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进行第二次国外旅行

  1833年3月,安徒生获得国王批准的一笔国外旅行的资助金。

  安徒生是第二个获得这种津贴的,按排队先后顺序,比赫茨得到的那一笔津贴少些。但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安徒生这次要穿过德国,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去,要攀登高耸云霄的阿尔卑斯山,欣赏美丽的巴黎,观看熔岩喷发的维苏威火山,体验佛罗伦萨和罗马的节日欢乐,参观各国著名的剧院、画廊和博物馆。

  4月22日,安徒生离开哥本哈根,进行他的第二次出国旅行。他在心中祈祷让他在旅行的这段日子,使自己在为人和艺术上变得更加成熟,以便能写出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或者远离丹麦,客死他乡。

  这时,又有多少亲爱的人们的容貌萦绕在他的心际啊!他的保护人柯林,他对自己的关照胜过亲生的父亲。露易莎,她那双湛蓝湛蓝的眼睛,还有送别时那阴沉、忧郁的眼神叫人那么难以忘怀。爱德华送行时那令人兴奋的微笑还历历在目,他说话那么直爽、真诚,那么深切地体谅自己,可自己常常误解他。

  记得有一次,在青年朋友们出席的一次家庭聚会中,有人要求他朗诵诗,他正准备朗诵自己写的诗时,爱德华来到他跟前,告诫不要这样做,否则他就离开!他十分清楚,当时安徒生在那些人心目中不过是一个被愚弄的对象而已。

  后来他以爱德华的眼光观察事物,懂得了他是如何地识时务。而当时安徒生还生他的气呢!他才是自己最忠实的朋友啊!正像俗语说的:当一个旅行者离开他自己置身其中的山岳时,他才能第一次看清它们的真面目。交朋友也是这样啊!

  安徒生还特别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是多么慈祥、朴实、勤劳啊!她的生活那么艰难,吃了多少苦,又多么能忍受痛苦啊!她自己经常处于困境,而对儿子却寄予那么大的希望。

  为了儿子的前途,母亲心甘情愿吃苦。正是她,亲爱的母亲,使儿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大自然的美和富于诗意的生活上来,如果说自己曾经描写过什么慈爱和纯真的话,那是出于自己对母亲所表示的特别感谢啊!

  哥本哈根的塔楼渐渐在安徒生的眼前消失了。船抵达摩恩悬崖时,船长递给安徒生一封信,并开玩笑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封信是爱德华·柯林写的,就短短几行字,却充满了诚挚的问候和致意。

  经过法斯特岛时,又接到朋友的一封信。就寝时,第三封信到了。第二天清早,船刚刚从特拉夫明德起锚,又来了第四封信。

  船长说:“这些信都是从天上来的。”

  原来,这些都是安徒生的那些体贴入微的朋友们,临行前交给船长满满一袋子信,都是写给安徒生的。

  在汉堡住着一位丹麦诗人拉斯·克鲁斯,他是悲剧《伊泽琳》、《寡妇》和《修道院》的作者,安徒生曾在皇家剧院看过其作品演出。

  安徒生在德国找到克鲁斯,发现他是一个很和善的人,身体有点发福,性情极好。克鲁斯在给安徒生的留言中,表达出对故土的挚爱:

  作为你自己,发挥自然的天性,

  保持灵魂的纯净和心灵的快乐,

  丹麦人在远离故土的异国逡巡,

  还是做个回家的欧洲人。

  克鲁斯

  1833年4月25日于汉堡

  这是安徒生在异国收到的第一份诗意的迎候,这份情谊牢牢地嵌在他的记忆里。

  这次旅行给安徒生留下的第二个深刻印记,就是在卡塞尔的一处街角,看到被油漆涂掉一半的拿破仑的名字,说明这条街或广场曾几何时欢迎过他的到来。这比威尔海姆索赫所有的人造废墟和喷水池都更吸引安徒生,因为拿破仑是安徒生少年时代就崇拜的英雄。

  当时,从丹麦经德国到法国,还没有铁路。安徒生夜以继日地乘坐着粗糙笨重的马车,行进得很缓慢,而且又累又脏。他来到了歌德的故乡法兰克福,那些哥特式的老式尖拱顶的房子和中世纪的市政厅,在他面前构成了一幅幅奇特的画面。他会见了德国著名作曲家阿洛伊斯·施密特。

  这位作曲家读了查密索译成德文的安徒生的诗,认为安徒生才是他所需要的诗人,热情地请安徒生给他写一个歌剧剧本。安徒生找到了诗歌,总算从这枯燥乏味的旅程中解脱出来。

  在美因兹市,安徒生见到了莱茵河。此时,正值春天,在莱茵河岸,因短短的葡萄藤还只能附着在城堡废墟的一面,尚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安徒生觉得,要是葡萄藤爬满了整个城堡废墟,会好看得多。安徒生欣赏莱茵河的景致,想起了有关莱茵河的传说故事和优美歌曲,德国诗人为这条绿色海洋似的河流谱写了多少迷人的歌曲啊!

  从莱茵河穿越萨布吕克和白垩土质的香帕尼地区,到达巴黎,花了大约三天三夜的时间。安徒生一路上不停地在心里喊着这座“城中之城”的名字,不知问了多少次是不是快到了。等穿行在巴黎的林荫大道上,他不再问了,而是确信他真的到了这座雄伟的城市。

  到达巴黎后,安徒生已经累得疲惫不堪,他只想睡觉,可还得费劲去找个睡觉的地方。最后总算在离皇宫不远的托马斯街上的里尔饭店落了脚。此时,对于安徒生来说,上床睡觉胜于一切。但是没睡多久,他就被吵闹声惊醒了。

  只见周围灯火通明,安徒生跳到窗前,从窗户看对面窄街上的一幢大建筑物里,一群人正从楼梯往下冲。外面人人都在叫喊,夹杂着雷声、闪电和东西的撞击声。安徒生此时睡眼惺忪,朦胧中还以为整个巴黎发生了暴乱。

  原来对面的建筑物是轻歌舞剧院,演出刚刚散场,人流正顺着楼梯往外涌。这就是安徒生在巴黎第一觉醒来时的情形。

  在法国巴黎,给安徒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宏伟的凡尔赛宫。安徒生诚惶诚恐地走进拿破仑的卧室,房间陈设与他生前一模一样,墙上挂着黄色的壁毯,床的四周垂着黄色的帘子。到床边要走几级台阶。安徒生把手放在拿破仑脚踩过的台阶上,然后又把手放在他的枕头上。

  安徒生心想,如果当时在场的就他一个人,他肯定就跪下了。因为拿破仑是他童年偶像,也是父亲心目中的英雄。

  安徒生还参观了别墅小花园里的农场,当年玛丽·安东尼打扮成农家女的样子,曾照料过牛奶场和这里的一切。安徒生在这位不幸的皇后的窗前采了一朵忍冬花,为形成对照,他又在富丽堂皇的凡尔赛花园里采了一朵卑微的雏菊。

  安徒生在法兰西剧院观看了悲剧《埃杜尔德的儿童们》。那些幼小孩子的母亲是由马尔斯小姐扮演的。安徒生从马尔斯小姐身上看到了真正的青春的力量。那充满活力的动作、悦耳的声音,十分扣人心弦。安徒生虽然不懂法语,但却能理解她表演的内容。他从来没有听过一个比她更加优美动听的女人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啊!

  他准备去拜访居住在巴黎的艺术界的大师们。他应该首先去拜访他崇拜的亨利希·海涅。海涅于1830年以后移居巴黎来了。但他怕在这位说话尖刻的德国诗人面前闹出笑话,因此,迟迟没有去访问他。

  一天,安徒生走进保罗·杜博特向他推荐的一家“欧洲文学社”。一位犹太人模样的小个子男人朝安徒生走过来,并亲切地说:“听说你是丹麦人,我是德国人,我们两家是兄弟,交个朋友吧!”

  安徒生问他尊姓大名,他回答说:“亨利希·海涅。”

  安徒生一下子愣住了,难道他就是自己在青春期魂牵梦萦,在诗中将他的情感表露无遗的那位诗人?在这个世界上,安徒生最想见到的人就是他。随后,安徒生把这些想法都跟海涅说了。

  “怎么会”,海涅微笑着说,“如果像你说的对我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不早点来看我?”

  “我做不到”,安徒生回答说,“你那么精于喜剧,像我这么一个来自丹麦不知名的小乡村不知名的作家来找你,并自我介绍说是诗人,你会觉得简直太富戏剧色彩了。我也知道,要是见了你,我的笨拙举止会让你发笑,或者甚至取笑,那样我会非常难堪。因为我是多么的敬仰你,就只好宁愿不见面了。”

  安徒生的话给海涅留下了好印象,他对安徒生很和蔼,也显得很愉快。

  第二天,海涅就到安徒生住的维韦亚那饭店来看他。之后,两个人常常见面,有时还一起在林荫大道上漫步。当安徒生要离开巴黎去意大利时,在分手之际,安徒生收到了海涅写给他的德文信。

  在巴黎,安徒生试着读的第一本法文原版书是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每天,安徒生都能去圣母院看看书里所描绘的场景。这些细腻入微的描写和他对人物性格非凡的刻画,让安徒生如醉如痴。

  随后,安徒生去拜访了雨果。维克多·雨果住在皇家广场的一角,房子是老式建筑,屋里的墙上挂的全是圣母的图片、木刻和油画。雨果见到安徒生时,穿着睡袍、灯笼裤,脚上一双精致的拖鞋。临走时,安徒生请雨果为他签名,雨果满足了他的愿望。

  安徒生在巴黎待了将近3个月,他的法语还是没什么长进。他打算在瑞士某地的什么人家里寄宿一段时间,在那儿他就只能说法语了。

  “如果你愿意,倒可以住到侏罗山上的小镇子里,那儿在每年8月就开始下雪,开销也不大,还能交些朋友。”

  在哥本哈根结识的一位说法语的瑞士人这么跟安徒生说。经历了巴黎的喧嚣,山区的与世隔绝将令他心旷神怡。此时,安徒生也希望能在那里完成一部酝酿已久的作品。

  于是,安徒生计划从巴黎出发,经日内瓦、洛桑到侏罗山上的勒洛科尔小镇。

  8月中旬,安徒生离开巴黎。在车轮辘辘声中马车驶过法兰西平原,来到瑞士汝拉山时天已经黑了,在黑暗中,安徒生见两个农家女孩子上了只有他这唯一旅客的马车。

  “如果我们不让她们上我们的车,她们就得在荒无人烟的小路上摸黑走好几个钟头。”车夫向安徒生解释说,“她们都是农民的女儿,我想您不会反对让她们搭乘咱们的车吧!”

  “当然,一点也不反对。”安徒生有礼貌地表示。

  两个女孩子知道车里坐着一个绅士,“唧唧喳喳”耳语一会儿,笑了起来。但在黑暗中,她们看不清这位绅士的面貌,安徒生也看不清她们。

  “您是不是法国人?”其中一个女孩子终于鼓起勇气问道。

  “不,”安徒生回答,“我是丹麦人。”

  她们说,她们很了解丹麦,说丹麦是挪威的一部分,丹麦的首都叫哥本哈根,但她们不会发“哥本哈根”这个音,而说成了“科波拉尔”。

  安徒生听到她们的天真无知的议论,好容易才忍住没笑出声来。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里,听她们喋喋不休的谈话,倒也是很愉快的事。她们问安徒生是否年轻,结婚没有,长相怎样。这时,安徒生天生的幽默劲头被调动起来了。

  “我年轻吗?是的,年轻。结婚没有?哎呀,还没有呢!至于本人的相貌,我认为,是丹麦男子汉中最漂亮的一个,高个子,宽肩膀,身强体壮,无所畏惧,就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海盗似的。不同的是,本人出身高贵。你们只要瞧一下我的面容,保管你们一辈子忘不了。现在,请讲讲你们长得怎么样。不用说,你们两位都很漂亮啰?”

  “非常美丽,比你漂亮百倍。”她们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也开起玩笑来,把自己描绘成地道的美人。

  她们拽了一下马车的铃,表示她们已到达目的地。

  “我们到站了。这位陌生的先生,您能不能出来一下,让我们在月光下瞧瞧你长得怎样?”

  “我希望我能满足你们的要求,”安徒生犹豫不决,想到他那出奇的大鼻子就足以破坏这愉快的气氛,于是又说:“不过我想,我还是不出去为好。很对不起。”

  她们下车时,也用手帕蒙着脸,嬉笑着向他伸出手。

  “那么,您也看不着我们的脸了。再见了,从科波拉尔来的先生。”她们愉快地说。安徒生虽然看不清她们的脸,但看得出她们都很年轻,身材苗条,步履轻盈。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