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七节 楚辞卷第十七(3)

  知性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

  由内心真诚而明白道理,叫作天性;由明白道理而能内心真诚,叫作教化。内心真诚就会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就会变得真诚。

  “故事”

  张良是汉初一代名相,在他年轻的时候。一次,他一个人出外散步,走到一座桥上,看见一个老人穿着一件粗布大褂,径直走到张良跟前,有意无意把脚往后一缩,一只鞋直掉到桥下去了。老人转过头来,很不客气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

  张良很生气,简直想动手接他一拳。可是一想对方是一个老人,就勉强忍住了气,走到桥下,捡起那只鞋子递给他。谁知道那老人竟不伸手接鞋,把脚往前一伸,说:“给我穿上。”张良想,反正已经把鞋捡上来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就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把鞋子给他穿上了。

  那老人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走了。这一下真让张良愣住了,心想这老人可有点怪。他盯着老人的背影远望,看老人往哪儿去。老人走了一里地,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不错呀,我很乐意教导你。第五天,天一亮,你到桥上再来见我吧。”张良听他的口气,知道是个有来历的人,赶紧跪下答应。

  第五天,张良一早起来,赶到桥头赴约。谁知道老人早已先到,他气呼呼地对张良说:“你跟老人家约会,就该早点来,怎么反叫我等你呢?”张良只好赔不是,老头说:“去吧,再过五天,早一点儿来。”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又过了五天,一听见鸡叫,张良就赶紧往大桥跑。他还没走上桥,又见到了那老人。老人瞪了张良一眼说:“去吧,过五天再来。”

  张良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还未到半夜,就赶到桥上,静静地等着天亮。过了一会儿,只见那老人来了。他一见张良,露出笑容说:“这才对了。”说罢,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交给张良,说:“回去好好地读,将来会大有作为的。”

  张良询问他的姓名,老人说:“十三年后,你在谷城山下见到一片黄石,那就是我。”张良再想询问,老人不再多讲,头也不回地走了。

  治国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译文”

  有最真诚的德性,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即将兴盛,一定有吉祥的预兆;国家将要死亡,一定有灾祸邪异。这些可以从占筮占卜的卦辞中发现,也可以从人们的动作威仪中察觉。祸福即将来临,是福必然能预先知道,是祸也必然能预先知道。因此最真诚的人如同神明一般。

  “故事”

  东汉光武帝刘秀刚刚即位的时候,天下未定,还存在着许多割据势力。当时除了光武皇帝以外,还有四个人称帝,四个人称王,两个将军也都各自独霸一方。其中,势力比较大的有五郡大将军窦融、西州大将军隗嚣、蜀中皇帝公孙述。

  汉光武帝要想统一天下,就必须把这些割据势力各个击破,于是他决定先拉拢隗嚣和窦融,好孤立公孙述。公孙述也想拉拢隗嚣,曾经派使者去封他为王。隗嚣不知道汉光武帝和公孙述两人到底谁能最后统一天下,拿不定主意到底应该投靠谁,就派手下的一个谋士马援作为使者,到两边去探听虑实。

  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从小就是好朋友。他到了公孙述那里,以为自己是公孙述的老朋友,又多年没有见面,公孙述见了他一定会很高兴。可是公孙述却向他摆皇帝的架子,对待他就像对待一般使臣一样,虽说接待他的场面也很隆重,但是一点也没有以前的亲热劲。他见了马援,没说上几句话,就封马援为大将军,还威严地坐在那里,等马援向他谢恩。

  马援心里很不痛快,就推辞不干。他回到隗嚣那里,对隗嚣说:“公孙述妄自尊大,就好像一只井底下的青蛙,我看我们还不如投靠东边的汉光武帝。”

  于是,隗嚣又派马援去见汉光武帝。光武帝穿着便装,也不带卫兵,在殿上很随便地接见马援,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没有半点皇帝的派头。他笑着对马援说:“您在两个皇帝之间奔波,今天见到您,我还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啊!”马援说:“现在天下还没有定下来,不但是做君主的要挑选臣子,做臣子的也要挑选君主。我和公孙述从小就是要好的朋友,他见我的时候都有卫兵护卫着,您见我的时候却这么随便,连卫士也不带,就不怕我是刺客吗?”汉光武帝笑着说:“您不是刺客,大概是说客。”

  马援见刘秀如此热情,平易近人,深受感动,心中认为,汉光武帝胸怀博大,礼贤下士,此人堪担大任成就大事。

  汉光武帝和马援谈得很融洽,马援回去以后,就把自己的看法跟隗嚣说了。后来,公孙述果然被刘秀灭掉,汉光武帝统一了天下。

  诚意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成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译文”

  真诚是人的自我完善,而道是人自己引导自己。真诚,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真诚,并非只是自我完善而已,还要用来成就万物。自我完善,是仁义的表现;成就万物,是智慧的体现。天赋的真诚品德,是结合了天地内外的道理,因此随时运用而无不适宜。

  “故事”

  唐朝初期,大将李靖武艺高强,深谙兵法,屡立战功。是唐朝的一代名将。

  李靖跟随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的建立立下卓越功勋,多次得到奖赏。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封李靖为刑部尚书,不久,又调任兵部尚书。有一年,突厥军犯境,李靖仅率领骑兵3000人,就一举将敌军击退。后来,李靖又因立下不少战功,官职升至尚书右仆射。

  因李靖觉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劳显耀,应该早点解甲归田,免生后患。一次,趁唐太宗派他访察民俗之机,呈上一份奏书,禀报说自己的脚生了毛病,请求退休归家。唐太宗见李靖的奏书写得十分恳切,便答应了他的要求,派中书侍郎去传他的旨意。

  唐太宗认为,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而能知足者甚少。像李靖这样的有功之臣,能够识大体而隐退,实在是可嘉之士。唐太宗对李靖说:“我同意你的请求,并不是单单成全你的志向,而是想把你树立为一代人的典范呀!”

  李靖终于如愿以偿的全身而退。

  博学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震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地。“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天王之所以为天也,纯亦不已。

  “译文”

  因此,最真诚的德性是永不停息的,永不停息就能长久,长久就会通达,通达就可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用以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用以覆盖万物,悠远用以成就万物。广博深厚与地相匹配,高大光明与天相匹配,悠远而无边无际。这样,不用表现却自然彰明,不用行动却能感人化物,无所作为却能自然成就万物。

  天地的德性可用一句话概括:它自身真诚不二,化生万物深奥难测。天地的德性真是广博啊,深厚啊,高大啊,光明啊,悠远啊,永久啊。现在看到的天,它开始只有小小一点光明,等到它成为无边无际的天空,日月星辰悬系在上面,世间万物都被它覆盖着。

  现在看到的地,它开始只有一小撮土那么大,等到它成为广博深厚的大地,负载华山也不觉沉重,汇聚河海而不泄漏,世间万物都被它自己载着。现在看到的山,它开始只有一小块石头那么大,等到它成为广阔高峻的山,草木花卉生长在上面,飞禽走兽居住在上面,金银宝藏从上面开发出来。现在看到的水,它开始只有一小勺那么多,等到它聚积成深广难测的大水,鼋、鼍、鲛、鳖生活在里面,各种物产资财繁殖在里面。

  《诗》说:“上天的道理,啊,深远无穷!”这说的大概就是天之所以成为天的道理。“呜呼,伟大光明啊,文王的德行多么纯洁啊!”这说的大概就是文王被尊谥为“文”,是由于他纯洁的德行常行不息。

  “故事”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辅助齐桓公改变行政区划和赋税制度,并施行一切措施富国强民,使齐国成为当时第一强国并首先称霸。后来,出现了《管子》一书,相传是管仲所作,其实是后人托名管仲编撰的。书中有《权修》一篇,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大意是:希望一年就有所收获的,就种谷子;希望十年以后取得较大收获的,那就种树;希望受益终身的,那么最好是培养人才了。因为种谷子一年就可以收获;种植树木,十年也可以获得利益;如果培养一批人才,就能长远地取得利益。培养人才,这是君王称霸天下的必由之路。

  管仲说出了取得短暂利益和长久利益的不同,及其艰辛的不同,所受磨炼越久,才干也就越杰出。要使国家强盛,改革成功,必须注重对人材的培养。

  修身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政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它浩浩荡荡充满天地之间,生成发育万物,它极崇高而上达于天。宽裕而广大啊,这样的礼仪有三百条,威仪有三千条,有待圣人出现来实施。所以说:“如果没有完美的德行,完美的道就不能成功。”因此君子尊崇德性,而通过好学善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并深入到精微细致的微观境界。达到高尚光明,并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而有新的见解,为人朴实厚道而崇尚礼仪。因此君子身处上位而不骄傲,身处下位而不背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沉默不语足以容身自保。《诗》说:“既明达又智慧,可以保全他的自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故事”

  东汉初年,有一个人叫祭遵,字弟孙,颍川人。他的家庭虽然十分富有,但他生活俭朴,不喜欢穿衣打扮。母亲死后,他亲自背土为母亲的遗体筑坟。刘秀起兵反对王莽之后,路过颍阳,看中了祭遵,就任用他当军市令。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侍从犯了法,祭遵就把他杀了。刘秀对将领们说:“你们要当心祭遵!我身边的侍从犯了法,都被他杀掉了,如果你们犯了法,祭遵一定不会留情面的。”不久,刘秀又拜祭遵为偏将军,封为列候。从此以后,祭遵跟着刘秀东征西讨,立下了许多功劳。

  《后汉书》“列传”的作者范晔(南朝·宋)在为祭遵作传时写道:“祭遵为人廉洁、节俭、谨慎,约束自己,以公事为重。他把皇上赏赐的钱财物,全部分给士兵,家中没有一点私财。他身穿柔皮做成的低贱的牧人裤,盖布被子,夫人穿的衣服也非常普通,因此,光武帝刘秀很器重他。祭遵死后,光武帝刘秀非常悲痛,祭遵的丧车到达河南县的时候,刘秀诏令文武百官先到祭遵的灵前集合,而刘秀本人穿着素服前往吊唁,哭得非常伤心。”

  知法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

  仲尼继承尧舜的传统,效仿周文王、武王的典章,上遵从天时运行的规律,下符合水土地理环境。就像天地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承载,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覆盖,就像四季错综运行,日月交替照耀,万物一起生长而不相妨害,遵循各自的规律而不相违悖。小德如江河流浸,大德敦厚而化育万物,这就是天地之所以盛大的原因吧。

  “故事”

  从前一个叫宋就的魏国大夫,被派往靠近楚国的小县里任县令。

  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村民又照例都种下了瓜种。

  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

  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国的村民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苗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

  魏国的村民发现自己的瓜秧被踩坏了许多,气得火冒三丈,他们纷纷地跑到县令宋就那里诉说楚国村民的行径。请县令给他们作主,同意他们去踩楚国村民种的瓜秧。

  宋县令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

  “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秧。”

  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

  “难道我们还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

  “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收获。”

  村民们皱紧眉头问: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就说:

  “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后来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这件事,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有感触,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

  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县民。

  修身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译文”

  只有天下最圣明的人,才能做到聪明睿智可以临视万物,宽厚温柔可以包容天地,奋发刚强坚毅可以决断事物,端庄公正可以使人尊敬,条理清晰细致可以辨别是非邪正。圣人的美德博大精深而又适时表现出来。博大像天,深沉像渊,表现在仪表上则人们没有不敬佩的,表现在言论上则人们没有不信任的,表现在行为上则人们没有不欢欣的。

  所以他的美好声名广泛流传在中国,并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部落;车船所到的地方,步行所到的地方,天所覆盖的地方,地所负载的地方,日月照耀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只要有血脉气息的人,没有人不尊敬亲近他的,所以说圣人的德行可以与天匹配。

  “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蜀郡水患连年,民不聊生,秦昭王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丞相范睢不顾御史大夫反对,推举李冰任蜀郡郡守。李冰兼程赶往蜀郡,一家人喜出望外。李冰将一支玉簪交给夫人,夫人含泪送李冰和儿子二郎出发治水。

  李冰父子像成都蜀郡官员百姓焚香迎接新任郡守,车至市井,有人喊冤。郡丞公孙若令武士捉拿,李冰制止,二郎上前接状,见一年轻美貌的女子举状,为她身陷囹圄的哥哥王缀喊冤,二郎对她颇具好感。晚上,秦王贵戚华阳侯及儿子华阳烈龙为李冰接风。席间,李冰向官员们请教治蜀之策,华阳父子认为敬天才能保民;主尊孟谦主张抗旱防洪;监御史何坚却坚持要严刑峻法,斩决王缀,使民畏威。李冰连夜审阅王缀案卷,认为王缀只是主张治水,为民请命,并非谋反。刑场上,李冰父子急喊刀下留人。忽然,山洪席卷法场,李冰父子和王缀都被卷走。王缀在水中救起李冰父子,领他们谒蜀王坟,登玉顶山,查访岷江洪水成因。李冰当众释放王缀,百姓心服,愿随李冰一同治水。李冰委王缀以治水工程重任,华阳侯大为惊怒,他表面上献出万斛粮食,背后却另施诡计。施工刚开始,就遇挫折。玉垒山山石坚硬,铁钎打不动,大批民工发生食物中毒,华府管家造谣惑众,要百姓撤离,并把民女杜鹃嫁给江神。李冰将计就计,亲自前去送亲。二郎假扮新娘,在江神祠捉住装神弄鬼的华阳烈龙。李冰为民除害,把恶少华阳烈龙抛入江中。治水工程轰轰烈烈地展开,二郎在劳动中与杜鹃真诚相爱了。暴雨降临,二郎在抢修大埝中受伤身死。李冰继续寻找防洪筑埝的新方法。华阳侯诬告李冰,秦王削李冰职,并捉拿王缀。王缀以死相报,自刎前留书给妹妹,假托是以李冰名义斩杀。李夫人深明大义,以自身做人质,随官员去秦都咸阳。

  经一年苦斗,李冰终于完成了大埝的修筑。工程经受了洪水的考验,造福于子孙万代。此时,李冰接到夫人病故的噩耗,他决定长留蜀中,继续根治水患。暮色沉沉,高车辚辚,李冰告别岷江父老,踏上了新的征程。

  正心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钺。

  诗曰:不显唯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译文”

  《诗》说:“穿着锦锻,外面加上一件麻纱衣。”这是嫌锦衣的纹彩太显眼了。因此君子的道德深远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德浅近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德恬淡自然而从不厌倦,形式简单而内蕴文采,温和而达理,由近而知远,由末而知本,由微而知显,掌握了上面的道理,就可以进入圣人高尚的道德境界。《诗》说:“虽然潜藏隐匿,也显而易见。”所以君子经常自我反省自己而无所愧疚,无所损毁心志。君子对于一般人来说无法企及的地方,大概就在于即使没有人看见他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吧。

  《诗》说:“看你独自一个人在家里,心地光明无愧于天。”所以君子不行动而能受到尊敬,不说话而能取得信任。《诗》说:“默默无声地祈祷,现在不再有纷争。”所以君子不奖赏人民而人民自会努力,不发怒而人民就像看到刑戮一样畏惧。《诗》说:“大大地发扬美好德性,诸侯百官就会齐力效行。”所以君子敦厚恭敬,天下国家就会太平。《诗》说:“我向往有显赫德行的人,他从来不疾声厉色。”孔子说:“用疾声厉色来教化人民只是抓住旁枝末节。”《诗》说:“用德教化人民轻易如举鸿毛。”这里的德还可以用鸿毛来类比,“上天生育万物,其道无声无味。”这才是德的最高境界。

  “故事”

  北宋名臣、名相韩琦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他们。当我们确知对方是小人,只要浅交就行了。”

  一般人对于小人欺侮自己的情形,一定要暴露出来,好让大家斥责他,只有韩琦不这么做。他的智慧足以明辨小人的奸诈,然而,他却时常坦然承受,而且不曾表现难看的脸色。

  《尚书》说:“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办得好!”如果遇到一点点不如意,便立刻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立即气愤感慨,这表示没有涵养的力量,同时也是福气浅薄的人。所以说:“发觉别人的奸诈,而不说出口,有无限的余味!”

  汉朝时,有一个人姓钟名离牧,字子干,是会稽的人。他年轻时,住在永兴(今浙江肃山县南方),亲自耕种二十多亩田地。当田里的稻子成熟时,有人来冒认领走,钟离牧也不和他们争夺,完全让给对方。

  县官知道这件事,就把那个冒认稻子的人捉了起来,要用国法办他的罪。钟离牧竭力去救他,于是他的罪才能被赦免。

  那个人免了罪以后,带领妻子把起初冒领来的稻子,舂打成三十多石米,把米送还钟离牧。钟离牧关门不肯收,那个人只好把米放在道路旁边,也没有人去拿取。钟离牧因此而出了名,被聘请去南海做太守,而且被封“都乡侯”。

  五蒙学知识

  蒙学就是我国古代学童启蒙的功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的教材及其内容,传统的蒙学教材有《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千字文》、《声律启蒙》等,我们在本章全部辑录在一起。蒙学语言灵活多变,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或来自古代文化典籍,或源于民间俚谚俗语,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是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养料和人生指南。

  三字经

  《三字经》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全书只有千余字,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三字一段,句句押韵。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少儿记诵。

  《三字经》已被择成英、日、朝等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把《三字经》列入该组织编辑出版的《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的少年儿童推荐。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心得”

  每个人生下来,本性都是善良的。小时候,这种天性人人都很相近,但长大后,受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影响,人的性情才有了差别。

  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故事”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

  他有四个儿子:曹植、曹丕、曹彰和曹冲。

  虽然四个孩子成长在相同的环境下,但性情各异:曹植有建国保家的理想,性情温柔敦厚。他喜诗书、富才气。少年时聪慧过人,出口成章,深得曹操宠信。

  曹丕却与曹植习性有异,他喜欢舞刀弄枪,尤精剑术,在武术史上也留有名声。曹彰是一员猛将,可以当三军之帅。他可以左右开弓,在百步之外,射中一根头发丝,他还能把一头小象按倒在地下。小儿子曹冲是个有名的神童,曹冲称象的故事,今天的孩子们几乎无人不晓……

  曹操的四个儿子同样的出身,同样的生长环境,但性格却不相同,自然是时势造成的。同时,这与他们的习性也是分不开的。

  昔孟母,择邻处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心得”

  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为选择邻居而搬家。

  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生气地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以此来教育他学习是不可以中断的。在五代时候,有个叫窦燕山的人,教育子女的方法非常好。后来他的五个儿子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声名远传四方。

  “故事”

  孟子小的时候,不用心学习,总是贪玩。

  有一天,孟子读书厌倦了,就从学堂跑回家里。这时孟子的母亲正在织布,见孟子回来,就问孟子:“今天在学堂里学的什么?”

  “我不知道。”孟子心不在焉地答道。

  孟母听后,一气之下就用刀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割断了。

  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这布好好儿的,为什么把它割断?断了不是得重新再织吗?”

  母亲说:“你不好好儿学习,半途而废,将来就会像这被我割断的布一样,什么用处也没有。织布要一寸寸地不断地织,才能织成。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材呢!”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后来终于卓有成就。

  养不教,父之过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心得”

  为人父母,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做人、做事,这就是父母的过错。同样,老师如果让学生产生懒惰心理而不好好学习,这就是老师的过错。

  父母、老师尽心尽力地教育孩子,而孩子不努力学习,这是不应该的。

  年少时不努力学习,等到长大以后,什么都不会做,能有什么作为呢?

  “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曾经对臣下说过:“一个具有中等智力的人将来怎么发展,主要由教育来决定。”他还列举周成王和秦二世正反两个例子来说明“人的善恶由近习”的道理。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的老师都是那些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自己的子女要尊敬老师。

  公元639年的一天,长安城里太子居住处的东宫前,突然出现一乘大轿,一个头戴乌纱身穿袍服的老人,由几个太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走下轿来。这时,东宫大门敞开,从里面走出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上前向老人施礼。这个少年就是皇太子李承乾。那么,来的这位老人又是谁呢?也许有人会以为是皇帝的重臣。其实不是,他是皇太子的老师李纲。原来李纲由于患了脚疾,行走不便,唐太宗就特许他乘轿入宫讲学,诏令皇太子亲自拜迎老师。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又令礼部尚书王珪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李泰的老师,一天,有人反映说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听了十分生气,当着王珪的面批评魏王,说:“你以后每见到王珪,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松懈。”从此,魏王李泰看见老师,总是好好拜迎,听课时也十分认真。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心得”

  一块玉石从矿山里开采出来,不经过打磨或雕刻就不能成值钱的器皿。

  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人情、礼义、道德,就不明白做人的道理。

  做儿女的,在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应该亲近、尊敬老师和友人,接受老师传授的各种礼仪规范和礼节。

  “故事”

  孔子曾教过一个很没有礼貌的学生。

  孔子让他去招待客人,他却在院子里做别的事情;客人还没坐下来,他却坐下来;到了吃饭的时候,客人还没入座,他已经抢先端起了碗;客人刚说了上半句话,他就抢先说了下半句话。

  孔子严肃地批评了他:“你跟客人抢座位、争着说话,真是没有礼貌!你还是出去一会儿吧!去把隔壁的刘先生请过来。要注意礼貌。”客人们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叫一个不懂礼仪的学生去呢?”

  孔子说:“刘先生很有教养,他应该多接触才是,能从刘先生那里学到一些处世待人的礼仪。”

  后来,在孔子细心地教导下,这个学生变得又谦虚又懂礼仪了。

  香九龄,能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心得”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冬天用体温给父亲暖被,这样的孝亲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效法。东汉时,孔融四岁就知道把较大的梨子留给哥哥吃。孔融敬爱兄长的美德是我们从小就应该知道、也应该学习的。

  “故事”

  晋朝时候有个韩康伯,小时候家里很穷。冬天,他连棉衣都穿不上。小康伯体谅母亲的难处,从不向母亲要吃要穿,时常说些可笑的话,去排除母亲的忧虑。

  又一个冬天到了,老天爷好像故意和穷人做对,天气特别的冷。结冰了,飞雪了,小康伯还是穿着单衣单裤。母亲看着孩子冷得浑身发抖的样子,心里十分难受,求亲告友,东挪西借,凑了一点钱,回家一算,仅够做一件棉袄的,棉裤还是没有着落。

  怎么办,先把棉袄做了再说吧。母亲赶忙到市上买了块最贱的布,回到家里就忙着给小康伯裁棉袄,边裁边安慰儿子说:“好孩子,等妈给你做好了棉袄,就再厚着脸皮去借点钱,给你做棉裤。”说着说着眼泪便流了出来。

  这时小康伯正帮着妈妈拿熨斗熨布料,看着妈妈哭了,心里特别难受,怎么才能去安慰妈妈呢?看着被炭火烘热了的熨斗,他有了主意。他握着熨斗把,好像有重大发现似地说:“妈妈,不必做棉裤了,我穿上棉袄,全身上下都会暖和的。”

  母亲停止了哭泣,瞪大了双眼,疑惑不解地问道:“傻孩子,光穿棉袄,不穿棉裤,怎么能全身都暖和呢?”

  韩康伯指着熨斗调皮地说:“妈妈,您看,这炭火在熨斗里,连熨斗把都被烘热了。根据这个道理,我穿上棉袄,下身也会变,暖和的。”

  母亲被小康伯稚气的话逗乐了,知道这是说笑话来安慰自己,哪有光穿棉袄不穿棉裤,下半身也会变暖的道理呢?

  有这样的懂事孩子,自己就是再苦、再累、再难也值得。母爱,和对孩子的热切期盼,给了她多么大的生活的力量和勇气啊!

  首孝弟,次见闻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心得”

  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多见识天下事理,懂得计数计量,这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古人造“一”字,表示天、地、阴、阳的分界,是数字的开始,“十”字是数字的终了,从一到十,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千到万,学会基础算法后,才能学习更深奥的算术。

  “故事”

  汉字的发明,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文字尚未发明的上古时期,人们用的是在绳子上打结记事的方法。

  到了黄帝时期,有个史官叫仓颉,受当时人们占卜的启发,开始了“文字”的创造。山川河流的去向、鸟兽鱼虫的斑纹羽毛、人类动物活动的姿态都是仓颉研究的基础。经过艰苦的努力,一天,他豁然开朗,找到了创造文字的方法。据说,这一创举曾惊天地,泣鬼神。我们青少年学习文化一定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三才者,天地人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心得”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是三种构成生命现象的基本因素;三光,指的是太阳、月亮和星星。

  “三纲”指的是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君主与臣子之间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则要和睦相处。

  “故事”

  “天”,指万物所生存的整个环境,包括日、月、星辰、白天与夜晚、炎热与寒冷、光明与黑暗等等空间上的情况;“地”,指万物赖以生长的地理环境及各种物产,即风、雨、晴天、阴天、季节、花草树木等等;“人”,则是生活在天地之间具有灵性的生物,这三项是构成生命现象与意义的基本因素。三项要素必须互相配合,才能产生文明,人类在文明中精益求精,形成三才间彼此的和谐与进步,三才也更能彼此生生不息。

  三光,也是宇宙的构成分子之一,三才与三光同在宇宙之间,除了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相关常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义,人类和宇宙、自然才能有积极、正面的存在价值。

  曰春夏,曰秋冬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心得”

  一年四季,从春天到夏天,再从秋天到冬天,四个季节依着一定的规律,一年一年不断地循环着。

  南北西东,称为“四方”。这四个方位,都以中央为基点,两相对应。方向与方位的确立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生活更便利。

  “故事”

  战国时,有一个人想要从中原到楚国去。

  他坐着马车向着北方而去。在路上,有人问他:“你到楚国应该往南走,不能往北方啊!”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跑得越快不是离得越远吗?”他又说:“我准备了足够多的食品。我的马夫本领高。”不管怎么劝,他也没改变。结果,他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曰水火,木金土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心得”

  水火金木土是各项事物的总称,大地万物的构成与变化都是由此而来。五行的生灭、变化由数字推算演绎而来。

  一个人应该有仁爱的胸怀,应遵守礼节,讲求信用。人们只有遵守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社会才不会失去秩序。

  “故事”

  朱晖是东汉时南阳人,在太学读书时,他的人品就受到大家的崇敬。

  当初和他相处较好的朋友叫陈揖,陈揖不幸早逝,留下遗腹子陈友,孤儿寡母,家境很困难,朱晖就在各方面帮助陈家,还培养陈友读书习字。

  南阳太守司徒桓虞听说了朱晖的事迹后,想提携其子朱撷来府中任职。没想到朱晖对太守说:“大人盛情,朱晖深为感激。小儿朱撷无才寡德,恐难当重任。书生陈友,品学兼优、德才俱佳,请大人召见!”

  太守见朱晖举贤不举亲,更是钦佩其人品。召见陈友后,发现朱晖所言不虚,于是委任陈友做了府中的文案。陈友非常勤奋,深得太守的赏识。

  朱晖对待亡友之子的故事传开后,人们都称赞朱晖是守信笃义。

  稻粱菽,麦黍稷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心得”

  稻米、高粱、豆类、麦类、小米、稷,这六种谷类统称为“六谷”。

  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称为“六畜”。六畜原本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类驯服并且饲养,对人类有许多益处。

  “故事”

  神农氏是中国农业的奠基者,他生活在原始狩猎时期。他当了部落首领以后,担心人们捕猎时间长了野兽被捕尽,人们无法生活,就一直想找一种替代野兽作食物的东西。一次,他用一种野草作燃料烤肉时,忽然从火里蹦出几粒像植物的东西来,他一尝香脆可口。受此启发,他把不少植物的种子拿来做实验,最后从中选出一些味道好、易于成活的植物加以种植,六谷就这样被神农氏发现了。

  曰喜怒,曰哀惧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心得”

  高兴、愤怒、忧伤、害怕、喜爱、厌恶、贪求这七种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我们要适当控制七情,不应随意发泄。

  匏瓜、陶土、皮革、木头、玉石、金属、丝弦和竹子是制造乐器的主要原料,古人称这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为“八音”。

  “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和珅因为聪颖、机智,办事沉稳,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因此仕途平步青云,再加上他善于察言观色,针对别人的喜恶去奉承、讨好别人,因此没有多久便升任军机大臣兼内务大臣。但是身居高位的和珅,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放纵自己的私欲,把乾隆皇帝当靠山,肆无忌惮搜刮民膏民脂。和珅如日中天的权势,连王公贵族都对他卑躬屈膝,一般人对他的结党营私及贪赃枉法都非常反感与不满。

  这时年事已高的乾隆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国事,和珅担心自己地位不保,极力游说乾隆皇帝不要退位,但是乾隆仍决定传位给颙琰(年号嘉庆)。嘉庆皇帝继位后,便收集和珅的罪证,将他逮捕入狱,赐其自尽。贪得无厌的和珅,终究落到不得善终的下场。

  高曾祖,父而身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心得”

  从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到自己。从自己之后又是儿女、孙子。从儿孙之后还会有曾孙与玄孙。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到玄孙就是所谓的“九族”,这表示了亲族之间的尊卑老幼关系。

  “故事”

  亲族之间应该有长幼之分。九族之首为高祖父,“高”是排在最高辈分的称呼,也就是祖父的祖父。

  凡是高祖孕育的下一代,都可称为同族,通常认为五代以内为亲族。二是曾祖父,即父亲的祖父。三是祖父,即父亲的父亲。四是父亲,其实就是对孕育自己的人的称呼。五才是自己。

  等到成家立业后,所孕育的下一代就是自己的子女。子女长大后又有了他的子女,这就是他们的孙子。孙子又生下他的子女,即通常所说的曾孙。而曾孙又生下他的子女,这一代就算是他们的玄孙了。

  族,含有众多、兴旺的意思。从高祖父到玄孙,这九代人构成一个庞大的家族系统,体现了家族内部老幼尊卑,上下之间的辈分秩序。九族之间应互相尊敬,互相关爱,和睦相处。

  父子恩,夫妇从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心得”

  父亲与子女之间要父慈子孝,夫妇之间要和睦相处;兄长要做到友爱,弟妹则要敬爱兄长。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长辈和晚辈之间要注意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要讲信用和义气,君主对臣子要敬重,臣子对君主要忠诚。这十种大义,人们都应当共同遵守。

  “故事”

  东晋时,有兄弟俩,一个叫孙潜,一个叫孙放。他们都机智过人,并且勤奋好学。

  虽然他们俩都很有学问,但是一点也不骄傲,每当看到别人的长处就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学习。

  古代的人除了“名”以外还有“字”。孙潜字齐由,孙放字齐庄。他们两个人的字都还有一定的由来呢。

  古代有一个叫许由的贤士,尧帝看中了他的才能,打算把自己的帝位传让给他,可许由非常谦虚,觉得自己才浅德薄,还不够做帝王的资格,就坚决不接受。孙潜觉得做学问的人就应该向许由这种谦虚精神看齐,所以给自己取字齐由。

  我们知道古代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叫庄子,他的思想豪迈奔放,博大精深。孙放很喜欢庄子的文章,觉得庄子的学问和品德是自己的榜样,想激励自己做一个像庄子那样的人,便给自己取字齐庄。

  他们兄弟二人见贤思齐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凡训蒙,须讲究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心得”

  教导刚入学读书的小孩,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文章的意思,哪一句话该停顿都要讲确切。

  刚入学的时候,首先要学习基本知识,小学都读熟了之后,才可以研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儒家经典。

  “故事”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王僧孺,小的时候就勤奋好学。他开始读《孝经》时,非常刻苦,能倒背如流。可是当有人问他关于孝道的道理时,他却答不上来。

  通过这件事,王僧孺明白,读书不仅要记忆还得必须懂得书中的道理。渐渐地他不仅从书本上学,还把它运用到实际中。

  一次,父亲的一个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王僧孺就把书上理解的道理说给客人听,得到了客人的称赞。王僧孺就这样学用结合,终于成为一个大学者。

  论语者,二十篇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心得”

  儒家思想的代表孟子《论语》共20篇,是孔子的弟子记录的有关孔子的言行、孔子的教诲的书。

  《孟子》这部书由孟轲所著,共有七篇,内容主要是谈论有关品德的修养、人性的善恶以及鼓励仁政、宣扬仁爱忠义等。

  “故事”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当时只存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就是今天的《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曰平上,曰去入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心得”

  古人将说话时高低不同的读音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舒畅悦耳。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作的,“中”是守于正道,没有过与不及;“庸”是依着正道做人做事。

  “故事”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贡对“贫富问题”进行讨论,子贡说:“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贫穷却不谄媚别人,富有却不骄傲,这样就算是相当不容易了!”

  孔子听完后,笑一笑说:“还不如把贫富交给天命,只知专心求道,贫或富也就不存于心了。既然如此,又何必担心该如何处身于贫或富的问题呢?”

  孔子的话让子贡领悟到更深一层的道理,于是他对孔子说:“老师,您教导我们恪守中庸之道,懂得过与不及的道理!”

  作大学,乃曾子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心得”

  《大学》是曾子写的,该书从自身的修养谈起,一直谈到治理国家和平治天下。

  只有读熟了“四书”,再读通《孝经》,这以后才可以开始读“六经”。

  “故事”

  曾子一直是后世严守信用的榜样。他在教育子女时,让孩子从小懂得言而有信、诚信为人的道理。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非要哭闹着一起去。妻子想到集市上要买很多东西,带着孩子难免不方便,于是就哄孩子不要跟着自己。可是越哄孩子反而越哭得厉害,非得要去。见此情景,她就拉住儿子的手说:“孩子,听话,让爸爸给你杀猪吃肉。”孩子一听,立刻就停止了哭闹。

  等到下午妻子从集市上回来了,她进门一看,曾子正在磨刀。妻子觉得很奇怪,就上前问丈夫,曾子说:“你今天不是说要给孩子杀猪吃肉吗?我现在磨好了刀就去杀猪。”妻子一听,忙说:“哄哄小孩子而已,怎么能当真呢?”

  谁知,曾子却说:“我们做父母的要给孩子当好榜样。今天你骗他,将来他就一定会骗别人的。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

  妻子听了丈夫的话,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诗书易,礼春秋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心得”

  《诗经》《尚书》《易经》《礼记》《乐经》《春秋》古人称为“六经”,应当仔细去理解、去研读。

  《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这三部书被合称为“三易”。这三部书主要讲求安身立命的哲学,内容非常完善。

  “故事”

  《周易》虽带有神秘的色彩,但也保存了古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它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天气变化、总结自然规律得出的一门学问。

  《周易》是我国周朝的《易经》,关于它的起源大致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由伏羲氏根据天地万物变化作出八卦;接着,周文王又将其推演扩展成了六十四卦,且作了卦辞和爻辞;后来,由孔子对《周易》进行解说而形成了《易传》,也叫《十翼》。从此开始了我国古代对《易经》的研究之风,并经过后世许多易学家的研究和撰述,形成了至今影响深远而又繁浩如烟的一门学问——易学。

  《易经》的研究是我国古代哲学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但《周易》距今年代久远,文字晦涩,后人多方发挥,众说纷纭,有些已被后人理学化了。

  有典谟,有训诰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心得”

  《尚书》用典、谟、训、诰、誓、命这些文体记载周朝的国家大事,道理非常奥妙。

  周公作的《周礼》把官员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官,六官各司其职,国家就有了运行的体制。

  “故事”

  古文“尚”通“上”,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

  《尚书》这本书的重要性也就在这里,它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史书,想要了解上古时代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或是想要探究周朝以前的社会都非得参考这本书不可。

  《尚书》记录的历史从尧、舜时代一直到春秋时代。那么,究竟是谁编写了这本书呢?关于这个问题,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都肯定是孔子编纂的。孔子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把“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都列为教材的一部分。他认为学习《尚书》能让人知识渊博,懂得礼仪。只是,秦始皇把《尚书》列为禁书之一,在焚书坑儒时,将《尚书》一一搜出焚烧,所以,现在看到的《尚书》并不是它的原貌。

  《尚书》完成年代无从考证,本来《尚书》就不是很容易理解,再加上散失不全,使它成了一部很难读得通的书,历代许多有学问的人都替这本书做了注解,帮助后人学习。

  大小戴,注礼记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心得”

  西汉的戴德和戴圣叔侄两人,都曾给《礼记》作过注解,传述圣人的言论及完备的礼乐制度。

  风,是指国风;雅,分为大雅与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读书人应该经常吟咏“四诗”。

  “故事”

  中国流传下来的书籍几乎绝大部分都是讲政治与社会礼仪的,很少能够看到反映市井平民生活的作品。《诗经》中的“国风”是个例外,它反映了中国广大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

  许多人大概都觉得古人是十分严肃、古板的吧?但是在“国风”里可以找到许多情感动人的情歌,比如:你的衣领青又青,我的想念长又长;我找你,为何你不来音信?你的佩玉青又青,我的思念长又长;我不找你,为何你不来找我?我的脚步去又回,盼你望你在楼台;一日不见,如隔漫漫三个月。

  另外,“国风”里也有许多大胆批评官吏昏庸无耻、抒发不满情绪的作品。比如,把昏庸官吏比喻成老鼠,说道:老鼠长有皮毛,人却不顾面皮,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去死!老鼠长牙齿,人却不顾廉耻,这样的人,不死等什么!老鼠四肢完好,人却礼仪全无,这样的人,为何不快去死!

  诗既亡,春秋作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穀梁。

  “心得”

  周王朝日渐衰败,“风”“雅”“颂”逐一消亡,于是孔子编写了《春秋》一书,内容有褒有贬,寓意各有不同,对忠、奸、善、恶作出了明确的分辨。

  三传分别是《公羊传》《左氏传》和《穀梁传》,《公羊传》是公羊高所作,《左传》是左丘明写成,《穀梁传》则是榖梁赤所写。

  “故事”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可算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记,记载了上自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经历了十二公。

  当时大夫若能得到《春秋》的褒扬,比得到天子的嘉奖还要荣耀;若是受到《春秋》的贬斥,那比受到天子的杀戮还要羞耻。前人说孔子删修《春秋》,意在“寓褒贬,别善恶”,将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之意寓含在历史事实的记载之中,分别是忠善奸恶,做到“微而显”,“志如晦”,“婉而成章”,即所谓的“春秋笔法”。后世学者应从字里行间去搜寻它的微言大义。

  经既明,方读子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心得”

  把四书、六经、三传等经典都了解之后,才可以去研读各家的思想、学术著作。

  研读“子书”,必须找出其中的精要所在,记住每一件事实的重要部分。

  “五子”就是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的表达自己的学术主张及看法的著作就称为“子书”。

  “故事”

  诸子百家的书比较繁杂,良莠不齐,所以我们接触这些书时,只要选择性地阅读一些优秀、重要的篇目即可。假如对十五部经典已经熟悉了,不妨再读其他一些诸子百家的书,这样才能瑕瑜互见,学问也可日趋渊博。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古人是怎样读古书的。从前,一个名叫刘翀的人,他对书上的学问非常相信,只要是书上所写,他就觉得绝对错不了。

  一天,刘翀看到一本讲水利的书,就如痴如狂地读了起来,还画了水利图,到州官那里去宣传水利的好处。州官见他对水利非常了解,就让他去修水利。

  刘翀到了工地后,并不看那里的水势如何,也不问降雨情况,就盲目地让人按照他所作的水利图修堤筑坝。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刘翀所负责的水利工程终于完工了。可是,他们修的渠道刚开始使用,就被汹涌的洪水给冲垮了,农田被淹没了,还死了不少人。刘翀看到自己修的堤坝刚使用就被毁了,既伤心又懊恼地说:“难道古人也会欺骗人吗?难道书里面的东西也有假的吗?”

  经子通,读诸史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心得”

  通晓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后,再去读各朝代的历史书。读史书要研究历代皇帝传承的秩序,明白朝代的兴衰。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后人称为“三皇”。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上古时代。

  “故事”

  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史称三皇)都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都是当时的发明家。

  伏羲氏发明了弓箭,教会人们饲养六畜。神农氏教会人们种庄稼、采草药。黄帝的发明最多,据说盖房子、造车、造船、做五色衣裳都是他发明的,历法和货币也是他的创造。他的妻子嫘祖就是最先养蚕取丝的人。

  黄帝还有一个史官叫仓颉,创制了文字。在黄帝的率领下,他的部落越来越强盛,打败了凶猛野蛮的蚩尤,后来又打败炎帝,统一了黄河流域,后来,我们把黄帝与炎帝的后代,也就是我们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唐有虞,号二帝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王,称三王。

  “心得”

  唐尧和虞舜两人,被人们称为“二帝”。这两位皇帝在位时,先后禅让帝位,传下了太平盛世。

  夏朝的禹,商朝的汤、周朝的文王都是有才能与品德的好君王,所以古人将他们尊为“三王”。

  “故事”

  商朝从盘庚开始传了十二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

  纣和夏桀一样,只顾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在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来的金银财宝都藏在里面;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做“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还把酒倒在池子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号称“酒池肉林”,供他和宠姬妲己享用。他还采用各种残酷的刑罚。凡有诸侯背叛或老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种刑罚叫做“炮烙”。

  纣的种种暴行,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这时候,西部的一个部落正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周原本是个古老的部落。到了姬昌(后来称为周文王)继位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周文王是一个很能干的政治家,他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他减轻刑罚,周部落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其他部落的人见周部落的首领如此开明、爱民,有不少投奔到周来。另外,他还诚恳对待有才能的人,因此大批有识之士都来投奔他。

  周的部落很快强大起来,逐渐对商朝构成了威胁。最终,商被周所灭。

  夏传子,家天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心得”

  禹年老时,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天下被一个家族专有统治,代代相传。

  夏朝经历了四百年后,汤率领军队扫灭残暴的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经过六百年,到纣王灭亡。

  “故事”

  从建朝起,夏朝就陷入了动荡之中。夏君生活荒淫,他一去世,12个儿子就开始争夺皇位,后经后羿掌握。到了帝相时,后羿被亲信寒浞杀死。

  随后,寒浞又开始攻打帝相。帝相的妃子怀孕,慌乱中从后门偷跑出来生下儿子少康。少康在苦难中长大,他时刻不忘家仇国恨,后来在一些诸侯的帮助下,击败了寒浞,夺回了王位,历史上称为“少康中兴”。

  周武王,始诛纣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心得”

  武王率领军队灭了商朝,杀了纣王,建立了“周”朝。周朝延续八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

  周平王迁到洛阳以后,周王朝的统治就崩溃了,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游说之风盛行。

  “故事”

  姜尚,俗称姜子牙。据说,他学识非常渊博,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有一回,姜子牙在河岸边钓鱼,碰巧遇到周文王。他见姜子牙的鱼钩离水面差不多三尺远,奇怪地问:“这样钓得到鱼吗?”姜子牙缓缓地答到:“愿者上钩。”文王见他仙风道骨、语意深刻,忽然兴奋地说:“我记起来了,当初有人预言,会有贤人到周地,助周兴起,想必您就是那位贤人,我早盼望着您来了。”姜子牙受到文王的重用,在周辅佐政事,没多久,就统一了西方各部族,国势大盛。

  姜子牙告诫文王重视人才,关心百姓,才能赢得天下。果然,在姜子牙一番励精图治后,周成了远近闻名的强国。过了一些年,周文王传位给儿子武王。姜子牙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