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楚辞卷第六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心得”

  林放问孔子礼的本质。孔子回答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办得铺张浪费,不如朴素节俭。丧礼,与其办得事事周全,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故事”

  在古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死去的人实施厚葬,葬礼铺张浪费之风越刮越厉害。最初是王孙贵族们,后来,平民百姓也纷纷效仿,为了安葬死去的亲人,有的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

  这时,有个叫杨王孙的官员,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改变这股劳民伤财的厚葬之风。有一天,他把几个儿子叫到面前,严肃地说:“我年纪大了,将来死后,你们可用一个布袋,把我的尸体头下脚上垂直装进去,然后挖一个七尺深的大坑,从脚后跟处抓住布袋,等尸体下去后就抽出布袋,让尸体直接与土地接触。”

  儿子们听后,一个个惊讶极了。大儿子劝父亲说:“我们家虽不是家财万贯,但也不至于寒酸到这种地步。再说这样做,不是要让天下的人嘲骂讥笑吗?”但是杨王孙执意要儿子们按照他的安排去做。

  面对一批批来劝说自己的亲友,杨王孙耐心地开导他们:“举办丧礼,只要表示内心的哀痛就行了。厚葬对于死去的人来说百害而无一利,钱财埋于地下会腐烂,而且还会招来盗墓贼,很可能会暴尸荒野!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几年后,杨王孙死了,他的儿子们按照他生前的安排,办了一个很简朴的葬礼。杨王孙的做法很值得人们学习。

  卜居章句第六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心得”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故事”

  《诗经·卫风·硕人》里写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意思是: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肤白润像脂膏,颈项颀长像天牛的幼虫儿,牙齿排列像葫芦子。螓儿(似蝉而小)一样的方额、蚕蛾触须一样的细眉,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睛分外娇。

  这是一首赞美山歌,赞美的是卫庄公夫人庄姜。为什么要赞美她呢?仅仅是因为她的美貌和富有就值得赞美歌颂吗?其实不是如此。整首山歌所赞美的是她恪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尽管她渴望爱情,渴望被爱,但她却压抑了内心的冲动,没有去乱爱、泛爱。比起春秋时期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来说,庄姜也就显得高尚得多了。这在当时淫乱之风盛行的卫国是很难得的一个人。子夏问:这句诗是不是说美丽的容貌若用素粉就显得更加漂亮,就像“礼”也需要用高贵的品德来修饰一样呢?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孔子欣慰地说,启发我的人正是你啊,以后可以跟你谈论诗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