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七节 楚辞卷第十七(2)

  新民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商汤的盘铭说:“如果有一日自己焕然一新,就能日日焕然一新,每日都焕然一新。”康诰说:“鼓舞人们自新。”《诗》说:“周国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但它秉承天命自我更新。”因此君子每时每刻都应自我革新。

  “故事”

  宋朝有一个得道高僧,法号为招贤大师。他经常到各地传道讲经。

  有一次,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

  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大师指着本子念唱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招贤大师非常耐心地解释清楚了偈帖的内容,使问者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止于至善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说:“京都附近方圆千里,是百姓居住的地方。”《诗》说:“小小的黄鸟儿,停息在那山丘上。”孔子说:啊,黄鸟儿都知道它应该栖息的地方,人怎么可以比不上鸟儿呢?《诗》说:严肃恭敬的周文王,他光明的美德啊人们无不崇敬。做国君的言行要做到仁爱,做臣下的言行要做到恭敬,做儿女的言行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言行要做到慈爱,与国人交往言行要做到坚守信义。

  “故事”

  西汉末年,有个名叫卓茂的人,在丞相孔光的府里做府吏。一次,他坐车外出,路上有人拦住他,指着拉车的马说:“这是我一个月前丢失的马。”

  卓茂心想,这马我已经使用多年,怎么会是他的呢?但性情宽厚的卓茂没有吱声,把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回去,走了几步,回头说:“以后要是发现这马不是你的,请送到丞相府。”

  过了几天,那人找到了丢失的马,就把卓茂的马送回来,对卓茂说:“真对不起,是我搞错了。”

  卓茂后来到地方上做县令。一天,有人来报告卓茂,说亭长收受了他的米肉。“是他向你索要的么?”卓茂问。那人说不是。“是你托他办事,他收受的么?”那人又说不是。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是我送给他的。”

  卓茂问:“既然是你自己愿意送的,为什么要告他呢?”

  那人说:“法律不是禁止官吏收受老百姓的东西么?”

  卓茂说:“人所以比动物高贵,是因为有仁爱,懂得互相敬重。人与人之间是以礼、义相维系的,法律禁止的是索贿受贿,而你送米肉是属于礼,礼是合乎人情的。”

  本末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译文”

  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一样尽量断得公平正直。一定要使诉讼之类的事绝迹了才好。”要使刁诈不实的一方不敢尽情地编造谎言,要使民心畏服,这就叫作知道根本。

  “故事”

  包拯在京做官、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事期间,以唐代的魏征为榜样,敢于直谏。他多次当面批评皇上朝令夕改,失信于民的行为,并积极向皇上进言要听取和接受合理的意见,明辨是非,爱惜人才,端正刑法。

  包公塑像包公当监察御史时,有一个叫张尧佐的人,因为他的侄女得到仁宗的宠爱而得到三司使的高位,包揽了全国的贡赋和财政事务。他贪婪成性,对老百姓大加搜刮,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有许多官员向仁宗告张尧佐的状,都被扣住了。包公知道后,亲自去拜见仁宗,劝说仁宗“不要爱乌及乌,使没有才德的人身居高位,使天下人失望”。宋仁宗虽不愿意撤张尧佐的官,但还是照办了。改任为地方节度使,包拯认为不妥,又上疏苦谏。仁宗因怕宠妃生气,不忍革去张尧佐之职,包拯以辞官归隐威胁仁宗,仁宗只好相让,永远不提升张尧佐的职。

  包拯弹劾官吏不避权贵。郭承佑是宋太宗的孙女婿,并且是仁宗皇后郭氏的族人,所以职务升迁很快。在应天府时,包拯因弹劾他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而遭到贬黜。不久,仁宗又派郭承佑负责代州边防。代州是防御辽朝的前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郭承佑却不懂军事。包拯从国家利益出发,上疏请求罢免郭承佑,另选军事能人。这次,仁宗听取了包拯的意见。包拯弹劾官吏完全是根据他所掌握的当朝当时的实际情况执公进言,绝无个人恩怨,因此,连被弹劾的官员也无话可说。

  包拯不谋私利、一心为公,屡屡直言上疏,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包拯正直无私,赢得了历代人民的衷心敬仰,他的事迹妇孺皆知,形象被神化,他的英名千古流传。

  正心修身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

  所谓修养自身品德,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自身有所愤怒,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畏惧,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逸乐,内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忧患,内心就不能端正。心思不能集中,看东西就像看不见,听声音就像听不见,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这就是说:修养自身品德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故事”

  魏文侯魏斯(?—前396年),魏桓子之孙,封为魏文侯,从公元前445年封侯至公元前396年去世,在位执政49年。

  周王朝末期,中央统治昏弱无能,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征战兼并领地,扩张势力,以期称王称霸。魏文侯为富国强邦广征英才贤士,辅佐成其霸业。他言出必诺,并表现得非常虔诚。臣下魏成向他推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位贤德之士,魏文侯都拜为国师,留在身边随时请教。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每次经过段干木的住宅时,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以示尊敬。他虔诚敬贤的事迹传开后,四方贤德之士接踵归附。魏文侯的虔诚还表现在他能虚怀若谷,倾听臣下的劝谏。

  一天,魏文侯与国师田子方一起饮酒,乐师奏乐助兴,钟鼓琴瑟,管弦丝竹,好不热闹。忽然,魏文侯侧耳倾听少许,说:“编钟的乐声有些不协调,好像左边高。”田子方微微一笑,不以为然。魏文侯十分诧异:“你笑什么?”田子方躬身一揖,诚恳地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可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听罢,欣然接受,起身道谢,并称赞说:“国师您说得太对啦!我一定记住这些衷言。”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尽占其地,魏文侯把这些领地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他得意地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异口同声说:“您是仁德君主!”只有任座不肯阿谀,直言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闻听此话。勃然大怒,任座拂袖愤然离去。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何以见得?”翟璜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一席话,说得魏文侯有所领悟,转怒为喜,立刻派翟璜去迎任座回来,并亲自迎下殿堂,奉为上宾。

  魏文侯不仅对自己的臣子虔诚守信,就是对一般百姓也是言出必诺。

  有一次魏文侯大摆酒宴与群臣同乐,菜香酒醇,鼓乐喧天,君臣喝得意酣情浓,神采飞扬。正欢乐间,外面风雨大作,见此情景,魏文侯放下玉爵,起身招呼侍臣备车。左右群臣对国君的突然决定感到奇怪,不解地问:“我们君臣饮酒正在兴头上,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挥挥手,说:“郊外山野。”大家都疑惑地你瞅瞅我,我望望你,谁也不知道大王究竟要干什么。魏文侯怕扫了群臣的兴头,于是耐心解释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今天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那边的会面约定。”说完登上车,亲自奔赴山野之中与相约之人见面,告诉他,今天下大雨不能去打猎,特来相告。山野村长听后,很受感动,暗暗称赞,大王,真信人也!

  修身齐家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所谓整治自己的家族在于修养自身品德,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有偏爱,人们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偏恶,人们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偏敬,人们对于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会偏护,人们对于自己所轻视的人往往会偏轻。

  因此喜欢一个人而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而了解他的长处,这样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句俗话这么说:“人们没有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的,没有知道自己禾苗的茁壮的。”这就是说不修养自身品德,就不能够整治好家族。

  “故事”

  在我国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很有政治才干的宰相,他的名字叫季文子。

  季文子出生在鲁国贵族家庭,他的爷爷是鲁国国君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的弟弟,名叫季成友。由于季文子出身于鲁国上流社会,能有机会更多地接触鲁国的政治,因而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在政治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华。他通晓政治,勤于政务,在他当宰相期间,辅助鲁国国君制定了不少对鲁国发展有益的具体措施,做了很多有益于鲁国百姓的事,在鲁国有很高的威信。

  季文子在外交方面也很有才华。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政治斗争十分激烈,由于季文子很擅长外交,使鲁国在诸侯纷争、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具有一定的政治实力,季文子也因此在各诸侯国中有很高的名望。

  季文子治国有方,政绩显著,因而在鲁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均担任宰相,前后执政三十多年。

  季文子在鲁国从政的时间长,官位高,却十分注重俭朴律己。平日里,他最看不惯那些整日以炫耀财富为荣的贵族,尤其厌恶讲排场、搞浮华的风气。他家的住房极其简陋,平常饮食也总是粗茶淡饭。在衣着方面,他不仅自己平时很少穿丝绸衣服,就连他家的仆人,服装也比一般有钱人家的下人要俭朴许多。季文子对粮食非常爱惜,他家的马匹,从不允许喂一粒粮食。

  由于季文子厉行节俭,看不惯贵族社会一些奢侈腐化现象,因此,那些铺张浪费,爱讲排场的人,对他也很看不惯。

  鲁国有个叫孟献之的大臣。他的儿子仲孙不懂得节俭是一种美德。一次,他见季文子出入朝廷时常穿布衣,坐的马车也十分寒酸,就耻笑地对季文子说:“大人做宰相这么多年了,出出入入连件像样的绸衣裳也没有。喂的马不许用粮食,只许吃草。大人每天坐着这样的瘦马拉的破车,难道不怕别人笑话大人过于小气吗?再说:大人生活这样小气,要是让别国人知道了,说不定还会以为我们鲁国不知穷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季文子听了仲孙的话,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以为仲孙先生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光荣,什么是气派。我觉得,一个人身处恶劣环境,懂得节俭,这是不难办到的;但一个人身处高位,物质条件极其丰厚,还仍能注重节俭,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一般人很容易为自己的贪欲所支配。但是,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却能克制贪欲,因为他懂得俭朴能使人向上。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修养、有气派、令人钦佩的人。我想,一个国家的大臣如能厉行节俭,艰苦奋斗,上行下效,这个国家的百姓会很快形成一种节俭、奋斗的风气,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仲孙先生怎么能说节俭是丢脸的事情,是会使国家衰败的事情呢?”

  季文子一番有关节俭的话,语重心长。仲孙听罢,一时无言对答,只得红着脸走开了。后来,仲孙的父亲知道了此事,狠狠地批评了儿子一顿,并把他关在一间破屋子中,让他闭门思过。仲孙静下心来,反复思索季文子的话,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后来,他不但不再嘲讽季文子的节俭,自己也逐渐改掉了爱讲排场的毛病了。

  又有一次,季文子家中来了一位贵宾。这位贵宾非常赏识季文子的才华,可见他案头的文具过于陈旧,就非常惋惜地说:“您的才思怎么能和这些破旧的东西相搭配呢?”说完,他特地为季文子送上了一套非常考究的文具。

  季文子见这位贵客送的文具过于讲究,又见人家一片诚意,因而对客人风趣地说道:“你看我居室中哪样东西能和您这礼物配上套呢?我一向用惯了这旧物件,真要是一下子用了您这上等东西,恐怕文思会大减的。我看您还是留着自己用吧!”就这样,季文子硬是让他把礼品收了回去。

  公元前568年,季文子因病逝世。由于他一生追求俭朴,他的家人为他入殓的时候,国君前往探视,发现随葬品都是些案头、橱中破旧的东西,不禁问道:“家中难道不舍得拿出些值钱的东西陪葬吗?”

  季文子家人听罢,摇着头答道:“家中实在没有一件金、玉等贵重物品。”

  鲁君不解地又问道:“为什么不购置些来呢?”

  季文子的管家听罢,含着泪说:“国君,我家主人一生节俭,从不多占国家一文钱,还常为国事而解私囊,这样他实际上没有积蓄。如若不信,这里有账可查。”管家边说,边向国君奉上季文子家的账簿。

  鲁君边看,边感动地点头,随行的不少官员亲见此事,也大为震撼。此事传至百姓中,人们都异口同声地夸赞季文子品德高尚。季文子节俭的美名越传越远。

  季文子一生厉行节俭。他并不是没有条件过更舒适的生活,而是把俭朴精神看作是人应具有的一种道德修养。这在封建社会里,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优秀品质。季文子的故事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俭朴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什么惊人之举,而要像季文子那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我们有的人随意浪费粮食,衣服旧了些便不愿再穿,这样下去,俭朴谈不上不说,恐怕连古人都不如了。

  齐家治国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译文”

  所以治理国家必先整治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家族不能教育好,而能教育好别人,那是没有的事。所以君子不出家族也能成功地教化邦国。家族中讲求的孝道可以用来侍奉国君,悌道可以用来侍奉长辈,慈道可以用来指挥民众。《康诰》说:“爱护民众就像母亲爱护初生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追求爱护民众,虽然不能完全符合,但也不会相差很远。生活中没有见过先学抚养孩子然后才出嫁的女子。君主的家族仁爱相亲,整个邦国就会兴起仁爱相亲的风气;君主的家族谦恭礼让,整个邦国就会兴起谦恭礼让的风气;君主一人贪暴,整个邦国就会动乱。事情的关键就是这样。这叫作“君主一人能够坏事,君主一人可以安国”。

  “故事”

  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胥臣奉命出使,路过冀地,遇见一人正在田间锄草,他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双手捧献给丈夫。丈夫一本正经地接住,祝祷后进食,妇人侍立一旁等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胥臣十分赞赏,认为夫妻之间尚如此尊敬,如同对待宾客一样,何况对待别人。他深信此人必是有德之士,胥臣于是便停下行走,上前请教姓名,方知原来是朝臣卻芮的儿子卻缺。卻芮原先因功封在冀地,被人称作冀芮,后犯谋逆罪被杀。他的儿子卻缺也被废为平民,耕种为生,但人们仍习惯称他为冀缺。

  胥臣完成使命回国,这时晋国两位贤臣狐偃、狐毛相继去世,晋文公好似失去了左右手,闷闷不乐。胥臣便向文公推荐卻缺,担保他才德兼备,如能起用,一定不比狐毛、狐偃差。文公却认为,罪臣的儿子不能重用。胥臣进言道:“古代尧、舜是贤君,可是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君都是不肖。大禹的父亲鲸滚治水九年不成,被舜处死;可是禹却把洪水治平,舜便把位传给禹,使他成为一代圣君。可见贤与不肖并非父子相传,主公何必记旧恶而抛弃有用之才呢?”

  胥臣的一番话说得晋文公五体投地,立即下令任命胥臣为下军元帅,卻缺为下军大夫。不久文公去世,襄公继位,晋国在国丧期间遭外族侵犯,卻缺一马当先,率军迎战,迅速击溃敌军,立下头等战功。晋襄公嘉奖卻缺,升任他为卿大夫,重新把冀地封赏给他。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尧舜用仁爱来统率天下,天下人也跟着实行仁爱;桀纣用贪暴来统率天下,天下人也跟着变得贪暴。君主号召人民实行仁爱而自己嗜好贪暴,人民是不会听从他的。所以君子自身具有了美德而后才能要求他人修养美德;君子自身不沾染恶习而后才能禁止他人接近恶习。自身有不合于恕道的心念,却能教育别人行恕道,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因此治理国家在于整治好自己的家族。

  “故事”

  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

  一次他到卫国去做客。看到卫侯说话或处理事情不管对不对,他的群臣都异口同声地附和。于是他就对他的学生公丘懿子说:“我看卫国可真算是‘君不君,臣不臣’了。”

  公丘懿子说:“您为什么这样说呢?”

  子思说:“当人君的如果不谦虚,认为自己一贯正确,那么别人就是有再好的意见、再好的办法,他也听不进去。即使事情办得对,也应当听听别人的意见,何况是让别人称赞自己做坏事、助长自己作恶呢!凡事如果自己不考虑是非,只是乐意让别人称赞自己,这样的人再没有什么人比他更糊涂的了;听别人的话如果不考虑有没有道理,只是随声附和,一味阿谀奉承,这样的人,再也没有比他更无耻的了。当国君的糊涂,当人臣的无耻,这怎么能领导百姓呢?我得找时间和卫侯谈谈。”

  一天,子思见到了卫侯,对卫侯说:“您国家的风气应当改变,否则的话,您的国家将要每况愈下了。”

  卫侯惊讶地说:“您说说,是什么原因呢?”

  子思说:“您察觉到没有,您说出话来,自己认为是对的,您的卿大夫没有敢矫正其中不对的地方的。您的卿大夫说出话来,也都认为自己对,而那些士人和百姓没有敢矫正其中不对的。这样一来,你们当君的当臣的都已经自命是贤明的人了,下边的群众也随声附和。赞扬、顺从的人,就会得到好处;矫正、不顺从的人,就会有祸患。像这样,您想想,好事从哪能生出来呢?”

  卫侯听完子思的话,起来说:“谢谢先生的教导,我今后一定谦虚谨慎,以礼待人,改变风气。”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诗》说:“桃树长得多么茂盛,它的叶子光润碧绿;这个女孩儿就要出嫁,她使家人和睦相处。”自己的家人和睦相处,然后才可以教育国人。《诗》说:“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了,然后才可以教育国人。《诗》说:“他的威严仪表没什么差错,可以领导四方国家。”做父亲的慈爱,做子女的孝顺,做兄长的友爱,做弟妹的恭敬,他们的言行都值得效法,然后人民才效法他。这些说明了治理好国家在于整治好家族。

  “故事”

  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取代了后周,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在位17年,他重视农业,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提倡节俭。他出身寒微,当上皇帝之后,并没有因此而奢侈起来。他的生活仍然非常俭朴。平时穿的衣服都是很寻常的“浣濯之衣”,上朝穿的衣服也是用普通绸布制作的皇袍,冠戴没有珠宝玉饰。他的“寝殿设青布缘苇帘,宫中挛幕无文采之饰”。如果不是宴会,吃饭器皿只用瓷器,漆器而已。床上的蚊帐坏了,也不肯换新的。

  赵匡胤在位期间不仅自己过布衣蔬食的俭朴生活,就是对他的子女及其他官宦人员也提倡节俭。要求“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

  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出嫁后,经常出入宫中来看望父母。她的衣着比较讲究,穿一身昂贵的贴绣铺翠襦。像这样的服饰在当时对于一位皇家公主来说,并不算过分。可是,赵匡胤看到了便说:“自今以后,你不要穿这种衣服了。”公主辩解说:“这能用多少翠羽呢?”赵匡胤说:“你穿这种衣服,浪费是一方面,宫闱与戚畹贵族一定争相仿效。这样一来,京城中的翠羽便要涨价,小民为了逐利,辗转贸易,岂不使许多人舍本逐末?”

  有一次,永庆公主来到宫中,看到皇帝的轿子一点都不华贵,就劝赵匡胤用黄金装饰一下肩舆(轿子)。赵匡胤不但没有接受,反而非常生气地说:“我拥有四海之富,宫殿可以用金银作装饰,这些随时可以办到。但考虑到我是为天下守财,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况且用来奉养自己,到是快乐了,那么,使天下人怎么看呢?”

  宋太祖赵匡胤的节俭言行,流风所及,使朝廷大臣很受感动。宋初大臣中也有不少生活俭朴。宰相范质就是节俭的典型。皇帝、宰相都如此简朴,其他人自然也不敢过于奢侈了。

  治国平天下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文”

  所谓使天下太平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这是因为处上位的人孝敬老人,就会兴起孝敬之风,处上位的人尊敬长辈,就会兴起敬上之风;处上位的人怜惜孤寡,民众就不会互相背弃。因此君子应该在道德上起到规范和示范的作用。上级做了令自己厌恶的事,不要用来对待下级,下级做了令自己厌恶的事,不要用来对待上级;前辈做了令自己厌恶的事,不要用来对待后辈;后辈做了令自己厌恶的事,不要用来对待前辈;右边的人做了令自己厌恶的事,不要用来对待左边的人;左边的人做了令自己厌恶的事,不要用来对待右边的人:这就叫作道德上的规范和示范作用。

  “故事”

  岳飞刚出生不久,不幸便降临。黄河突然决口,一时洪水泛滥,无情地淹没了岳飞的家园汤阴,家人被冲散了,生死未卜,岳母在绝望中抱着岳飞跳进了一口大缸。顺水漂流,直到麒麟村才被王员外救上来。母子二人一贫如洗,只好在这里定居下来。

  岳飞长到四五岁时就帮助母亲干活,母亲边干活边教他识字。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纸和笔,母亲把细沙铺平作纸,树枝当笔,练习写字。岳飞从小勤奋好学,他的记忆力很强,教过的字,读过的书,大都牢记不忘。到了上学的年龄,岳母便省吃俭用,送儿子上学。岳飞跟着老师学习,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啃书本,而是注意领会书中的精神和要领。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

  几年之后,金国率军不断入侵中原,人们为了防身护家,纷纷习武练功。

  岳飞从小就十分喜欢武艺,经常使枪弄棍,挽弓射箭。有一个长辈同乡名叫周侗,武艺高强,尤其擅长射箭,岳飞仰慕已久,常常去拜访,日久天长,便拜他为师,学习本领。

  周侗的精心指导,再加上岳飞的勤学苦练,武艺长进很快,深得周侗的喜爱,他把岳飞收为义子,决心将全身武艺传授给他。岳飞也很争气,不久就掌握了全套箭法,不光能前射,而且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十八般兵器,也样样精通。学艺期间,周老先生还领着岳飞游山观景,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从此,在岳飞幼小的心灵里,便播下了热爱祖国的种子。

  有一年,县里举行比武考试,周老先生听说后便领着年仅16岁的岳飞到县里应试。岳飞年轻英俊,武艺精湛。射箭时,百步穿杨,箭箭命中,赢得了应试的武童和看热闹的百姓的齐声喝彩,纷纷拍手称绝。经过县考,岳飞名列前茅,心里非常高兴。

  此时的北宋朝廷腐败无能,国库空虚。北方的金国虎视眈眈,伺机南犯。岳飞的母亲虽然是一个农妇,但极富正义感和爱国心。当金兵入侵中原的时候,她毅然同意了儿子的抉择:奔赴前线,抗击金兵,保卫国家。

  白发苍苍的岳母深明大义,为了坚定儿子的抗金决心,安心疆场,报效祖国。在送岳飞从军前夕,让儿子跪在神祖牌位前脱去衣衫,亲手在儿子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告诫儿子要时时铭记,赤诚报国,时刻不要忘记国家民族。岳飞牢记母亲教诲,终于成为南宋时期威震金国的民族英雄。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

  《诗》说:“殷朝还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能够符合上天的旨意。借鉴殷朝,儆戒自己,遵行大命,真不容易!”这是说统治者遵循道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从而会得到国家;否则就会失去民心,从而失去国家。因此国君首先要修养自己的道德,有了美德就能得到民众拥护,有民众拥护就能得到土地,有土地就有财富。有财富就有国家的用度开支。美德是根本,财富是末梢。如果国君表面讲道德内心重财富,就会争民财而夺民利。因此聚敛财富人民就会离散,施散财富人民就会凝聚。因此说出背理的话就会受到背理的对待,聚敛背理的财富,就会背理而失去财富。

  “故事”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兵分两路进军关中,楚怀王心与他们约定,先进入咸阳者为关中王。

  刘邦率领大军直捣秦国国都的门户——函谷关。他途经高阳(今河南杞县西边),准备消灭驻扎在那里的秦军。

  高阳有一个名叫郦食其的老头,60多岁,酒量惊人。他很有韬略,他看到刘邦是个能成就大业的人,于是就让在刘邦帐下当骑兵的一个乡亲引见,想见刘邦,愿为他效劳。

  刘邦答应了。

  郦食其来到刘邦居住的驿舍,进到屋里,看见刘邦正坐在床边,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

  郦食其故意慢慢腾腾地走到刘邦面前,只是作揖并不拜。刘邦看见来人是个60多岁的儒生,心里很厌烦,坐在床边纹丝不动,好像根本没看见有人给他作揖。

  郦食其看到刘邦这样傲慢无礼,很生气,高声问道:“足下带兵到此,不知是帮助秦国攻打起事的诸侯呢?还是帮助各诸侯讨伐暴秦?”

  刘邦听他说话这样随便,明知故问,也不下拜,举止故作斯文,于是大动肝火,大骂道:“你真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书呆子!天下人谁没有尝过暴秦的苦头?天下的豪杰都讨伐秦,我怎么会去助秦?”

  郦食其不紧不慢地说:“足下如果真心讨伐暴秦,为什么见到年长的人这样无礼?你想一想,行军打仗不能蛮干,要有好的谋略,如果您对待贤人这样傲慢,那么谁还为您献计献策呢?”

  刘邦听了这番话,急忙擦脚穿鞋整衣,向郦食其道歉,请他坐在上座,恭恭敬敬地说:“先生有何良策,请多多指教。”

  郦食其见刘邦改变了态度,虚心求教,便对他说:“足下的兵马还不到一万人,就打算长驱攻入秦国的国都,这好比是驱赶着羊群扑向老虎,只能白白送命。依我看不如先去攻打陈留。陈留是个战略要地,城中积存的粮食很多,作为军粮足够用,而且交通四通八达。”

  这样,郦食其向刘邦献出了一条妙计。

  刘邦非常高兴,请郦食其先行到陈留,然后选派一员大将领一部分精兵赶到。

  郦食其来到陈留,见到县令,劝他投降,县令不肯。郦食其在酒宴上把县令灌醉了,然后偷出县衙令箭,假传县令的命令,骗开城门,把刘邦的军队放进去,砍死了县令。

  第二天,刘邦的大队人马进入陈留。由于郦食其事先早已为刘邦写好了安民告示,刘邦一进城,就受到百姓的欢迎。

  刘邦看到陈留果然贮有大量的粮食,十分佩服郦食其的神机妙算,于是,封他为广野君。

  刘邦在陈留招兵买马,军队扩大了将近一倍,最终抢在项羽之前攻入了关中。

  康诰曰:“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译文”

  《康诰》说:“唯独天命是无常的。”君主行善道就得天命;不行善道就失去天命。《国语·楚语》说:“楚国不以白珩璧玉为宝,而是以观射父和左史倚相两个善人为宝。”舅犯说:“出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宝,就是以仁亲为宝。”《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个臣子,他忠诚老实而无一技之长,心胸宽广而能包容一切:别人有技艺,就像自己有技艺;别人有美好德行,他衷心喜欢,一如自己口中说出那样。这种人真的能包容一切,因此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能为我的子孙和百姓谋利益。如果别人有技艺,就嫉妒厌恶他;别人有美好的德行,就压制阻止使他不能上达于国君。这种人确实不能容人,因此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要是重用这种人,那就太危险了。”

  “故事”

  春秋初期,有一对罕见的知心朋友,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这两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政治家。

  管仲和鲍叔牙年轻时合伙做过买卖。鲍叔牙富有,本钱出得多,管仲贫穷,出的本钱少,但赚了钱后,管仲给自己多分钱。鲍叔牙手下的人不服气,说管仲贪财。鲍叔牙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管仲家里等着钱用,是我乐意多分给他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怎么能说他贪钱?”

  管仲领兵打仗,三战三败三次逃跑,有人说因为他心惊胆怯,贪生怕死,所以接连败下阵来。但鲍叔牙为管仲分辩说:“谁说管仲贪生怕死?他为的是母亲老了,又多病,不能不让自己活着去侍养她。”

  最能体现两人友谊之深的,在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争位之战中,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取得王位,而管仲却成了罪犯,但是鲍叔牙却把相国的高位让给管仲而自己甘做副手。

  后来,管仲感动地说:“在我为公子纠囚禁受辱的时候,鲍叔牙并不以为我无耻。生我者是我的父母,真正熟知我的是鲍叔牙啊!”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译文”

  创造财富有大原则:生产财富的人多,消耗财富的人少,掌管财富的人勤快,耗用财富的人节俭,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有仁德的人用财富发扬自身德行,没有仁德的人用生命聚敛财富。没有处上位的人爱好仁德而处下位的人不喜欢道义的,没有喜欢道义而不能把事业进行到底的,没有府库中用仁德得来的财物最终不属于自己的。孟献子说:“喂养四匹马来拉车的大夫家族,就不管喂鸡养猪的事了;能够凿冰来保存遗体的卿大夫家族,就不喂养牛了;拥有百辆兵车有封邑采地的卿大夫家族,不豢养能聚敛财富的家臣,与其有能聚敛财富的家臣,宁有可盗窃主人财物的家臣。”这是说国家不能以财富为利,要以道义为利。治理国家的人专门聚敛财富,一定是听从小人的教唆。治理国家的人想要治理好国家,却让小人来治国,那么灾难祸害将一起降临,国君虽然有好的愿望,也无可奈何了。这就是说国家不能以财富为利,要以道义为利。

  “故事”

  秦朝末年,有四位年高望重、头发皆白的隐士,由于无法忍受秦朝残酷的统治,隐居在商山,被称为商山四皓。这四位老人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汉朝建立以后,汉高祖刘邦恳请他们出山,四位老人都不肯答应。后来,刘邦病重,打算改立太子,吕后着急了,就去向张良请教张良谋划,请四位老人出山辅佐太子,制止刘邦改立太子。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摆了上等的美酒。太子刘盈侍立一旁,四位老人跟随着太子,四人都已经八十多岁,须发皆白,衣帽严整,气宇轩昂。刘邦觉得十分奇怪,就问道:“这四位老人是谁?”四位老人上前应对,一一报出自己的名姓,说他们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刘邦大惊,说:“我访求你们数年,你们一直回避我,现在你们为什么跟我儿子在一起呢?”四位老人说:“你轻视士人,随意辱骂他们,我们义不受辱,因此隐居不出。听说太子为人仁德孝顺,恭敬爱士,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力,所以我们才来的。”

  刘邦觉得太子羽翼已经丰满,难以废除了,就放弃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他同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抱头痛哭一场忍气吞声,从此再也不提改立太子的事了。

  四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子思(公元前483—公元前402),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

  《中庸》的思想及言论,积淀了儒家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以及人的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其中涵盖了人的道德修养的内涵,具有不同程度的普遍意义,许多篇章对于今天的人们仍有借鉴作用。

  纲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

  天赋予人的品德就叫作性,遵循事物本性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叫作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作教。道,不可以片刻离身,可以片刻离身的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谨慎检点,在没有人知道的时候也生怕违反了道,即使在隐蔽之处,或在细小的事情上,也没有离道的表现。所以君子一人独处时也十分谨慎。

  “故事”

  北宋年间,考试举人颇为严格,它沿袭的是古人的考试制度。地方考试选拔秀才,经省考试,佼佼者可中举人,再经皇帝殿试,优秀者得以成为进士。有些读书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苦读,最后也只能考取个秀才。

  公元995年,晏殊出生在临川(属江西抚州),自幼聪明,遍读诗书,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是我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进士。

  小晏殊中了进士非常高兴,但他知道自己这个进士是破格的,没有参加过省级选拔举人的考试,所以他向皇帝提出要求补考。晏殊要做一个名符其实的进士,于是宋真宗满足了他的要求,出了题目考他的诗、赋、文。这是参加殿试前,必须合格的科目。

  晏殊对自己要求严格,试题发到手中,晏殊看到有的是自己平时做过的,就说明情况,还要求皇帝重新命题。他要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来接受皇帝的选拔。宋真宗非常高兴,委派他为秘书省正字,还让他在秘书阁读书。秘书阁是皇家藏书的地方,那里有读不完的书。晏殊觉得自己得中进士,最大的收获就是有更多的时间读皇家藏书。

  不久,真宗皇帝派晏殊到太子的东宫去做官,实际是陪同太子一起读书。古时候在东宫太子那里任职的官员,一般都是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有一定阅历、上了年纪的人,这样可以带领太子好好读书,将来太子能成个有作为的皇帝。如今皇帝派十四岁的晏殊去陪太子读书,两个孩子在一起,岂不要游玩逗趣,影响学习吗?为此有些官员曾提出反对意见。宋真宗却说:“晏殊是个人才,但更是用功学习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放在那里是不会肆意游玩的。我觉得他同太子一起读书,定能互相共勉,共同提高。”

  果然,晏殊到太子东宫后,他正直的品格和刻苦勤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太子,从此以晏殊为榜样,勤学苦读。太子就是后来的仁宗皇帝。他接位后,委任晏殊为宰相。

  晏殊不仅懂得治国之道,还是北宋的著名词人,他的词文大多已散失了,但他所写的《浣溪沙》词牌中的佳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作中,表现出来而符合法度常理就叫作和。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理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运行不秘,万物就各得其所而生长繁育了。

  “故事”

  公元前541年的春天,楚国的公子围带了兵马到郑国去迎亲。因为郑国是个小国,而楚国是个大国,郑国为了求得楚国的支持和帮助,公孙段就把女儿嫁给楚国的公子围。

  按照古代迎亲的规矩,女婿应该在女方娘家的祖庙迎接新娘。但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看到公子围带了许多兵马来迎亲,担心他乘机侵袭,便不想让他带兵进城。他派子羽对公子围说,要求在城外举行迎亲仪式。

  公子围很不满意,派太宰伯州犁对子羽说:“我们楚国对这次迎亲非常重视,出发前在神庙里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把迎亲的事祭告了祖先。如果现在要在野处迎亲,就显得好像是把贵国国君的恩惠丢到草丛中去了,还让公子围承担了辱没先君的罪名,他就再也不能当我们楚国的大臣,也不能回去了。”坚持要求进城去迎亲。

  不管伯州犁怎么说,子羽都不让步,他回答说:“我们郑国很小,但国家小不是罪过。如果国家小而光是依赖大国,不对大国有所防备,那才是罪过。要是大国包藏祸心打我们小国的主意,我们就会抗拒大国的命令。”

  公子围的副手伍举听到子羽说大国包藏祸心,知道郑国已有戒心,作了准备,就提出一个办法:迎亲仪式还是在城内祖庙举行,但进城的楚国人都不带武器。子羽听了,觉得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回去同子产商议,同意了伍举的建议。

  公子围同子羽刚开始时互不相让,也不能以礼相待,后来彼此都后退了一步,两者的矛盾才得以解决。

  知人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

  仲尼说:“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则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君子常守中庸的道德标准,表现为君子每时每地都恪守中庸之道。小人违反中庸的道德标准,表现为小人所作所为毫无忌惮。”

  “故事”

  唐玄宗时,宰相李林甫善于馅媚逢迎,看皇帝眼色行事,并对玄宗喜爱的心腹宦官和宠妃,也想方设法讨好卖乖,取得他们的欢心。他就是依靠这种本领,竟高居宰相之位达19年。

  平时李林甫和同僚们接触,总是装出一副态度恭谦、平易近人的模样,实际上却非常阴险狡猾,手段毒辣。他专门同有权有势的人结交,结成帮派,壮大自己的势力。凡是有才学有见识的人,他都非常妒忌,如果哪位官员功业超过他,被皇帝重用,地位威胁到他,他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这个人除掉。

  为了掌握唐玄宗的一言一行,李林甫用金钱玉帛买通了宦官和皇帝的嫔妃,因此唐玄宗那儿有什么消息,他马上就能知道。有一次他听说唐玄宗要重用兵部传郎卢绚,便立即把卢绚调到外地,不久又把卢绚降职,却对唐玄宗说卢绚有病,不能重用。又有一次,他打听到唐玄宗想重用严挺之,就把严挺之请到京城来看病,然后告诉唐玄宗,说严挺之年老体衰,正在治病。他就这样玩弄两面三刀的手腕,妒贤忌能,陷害了很多比他才能高的人。因此,大家都说他口蜜腹剑、见风使舵,对他十分痛恨。

  正心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孔子说:“中庸的道理不能够实行,我知道原因了,这就是聪明的人做得过头,愚笨的人达不到它的要求。中庸的道理不能昭示于世,我知道原因了:这就是贤能的人做得过头,不贤的人又达不到它的要求。就像人们没有不吃不喝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滋味。”

  “故事”

  卢承庆是唐朝时的一名大臣,知识丰富,修养特高,他待人平易,淡泊名利。

  唐太宗十分赏识他,封他做兵部侍郎,同时主管五品官员的选拔、考核。

  卢承庆却一本正经地上书推辞道:“选拔官员应该是尚书大臣管辖的范围,让我来管是超越本分了。”皇帝更觉得他忠诚可靠,自然没有同意他的推辞,执意让他负责。

  有一次,卢承庆正在主持考核、选拔百官的时候,有一个接受考核的官员一不小心,从乘坐的漕舟内掉到了水里。经过好多人的努力,才把他拉上岸来,却早弄得头发散乱,衣衫尽湿,颇为狼狈。

  卢承庆觉得此人冒冒失失,决定把他的考核等级定为中下。考核结果向他宣布的时候,这个人一点也不恼火,十分平静地说:“如果不是我能力所能达到的,即使考一个中中,我也不会高兴。”

  卢承庆觉得这个人能够那么平静,无论是得宠还是受辱都能镇定自如,实在是个心胸豁达能干大事的人,至于乘船落水,也许只是一时疏忽,不可苛求。于是称赞他说:“你这个人宠辱不惊,堪称大器,考核得中上。”

  修身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

  孔子说:“中庸的道理恐怕不能够实行了啊!”孔子说:“舜可算是一个大有智慧的人吧!舜喜欢向别人请教,又善于审察身边的言论,包涵别人的短处而表扬别人的长处,掌握人们认识上过与不及两个方面,取中间的意见施行于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原因吧!”

  “故事”

  上古时代,虞舜执政时期,苗人十分横行,经常骚扰汉族地区,还不愿归顺,虞舜便召来有才能的禹,让他率兵前往征服苗人。

  出发之前,禹对这次出征充满信心。他想:苗人兵寡,我方兵多,只要勇敢作战,就一定能够取胜。于是满怀自信的禹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直逼苗人部落,与苗人展开了激战。

  意外的是,一个月后,苗人不但没被降服,反而抵抗得更厉害了。此时,禹十分着急,甚至对胜利失去了信心,一时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有个叫益的人找到禹说:“只有仁德才能感动天,远道征伐并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满招损,谦受益’,应该以德服人啊!”禹一听,当下茅塞顿开,对益拱手谢道:“多谢先生教诲!”。然后立即整顿队伍,撤回了军队。

  明道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译文”

  孔子说:“人们都说自己是明智的,但是在利欲的驱赶下,他们却像禽兽落入网罟、木笼、陷阱一样,不知道躲避。人们都说自己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的道理,却一个月也坚持不下去。”

  “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有一个贵族叫介子推,曾经跟着晋公子重耳在国外流亡十九年,历尽了艰辛磨难。重耳回国作了晋国国君,就是晋文公。他对跟随自己流亡的人都封赏官职田地,偏偏忘记了介子推。

  一天,晋文公举行宴会宴请大臣,介子推也参加了。大家饮到第三杯酒时,介子推当众朗诵了一首诗歌:

  “有条天龙,矫矫盘旋,到处流亡,无法安身。有条小蛇,紧紧跟从,周游天下,辅助天龙。龙入深渊,得到归宿,蛇脂流尽,未透霖雨。”

  介子推念完以后,对晋文公说:“主公,你知道我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吗?”

  晋文公说:“说的是你和我啊!这是我的疏忽,我要封赏你,等明天上朝吧。我封给你河东一带的田地。”

  介子推回家以后,对家里人说:“我听说君子为人处世,靠请求而得到官职,贤德的人是不做的;靠硬争而得到财物,廉洁的人是不拿的。文公没有赏赐我,在我提起时他才想到,这种赏赐我不愿意接受。”

  于是,介子推离家出走,隐居在绵山。晋文公派人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他。晋文公打听到介子推藏在绵山的消息,就采用放火烧山的办法想逼迫他出来。介子推却始终没有出来,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对自己鲁莽的行为深感后悔,命令全国在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不准动火,只准吃冷食,于是形成了民间的寒食节。

  正心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一条有益的道理,就牢牢记在心中,一刻也不忘记它。”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公正地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推辞不受,雪白利刃可以踩踏而过,但恪守中庸之道却很难做到。”

  “故事”

  唐高宗时的大理寺丞狄仁杰,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他善于明辨是非,善断各种疑难杂案。在做豫州刺史时,不畏强权,秉公执法,深得百姓欢迎。

  狄仁杰像武则天即位初年,狄仁杰被出名的酷吏来俊臣陷害入狱,后来虽被释放,却被贬为彭泽令。几年后,狄仁杰因政绩突出很有声望,武则天便命他为宰相。

  狄仁杰不畏权势,他见武后宠用武氏亲属和张易之、张宗昌等宫廷奸党,便多次向武后提出举贤任能的主张。他把自己了解的门生、好友,如张柬之、桓彦范等数十人陆续推荐给武后。有一次,武后让他再推荐一个尚书郎,狄仁杰不避嫌疑,立即提出自己的儿子狄光嗣可以胜任,武后同意了。以后事实证明狄光嗣非常称职。

  狄仁杰荐贤举能的行动,对当时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有人对他说:“你真是爱才的人啊,朝廷里的文武大臣,大都是你推荐的,你的学生,你的门人都得到了重用,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啊!”

  明道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称得上强。孔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呢还是北方的强?或者是你自己认为的强?教育人们宽缓柔和,对不讲道义的人不加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就持守这种强。以刀枪为枕,以铠甲为席为卧,驰骋战场死而无悔,这是北方人的强,强悍勇武的人就持守这种强。所以君子与人平和相处而又不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君子恪守中庸之道而无偏无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治清明,不因挫折而改变自己的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道德节操,这才是真正的强啊!”

  “故事”

  东魏丞相高洋独揽大权,灭掉了东魏,并毒死了东魏皇帝元善见和他的三个儿子。

  古时候,人们对一些比较异常的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视的,如果发生了日食、地震之类的事情,人们就会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就会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去挽救。有一年,出现了日食的现象,高洋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心里很害怕,于是就去问一位亲信。

  因为高洋的皇位是从东魏元善见手上抢来的,他一直就没有安心过,他害怕别人又从自己手上把皇位夺走。他问那位亲信说:“以前王莽夺取了汉朝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

  那位亲信知道高洋的心思,就说:“这是因为王莽夺取了汉朝的天下以后没有把刘家宗室的人杀光。要是他当时把刘家宗室的人斩尽杀绝了,后面就没有刘秀了。”于是,高洋就把元氏宗室近亲四十多家七百多口全部杀死了。

  消息传出来以后,剩下的元氏远房宗族都非常害怕,他们立刻聚集在一起商量自救的办法。有个叫元景安的县令想了个主意,就说:“我们现在要想保住性命,恐怕就不能再姓元了。我们应该请求皇上,让他赐我们改姓高。”

  元景安有个堂兄,名叫景皓,是个很有骨气的人。他坚决反对改姓,说:“我们怎么可以为了保住性命,抛弃自己的姓而改姓别人的姓呢?这不是连祖宗都不要吗?大丈夫宁可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愿意为了保全而去做瓦器!我宁愿保持气节而死,也决不愿意为了活命而忍受改姓的屈辱!”

  听了元景皓大义凛然的一席话,其他人都觉得很惭愧。

  正心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循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

  孔子说:“世间有人喜欢探索隐僻的事理,做奇异怪诞的事情,后世虽有所称述,我也不去做那样的事。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往往有人半途而废,我却不能够停止。君子依从中庸之道行事,虽然隐居不为人所知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故事”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笃行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译文”

  孔子说:“道离人并不远,人在修道过程中故作玄妙高深,以致道远离人,这样的修道不能称为修道。《诗》说:‘砍伐斧柄啊砍伐斧柄,斧柄的样式就在眼前。’拿着斧柄来砍伐斧柄,斜起眼睛瞄一下,就觉得新旧斧柄相差还很远。所以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人们改正过错为止。能做到忠恕,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君子要遵循的道德有四项,我孔丘连一项也不能做到:要求做子女的要孝顺父母,我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要求做臣下的要忠于国君,我自己却不能为国尽忠;要求做人弟的要尊敬兄长,我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要求做朋友的要遵守信用,我自己却未能首先这样做。常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事,常说话小心谨慎,有不足的地方不敢努力自我勉励,有长于他人的地方不敢完全显露,说话时要考虑能不能实行,做事时要考虑是不是言行一致,能够这样做,君子还能不是忠厚诚实的吗?”

  “故事”

  战国时楚襄王即位后,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落下去。大臣庄辛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劝襄王不要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这样下去,楚国怕是要灭亡了。

  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国家明明太平无事,你却故作紧张。这样诅咒楚国。”

  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结果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并长驱直入,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然如丧家之犬,逃到阳城。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今天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

  庄辛看到楚襄王确已有悔过之心,便给他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庄辛又给楚襄王分析了当前楚国的形势。虽都城陷落,但还有几千里国土尚存。只要改正过错,励精图治,为百姓解忧,那百姓就会依附,很快会把秦军赶出楚国。楚襄王依言行事,果然打败秦国,度过了危机,楚国也逐渐强盛起来。

  修身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译文”

  君子处在他自己的位置上做他应该做的事,不羡慕本位之外的事物。处于富贵就做富贵者应该做的事,处于贫贱就做贫贱者应该做的事,身在夷狄就做夷人狄人应该做的事,身在患难中就做患难者应该做的事,这样的话,君子没有什么地方不能泰然之处。

  处在上位的人不欺压处在下位的人,处在下位的人也不巴结奉承处在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身不苟求于他人,这样就不会有怨恨之心:上不抱怨天,下不责怪人。所以君子安分守己等待时机,小人则冒险企图获得侥幸。孔子说:“射箭的道理和君子行道有相似之处:箭没有射中靶心,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

  “故事”

  晏婴是齐国的大夫。他父亲死后,由他继任齐国的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王朝的相国。晏婴为人正直,当官清廉,生活非常俭朴,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对他都很尊敬。

  一天,晏婴正要吃午饭,刘景公派了一个人来见他。晏婴因为对方是君王派来的而特殊款待,当场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人共进午餐。当然,他这顿饭没有吃饱。

  景公知道这件事后,感叹他说:“相国家里竟然如此贫困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