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受到文化界追捧

  在圣彼得堡,托尔斯泰受到了文化界人士的追捧。屠格涅夫说道:

  俄国出现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是一种奇迹。不但如此,在枪林弹雨中能写出如此伟大的战记,并且是由一位职业军人所执笔,则更是奇迹。

  对屠格涅夫的赞誉颇具同感的人们,把托尔斯泰当做一颗闪耀在文化界中的新星,热情地欢迎着托尔斯泰。

  当时圣彼得堡的优秀文学力量都团结在《现代人》杂志周围,而莫斯科的优秀文学力量则集中于阿克萨科夫支持的《祖国纪事》杂志周围。

  《现代人》杂志创办于1836年,普希金是它的创办人之一。别林斯基有一段时期曾经直接参与该杂志的编辑工作,稍后涅克拉索夫和巴纳耶夫购下了这个杂志,当时的优秀作家都参加编辑,使得杂志扶摇直上。

  当时的作家们大概自己也不曾意识到自己的作用,没有想到他们共同创造了俄国文学和俄国文化一个大放异彩的时代。这些作家们各辟蹊径,描绘自己熟悉的生活,塑造新的性格和典型,熔铸自己独特的风格。

  托尔斯泰是文坛的后起之秀,他非常珍爱正在产生的意念和形象,寻求自己独特的表达途径。然而这点却对他后来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当托尔斯泰把《童年》送到《现代人》杂志社时,并没有使用托尔斯泰的本名,而是用了自己的笔名;待托尔斯泰摘下这一副假面具后,以列夫·托尔斯泰的本名发表时,文坛上的一切期待好像都集中在托尔斯泰身上了。

  这时,正当亚历山大二世农奴解放运动的前几年,俄国已进入觉醒时期。

  知识分子或文学家都集中在首都圣彼得堡,等待着文艺解放的论战。人们也认为社会的进步或文明的进展,都得由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来推动,而托尔斯泰就是在此情况下被人们欢迎着。

  那时托尔斯泰在日记上写着:“我认识了俄国人民对真正的功劳是如何地敏感,那些文化界人士都争相与我做朋友,热情地握手,又要我详细说明战争的激烈状况。他们以晚宴招待我,我感谢他们的招待,也兴奋地叙述了一些战争的情形。”

  虽然托尔斯泰感到欣喜若狂,但是内心却一直隐藏着寂寞与空虚。这种心情在那些作家之间出现矛盾后表现得极为强烈。

  托尔斯泰来到圣彼得堡时,《现代人》的作家中已经开始出现不和,这种不和是由对祖国的前途和对废除农奴主特权的方法、途径的看法上的分歧而引起的。过了若干年,这种不和加剧了,从而导致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和格里戈罗维奇退出《现代人》,接履于他们之后的还有年轻的托尔斯泰。

  最早退出《现代人》的是自由主义者德鲁日宁,他主办《阅读丛书》杂志,和革命主义者展开了疯狂的斗争,恶毒攻击车尔尼雪夫斯基,挑动那些优秀作家和《现代人》争吵,并且竭力诱使托尔斯泰屈从于自己的影响。

  最初托尔斯泰接受了批评家德鲁日宁、鲍特金和安年科夫的影响,这些人宣扬一种“纯”艺术的理论。但托尔斯泰很快就明白过来,这些人所宣扬的“纯艺术”纯粹是胡说八道,只有为社会生活利益服务的艺术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

  巩固托尔斯泰这种艺术信念的是涅克拉索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们对托尔斯泰的才华推崇备至。涅克拉索夫在1856年8月写给托尔斯泰的信中说道:

  我爱您,因为您是俄罗斯文学的伟大希望,您为这个文学已经作出了贡献,并且还将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您明白在我们祖国,作家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他是一个导师,并且尽可能还是那些无声无息、备受欺凌的人们的一个保护者的时候。

  屠格涅夫也有心保护这个年轻作家,尽力帮助他,同他交好,但是这位年轻作家却不需要保护,而且渐渐的,连这个炮兵准尉本人也不知不觉地,以其坚强有力的肩膀把屠格涅夫推到了第二位。屠格涅夫虽然品格高尚、胸怀坦荡,也不免有些耿耿于怀。

  托尔斯泰年轻,性情急躁,持论激烈,不能忍受任何虚礼俗套。屠格涅夫对他那些与社会舆论和传统,有时甚至是通常礼节相抵触的轻率议论感到刺耳。

  于是,他们两个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托尔斯泰说:“人是平等的,为了要使人类获得幸福,思想家要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在这些思想家当中,尤其是艺术家和诗人,他们应该以领导世人进入正确的人生道路为使命。”

  但是,依托尔斯泰的观点来看,现在的艺术家或诗人,大都是不道德而无人格的奉承者,而托尔斯泰在军队中所认识的下层人物,他们才是真正具有高度热忱及牺牲精神的人。

  当托尔斯泰想起了克里米亚敢死队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时,就说出了内心深处的话,以冲淡蕴藏在心中对那些讨厌伪君子产生的阴影。

  屠格涅夫听到这些话后,就立刻反驳道:“你不但是贵族出身,而且是克里米亚的勇士,这样说也不无道理。这点我很明白,你的口气中带有一些傲慢,但是不论你是怎样的一个身份,我也要纠正你说的话。”

  托尔斯泰争辩说:“你们都在想什么?你们能教导别人些什么呢?你们对这些疑问都不了解,更没有自问自答的意愿。你们该不会装做不知道来欺骗自己吧?你们难道不是认为艺术家或诗人们就可以在无形中领导、教导世人,而没有必要自省吗?”

  屠格涅夫又反问道:“你为何不相信人们的诚实呢?艺术家才是真正在挤对人的。请不要用那种让人讨厌的眼神看我?我快要受不了!”

  托尔斯泰的眼神本来就是锐利而具有权威性,如今又从战场上回来,所以他的眼睛里闪耀着猛兽般的光芒。屠格涅夫一定是不愿看到他的这种眼神,才会大加驳斥的。

  “他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个举动是合乎情理的,”屠格涅夫说,“他老是在我们面前炫耀自己。一个聪明人卖弄自己身上没落的伯爵作风,这种愚蠢的自负实在令我无法解释。”“哪怕是把这个俄国军官放在碱水里泡上三天三夜,也去不掉他身上那种贵族士官的鲁莽;不管你往这种人身上镀一层什么样的教育金,他身上仍然流露出野性。”

  然而,屠格涅夫却是许多成名作家中,最先欣赏托尔斯泰作品的人,但是托尔斯泰对屠格涅夫从来都不客气。

  托尔斯泰认为:“屠格涅夫说话时那种长者式的、‘父亲般的’口吻,就像淘气的孩子要挣脱羁绊一样,存心捣乱,继续跟拿笔杆子的同行们争执不休,发表一些甚至使得他的同情者都为之目瞪口呆的意见。”

  这使得屠格涅夫极为生气。其他人也极力说道:“托尔斯泰并不是我们的伙伴,他好像时时刻刻在监视着我们,如果我们做错了事,他就会把我们送进监牢的。”

  托尔斯泰听到他们这样说,连忙解释说:“不,我不会把你们送进监牢的,这是天大的误会!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们没有去体验人生,并且自认为特殊、优越,甚至以人类的领导者自居;我不喜欢你们的很得意的样子,我对你们的态度感到很失望。”

  托尔斯泰并没有说错,他只是不加斟酌、直言不讳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罢了。当托尔斯泰从乡下来到这繁华都市时,的确把这里的文学家看成是很神圣的人物。但他们并非是理想中的人,反而都是些轻薄之士、光会说理论的人,况且没有一个人愿意受苦受累。

  托尔斯泰从小就轻视众所公认的准则。“大家都这么看,都这么做”这句话对他从来不具有约束力,有时甚至只要一听到“大家都这么做”这句话,托尔斯泰就如临大敌,对那种论调进行全面而尖锐的批驳。

  他常常不沉着,甚至近乎粗鲁;情绪激动的时候,他特有的腼腆消失了,说出一些不中听的话,事后又追悔莫及。心平气和的时候,他知道他的激烈抨击不能说服人,而只有激怒人。

  1865年12月3日,托尔斯泰在日记里写道:

  愿上帝保佑,不要像破坏蛹壳而留下赤裸裸的蛆虫那样,生硬地对对方施加影响;而应当哺养蛆虫,让它在蛹里长大,变成飞蛾之后脱壳而出。

  托尔斯泰虽然这样批判他们,但是内心里也在不断自我反省。他每天都在不断反省,这可以从他的日记中了解到。他于1854年7月7日写道:

  我对谦虚不是十分了解,这是我最大的缺点。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我是退役中校的儿子,小时候双亲去世,受到姑母的精心照顾,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及社交修养。

  17岁时,我便获得了自由,没有任何财产,也没有社会地位,只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既没有目的也没有乐趣,从而浪费了美好的时光。最后为了逃避债务的困扰,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而把自己放逐于高加索地区,在那里依赖先父与军队司令员的关系,在26岁时,当了掌旗官,不久便加入了达纽市部队。

  我现在只有一份薪水,来作为维持生活的资本,别的没有任何金钱收入,因为我所有的钱还需要还债。我失去了监护人,也失去了社交能力,更是缺少知识与技能,但是我却有一颗赤诚的心。

  我的面貌丑陋,脾气又不好,在别人眼里是个不知趣的人,更不懂得谦虚,总而言之,我在别人眼里没有好感,是个让人讨厌的人物。由于我具有孩子般的害羞,又没有学问,所知道的也只是短浅的一点知识而已。

  我没有受到良好的教养,我也不懂得什么是节制,更缺乏做事的果断力,情绪不太稳定;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我的虚荣心太强,又容易激动,这些都好像成了无修养人的条件。我不是那么勇敢,生活也没有任何规律,而且懒惰、散漫。

  不过,我是一位非常廉洁的人,也就是说我喜爱善;由于我养成了爱善的习惯,一旦远离了善,我就会感到心神不宁。但我对声名的喜爱更胜于善。我对荣誉强烈苛求,如果有人问我声名与善行选择哪一种,那最后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声名。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虚伪的人。

  托尔斯泰不断与文学家们进行辩论,他还不断地自我反省。对于前辈屠格涅夫,也毫不留情地以严词相对,尤其是他的那双锐利的眼光更应该反省。

  最后,他不断地祈求神:“您要常留在我身边,保护我啊!我非常感谢您,真的,您会引导我走向善;如果神不愿意帮我,抛弃我的话,那我不久就成了无功的尸骸。请您赐福给我,请您赐给我善。这是我毕生的伟大心愿!”

  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托尔斯泰以使者的身份来到了贝德尔普鲁格,他一面接受文化界人士的欢迎,一面和屠格涅夫等人进行激烈的辩论,这是因为他的心情深受冷酷的战争所影响。

  经过那流血的战争,不单是托尔斯泰本人,任何人的心都会变得冷酷无情。

  在这期间,托尔斯泰完成军事任务后,又接到了新的命令,他被编入了坎史坦基洛夫将军的炮兵部队,不用再回到克里米亚了。

  没有多久,克里米亚也获救了,8月俄国与土耳其签了和约。

  世界恢复了和平,托尔斯泰也就向军队告别,退伍返乡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