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序言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国学,还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则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鼎盛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又有“寻根”热,21世纪再次掀起学习研究热潮。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本。青少年学习国学,能够提升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学会为人处事、接物待人的道理。

  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十分博大精深,它提供给我们的是各行各业的最基本的原理以及人生的价值、生活的态度和处事的方法,青少年学习国学,能够开拓思维,增长涵养,锻炼意志。

  国学的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读懂几句古文就能涵盖的。国学是一种文化底蕴,一种对传统的继承。学几篇古文,背几句诗词,都只是表面的东西,它需要的是真正地领会,创造性地运用。

  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它有利于营造学习中华文明的氛围,使年轻一代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 文学经典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