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虚实篇

  一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译文”

  孙子说:凡是占据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主动安逸,而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惫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牵制。

  “心得”

  孙子在这里提出争取战争主动权的思想。所谓“致人”,即调动敌人,让敌人按照我的意图行事;而“致于人”则是指被敌人牵制行动。孙子指出,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掌握战斗的主动权,没有主动权,便会陷入被动、消极防御甚至处处挨打的境地。克敌制胜的关键是主动,它贯穿了整个战争的全部过程。

  1410年2月,成祖朱棣率50万大军亲征鞑靼,至兴和,即河北张北。鞑靼诱明军深入,朱棣不为所动,下令休整,5月进至胪朐河,即蒙古克鲁伦河中游南岸,鞑靼分为两支,本雅失里率一支西逃,知院阿鲁台率一支东遁,诱明军分兵。

  朱棣更不上当,置东路不顾,集中兵力向西追歼本雅失里,追至兀儿扎河,即蒙古勒吉河,不见踪影,乃留下辎重,亲率两万轻骑,携20日干粮急追,终于在斡难河,即鄂嫩河南岸追上本雅失里,立即挥师出击,鞑靼军大败,仅本雅失里率数骑逃脱。朱棣复率军返回胪朐河,乘胜东击阿鲁台。最后,阿鲁台不得不率家眷仓皇北逃。

  二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译文”

  能够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的地域,是因为用小利引诱的缘故;能够使敌人不能抵达其预定领域的,则是设置重重困难阻扰的缘故。敌人休整得好,就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粮食充足,就设法使它饥饿;敌人驻扎安稳,就设法使它移动。

  “心得”

  只有通过“致人而不致于人”争取主动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主动被动是以客观条件为基础的,兵力的多寡、武器的精莠、环境的利弊、军队的逸劳、士卒的饱饥都是决定主动和被动的因素。将帅要善于利用优势条件,更要善于改变对己不利的形势,利用“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的方法,让敌人“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由被动变主动,取得胜利。

  三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译文”

  所以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如何防守;善于防御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怎样进攻。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任何形貌;神奇啊,神奇到听不见丝毫声音。所以,这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心得”

  孙子认为作战中,将帅要根据兵力的多寡,正确判断战争的形势,通过各种手段迷惑敌人,使敌人难以找到确切的战场和攻击方向,从而能使我军掌握主动,处于有利的地位。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故事:魏将陈泰守祁山时,蜀将姜维领兵来攻,每日放出五番哨马,或10公里、15公里而回,并不前来交战。邓艾登高了望,告陈泰说:“姜维已不在此间,必是见我有备,率主力攻我侧后去了。”

  陈泰惊问何故,邓艾说:“你不见蜀兵哨马困乏,反复前来的都是这班人马,只不过换了旗号衣甲而已。”陈泰恍然大悟,又问蜀军主力指向何处?邓艾说:“必是出董亭,径袭南安去了。”并告诉陈泰先敌抢占武城山,诱姜维攻取南安屯粮之所——上圭,然后于段谷山险地窄处伏击蜀军。

  结果姜维果然完全按照邓艾的判断行事,败退汉中。邓艾对战争情势变化反应之快、观察之透、判断之准,不得不叫人拍案称绝。难怪连智勇双全的姜维都碰在他的钉子上了,其可谓“善守者”。

  四攻其所必救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译文”

  进击而使敌人无法抵御,是由于击中敌军懈怠空虚的地方;撤退而使敌人不来追击,是因为行动迅速而使敌人追赶不及。所以我军求战时,敌人即使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与我交锋,这是因为我们攻击了敌人所必救的地方;我军不想作战时,驻扎一个地方防守,敌人也无法同我作战,这是因为诱使敌人改变进攻方向。

  “心得”

  孙子在此论述了如何在战争中牢牢抓住战与不战的主动权,随机应变。“攻其所必救”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将帅要善于攻击敌方要害,或断其粮草,或占其后路,从而调动敌方军队,为己方造成有利的态势,把难击之敌变为易攻之敌。

  公元前353年,魏国以庞涓为将,率兵八万伐赵,很快打到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抵挡不住,遣使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孙膑认为不可与魏军死打硬拼。田忌不解。

  孙膑说:“现在魏国的精兵强将都调到了邯郸城下,国内只剩些老弱残兵。我们可以直接攻打魏国国都大梁,乘虚而入,庞涓必然率军回救,自动撤离邯郸,这样,既可解邯郸之危,又可乘魏军回救疲劳之际狠狠攻击之,岂不一举两得吗?”田忌立刻改变计划,直扑大梁,一举获胜。

  五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译文”

  要使敌人暴露而我军隐蔽,这样,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却不得不分散。我们的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的兵力如散在十处,这样,我们就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去进攻敌人了,因而造成我多而敌寡的有利态势。如果能做到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劣势的敌人,那么同我军正面交战的敌人也就有限了。

  “心得”

  孙子在此提出了集中兵力歼灭敌军的问题。将帅要擅长将己方分散的兵力集中,而利用计谋分散敌军的兵力,削弱他们的实力,造成以多击寡的优势,“以十攻其一”“我众而敌寡”,胜利也就顺理成章了。

  韩信善出奇兵,俘魏王豹,捉赵王歇,败齐王田广,水淹楚军等故事广为流传。同时,韩信也曾用兵“以众击寡”,因此俗话说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公元前202年刘邦用韩信之计,调集各路大军追击项羽至固陵,即安徽寿县,与九江王黥布会合攻城父,即安徽涡阳东,一路由固陵向东,将项羽围于垓下,层层包围,水泄不通。项羽“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军无战心。入夜,刘邦使人于楚军四周高唱楚歌,项羽闻之大惊,以为汉军已攻占楚地,即率800骑突围而出,天明仅存28骑,汉军追至乌江,项羽势单力薄,自刎而死。

  六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译文”

  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兵力之所以薄弱,是因为处处分兵防备;兵力之所以充足,是因为迫使对方处处分兵防备。

  “心得”

  孙子认为在作战中要善于隐蔽自己,而让敌人难以判断我方优势兵力的具体位置,从而多方防备,使兵力分散,此即“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如此一来,就算敌人的兵力再多,也无法取胜,而我方便可以众击寡,一举突破。

  随着蒙古日益强大,金朝逐步加强了北部边境的防御。修筑堡寨,派兵戍守,金朝处处备边,以为可以阻止蒙古骑兵全线侵扰。1221年2月,成吉思汗侦悉金朝边防部署不严的情况后,率十万人马南征。4月蒙军取大水滦,即内蒙古商都南、丰利,即内蒙古尚义县境内等地。

  后因天气炎热,蒙军不适,遂暂停进攻。金帝得知蒙军大举南犯,恐惧异常,定州剌史赵秉文建议派一军袭击蒙古腹地,使蒙军有后顾之忧,迫其撤军而还,但金帝并未采纳。7月,经过休整后的蒙军,趁着秋高马肥,朝东南进军。蒙军以众击寡,势如破竹,直逼中都,即北京市城下,金军非降即逃。

  七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速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译文”

  所以,如能预知交战的地点和时间,即使跋涉千里也可以去和敌人会战。而若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时间交战,则会导致左翼救不了右翼,右翼救不了左翼,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的情况,何况想要在远达数十里,近在数里的范围内做到应付自如……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造就的。敌兵虽多,还是可以使它失去战斗力。

  “心得”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胜可为”的作战原则,即在作战中发挥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形势朝对我方有利的方面转移。优秀的将帅可以根据战场的形势,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预知交战的时间、地点,并明白应该在何时、何地交战才能掌握主动,获得胜利。因此,胜利是可以争取的,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就能夺取胜利。

  八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译文”

  所以要通过认真的筹算,来分析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要通过挑动敌人,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要通过佯动示形,来试探敌人生死命脉的所在;要通过小型交锋,来了解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

  “心得”

  这是孙子关于“知彼”的论述。作战者要通过“策之”“作之”“形之”“角之”各种手段来探悉敌情,“知”敌的强弱虚实,找出要害之处,了解强弱虚实,掌握活动规律,以有利于我军制订相应的作战计划。

  在军事战斗中,为了弄清敌人的虚实,或使敌人的火力部防暴露、或引开敌人的兵力、火力,常以假的、小的行动对敌进行试探,看敌人作如何反映,然后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西汉时,黥布作乱。汉高祖刘邦问薛公:“黥布将采取何种战略?”薛公说:“黥布若出上策,山东非汉所有;出中策,胜负未可知;出下策,陛下可高枕而卧。”

  高祖问:“什么是上、中、下策呢?”

  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此上策也;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在仓之粟,塞成为之口,此中策也;东取吴,西取下蔡,身归长沙,此下策也。”

  高祖问:“黥布可能采取哪一种策略呢?”薛公答:“黥布眼光短浅,必出下策。”结果,不出薛公所料,黥布出下策,迅速为高祖所平定。

  九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译文”

  所以当佯动示形进入最高的境界,就再也看不出什么迹象和形态了。那么,即使是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了底细,老谋深算的敌人也想不出对策。人们只能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办法,却无从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办法出奇制胜的。所以每一次胜利,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心得”

  孙子还提出“战胜不复”的军事思想,主张根据不同的形势灵活用兵。需因形制胜,因形取胜,这要求将帅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某一种形势。作战的方法多种多样,这次用此作战方案获得了成功,但在下一次却未必适用。因此,应该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作战方案,根据不同的敌人采取不同的措施,灵活机动,“因形”“应形”来作出正确的判断。

  816年李愬平定吴元济。事后诸将不解,问他:“起初,你败于朗山为何不忧?在吴房本可以获胜,为什么又放弃?何以顶着大风雪孤军深入敌后?我们都不大明白。”

  李愬回答说:“朗山失利,可以使敌人骄纵松懈,轻视我们,表面上失败,实则麻痹了敌人;吴房本可以占据,但那样会使敌人逃奔蔡州,联兵固守,所以故意放弃,意在分散敌人兵力;大风雪则有利于我军隐蔽,使敌人难以知道我军形态;而深入敌后,使将士都抱着决一死战的决心,奋勇拼杀。我是看到远处才不看近处,想到了大局才不计小事,如果因小胜而骄,小败而恼,必自挫自败,岂能有大的成功?”

  言罢,大家都佩服之极。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缜密的测算、高深的谋略、卓越指挥的结果。

  十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译文”

  用兵的法则就像流水的属性,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行军作战的原则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取胜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刻板的态势,正如水的流动不会有一成不变的形态一样,如果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就可以叫作用兵如神。

  “心得”

  孙子在这里论述了“因敌而制胜”的军事原则,指出作战者如果能善于运用计谋,用兵出神入化,才是最高明的。孙子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打仗用兵没有固定的模式,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就是“兵无常势”之计。“空城计”就是此计的最佳展现,它利用了对方既成的心理定势,将空虚暴露于敌,使敌方难以揣摩,而在犹豫不决中丧失战机,不战自败。

  263年,魏将钟会攻蜀,蜀将姜维凭险死守剑阁,即四川剑阁县东北。钟会久攻不克,寸步难移。邓艾遂率军从甘肃、四川间的阴平抄小路绕过剑阁,行经荒无人烟的凌岭,凿山开路,架设便桥,攀援山崖树木。由于蜀军认为魏军不会由此进攻,所以并未设防,因此魏军沿途未遇“一夫当关”。最后,魏军出敌不意地突然到达江油,即四川江油县东,迫使蜀将士投降后,再迅速挺进成都,灭了蜀国。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