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释译”

  用假象欺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虚变实。也就是说,开始用小的假象,继而用大的假象,最后假象突然变成真相。

  “心得”

  本计计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世间万物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我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曾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尉缭子·战权》中说:“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安所信之?”主张以虚无的假象迷惑敌人,在敌人对“无”习以为常之际,化无为有,化虚为实,打击敌人于出其不意之间。

  可见,本计的特点是:制造一种假象,有意让敌人识破,使之失去警惕性,然后又化无为有,化假为真,化虚为实;待到真的攻击敌人之时,敌人却仍然以为是假的,不作任何防备,从而为我所乘,战而胜之。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释译”

  以正面佯攻、故意暴露我方的行动,当敌方静态固守的态势已经确定的时候,我方便以迂回战术,在敌人背后发起突袭,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心得”

  本计全称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末农民起义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天下,进行了为期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首先攻入咸阳,自立为关中王。由于项羽军事力量强大,刘邦迫于无奈,只得把咸阳和关中让给了项羽,自己回到了汉中。与刘邦守地汉中相邻的是章邯。刘邦为了迷惑项羽,防止章邯入侵,把出入汉中的栈道烧毁了。

  后来,刘邦逐渐强大起来,便命韩信为大将,出兵与项羽一决雌雄。为了迷惑敌人,韩信派了一万多人马去修复烧毁的栈道。修复栈道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进展十分缓慢。章邯因此毫无戒备,殊不知韩信的主力已抄小路向陈仓进军,很快攻破咸阳,占领了关中。韩信采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的计谋,赢得了夺取关中的重大胜利。这就是“暗度陈仓”计的由来。

  本计的特点是,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动之后,将奇特的、非正规的行动隐藏在普通的、正规的行动之后,迂回进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明修栈道”表示公开的行动,“暗度陈仓”表示隐藏的真实意图。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明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释译”

  当敌方内讧趋于表面化、激烈化的时候,我方应静观以待;届时,敌方内部反目为仇、自相残杀,必然会自取灭亡。我方就顺势而为,相机而动,乘机从中取利。

  “心得”

  本计名最初见于唐代僧人干康的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而其思想,则早见于《战国策·燕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中:蚌张开壳晒太阳时,长嘴鸟去啄它的肉,被蚌夹住了嘴,双方争持不下,结果被渔翁全部捉住了。

  此计的特点是:以静观变,随变而动,坐看敌人内部厮杀争斗、自相削弱。当两股敌对势力相争时,采取顺应的态度,静观其变化;待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适时出击,坐收渔利。

  第十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释译”

  要想方设法取信于敌人,使它安定、松懈下来,从而失去戒备之心,而暗中则要策划计谋,做好充分准备,待机采取行动。这时候,千万不能让敌方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的措施。这便是外表柔和而实际暗藏杀机的计谋。

  “心得”

  本计语出白居易诗《天可度》:“笑中有刀潜杀人”,是白居易对唐高宗宠臣李义府为人的评价。《旧唐书》载:“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拊己,微忤意者,则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资治通鉴》评价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也与此义相似。

  本计的特点是:以表面上友好、善良的举止和动听的言词作为假象,以掩盖其阴险毒辣的用心和企图。在军事谋略上,一般指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欺骗迷惑对方,以掩盖其突如其来的重大军事行动。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释译”

  当战争局势发展到必然要有所损失的时候,要牺牲局部利益,来增强整个战局的优势。

  “心得”

  本计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诗中说:“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林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此诗的原意是比喻兄弟间休戚与共的情谊,后泛指借助某种手段,损失、牺牲某一事物,来换取另一事物的安全、成功,即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转危为安的策略。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的南坡之战,曹军故意沿途抛弃粮食、衣物,使袁军竞相争夺,一时阵势大乱,曹军乘势反击,获取大胜。这就是运用了此计。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释译”

  对敌人的任何微小纰漏,必须及时加以利用;对敌人“给予”的极小利益,也要力求得到。变敌方小的疏漏,为我方小的战果。

  “心得”

  本计当出自《草庐经略·游兵》:“伺敌之隙,乘间取胜。”后人以顺手牵羊形象化地比喻乘敌人小的疏忽,向其薄弱处发展,创造和捕捉战机的一种谋略。关汉卿著元剧《尉迟恭单鞭夺槊》台词中,就使用了本计计名。

  《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写道:“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但这说的不是战争。战争史上“顺手牵羊”之计,不乏其例。

  如春秋时期,晋献公途经虞国灭掉虢国,回师途经虞国时,又乘其不备,灭掉虞国;秦穆公攻打郑国,兵至滑国时,知郑人已有戒备,即放弃攻打,并顺手灭滑国,然后班师回秦……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这里,“顺手牵羊”的“羊”,指防守有纰漏、有薄弱环节的地方。在不影响进攻这一主要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时机,出动小股部队,神出鬼没地发动攻击,获得意外的小战果,就叫“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释译”

  带着疑虑去查实敌人的真实情况,等弄清楚之后再采取军事行动。反复侦察和分析敌情,这是发现敌方阴谋的重要手段。

  “心得”

  计名“打草惊蛇”,是借用了一句民间俗语来喻指某种军事上的谋略。原意是蛇生活在草丛中,若草被搅动,蛇便会受惊而走。也有人认为,“打草惊蛇”一语,源出宋代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意思是说:南唐时,有个叫王鲁的人,在任当涂县令时,贪赃敛财,搜刮民脂民膏。一天,老百姓联名控告他手下的主簿贪污,王鲁因自己也有不法行径,胆怯心虚,故而在看状纸时,下意识地写下了“汝虽打草,吾已惊蛇”8个字。此后,“打草惊蛇”一语就渐渐流传开了。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释译”

  有作为的不加以借用,害怕的是我方不能控制它;无所作为的要加以借用,这是因为我方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无所作为的并顺势对其加以控制,这不是我方受制于人,而是我方完全可以控制和支配对方。

  “心得”

  计名“借尸还魂”可能源自“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得道成仙的传说。相传铁拐李原名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次,其魂魄离开躯体,飘飘然游玩于三山五岳之间。临行前,嘱咐徒弟看护好遗体,但李玄魂魄四处游山玩水,流连忘返。徒弟们等得久了,见师父的遗体老是僵在那里,总也活不过来,便误以为他已经死去,将其火化了。

  待李玄神游归来时,已不见了自己的躯体,魂魄无所归附。恰好当时附近路旁有一饿死的乞丐,刚刚断气不久,尸体还算新鲜,李玄于慌忙之中,将自己的灵魂附在了这具乞丐尸体之上。借尸还魂后的李玄,已经面目全非。蓬头垢面,坦腹露胸,并跛一足。为支撑身体行走,李玄对着原乞丐用的竹杖喷了一口仙水,竹杖立即变为铁杖。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也因此被称为铁拐李,原来的名字却反而被人们忘记了。

  铁拐李借尸还魂的故事还见于元代岳伯川所写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后《东游记》也有记载,只是情节不尽相同罢了。

  “借尸还魂”这一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传说,后来被人们用来喻指某些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的现象;有时也可以用来喻指某些新事物或新力量借助旧事物或旧的形式得到发展的现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谓“尸”、“魂”、“借”、“还”的喻意便都不尽相同了。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反。

  “释译”

  等待天时给敌方造成了困难,再以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方。假若向敌方发起进攻仍有困难,那就想办法让敌方反过来攻我,这样反而更为有利。

  “心得”

  “调虎离山”一语可能源自《管子·形势解》。该篇中有这样一段话:“虎豹,兽之猛者也,属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轻之而傲其势。故曰:‘虎豹托幽而威可载也。’”

  意思是说,虎豹是兽类中最威猛的,当它们居住在深山大泽之中时,人们就会因其威风而产生惧怕之感。君王是天下最有势力的人,如果深居简出,人们便会敬畏他的权势。虎豹若是离开它们所居住的深山幽谷而走近人类居住的地方,人们就可以轻易将它捕捉而使之失去原有的威风。做君王的若是离开王宫而与普通人混在一起,人们就会因轻视他,而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他。

  所以说,虎豹只有不离开它们居住的幽谷深山,其威风才会使人感到畏怯。这里虽然还没有使用“调虎离山”一语,但已经包含了只有将老虎调离深山,才能将其制服的意思。后来在民间语言、文学作品中便逐渐出现了“调虎离山计”的说法。如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五十三回写着孙大圣对如意真仙说:“才然来,我使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争战,却让我师弟取水去了。”清代钱彩著《说岳全传》第三十四回也写着:“吉青道:‘我前日在青龙山,中了这蕃奴调虎离山之计。’”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释译”

  对逃跑之敌逼迫过急,便会遭到疯狂的反击,而任其溃逃,则会削弱它的强攻势头。因此,要紧密地跟踪敌军而又不逼迫它,借以不断耗损其气力,以瓦解其斗志,待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之际,再加以擒获。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无谓的流血牺牲。因此,放缓对峙,相机而动,对战势反倒更为有利。

  “心得”

  “欲擒故纵”的哲理源头,可上溯到《老子》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又《鬼谷子·谋篇》:“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中国军事史上成功运用此计,并对此计定名有重大影响的,当属诸葛亮率蜀军远征南蛮时,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对诸葛亮来说,七擒七纵皆手段,而目的只有一个:征服南蛮首领和百姓的“心”。因而这一战役胜利的意义,不仅是军事上的,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是诸葛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实行的民族政策的胜利。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释译”

  用类似的事物去引诱敌方,使其在懵懵中受骗并因此受到意外的攻击。

  “心得”

  “抛砖引玉”一语,在中国古今文字和口语中较常见,其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相传唐代诗人赵嘏甚有诗名,求诗者盈门。诗人常建久慕其名,想求其诗,却不得其门而入。赵嘏游苏州时,常建料他必游灵岩寺,便先于寺壁上题诗两句。赵嘏来到寺中见壁上此诗尚未写完,就补了两句,成为一首绝句。

  后人因赵嘏补的两句优于常建的前两句,便说常建是“抛砖引玉”。然而,常建是727年中的进士,而赵嘏是842年中的进士,两者相差115年。可见赵嘏补诗一说是不成立的。然而却由这个有悖历史事实的讹传,引出“抛砖引玉”的另一来源,却是一个历史事实。

  1004年至1007年高僧道原所编《景德传灯录·从谂禅师》:“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子。’”此处之“子”指砖坯。这句话也来源于一个佛门故事。传说活了120岁的唐代禅师从谂,在一天晚上同弟子们一道参禅悟道。刚入坐,从谂便宣布:“今晚要你们回答问题,谁对禅学已有深刻理解,可以跨前一步。”

  众僧皆息虑凝心,静坐参禅,唯有一个小和尚大胆跨步向前,躬身一揖。从谂见了,慢慢地说:“刚才我是抛砖引玉,不想却引来一块土砖坯子。”

  此语后来还见于1286年至1324年所作《斗鹌鹑·佳偶》曲:“见他眉来眼去,俺早心满愿足;他道是抛砖引玉,俺却道因祸致福。”又清代李汝珍著《镜花缘》第十八回:“紫衣女子道:‘如此易事,谁知还是吝教!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可借此长长见识,不料竟是如此!’”

  本计的特点是:强调以小利去引诱、欺骗敌军,以换取更大的胜利。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释译”

  摧毁敌军的主力部队,擒住它的首领,以使其整体瓦解。这就如同蛟龙离开海洋到田野中作战一样,势必面临绝境。

  “心得”

  “擒贼擒王”一语在唐代以前的口语中已经广泛使用。但最早见诸文字,或者说至今可见的最早、且影响较大的文字记录,则是唐代“诗圣”杜甫的五言古诗《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此诗寓含着对唐玄宗李隆基无节制对外用兵的讽谏之意。730年,西域吐蕃在数次败于唐军之后,遣使求和,玄宗李隆基勉强允准,吐蕃人遂撤走了边境的驻军,双方又恢复了和平。七年后,玄宗利用吐蕃人没有防范的时机,又派兵入侵,深入敌境100公里,受到吐蕃军重创。

  739年,金城公主去世,吐蕃遣使报丧,并乘机求和,而玄宗却不允。一年后,吐蕃军攻占唐边境重镇石堡,即今青海西宁西南。748年,唐遣陇右节度使、大将哥舒翰统军3.3万人与吐蕃军激战,收回了石堡,但此役唐军战死者数以万计。

  杜甫的《前出塞》大约是针对此情况有感而发的,意思是说,只要能够制服敌国首领,保住本国的疆土,防止异国入侵就行了,何必杀人太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主张各民族和睦相处、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倾向。

  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等警句,也多少透露出了诗人杜甫对我国古代军事经验的概括和他个人的军事眼光,因而成为流传于后世的脍炙人口的名言,常为众多军事家、政治家以至各色人物所引用。

  见于文学作品的便有如《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凤姐道:“如今俗语说:擒贼必先擒王。他指探春如今要作法开端,定是先拿我开端。”

  宋代王迈《轩集·别永福张景山》诗:“文亦有活法,先使意气张;如破劲敌垒,须擒贼中王。”本为一个“擒贼擒王”语,王熙凤将之用来比喻处理家事,王迈将其比喻为作文的章法,可见其用法甚广。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