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楚辞卷第四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心得”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故事”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有个叫颜回的。有一次,颜回问孔子:“获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孔子回答说:“获得新知识有许多途径: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在交往、生活中自学等等。”颜回又问:“还有别的途径吗?”孔子回答:“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温习已经学习过的东西,可以由此获得新的认识和体会。我之所以提出‘温故而知新’,是因为新知识的获得与原有的知识是有关系的,温习旧知识有助于获得新知识。”颜回高兴地说:“弟子明白了,我一定按照老师的说法去做。”孔子点头微笑,表示认可。

  九章章句第四

  子曰:“君子不器。”

  “心得”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故事”

  祖冲之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特别爱好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其它星球运行的情况,每一次观测,都做一次详细的记录。

  宋孝武帝刘骏听到他的名声,派他到一个专门掌管学术研究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当官并不感兴趣,但是在那里,便于博览群籍,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历法了,于是,他就应召赴任了。

  在祖冲之以前,有个名叫刘徽的数学家,利用割圆术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边数逐步加倍,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的面积,算得了圆周率即π的近似值为3.14.祖冲之应用了刘徽的割圆术,并在刘徽的计算基础上继续推算,求出了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第7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即3.1415926<π<一个是3.1415927.这一结果,相当于需要对九位数字的大数目进行各种运算(包括开方在内)130次以上,这在今天用笔算运算也是一项十分繁复的工作,而在当时是用算筹运算的,更不知要艰巨多少倍。从这里,可以看到祖冲之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劳动,需要多大的毅力和信心。

  在天文学领域中,祖冲之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通过对历代历法的研究,他发现古时的历法疏陋错舛之处很多,划分得也不精密,他指出了天算历法家刘歆、张衡、刘徽、何承天等人的不足,大胆地提出了改革历法的主张。他根据长期观测的结果,创造出一种新的历法,叫作“大明历”。这一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结果只相差50秒;测定月球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结果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除了对数学、天文历法方面的贡献外,祖冲之还是个多才多艺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指南车,不管车身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向南方;他还制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上试航过,一天可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叫做“水碓”,可用来舂米碾谷子。

  涉江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心得”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故事”

  1841年夏天,黄河从河南开封附近的祥符决口,陕西蒲城人、军机大臣王鼎受命治理黄河。当时,祸水横流,奔腾不羁。一些昏庸的官吏,竟置人民的死活而不顾,主张燃眉之急不是堵口治河,而是先迁省城以避水祸。王鼎听说以后,非常气愤。他慷慨陈词,力排众议,并积极采取措施,保守危城。此时,开封城下,四面被水,颇有旦夕颓圮之危。74岁的王鼎亲率官吏,日夜巡护城池,终保危城无恙。堵河工程开始后,他又不畏艰辛,驻扎在工地,和民役一道露饮星宿。他晚上操劳经常通宵达旦,白天疲倦时就躺在轿子中休息片刻。治河六个月之久,多次未返回省城行馆就寝。在王鼎的督察指挥下,堵河工程终于按期竣工。

  哀郢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心得”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故事”

  霍光,是汉昭帝手下赫赫有名的贤臣。在他辅政时,汉昭帝年纪尚小,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霍光就不厌其烦地向汉昭帝进谏,请求皇帝陛下要尽可能地照顾老百姓,减轻赋税,减少官差,遇到灾荒年要借给百姓种子和粮食。正因为他敢于直谏,使得汉昭帝时,朝政比较清廉。老百姓说:“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的日子又快回来了。”可是朝廷中有几位大臣因为霍光不讲情面,一心为公,他们不能为所欲为,就把他看作眼中钉,肉中刺,非把他拔去不可。

  左将军上官桀和他的儿子上官安首先反对霍光。上官安是霍光的女婿。他有个女儿,才六岁。上官安要把这个六岁的女儿嫁给汉昭帝,将来好立她为皇后。他请父亲上官桀先去跟霍光疏通。霍光说:“您的孙女才六岁,现在就送进宫里去,不合适。”话是一句好话,可是上官桀和上官安从此更痛恨霍光了。

  上官安不死心,他找到了汉昭帝的大姐盖长公主的朋友丁外人,请他去请求盖长公主。丁外人花言巧语地向盖长公主一说,盖长公主就答应下来了。原来汉昭帝从小死了母亲,是姐姐将他带大的,一向把大姐盖长公主看成母亲一样,盖长公主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就这样,上官安六岁的女儿进了宫,没有多少日子就立为皇后。上官安做了国丈,还做了车骑将军,他非常感激丁外人,就在霍光面前说丁外人怎么怎么好,可以封他为侯。霍光对于六岁的小姑娘进宫这一件事本来很不乐意,因为盖长公主主张这么办,他不便过于固执。可是封丁外人为侯,霍光是坚决反对的。上官安为此嘴皮子都说出血来,霍光还是不依。

  上官安央告他父亲上官桀再去跟霍光商量。霍光说:“无功不得封侯,这是高祖立下的制度。”上官桀降低了要求,他说:“拜他为光禄大夫行不行?”霍光说:“那也不行。丁外人无功无德,什么官爵都不能给,请别再提啦。”霍光因此得罪了上官桀他们爷儿俩和盖长公主,丁外人他们。

  上官桀他们勾结燕王刘旦(汉昭帝的异母哥哥),先想办法消灭霍光,然后废去汉昭帝,立燕王刘旦为皇帝,朝廷里有左将军上官桀,车骑将军上官安,还有别的大臣,外边有燕王刘旦,宫里有盖长公主和丁外人,他们联合起来布置了天罗地网,打算将霍光置于死地。

  这伙丧心病狂的家伙,借口霍光把一个校尉调到大将军府里来,就诬陷霍光不尊重皇上滥用职权,企图借汉昭帝之手处罚霍光。多亏汉昭帝圣明,及时戳穿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诡计才使霍光得以幸免。霍光十分感激汉昭帝明察秋毫,更加坚定自己一心为公的信心和勇气。

  上官桀爷儿俩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准备杀了霍光之后,再把燕王刘旦刺死,上官桀自己即位做皇帝。上官安高兴得像躺在云端里一样。父亲做了皇帝,自己就是太子了,心里太高兴,不能不向自己的心腹聊聊,有人把他们的秘密告诉了霍光。霍光为了国家的社稷安危,为了普天下的黎明百姓着想,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一网打尽了乱党。平定乱党以后,霍光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就建议汉昭帝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政策、减少人头税,提倡节俭,裁撤冗员等,总之,霍光辅政期间吏治清明,天下太平,百姓十分敬佩这位品德高尚,一心为公的大将军霍光。

  抽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心得”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故事”

  王羲之很小就喜欢书法,每天都拿着毛笔认真地练字。每当父亲问王羲之长大了要干什么时,王羲之总是说要当书法家。

  为了让儿子实现愿望,父亲把王羲之送到当朝最著名的大书法家卫夫人那里学练字。

  卫夫人有许多学生,她每天给学生们讲解完练字的要领后,再让学生们每天练五十篇字。虽然王羲之每天勤奋苦练,但进步总是不大。王羲之很喜欢鹅,常常站在池塘边看鹅在池中戏水。王羲之写不好字,因此同学们都嘲笑王羲之是“大笨鹅”。

  王羲之难过极了,这天他没有练字就跑到池塘边散心。卫夫人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不练字。王羲之告诉卫夫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写不好字,可能自己真是只“大笨鹅”。卫夫人告诉他,不管学什么都不能“死用功”,应该多思考、多观察,这样才能领悟学问的真谛。听了卫夫人的话后,王羲之开窍了。

  慢慢地,王羲之变得会思考了。他还是经常去池塘边看鹅,但从鹅的神态中悟出了许多书法的运笔方法,把它们运用到了书法中。

  后来,经过王羲之的刻苦努力,他成了有名的书法家,并被人们尊称为“书圣”。

  思美人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心得”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故事”

  战国末期,天命和鬼神思想盛行,诸侯割据,民不聊生,思想家韩非想以“人定胜天”、“世异事异”的观点做依据,上书韩王,推行改革。

  韩非上书多次,韩王没有采纳。韩非想:只有以最有力的根据,最巧妙的办法,把自己的主张宣传出去,理想才会实现。于是,他开始了著书立说,日以继夜,寒暑不辍。

  终于,写出了《五蠹》、《孤愤》、《显学》、《解老》、《喻老》、《定法》、《问田》、《难势》、《难一》等20卷、55篇、十万言论著,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了一套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结合的政治主张。

  他的书出版以后,风靡各国。这天,韩非出现在咸阳城南大街。街上,车水马龙,人如潮涌。他听一些人正在谈论他的《五蠹》篇。一个人问:“五蠹是什么?”他抢上去说:“五蠹是五种蛀虫,它们能蛀食国家,蛀食人民!”人们问:“什么虫子,能这样厉害?”他说:“是用五蠹比喻五奸。一是因循守旧的腐儒,二是不守法令的刺客,三是鼓惑煽动的政治家,四是假公济私的政客,五是巧取豪夺的奸商。”接着,韩非给大家讲了“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三个故事。然后,他说:“守株待兔讽喻不主动努力,存有侥幸心理的人;郑人买履讽喻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自相矛盾讽喻言行抵触,互不相容的人。”

  在场的人都说:“讲得好,讲得好!我们如能见见韩非该有多好!”韩非说:“你们已经见到,不必再见了!”说着,消失在人群中。

  《五蠹》等文章很快传到秦王嬴政手里,秦王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为得韩非,于公元前234年攻韩。次年,趁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之机留下他。

  韩非革故鼎新的愿望实现了。

  惜往日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心得”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故事”

  西汉时期,汉景帝的儿子刘德被封为河间王。他虽然是皇子,却并不高傲自大,仍然虚心好学。

  刘德对先秦文化特别感兴趣,费尽心思地在民间收集了许多先秦的书籍。刘德把这些书分门别类地整理起来,然后仔细地做起了研究工作。几年后,他对先秦的文化有了很深的造诣。

  有一次,刘德到长安看望当了皇帝的哥哥刘彻。刘彻正好和一些学士们在谈论古代的学术问题。刘德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就不声不响地坐在一旁听了起来。学士中有一个人看了不少先秦的书,他自认为无人能比,就信口开河,夸夸其谈起来。刘德听出他的话中有许多错误,就加以纠正。

  那个学士见刘德学识那么丰富,再也不敢开口了。大家见刘德所说的东西都有根有据,这才知道他是先秦文化的大学问家,纷纷向他请教。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刘德知道的就仔细地向大家解说,不知道的,就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大家见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依然治学严谨,一点也没有浮夸的习气,都佩服极了。

  后来,班固在汉书里对刘德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橘颂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心得”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故事”

  周纯(约1080-1129)是宋徽宗时的著名画家。他不畏权贵,诚实为画,招致充军。

  一次,开封府尹盛章办了一桌酒席,约他前来作画。因周纯当过和尚,尹盛章说:“大师善于丹青,我慕名已久,今把大师请来,请为我作幅画吧。”周纯见人办席招待,便说:“承蒙大人如此厚爱,怎敢不从命?请出个题吧。”

  尹盛章沉吟一会儿,说:“我有两句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咏的是梅,就请用这两句诗的意境,画幅梅花图吧。”

  周纯一愣:这两句不是王安石的诗么?尹盛章怎么说是自己的呢?于是他便气呼呼地说:“这两句不明明是荆公的诗么?怎么成了你的新作呢?你要我作画,就请你自己写首吧。”尹盛章万万没有想到周纯竟敢当面揭露他,脸都气青了。

  事后,好心的朋友劝周纯说:“他是大官有权有势,你怎么能拧过他呢?他说是他写的就算他的吧,不必要和他认真,你给他画了就算了。不然,你可吃不消呀!”周纯感谢朋友的关心,说:“事实总是事实,怎么能歪曲呢?不管尹盛章的权势有多大,我宁可充军,也不违心地说瞎话!”

  朋友只好叹息着走了。后来,尹盛章为了报复周纯,果然找了一个借口把周纯充军到惠州去了。周纯坦然处之,毫不后悔。

  悲回风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心得”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故事”

  郭晞是唐朝大将郭子仪的三儿子,他在巩固唐王朝的战争中也屡立战功,被皇帝封为左散骑常侍之职。

  有一次,他率军驻扎在邠州,由于军令不严,营中一些将士仗着他的权势,常常跑出来骚扰百姓,横行街市。当地的节度使白孝德,由于害怕郭子仪父子的权势,不敢出面查究。段秀实过去是白孝德属下的判官,现在已升任泾州刺史,当他听到了这件事以后,十分气愤,立即找到白孝德,要求让他兼任节度使署的都虞侯(负责纠察等工作的官员),来处置这件事。白孝德同意了他的请求,他便把州里的公务交给长史代理,自己搬到邠州节度使衙门办公。

  有一天,郭晞的部下十七人,结伙到市上的酒肆里抢酒,不但砸烂了酒肆里的许多工具,而且还刺伤了卖酒的老人。段秀实听到报告后,立刻带领役吏,把闹事的十七个兵士捉住杀了,将人头挂在大街上示众。

  郭晞营中的士兵们听说后立刻乱哄哄闹起来,全营的人全都披上了盔甲,拿起了武器,准备进攻节度使署。白孝德没有了主意,急忙把段秀实找来问他怎么办?段秀实冷静地说:“没什么,我自己去解决这件事。”白孝德要派役吏跟他一起去,段秀实不同意,只找了一匹老马骑上,让一个年老腿瘸的马夫牵着,慢腾腾地来到军营。军营中士兵们一拥而出,段秀实却笑着说:“杀我这样一个老卒,何必戴盔披甲,何必那样的气势汹汹!我不是戴着我的头来了吗?”士兵们一时都愣住了。段秀实跳下马来,严肃地对士兵们说:“常侍(指郭晞)有什么地方对不住你们?副元帅(指郭子仪)有什么地方对不住你们?”士兵们听他这一问,更愣住了。段秀实接着说:“你们要杀官造反,岂不是想害郭家吗!”

  这时郭晞得信从营中赶来。段秀实很严肃地责备他说:“副元帅功勋塞天地,应该全始全终。常侍你放纵士卒扰害百姓,如今又成群结队,披甲执兵,不是作乱又是干什么?你们这样干,恐怕罪名要落到副元帅身上了。常侍你不想一想你郭家的功名吗?”郭晞听了,不禁汗流浃背,对段秀实下拜说:“幸亏段公教我以正道,真是大恩大德,我怎敢不从命呢?”于是扭头斥责左右:“统统解下甲胄,各自归队回营,有再敢喧哗的斩!”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