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莎士比亚48岁时,周围环境促使他做出了脱离剧院的决定。他将在剧团中的股份转让给了别人,清理了他在伦敦的一切财产和财务方面的事情,他不再为剧团写作了。
大剧作家莎士比亚要退出剧坛,这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想。
“莎士比亚先生像是病了,他年纪大了,有时我见到医生到他家去过。”莎士比亚的一个女邻居发布最权威的信息。
“莎士比亚先生功成名就了,没什么可操心的了,回家享福去了。”一个中年人有些嫉妒地下着结论。
文人们想得深一些,“莎士比亚的创作灵感并没有枯竭,这我们都清楚。创作是剧作家的本能,他还能写,我不懂他离开的原因。”
“莎士比亚不是疲惫,他是太失望了,现在甚至连搦管为文的想法也不能使他高兴,为谁创作?又为谁演戏?他同进戏院看戏的新一代是格格不入的。”
“我同意你的看法,这是所有文人的悲哀。看看他的悲剧吧,他疲倦,对人世苦恼,对充斥在周围的一切卑劣事件极端厌恶。”
“他离开是有原因的,我知道,现在他的剧本在上演时总是被歪曲、删削,而且还是他最珍视的部分。”
“总之,他离开了,我们少了一个中坚力量,以后这场聚会又少了一名主将,还能撑多久呢?我们这些文人在这个社会又能撑多久呢?”
上面是莎士比亚离开后,文人们在聚会时的一次情景,这情景很快就不再有了。
在莎士比亚离开剧团的最后日子里,剧本《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最后几部完美的作品之一。剧本内容的很多地方都暗含着他即将话别剧院的用意。
《暴风雨》创作的动因是英国航海家在遥远的海域和蛮荒之地所遇灾难的故事。但是,使莎士比亚感到兴趣的不是地理,而是人的心灵和人们创造出来的那些荒谬绝伦、违反自然法则、又于己有害的生活方式。
《暴风雨》开头就响亮地提出了权势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的渺小。国王及其随从乘坐的船只遇到了暴风雨,国王的顾问贡柴罗和水手长发生了争吵。
通过狂吼的风声,大不敬的老海员如狼似虎地向惹人厌烦地站在甲板上的大臣吆喝道:“要是你有本事命令风浪静下来,叫眼前大家都平安,那么我们愿意从此不再干这拉帆收缆的营生了,把你的权威用出来吧!”
“这里的波涛哪里管得了什么国王不国王?”
莎士比亚在这里表述了一个古老的真理:戏剧艺术是过眼烟云,它只有在演出的瞬间才存在。演出一结束,它也就无影无踪地消失了,留下的只有观众体验过的激动。
戏剧艺术,跟人生类似。“环球”剧院招牌上的箴言:“世界大剧场”,即蕴含着人人都是演员的意思。莎士比亚用种种不同的调子表达了这种思想,在后期尤其如此: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传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人生来自无生,复归于寂灭,和永恒比较,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瞬间。
构成我们的料子也就是那梦幻的料子;我们的短暂的一生,前后都环绕在酣睡之中。
不难感到所有这一切的后面隐蔽着怎样的心情。
《暴风雨》是一个非常优美的、生气蓬勃的剧本,但写它的人却是一个疲惫不堪的人。
一天清晨,莎士比亚离开了伦敦,当他走过主教门时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剧院。
“老朋友们,都还没起床吧?昨晚的戏剧演得挺晚的,不要浪费一天为我欢送了,我不想同你们说再见。”
当莎士比亚走过政府各机关和王宫的时候,他在心里边想:“哈哈,我终于可以不管你们了,如今你们再也不能限制我。我自由了,哪里管得了什么国王不国王,我要过我自己的生活。”
走过城门,莎士比亚久久凝视着这个在烟雾中的庞然大物。
“伦敦城,已经25年了,我终于要永远地同你别离,我应该感谢你,你教会了我一切,给了我观众、金钱、名誉和地位,而我也将25年的人生给了你,我将回到我的灵魂安栖之处。斯特拉福城,我在那里出生,也将在那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