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节 楚辞卷第九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心得”

  孔子评论《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评论《武》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故事”

  春秋时,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国国内发生动乱,君臣之间争权夺利,闹得百姓心神不定。孔子怕遭到灾祸,带着几个弟子逃到齐国。

  有一天,齐国的乐人专门为孔子演奏《韶》的乐曲。孔子听得非常高兴,觉得它音调很动听,意思也表达得比较完美。他简直听得入了迷,一连几天都在回味着《韶》的音律,连肉的味道都不知道了。

  不久,齐国的乐人又为孔子演奏了《武》的乐曲。孔子听了,也觉得它音调很动听,只是表达的意思还不够完整。

  有人问孔子说:“先生,《韶》和《武》您都欣赏过了,请您讲讲看法!”

  孔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韶》乐好呀,它的曲调美极了,而且表达的意思也极好。至于《武》乐嘛,它的曲调也美极了,只是意思还不够好。”

  孔子为什么作这样的评价呢?原来,《韶》乐是虞舜时代的乐曲,孔子向往那个时代,所以极力赞美它;而《武》乐是周武王时代的乐曲,周武王的天下是由讨伐商纣而来的,孔子喜欢文治而不喜欢武治,因此他就说《韶》乐好,《武》乐比不上《韶》乐。

  招魂章句第九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心得”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故事”

  三国时袁绍刻薄无知,器量狭窄,仰仗世家子弟出身而拥有强大势力。官渡之战中,一意孤行,用人不明,战略战术一误再误,不断地损兵折将,终以绝对优势而一败涂地,父子五人身死国破。

  而同时代的曹操则相反,他的个性中也有性急气躁的缺点,而且好色成性,不过他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他宽恕在背叛他并杀死他的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和曹氏军团勇将典韦的张绣,宽容大度地再次接纳这位多次与曹氏军团对抗的敌人的投诚,并结为姻亲,终生优礼有加。因此张绣感恩图报,率领他战力强悍的西凉军团为曹操作出了一生的贡献;他宽恕在官渡之战中与强大的袁绍暗通款曲以留后路的朝廷官员,这种不随便秋后算账的宽容大度,使朝廷与外藩势力中反对曹操的势力一度完全瓦解,刚刚用武力征服的北方诸州也因此心悦诚服地归附;他还任命曾为袁绍写檄文大骂曹操的陈琳,陈琳后来成为与曹植等并列的建安文学七子之一,曹操历尽艰辛远征乌桓,凯旋而归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庆功封赏,而是表扬并嘉奖张辽等反对这次远征的臣僚,鼓励他们今后多提批评意见。曹操的对手袁绍表面精明强干,喜欢招揽贤才,但从来没有听取合理的建议,官渡战争失败后袁绍所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反省检讨自己的失误,而是顾及其领袖的面子,气急败坏地杀死多次强烈反对攻击曹操集团的谋士田丰。孔子曾说:“宽则得众。”宽容大度就能得到群众拥护。宽容即是理解与包容他人,理解与包容社会,这是“仁德”的修养之一。

  里仁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