跟着灭亡。好比嘴唇和牙齿相互依存一样,唇亡则齿寒。”

  但虞公仍然不肯听,并说,晋国和虞国都属姬姓,是同宗关系,晋国是不会加害虞国的。宫之奇见虞公如此执迷不悟,预见到虞国必亡,便携家眷避难去了。后来,果然不出宫之奇所料,晋灭虢之后,在回师途中灭掉了虞国,虞公及其家室全都成为了俘虏。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