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谢金诺火车站,才知道距火车进站还有一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令托尔斯泰提心吊胆,好像预感妻子要从后面追来似的。
然而,她却没有追来,火车慢慢地驶进车站。
当托尔斯泰在车厢内坐定,火车开动以后,他才觉得自己安全了,索菲娅再也追不上他了,他高兴地对杜尚说,他觉得非常舒服。很快,托尔斯泰就睡着了,一个半小时后,杜尚叫醒了他,给他端来热气腾腾的咖啡,两人一起喝了。这时,托尔斯泰又挂念起在波良纳的索菲娅来,他担心妻子的生活,可怜她的处境。
托尔斯泰天真地认为自己的秘密出走不会有任何外界人士获知,但是,他错了,实际上警察密探从他离开雅斯纳亚·波良纳之时,就暗中紧紧地跟踪着他。这时新闻记者也追了上来。
可是托尔斯泰究竟到哪里去,他们谁都猜不透。因为他本人开始也没有确定的计划,他只想到南方租一幢农民的茅屋住下来,以求永远摆脱贵族的生活,在千千万万的农民中间度过自己的晚年。
途中在戈尔巴切沃转车,又经过一天的颠簸,于晚上8时到了奥普季纳修道院。
托尔斯泰曾好几次来过这座修道院,他一直非常尊敬修道院的修道士米哈伊尔。
尽管托尔斯泰在神圣宗教会议上被希腊东正教除名,但仍受米哈伊尔的热烈欢迎,他让托尔斯泰住了一宿。
当晚9时托尔斯泰就躲进被窝里,但却睡不着,眼睛大大地睁着,于是干脆爬起来点上蜡烛,写着《有效的手段》,这是他最后一篇文章。
修道院那宁静幽雅的环境总是那样吸引着托尔斯泰。他和奥普季纳修道院的修士和修女聊天。他好几次走进隐修院的圣门,看来是想和长老们谈谈。“我自己不想去,”他对杜尚说,“要是他们叫我,我就去。”
第二天托尔斯泰就离开修道院。
“房租多少?”离去之前他问修道士。
“这里是修道院,随意好了。”修道士说。
“3卢布好吗?”托尔斯泰想了一下说。
“够了。”
“请说实话,不会太少吧?”
托尔斯泰一边说一边拿出3卢布交给他,并在随缘簿上写了:“谢谢款待。列夫·托尔斯泰。”临走时,有很多修道士欢送他。
托尔斯泰骑上马往妹妹玛丽亚所在的夏玛鲁丁斯基修道院行去。到达修道院时,已是当天黄昏6时半左右。
外甥女丽莎恰巧也在那里做客,她们母女俩都理解并同情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感到欣慰和愉快。托尔斯泰已在附近农村租了一个住所,准备住下来。
10月29日,谢尔盖延科送来契尔特柯夫给托尔斯泰的信,契尔特柯夫在信里对托尔斯泰的出走表示肯定和支持。
10月30日,萨莎赶来,带来妈妈、哥哥、姐姐的信。得知夫人曾企图跳河,托尔斯泰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但他没有别的选择。考虑到妻子儿女随时都可能追来,托尔斯泰便决定离开这里,乘火车到南方去。他给夫人写了一封信,劝她好自为之,不要再找他。
信里说:
我们会面,特别是我回去,目前是不可能的。正如大家所说,这对你极其有害,对我则十分可怕。我劝你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适应一时还不习惯的新处境,而主要的是就医。不要以为我出走是因为不爱你,我爱你,而且真诚地怜悯你,但我不能有别的选择。
亲爱的索菲娅,再见吧!愿上帝保佑你。生活毕竟不是儿戏,我们无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抛弃它。用时间的长度来衡量它也是不明智的。也许,我们这一生剩下的不多的日子比已经度过的那些岁月更为重要,应该好好地生活下去。
这时,妹妹玛丽亚突然过来拥抱托尔斯泰,因为她感觉托尔斯泰太虚弱了,太需要有人照顾了。
托尔斯泰在妹妹家吃了晚饭。
妹妹不安地问:“哥哥,此后你打算到哪儿去?”
“还没决定。”托尔斯泰回答说。
确实是这样的。托尔斯泰想暂时到俄国各地去旅行一趟,待弄一张护照后就到匈牙利去,因为这个国家有许多尊敬托尔斯泰的人。
然而,想要办一张护照谈何容易。若是办不到的话,那就到风景秀丽、令人怀念的高加索去。
“高加索,那不是你曾经在独立营生活过的地方吗?”妹妹吃惊地说。
“是的,那是我当兵的地方,我对那美丽的山湖之畔非常向往,但这是60多年前的事情了。高加索是个美丽的地方,住着许多人情味非常浓厚的人们,想必现在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吧!”
托尔斯泰和妹妹交谈时,又曾想到可以暂时住在妹妹的附近。
“在去往匈牙利之前,我觉得暂时住在这修道院附近,你认为如何?”托尔斯泰征询妹妹的意见。
“那我真是太高兴了!”妹妹脸上现出了笑容。
“明天我到附近找找看,有没有空房出租。”
当晚托尔斯泰借着烛光,又给妻子写了一封信。
即使你不爱我,但至少也请不要憎恨我,你应该站在我的立场想一想,如果你能站在我的立场上想开了,那时你就不会责怪我了,而且说不定还会竭力帮助我,因为我已找到一条平静而真正像人一样生活的道路了。
托尔斯泰在这封信上以求道者的立场,一点一滴表露出他的心声。
第二天,托尔斯泰照着妹妹的指点,到附近寻找出租的房子,然而却一直找不到,于是回到修道院。
傍晚时,萨莎突然出现,告诉托尔斯泰说:“妈妈说不定会从后面追来。”
“你妈没有看到我的信吗?”
“妈妈看到您的信后,已快成疯人了,妈妈又好几次跳塘自杀呢!”
“她想自杀?”
“嗯,不过又被抢救了。”
“真的?我对你母亲的狂言听腻了……就这样,你告诉你母亲有关我的行踪了吗?”
“不,我没有告诉她,可是妈妈派人到处打探您的消息,最后在谢金诺车站打听到一些消息,于是才想到这里的,因为姑母住在这里。”
“真的吗?”托尔斯泰感到了不安。
“既然这样,在还未被发现之前,您赶快离开这里吧,最好是明天就走。”萨莎很同情托尔斯泰。
10月31日,凌晨4时,托尔斯泰给妹妹写了一封告别信,就匆匆出发了。他甚至没等找到第二辆马车,自己跟杜尚坐上找到的车先到科泽尔斯克车站去了。萨莎和瓦利娅找到另一辆马车后,坐车赶到车站。买好票,上了车,车就开了。
托尔斯泰决定先到新切尔卡斯克找杰尼先科先生;如果能弄到护照,就从那儿上保加利亚托尔斯泰侨民区去;要是弄不到护照,就到高加索去。
车厢里的人认出了托尔斯泰,转眼之间消息传遍了全列车。许多好奇的人赶来看他。列车员招待十分殷勤,他们把托尔斯泰安排在一个单独的包厢里,帮助萨莎给托尔斯泰煮燕麦粥,赶走那些好奇的人。
托尔斯泰浑身发冷,就喊萨莎过来。萨莎来给他盖上毛毯,并给他测量了体温。他正在发烧。
火车进站停车时,萨莎下车打来开水。杜尚说,给病人喝点带酒的茶也许会好些。但是,喝完了,托尔斯泰继续打寒战,体温又升高了。
萨莎和医生商量后,并征得托尔斯泰同意,他们决定不往前走了。于是,晚上8时左右,当火车开到阿斯塔波沃车站时,他们下了车。
下车后,杜尚请站长帮助找个住处。这里没有旅馆,站长劝他们住在他家里。
托尔斯泰穿过候车室时,人们聚拢过来,脱帽向他致敬,他吃力地把手举到帽檐回礼。
托尔斯泰刚被脱掉衣服安顿到床上,就昏迷过去,左半边脸和手脚抽搐起来。车站医生来给他打了强心针,他就睡着了,两个小时后恢复了知觉,决定休息一下,明天再继续往前走。
11月1日,托尔斯泰口授由萨莎执笔给谢尔盖和塔尼娅写了一封信。信里说:
我希望并且深信你们不会因为我没有叫你们来而责备我。如果我叫你们来,而不叫妈妈来,她会很伤心的,其他兄弟也如此。你们要好好理解我叫契尔特柯夫来的意思。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最后40年所从事的事业。这个事业不仅对我个人重要,我认为它对一切人,包括你们也都很重要。
再见了,你们要尽力劝慰妈妈,我对她怀有最真诚的怜悯和爱。
11月2日,托尔斯泰从早晨起体温慢慢升高,出现咳嗽现象。痰里有血,是肺炎。
当天下午5时,医生收到一封电报,说托尔斯泰夫人带两个儿子和医生等人将乘特快列车赶来。
11月3日,医生尼基京以及戈尔布诺夫和戈利坚维叶泽尔来了。托尔斯泰跟戈尔布诺夫谈小丛书《生活之路》的出版问题,谈了很长时间。
同一天,夫人和几个子女赶来了。医生跟大家商定,为了不使托尔斯泰激动,只允许长子谢尔盖和长女塔尼娅去看他。托尔斯泰见到两个孩子很高兴,一再询问夫人的情况,他担心他去世后人们会把夫人想得很坏,他含着眼泪说:“我们本来可以把事情处理得更好一些。”
11月4日,托尔斯泰几乎失去了知觉。他时而说胡话,想向人们解释什么,时而静静地躺着不动。他说着胡话,很难弄明白他想说什么。
“探索,探索。”他忽然很坚定地说。
这天晚上,瓦利娅走进房间时,他忽然在枕头上稍稍抬起头,伸出手来,高兴地喊着:“玛莎!玛莎!”他以为是二女儿进来了,其实他的二女儿玛莎在1906年就去世了。
11月6日,托尔斯泰对大家特别亲热。杜尚为他做了件什么事,他便说:“亲爱的杜尚,亲爱的杜尚!”
在给托尔斯泰换床单时,萨莎把他的背部向上抬起一些,突然感觉他的一只手在寻找什么。萨莎以为他是想靠近自己,但他却握住了萨莎的手。这时,萨莎把嘴唇贴近了另一只手,强力忍住不哭出声来。
这一天,萨莎和塔尼娅坐在他身边。他猛然欠起身来,坐在床上。萨莎问他:“要把枕头放好一些吗?”
“不是,”他的话坚定而明确,“不是,我只是劝你们记住一点:世界上除了托尔斯泰外,还有许多人,可你们只看到一个托尔斯泰。”
傍晚,他的病情加重,只好吸氧,注射药品后他平静了下来。对谢尔盖说:“谢尔盖,我爱真理……非常……爱真理。”
11月7日,凌晨5时,托尔斯泰夫人被允许进去看失去知觉的丈夫。她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感情,走进室内,静静地来到他床前,跪下来吻了他的手。并温存地请他原谅她对不起他的地方,得到的回答只是几声长叹。
1910年11月7日,6时5分,托尔斯泰与世长辞了,享年82岁。
列夫·托尔斯泰的死讯像闪电一样传遍世界各个国家,像惊雷一般震动了所有的追求进步的正直的人们。
“收到了电报,”高尔基在意大利写道,“电报中出现的是最寻常的字眼——他死了。这真是晴天霹雳,我痛苦懊恼得叫出声来。”
托尔斯泰的死讯不仅给年轻人,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痛苦。有一天高尔基收到了一封7岁的孩子尹柳莎写来的激动人心的信。“俄国的所有作家都死了。”他要求高尔基写童话并且给他寄去。
高尔基给尹柳莎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是的。”他写道,“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人——死了,但是作为伟大的作家——活着,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等过了若干年之后,当你稍稍长大一点,能够开始自己读托尔斯泰的美好的作品的时候,你,亲爱的孩子,就会带着巨大的欢欣,感觉出来,托尔斯泰——是不会死的,他——和你在一起,瞧——他会用他的作品给你带来愉快的时光。”
这些话语给孩子的心带来多么大的温暖和安慰啊!这里面又饱含着多少他对托尔斯泰的热爱和尊敬!值得注意的是,7岁的尹柳莎之所以写信给高尔基,好像是她已经看出来高尔基是托尔斯泰的继承人。而高尔基也确实成为了继托尔斯泰之后的又一俄国的文学大师。
1910年11月9日清晨,托尔斯泰的灵柩运抵扎谢克车站。尽管政府阻挠,仍有数万群众来为他送葬。
当天下午,遵照托尔斯泰遗嘱,他的遗体被安葬在雅斯纳亚·波良纳的扎卡斯峡谷旁那个藏有小绿棒的地方。
托尔斯泰的墓前,没有墓志铭,没有十字架,但他在人民心目中,欧洲19世纪文学之巅铸就的纪念碑却永垂不朽!
俄国伟大的革命家列宁也非常喜欢托尔斯泰的作品,他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很高。他认为托尔斯泰是天才的作家,他说:“这位作家用他自己一系列的最优秀的作品,使自己进入全世界伟大的作家的行列。”列宁认为托尔斯泰“使全人类的艺术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
1920年春天,列宁签署了《关于把托尔斯泰的在莫斯科的住宅收归国有以便使它变成一座陈列馆》的命令。后来根据列宁的指示,出版了90卷的《托尔斯泰全集》。这期间差不多经历了30多年。因为许多作品都是和托尔斯泰的手稿进行校对和整理的。
列宁还写了7篇关于托尔斯泰的文章,他认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是有世界意义的。因为他的作品反映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准备时期的社会面貌,反映了现实中那些病态的东西。他对统治阶级的纵欲无度和人民群众的贫困化作出了深刻的对比。
世界各国的作家都给予了托尔斯泰极高的评价。英国最优秀的小说家约翰·高尔斯华绥认为:“托尔斯泰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他的绝对真诚,在于他敢于揭露被他认为是现实中最真实的东西。”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也曾说过:“托尔斯泰影响了所有新文学的代表……所有的人都想掌握他的广度和深度。”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在世界人民心中永垂不朽!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