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大胆进军德国市场

  从1865年至1873年,这位发明家非常朴素的住宅和私人实验室都在克鲁梅尔,公司的营业办公室则在汉堡。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公司”这家企业,就是从这里将数量不断增加的硝化甘油炸药,不仅发往广阔的德国市场,而且很快也运到了其他欧洲和海外市场。1870年后,在各地接连建成的新工厂便承担了全部供货生产。

  克鲁梅尔工厂曾于1866年及1870年两度被爆炸摧毁,1876年又被重新建立起来,并且扩大了范围,原来的企业被改组成一家生产硅藻土炸药的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仍然设在汉堡。

  1868年于扎姆基和1873年在普雷斯堡兴建的大型工厂完工后,奥地利和匈牙利的顾客大量增加,这家公司第一次改名为“德国—奥地利—匈牙利黄色炸药有限公司”。然而,很快便发现没有带上诺贝尔这个招牌名字显然是一个大错,于是又将公司的名字改为“黄色炸药有限公司,原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公司”。

  法国人保罗·巴布从巴黎的诺贝尔公司调到汉堡,在以后的4年里,他一直是那里一位有能力的组织经理。与此同时,诺贝尔在汉堡的两名助手被调到巴黎的“法国总公司”工作,汉堡公司开张时的资本为350万马克,其中多数属于诺贝尔和巴布。

  作为诺贝尔多方面活动之一的政治和行政因素,使得有必要在此后不久便为奥地利和匈牙利另立了一家公司,即总部设在维也纳的“诺贝尔黄色炸药有限公司”。

  由于贸易条件的顺利、这位发明家不断改进的专利发明,以及基于这些专利发明的新产品的制造,人们总是愿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它的股金也就不断增长。1888年增长到500万,1898增长到900万,1908增长到1200万,1918年增长到3600万。

  在1919年至1923年间,竟然逐渐增加到2.5亿的资本股票和5000万的优先股金,这当然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造成的。当1925年这家公司成立60周年之际,股金已被稳定在3000万德国马克。

  诺贝尔比较信赖的朋友古斯德福·奥夫斯拉特博士从1889年起的30年左右一直是公司的董事,后来还担任了总经理。他曾在这家母公司干得很出色,并且为它在国外的利益,例如,在重要的外瓦尔地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19世纪的60年代至70年代,这家公司在德国市场上最强劲的竞争者是在科隆地区奥普拉登的“莱茵黄色炸药制造厂”、汉堡的“德国爆炸材料有限公司”和德累斯顿的“德累斯顿黄色炸药制造厂”。

  但在1886年,诺贝尔成功地在价格和地区方面将这三家公司控制在德国和英国公司组成的卡特尔之内。这项国际协议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遭到了突如其来的破坏,但在第二年,公司便被汉堡的“黄色炸药有限公司”所兼并。

  自1989年起,这家公司便同柏林的一家炸药企业“科隆—罗特魏尔有限公司”有着对前途重要的利润和冒险分摊协议,每年的清算是通过特别为此成立的一个公司进行的,这个公司就是汉堡的“阿达斯特拉管理有限公司”。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意志帝国的催逼下,有着2700名工人的克鲁梅尔工厂在狂热的军工生产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它曾生产了制造弹药所需要的混合无烟炸药以及各种附属品等高效能爆炸物。《凡尔赛和约》的条款规定立即停止这方面的生产,因此,整个工厂的炸药产量急剧下降。

  生产遭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战后的几年又是阴郁的,但却并不缺少资金和德国精神。关键在于寻求一些从生产角度来说纯属和平时期的产品,以便通过仍然存在的优良技术源泉:工程师和工人、未遭破坏的机器和实验室等来制造这些产品,诺贝尔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使工厂转向和平时期的形势需要而焦急。

  在一种危机的时期里,这家公司努力的结果,对于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恢复,以及对于科学也都有着巨大的重要意义。

  在克鲁梅尔建立了一座大型的研究实验室和两座新工厂,一座生产人造丝,另一座制造“维斯特拉”化纤,这两种纺织纤维产品,都是以低硝处理的纤维素为基础造成的。

  后来,这些产品在纺织工业中起过巨大作用,在其制造过程中的很多技术问题,都是以诺贝尔在圣雷莫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和设计为基础的。

  “德国爆炸材料有限公司”的三家大工厂,也投入硝化纤维的生产,其产品包括赛璐珞、人造丝、人造革、漆、胶和发光合金的白炽灯等。

  1902年,从原公司分出单独设立在朱利奇的“诺贝尔胶片公司”,生产制造电影、X光和业余摄影用的胶片。

  1918年至1924年间,黄色炸药有限公司买下了接着要提到的四家德国大公司的多数股票,这些公司也已经转到生产民用炸药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工业用品。这家公司通过一些特设部门加强研究工作。

  尽管条件困难,但伊曼纽尔和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那种追求进步的精神,使产品在很多方面得到改善,新的机器和生产方法也被采用。买下的四家公司是:

  汉堡的“碳质炸药有限公司”,它在施菜布什有一个生产合成树胶、胶片和油漆的工厂,在基尔还有一座生产钢丝的工厂,这家工厂在战争期间曾为海军制造过水雷和雷幕材料,现在则被诺贝尔公司组织生产工业、矿业、航运和渔业需要的各种型号的钢丝、绳子、金属丝和网制品。

  汉堡的“纳恩森爆炸材料有限公司”,它在多密茨的一座工厂,利用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65年发明的最新形式,生产工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爆炸雷管和引爆剂。

  多特蒙德的“德国西部爆炸材料有限公司”,制造矿山使用的炸药及其附属材料。

  科隆的“控制工具有限公司”,它在符根多夫的工厂生产各种木器螺丝材料;在威斯特伐利亚州的霍帕克,还有一座生产蓄电池和矿用灯等产品的工厂。

  德国诺贝尔公司于1926年再次联合成不仅类似英国的公司,而且类似“I·G·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这一措施有利于以后取得良好成果。公司的总部也由汉堡移到靠近科隆的特罗伊斯多夫。

  1929年至1939年的和平岁月,是这家公司的兴隆繁荣时期。这时,它的母公司有3000名工人,股金达4700万德国马克,利润也很高。

  接踵而来的是1939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死去与和平奖金设立40多年后,他在1865年设计的作为一个和平工业进行生产的克鲁梅尔工厂变成了一家有9000名工人的德国最大的弹药厂,无情地为死亡和破坏服务。

  在当时良好的发展阶段中,一切建设性的工作都被搁置在一旁。但是这家工厂直到战争将近结束时,长期没有遭到破坏。只是到了1945年4月的一个白天,在盟军的一次空袭中,它才被1000多枚重型炸弹所摧毁,而这些炸弹所使用的炸药,也正是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自己的发明为基础制造出来的。

  在战争快要结束时,所有的金属材料均被没收熔化,来满足希特勒的军工需要,甚至连为纪念这位黄色炸药的发明家和工厂创始人而在前院建立的一座上面镌有“技术胜于自然力”的大型铜像也未幸免。

  但是,后来在废墟中找到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半身塑像,虽然它被弹片损坏,却依然屹立,已被安放在这家公司的办公大楼里。他在这里以安详但却忧伤的眼睛继续注视着现在的董事们,自1945年后,其中有一名董事是英国的管制军官。

  克鲁梅尔工厂的生产当然不可能恢复,但这家现已改名为“诺贝尔黄色炸药有限公司”的德国母公司却仍在进行工作。它的总部还在特罗伊斯多夫,在其他未被破坏或重建的地区,有现代化的工厂和办公室。

  克鲁梅尔工厂区是在莱茵河畔起伏不平的一片坡地里,现在那里野草丛生,只剩下一座办公楼没有遭到破坏,现在这里的一切就像1865年年轻的诺贝尔带着各种计划首次进行现场勘察时那样平静。

  后来建立的厂房废墟掩盖了茂密的杂草。那所被摧毁、但未被遗忘的小小砖砌平房,就是诺贝尔试验直到制成黄色炸药的地方,在这座小平房里,他首次造出了一小包炸药。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