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创作《战争与和平》

  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挤奶的奶牛。——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为了创办农民子弟学校,曾费尽了苦心,同时又当上农事裁判所的调解员,忙着调解地主与佃农间的纠纷。如此忙碌的生活所带来的疲劳,使托尔斯泰感觉非常劳累。

  撒马拉的马乳酒虽然能使他疲惫的身体获得一些力量,但却无法治愈他心理上的创伤。

  托尔斯泰没有很好的朋友,因而他常常感到很孤独。当他物质生活不匮乏的时候,倒有很多逢迎他的朋友;可是当他专心追求真理时,却没有真正知心的朋友了。

  此时,托尔斯泰强烈地渴望获得家庭的幸福生活,所以心情也急剧地开始动摇。

  从国外归来的他经常去莫斯科一位早有亲密交往的著名的宫廷侍医贝尔斯的家里做客。贝尔斯一家人以为他看中了大女儿丽莎,实际上,他爱慕的却是二女儿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索菲娅自幼酷爱文学和绘画,常常试作小说,甚至能把托尔斯泰的《童年》整段地背诵下来。

  就在索菲娅和她母亲、姐姐来到乡间庄园的傍晚,随同前来的托尔斯泰怀着胆怯的心情,把几个词的字头用粉笔写在桌子上,给索菲娅看,这真有点近似智力测验了。原来这些字头的意思是:他爱的不是她家里人所猜想的丽莎。索菲娅看后忍不住羞怯地笑了。

  1862年9月间,托尔斯泰又到莫斯科。索菲娅的父母对他不遵照习惯向长女求婚有些不满,不再热情接待他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有些心灰意懒。可是他终究摆脱不了这种感情的折磨,最后,他下定决心写信,向索菲娅正式求婚。因为他已强烈地感觉到他这种爱的希望,已经变成为热烈而真实的爱情了。

  当他把兜里揣了好几天的信交给索菲娅后,索菲娅简直不知所措。姐姐丽莎让她回绝,母亲却启发丽莎说,假如索菲娅拒绝,托尔斯泰也不会去爱另一个人的。这样,索菲娅激动地向托尔斯泰走来了。那时,索菲娅18岁,托尔斯泰34岁。

  9月23日这一天,这对恋人在宫廷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不久,托尔斯泰便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回到了家乡。

  10月15日,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学校关闭了,教育杂志《雅斯纳亚·波良纳》也停刊了。但是托尔斯泰一直没有放弃写小说。

  1863年2月中篇小说《哥萨克》发表。《哥萨克》受到文学界尤其是费特和屠格涅夫的好评,使托尔斯泰颇受鼓舞。这不能不对托尔斯泰走向《战争与和平》的创作起到一种推动作用。

  这时,托尔斯泰的精神状态也对他创作《战争与和平》这样的鸿篇巨制颇为有利。1863年秋,他给堂姑亚历山德拉·安德烈耶夫娜的信里说:“我已经是个有妻室并且做了父亲的人。我对自己的境况十分满意,而且我对这种境况已经十分习惯。这种情况为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我从来也没有感觉到自己的智力,甚至整个精神力量,能这样任意驰骋,这样有利于工作。”

  1860年,他在国外游历时曾遇到过从西伯利亚被赦免回来的著名十二月党人沃尔孔斯基。同沃尔孔斯基的长谈使他产生了写一部描写十二月党人的小说的想法。

  1861年3月26日,他从布鲁塞尔写信给赫尔岑说:“我在4个月前开始构思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是从西伯利亚回来的十二月党人。我本想同您谈谈此事,可是没来得及。我写的这个十二月党人应是一个狂热者、神秘主义者、基督徒,1856年带着妻子和一儿一女回到了俄罗斯。他用严厉的多少有些理想主义的眼光来衡量新俄罗斯。这种题材是否适合时宜,请把您的看法告诉我。我给屠格涅夫读了开头;最初几章受到了赞扬。”这部小说只写了3章就放下了。

  此后,托尔斯泰一度沉浸在家庭生活的幸福之中。但是他很快就清醒过来了,于是,他在最好的生活环境之中,开始了新的艺术耕耘。这时他艺术上的重大革新特征已经形成,解决新的更为复杂的艺术课题也日臻成熟。这是经历了19世纪60年代的思想准备和艺术准备之后迎来的史诗创作的时期。

  从1863年至1869年,托尔斯泰整整花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为使描写的人物更逼真,翻阅了书房中有关的参考书籍。如此一来,书房堆积得好像一座图书馆似的。

  不但书房变成了图书馆,一连很多次,托尔斯泰都到莫斯科的陆米捷夫博物馆去找寻当年的宝贵资料,或是去各个图书馆找书籍,以及与小说中每个真实人物有关的各种记录或日记等,作详细的研究。

  不仅如此,他还专门访问了1812年战争的参加者,亲自巡视了当年鲍罗金诺的战场,并在那里草拟了该战役的写作计划。

  尽管这样,托尔斯泰的创作仍然面临着难以驾驭的困难。宏大的艺术构思与传统形式发生了严重的抵触。他担心自己写出的东西不会符合任何一种文学形式。

  作为艺术革新家的托尔斯泰,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痛苦历程之后,终于决定打消一切顾虑,去写非写不可的东西,而不去考虑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也不考虑给作品以什么名称。

  托尔斯泰认为过去所发表的作品都是他的试笔,这一次的巨作,才是他的真正作品。托尔斯泰灌注了所有的心力在这部作品中。

  托尔斯泰在创作的头一年差不多都用来探索小说的开头了。他自己说过,这本书的创作“开始了无数次,又放弃了无数次”。在他的档案库中保存了15种小说开头的异文。

  写作是件苦事,因为一部巨著中的人物不但繁多,并且应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他必须经过再三的推敲与熟虑,不断地重新安排角色,这确实是很艰难的差事。

  《战争与和平》虽然写的是历史,但作品中的某些事件、场面和自然环境,也多是从他所经历的上流社会和雅斯纳亚·波良纳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托尔斯泰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爱好与兴趣,这在《战争与和平》中都有生动的反映。他酷爱运动,能骑善猎,并于1864年秋,利用创作《战争与和平》的空隙时间,又骑上他最喜爱的英国纯种马,带上两只猎犬出猎了。

  半路忽然跳出一只兔子,他起初无心去打,可是猎犬追上去了,他也就放开马缰驰骋起来。当时道路很滑,马在飞奔中突然失蹄,他从马背上滚落下来,昏厥过去。待苏醒后,他怕妻子担惊受怕,便来到一个农民的家里。

  索菲娅闻讯,急速跑来把他接回家,并连夜请来大夫为他接骨,但一直未愈。后依照岳父贝尔斯的建议去莫斯科治疗,在那里,专家们重新为他施行了手术。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停止已开始了的创作。在莫斯科治疗期间,他急不可待地把故事口授给丹尼雅或丽莎。回到雅斯纳亚·波良纳后,他选择了楼下一个肃静的房间专门用来创作。这期间,索菲娅除了照料孩子以外,还要关照托尔斯泰的创作,成了托尔斯泰最得力的助手。

  《战争与和平》这座巨大而宏伟的历史艺术殿堂,完全是在广博而坚实的生活根基上建筑起来的。托尔斯泰不仅是高加索和克里米亚两次战争的参加者,而且也是上流社会的思考者、农奴生活的探索者和学校教育的革新者,这给他的艺术创造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国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前后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共有559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视觉和色彩,男女主人公以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独特性出现在读者面前。

  《战争与和平》是以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写成的。书中的历史事件是以编年顺序排列的。但是这些历史事件又与独特的个人事件相结合,宏伟的战争场面的描绘与日常生活的写真相交织,史诗般的庄重叙述和批判家的深刻揭发相统一,从而打破了当时欧洲通行的传统形式,熔铸了史诗、历史长篇小说和编年史的特色。

  作品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技巧,富有表现力的艺术细节,浮雕般的肖像刻画,内心独白的运用,“心灵辩证法”的发挥,以及对人的复杂思想感情的真切理解与深邃表达,这一切都通过丰富而又多样化的语言,自由地编织进了这一瑰丽的艺术锦缎之中。

  但由于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局限,也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明显的弱点。他在作品中散布的宿命论观点以及在他早期作品中还不大显著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说教,都有所发展。

  这部作品在《俄国报知》第一号上被印刷后,曾遭受到各方的严厉批评。

  进步主义批评家说托尔斯泰是在替反动主义者说话,纯粹是旧思想的作品;而保守派的批评家却又强调作品中的爱国思想,并非是他的真正思想。

  与托尔斯泰争论最激烈的是他最尊敬的作家屠格涅夫,他批评这部作品缺乏有意义的内容,只是充满了不值一提的事件;而其中又插进了很多法语,与所写的俄语情节脱节的地方很多。

  托尔斯泰并不去理会他们的批评,只要自己灌注了所有的心血而完成的作品,能够多抓住一个俄国人的心就够了。

  当第四卷发行的时候,就连屠格涅夫也开始夸奖道:“真是无话可说,这部书的确是一部非常完美的作品,在俄国没有比这更优秀的作品了。不,不仅是在俄国,除了托尔斯泰外,全欧洲没有一个人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战争与和平》出版后不久,在俄国很快销售一空。小说迅速译成外文,畅销西欧各国。它的出现轰动了整个欧洲文坛。也使托尔斯泰赢得了世界的声誉。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他紧张地、持续地工作了6年之后,亲友都劝他应该好好休息一下。

  有段时间,他也确实什么也不想。他感到身体不适,还到外地进行了马乳治疗。但是,即便在这样休息的日子里,他也没有停止学习。他集中研究戏剧,并以充沛的精力学习希腊语。

  这期间,虽然在脑海里时时有“不速之客”跑来扰乱他的思维,呼唤他去创作新的文学作品,但是,他却没有提起笔来。他的思想又被教育填满了。他始终认为,教育好下一代是自己崇高的职责。当他看到孩子们用的课本既乏味又费解时,便下决心亲自给孩子们编写一套启蒙课本和儿童读物。因此托尔斯泰也开始尝试着写一些童话和寓言类故事。《公秧鸡和母秧鸡》、《狼和弓》、《猴子和豆子》等都是孩子们喜欢看的故事。

  为了编写儿童书籍,他广泛地研究了自然科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和古希腊、阿拉伯及印度文学。为了学好有关天文学的知识,他还整夜整夜地观察天上的星宿。在这上面,他花费了许多精力,用去了不下于写一部巨著的时间。他对自己这项工作也甚感惬意。只是当时的成果因没有引起社会重视,而造成课本传播不广,着实使他着急懊恼了很长一段时间。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放下一些新创意又重返史诗创作。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