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兵势篇

  一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译文”

  孙子说:一般而言,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属于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这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整个部队遭到敌人攻击而没有溃败,这属于“奇正”战术的变化问题;对敌军所实施的打击,如同以石击卵一样,这属于“避实就虚”原则的正确运用问题。

  “心得”

  孙子在此提出了部队的治理和战术的问题。他认为治理军队首先要有合理的编制,使上下能协调一致,以便于管理;其次,对资讯的处理需要及时,使将帅的命令能迅速而准确地传达出去,这样才能有效地指挥调动;再者,在战术的应用上要出奇制胜,以实击虚,有法但不困于法,随机应变,让对手无法捉摸,以此取得胜利。

  诚如两宋军队组织不当,一是兵无言主,二是将无重权,三是冗兵成灾,导致两宋军队一直缺少战斗力,屡受外辱,由此可见部队治理的重要。

  在战争中,出奇制胜的例子很多。德军用高射炮攻击坦克可谓是个创意。1941年,英军为退守埃及的英国部队增派了200辆马蒂尔达重型坦克。增援后,英军向德军发起代号为“战斧计划”的反攻。进攻前,英军了解到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对马蒂尔达坦克无能为力。6月15日,英军坦克喷着火舌大摇大摆地向德军守卫的哈勒法亚山口冲击,胜利似乎垂手可得。但激战三天,英军损失坦克九辆,寸步难行。后来一位被俘的英军少校从德军处得知:隆美尔利用88毫米高炮进行平射,来摧毁英军的庞然大物。

  二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译文”

  一般的作战,总是以“正兵”合战,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如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终而复始,就像日月的运行;去而复来,如同四季的更替。

  “心得”

  孙子在其兵法理论中,提出一个“奇正”的命题,“出奇制胜”体现了孙子合理部署兵力、灵活运用战术的思想。《孙膑兵书·奇正篇》云:“同,不足为相胜也,故以异为奇。”作为一般的作战原则,明于正暗于奇,与敌正面作战为正,围剿、包抄为奇;列阵对敌、明攻为正,突击、偷袭或采用特殊战法为奇。作战必须有“正奇”的变化,要“以正合,以奇胜”才能战胜敌人,此一军事思想,已为后来许多军事家所运用。用此战略战术为指导而赢得战争胜利的战例俯拾皆是。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空军遭受最初打击之后,急忙将幸存的轰炸机转移到距以色列900公里之外的卢克索和巴纳斯机场。这个距离超过了以色列飞机的作战半径,埃军因而疏于戒备。可是,以色列空军一反传统的作战原则,选用作战半径最大的“秃鹰”飞机,选择了最有利的速度和高度,先关闭一台发动机保持单发飞行,待接近埃及机场时再采用两台发动机全速突袭,再次出其不意地袭击了位于埃及腹地的两个机场。

  三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译文”

  作战的方式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永远未可穷尽。“奇”、“正”之间的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绕似的,无始无终,又有谁能够穷尽它呢?

  “心得”

  奇正运用,变化无穷。在战争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打法,也没有拘泥于固定模式的战术,只有随机应变,出奇制胜才能战胜对方。因此孙子指出“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他认为正与奇互为依托,又相互转变,在相生相变中创造战机,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使之措手不及,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国时的诸葛亮,用兵以谨慎得名。街亭失守后,各方形势危急。司马懿挥军直扑诸葛亮的指挥中心,当时军队全部调出,来不及回援,城中只有几百士兵,形势十分危急,诸葛亮这时大开城门,城中一切秩序井然,而诸葛亮坐在城门墙上,安然弹琴。魏兵只好驻足城前,不敢贸进,司马懿恐有伏兵,命令撤退。诸葛亮用空城计吓走魏军,是深谙奇正之道。他一改过去用兵的常势,以“变”赢得了主动。

  四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

  “译文”

  湍急的河水迅速地奔流,以致能够把巨石冲走,这是因为它飞快的流速所形成的“势”使然,鸷鸟高飞猛击,以致能捕杀鸟雀,这就是短促迅捷的“节”使然。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险峻逼人,他进攻的节奏短促有力,险峻的势就像张满的弓弩,迅疾的节奏犹似击发弩机把箭突然射出。

  “心得”

  孙子通过论述“势”与“节”的特点,提出了在作战时要善于利用态势,掌握节制、控制距离、抓住稍纵即失的战机,以快捷、凌厉的态势,击溃敌人。孙子认为创造和利用态势,合理部署兵力,能使军力得以充分发挥。指挥者要善于创造险峻的态势,犹如“激水之疾,至于漂石”,利用短促的节奏,好像“势如彍弩,节如发机”,使军队勇猛无比,所向披靡。

  张齐贤借势守代州。986年,辽军侵宋,与宋军相持于代州城外。知州张齐贤向潘美求救,潘美发兵驰援,但在途中又接皇帝之命撤回。张齐贤估计辽只知潘美发兵而不知其收兵,令200士兵一人一旗,于城西30公里外设置疑兵,又于辽军退路处埋伏锐卒2000名。

  之后,辽军见火光四处,以为宋援兵已到,立时撤退。张齐贤开城出击,伏兵路上截击,辽军大败,代州之围解。张齐贤利用潘美率军来援所造之势,诱使辽军退兵,然后迅速展开伏击与出击,以少胜多,力挽危局,其势险节短,可谓千钧一发。

  五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译文”

  向敌显示混乱,是由于己方组织编制的严整。向敌显示怯懦,是由于己方具备了勇敢的素质。向敌诈示弱小,是由于己方拥有强大的兵力。严整或者混乱,是由组织编制的好坏而定的。勇敢或怯儒,是由作战态势的优劣所造成的。强大或者弱小,是双方实力大小的外在显示。

  “心得”

  孙子把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看作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见,战争的一切因素都在不断的变化中,在作战中,必须留意战场形势的变化,而根据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握胜利的机会。治乱、勇怯、强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只有处处警觉,处处小心,方得以把握时局。

  六形之,敌必从之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译文”

  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会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因此会听从调动;用小利引诱敌人,敌人就会前来争夺;用这样的办法积极调唆敌人,再预备重兵伺机攻击它。

  “心得”

  孙子认为,如果能利用计谋,影响敌方的行动,让敌人落入自己的圈套,就能创造对己有利的形势,从而战胜它。所以优秀的将帅善于分析敌方的心理,利用各种因素影响调动敌方的行动,示之以利,投其所好,为全歼敌人埋下伏笔。

  公元前341年,魏国太子申和大将庞涓率军十万攻赵,齐派兵救赵。田忌采用军师孙膑之计,直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回兵救大梁,齐军根据孙膑建议,采用佯退示弱、诱敌来追的方针。以每天减少军用烧饭的灶数造成假象,令庞涓误认为齐军不敌而逃亡大半,便率部分兵马追击。结果在马陵被孙膑的伏军万箭截杀,庞涓最后兵败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俘虏了太子申。

  七择人而任势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译文”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属责备求全,所以他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

  “心得”

  孙子在此强调了“任势”和“择人”的问题。孙子认为要创造对我方有利的“势”,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而“势”要靠人去把握、利用,因此选择适当的人才是创造和利用有利势态的关键。历史上,由于选人不当,用人失策,因而“失势”造成兵败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要求国君或将帅在关键时刻一定要选好人才,以便获得有利的态势,获得最终的胜利。

  周文王渭水得姜尚,萧何月下追韩信,可谓择人任势。在战争中,领导者若能择人任势,就会取得战争的主导权和胜利优势。

  八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善于利用态势的人指挥军队作战,就如同滚动木头、石头一般。木头和石头的特性是:置放在平坦之处就静止不动,置放在险峻陡峭之处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推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

  “心得”

  在《孙子兵书》中曾多次提到了“势”,孙子一直认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擅长造势和因势利导,懂得创造和利用有利的势态是制胜的关键。“势”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体现、使用和发挥。在有利的势态上进行作战,才具有更大的震撼力,也才能发挥势的威力。

  蒙古发动三次攻宋的战役。第一次由窝阔台领军,第二次领军蒙哥汗都由于战线长,兵力分散,最后损兵折将无功而退。而第三次忽必烈从襄樊开刀,实行中间突破,正如降将笼如德所言:“襄樊,宋之咽喉也,咽喉被塞,不败待何为?”可见襄樊一失,宋室自然大势已去,这种态势产生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