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砍头的国王查理一世
从16世纪下半期和整个17世纪的150年间,西班牙出现了美术史上的鼎盛时期。但是,一进入18世纪,西班牙的美术却一落千丈,在几乎一个世纪之中都处于衰微的低落阶段。18世纪西班牙这种艺术的低潮,有其多方面的社会和历史原因:首先,18世纪,西班牙殖民帝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从1713年开始,西班牙的政权落入法国波旁王朝手中,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其次,整个18世纪。欧洲许多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而西班牙仍处在他国干涉之下和保持着极端腐败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再次,上一个世纪盛行欧洲的巴洛克艺术在西班牙被以委拉斯凯兹为首的现实主义绘画所代替,西班牙缺少罗可可艺术发展的土壤,在绘画上只是对罗可可美术的勉强模仿。然而,本世纪末期直至19世纪的20年代。西班牙却产生了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杰出的画家戈雅,他是西班牙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月里的一颗灿烂的明星。它虽然没能照亮整个18世纪的暗淡的西班牙画坛,却长久地震动了整个欧洲世界,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和印象主义美术的产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戈雅艺术的重要影响。
戈雅(1746年—1828年)是西班牙18世纪末出现的伟大画家。他1746年3月20日出生在西班牙阿拉贡省的萨拉果沙城附近的一个农村。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有的镀金匠,他的母亲是一个破落贵族家族的女儿。戈雅15岁时随父母迁居萨拉果沙城,并进入当地一圣像画家的工作室学习绘画。1776年到首都马德里进入宫廷的挂毯织造厂担任设计工作,画了许多挂毯设计草图。1785年起,戈雅升任马德里皇家美术学院副院长,并担任宫廷画师。在这其间为国王和宫廷贵族画了许多肖像。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后,是戈雅艺术的成熟期。画家早期那种乐天无忧的情绪,逐渐为愤怒的激情和冷静的思考所代替。1792年,戈雅因病耳聋,但社会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无能使他无法平静,他以讽刺画的形式抨击统治者的无能、教会的愚昧和黑暗。1799年创作的铜版组画《狂想曲》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铜版画《狂想曲》共80幅,它并非随意幻想,而是有意识地表达他对西班牙封建统治的不满。此一时期画家的重要作品还有《疯人院》、《鞭身教徒的游行》以及《查理四世的一家》等。另外。在这一时期,戈雅还创作了不少亲友和同代人的肖像画。其中最突出的有《何维兰诺斯肖像》、《费·吉尔玛德肖像》、《穿衣的玛哈像》、《裸体的玛哈像》以及《伊萨贝尔·柯包斯·德·波赛尔肖像》等。
戈雅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肖像画方面,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肖像画汲取了委拉斯凯兹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充分表达人物的性格、感情和气质为特色。他突破了前人的成就,在自己的作品中赋予主观的感情和态度。上面提到的作品《查理四世的一家》就是戈雅肖像画中的一个巨构。整个作品的构图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宫廷肖像的法则。画面上的人物以皇后为中心分为两组,人物呆板地排列成一行。路易丝皇后的外貌丑陋,既骄横又愚蠢。国王查理却像一个挺着肚子的公鸡。由于戈雅的现实主义手法,流露出画家的尖锐锋芒与直率的激情。富丽堂皇的色彩和豪华的服饰,却无法掩盖这些皇家贵族人物的内心空虚和品格上的瑕疵。正如法国19世纪艺术批评家戈蒂叶所说的,是“暴发户杂货铺老板的一家”。
1808年拿破仑军队入侵西班牙。戈雅又根据亲眼目睹的现实创作了揭露侵略者罪恶的铜版组画《战争的灾难》,创作了著名的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两幅著名作品。《战争与灾难》主要内容是广泛地反映西班牙人民抵抗法国侵略者的斗争。这部作品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1810年—1814年间创作的。第二部分大约创作于1814年—1820年间。
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两幅大型历史画都同样反映了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历史事件。在《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一画中。戈雅描绘了一个悲壮激昂的场面。戈雅并没有把起义者画成失败者,而是把他们表现为精神上的胜利者。他们临危不惧与内心怯弱的刽子手形成鲜明对比。刑场的背景是马德里郊外。画家把人民的斗争和祖国屈辱的命运在这里联系在一起。这幅作品创作于1814年,正是西班牙第一次革命失败后斐迪南七世复辟的一年。戈雅创作这一作品,可能与他当时的苦闷心情有关。表现了对起义者的怀念,也是对那些不关心民族命运的贵族的谴责。
戈雅晚年生活孤独。加上耳聋,创作的作品如题为《聋者之家》的壁画,反映出一种愤世嫉俗的悲观心理。1824年戈雅侨居法国波尔多,直至1828年逝世。戈雅的艺术以其优秀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充满浪漫主义的战斗激情深刻地影响和鼓舞了后来的像德拉克罗瓦、米勒、杜米埃以及柯勒惠支等一批杰出的画家。可以说,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们,都从戈雅的绘画艺术中获得启发,并为批判现实主义开辟了道路。就此意义而言,戈雅可称得上是近代欧洲绘画的伟大“先驱者”。
无冕之王克伦威尔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出生于法国的贝藏松,其父亲曾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之后,其父亲宣誓效忠新的统治者。少年时,他随父母移居巴黎。从1819年开始,雨果与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后逐渐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1843年,雨果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8年6月法国爆发革命之后,雨果投身社会政治,当选为制宪会议成员,成为国民议会民主派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实行帝制后,雨果因参加反对党活动而受到迫害,被迫流亡国外。直至拿破仑三世垮台后,他才返回巴黎,并逝世于此。
雨果继承和发扬了法国大革命以来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具有民主思想和人道情怀。1827年,他完成了一部5幕韵文剧《克伦威尔》,这个剧本本身并不十分新奇,并因为不合舞台演出要求,人物众多,情节松散,而从未在舞台上上演。但是,雨果为这个剧本所写的长篇序言,即《克伦威尔序》,却成为浪漫主义戏剧理论的重要文献。
在《克伦威尔序》中,雨果对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反叛,他认为,古典主义是一种陈词滥调的矫揉造作的充满虚伪的东西,它只代表贵族阶级的利益,而不符合人民群众和当代生活的要求,古典主义若不加以摒弃,势必会妨碍新的艺术的发展。雨果认为,艺术应当反映生活的真理,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具体性和确切性。他也强调,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艺术家是应当富有想象力的人,想象高于一切。古典主义的三一律,体裁的划分,贵族化的语言,都应当一律加以废除。艺术应当表现具体而非抽象的事物,应当重视人的感情而非理性,应当描写不平常的生活现象。雨果反对艺术上的教条主义,主张艺术的自由主义,他明确地提出了浪漫主义的对比观念,认为粗俗怪诞与崇高圣洁在一部戏剧当中,并非水火难容,它们可以相比较而共生。
也许雨果提出的浪漫主义戏剧理论,并非尽善尽美,但它却是景富有现实性和战斗性的。
雨果的戏剧创作贯彻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他的《欧那尼》(1830)、《逍遥王》(1832)、《吕依·布拉斯》(1838),皆可视作浪漫主义戏剧精神的体现。
《欧那尼》是雨果的代表作,它取材于16世纪西班牙的故事。剧中,欧那尼的父亲被时下的国王卡洛王的父亲杀死,他的全家被销去贵族封号,并被剥夺了财产。欧那尼为报仇雪恨,落草为寇,成为绿林强盗。他爱上了贵族少女素儿,素儿对他也一往情深。但是,卡洛王也正觊觎着素儿的美貌,伺机占为己有,而素儿年老的叔父吕古梅公爵却正准备娶其为妻。
一次,正当欧那尼与素儿偷偷相会的时候,躲在暗处的卡洛王突然出现,而此时,又恰逢公爵正在敲门,卡洛王经过一番巧妙辩解,不仅消除了公爵的疑心,而且暗中保护了欧那尼。但是,对于素儿他却打起了抢她入宫的主意。正当他带人强抢素儿时,欧那尼和他的同伙赶到,他本来有机会杀死卡洛王,报得家族之仇,但却认为这样做不够绅士气派,他让手下人放走了卡洛王。脱险之后的卡洛王立即下令封锁全城,捉拿强盗。欧那尼躲进了公爵家中的秘室,当卡洛王带人搜查时,老公爵出于贵族阶级的尊严,拒绝交出欧那尼,最后,卡洛王便将素儿带走。鉴于公爵的救命之恩,欧那尼向他交出了自己的号子,并赌誓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公爵认为该取他的命了,便可吹响号子,听到号声,他绝对不会苟活世间。
欧那尼、公爵和一帮叛党准备刺杀卡洛王,却不幸被卡洛王抓获。此时,已经当上了日尔曼皇帝的卡洛王决心效法先王,广施德政,因此,他不仅没有杀死欧那尼,反而恢复了他的世袭封号和财产,并允许欧那尼与素儿结婚。正当一对年轻人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的时候,追命的号子声响了,妒心极重的公爵正逼迫欧那尼蹈入死地。欧那尼尽管不忍离开自己的恋人,但是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为了不违背誓言,他决心一死了之。最后,这一对不幸的恋人相拥而逝,而老公爵也自杀而死。
《欧那尼》完全否定了三一律的古典戏剧观念,在戏剧发生的时间或地点上,都不拘一格,自由变换,大大拓宽了戏剧的表现空间。雨果笔下的人物并非单一概念的化身,他们既体现着他的审美理想,又富有鲜明的个性。在剧中,贵为王者的卡洛王被赋予了平凡人的许多言行,而作为强盗的欧那尼,却体现着生命尊严和道义色彩,素儿不仅形象美好,而且心灵高贵,她忠于爱情,性格坚忍,富有主见,追求理想。此外,在《欧那尼》中,雨果充分利用了编剧技巧中“发现与突转”的手法,造成情节发展上的跌宕起伏、变换多姿。
雨果开创了浪漫主义戏剧道路之后,其思想意义迅速影响了法国文坛,然而作为一种戏剧潮流,它的发展却不是激流直下的,浪漫主义戏剧一峰独秀的时代很快就过去了。到了1843年,雨果的《城堡的公爵》上演失败,人们以此为依据,认为浪漫主义戏剧潮流,在法国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除雨果之外,在法国,大仲马的私生子小仲马(1824-1895),也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性剧作家,他的著名剧作《茶花女》(1852),可以说是法国式的浪漫主义的延续。
《茶花女》写的是一位年轻绅士与一位名妓的恋爱悲剧。名妓玛格丽特身陷青楼,但却心地善良,她厌倦了纸醉金迷、荒唐无耻的卖身生活,因此,在遇到了对她怀有痴情的年轻人阿芒之后,她一心要跳出火坑,跟随他去过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阿芒的父亲却反对这门婚事,他找到玛格丽特,要她疏远自己的儿子。在他的恳求下,玛格丽特只好违心地离开阿芒,这使阿芒感到愤怒和痛苦。阿芒一怒之下,对玛格丽特大肆侮辱,发泄心中的不满。这使本来内心饱受创伤的玛格丽特,犹如雪上加霜,竟然一病不起。阿芒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怀着痛悔之情来到玛格丽特面前,可是,此时玛格丽特已经病入膏盲。奄奄一息。
《茶花女》在上演后,获得了很大成功。小仲马也因此而一举成名。据说,他曾兴奋地对父亲大仲马说,他自己的《茶花女》像父亲的好作品一样,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大仲马则幽默地说,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茶花女》也是较早进入中国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20世纪初,林琴南曾意译了这个剧的故事情节,取名为《巴黎茶花女轶事》。1907年,中国的留日学生李舒同等,也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就此揭开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序幕。
光荣革命
因为祭司集团是一个不劳而获的集团,除了做日常的献祭,他们也做一些在当时看来很玄奥的事情,比如观测星象。从古王国时期埃及就有专门观测星象的记录员,每一个夜晚他们都会到神庙的房顶上去观察夜空,一边观测一边记录星辰的位置。
看上一夜的星星,大约天亮的时候他们才开始睡觉吧。
我怀疑这是一伙应付公事的家伙,因为从古王国开始,几千年里这个天体研究院的成绩少得可怜,他们只是区分出了行星和恒星,记录下了金、木、水、火、土五星和一些恒星。他们甚至连流星和月食一次都没有记录下来,总不能说三千年里一次月食也没有发生过吧,看来他们大多时候不是在闲聊就是去睡觉了。
大约他们也觉得只画几张星象图太对不起埃及人民的供奉了吧,于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把星星连成星座并以人或动物的形象来表示。因为是神职人员,他们也为夜空中的星星赋予宗教内容,比如猎户座被认为是“死去法老的乐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很久以前,就有记载说尼罗河开始泛滥的那一天,是天狼星和太阳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那一天。得出这个结论的观测者要么是一个勤奋的一夜未睡的人,要么就是起得稍微早了点。总之他是一个幸运的家伙,不知道有没有因此受到法老的嘉奖,后来这一天就被定为新年的头一天了。
古埃及人把一年分成了12个月,每个月30天。因为尼罗河泛滥的间隔时间是365天,所以他们在每年岁末添上5天。这和天文历中的365.25天仅仅相差0.25天了。后来罗马的儒略·恺撒采用古埃及的太阳历加闰年改良为儒略历,中世纪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又对儒略历加以改革,成为沿袭至今的世界性公历。
法国大革命
历史见证之宫
凡尔赛宫坐落于巴黎西南郊凡尔赛镇,它不仅是驰名世界的法国王宫,还是西欧最豪华气派的宫殿。
1624年,路易十三在现在凡尔赛宫所处的地方修筑了供皇家狩猎用的城堡,后来,这个小城堡成了路易十四父亲的私邸。1661年,路易十四决定对父亲的城堡进行一次改建,就是从这时开始,凡尔赛便开始了它不凡的权威之路。1682年,路易十四正式将政府从巴黎迁至凡尔赛。路易十四为凡尔赛规划了庞大的规模并赋予它辉煌的历史使命,因为,凡尔赛的一切都要与他自己的地位相匹配。本来就已经很华丽的宫殿和园林被扩建得更加盛大。到1686年,新落成的凡尔赛宫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其布局东西为轴、南北对称。在3千米长的中轴线上,雕像、喷泉、花圃、草坪、廊柱被设计的错落有致。宫殿主体长达707米,中间为王宫,左左辅以宫室,剧院、教堂,政府官邸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住在宫中的路易十六被押解到巴黎。之后,凡尔赛宫成了空空如也的建筑物,虽经过几次修复,但仍然摆脱不了它几近废弃的命运。
几十年后,另一位国王路易·菲利普挽救了这座宫殿,他于1833年下令整修凡尔赛,并将其辟为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1837年,整修后的凡尔赛宫作为法国历史的见证者而闻名于儿,成为展示法国全部历史的场所。1783年1月20日,英美停战后,在凡尔赛宫等下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入侵巴黎的德军在这里设立了攻城司令;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在宫中设立司令部,第二年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镜廊大厅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举行加冕典礼。同年,当时的梯也尔政府据守凡尔赛宫,策划镇压巴黎公社。法兰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国总统在宫内选举产生。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协约国与战败的德国在镜厅中签下了《凡尔赛和约》,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二战后期,盟军指挥部设在凡尔赛宫。这座世界闻名的宫殿经历了近二个半世纪的曲曲折折,差一点遭拆毁,最终还是保存了下来,并在法国各界人士的齐心协力下,正渐渐恢复它往日的辉煌与华贵。
王宫风采及建造过程
凡尔赛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凡尔赛宫的宫殿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四层大理石建筑,中间为主殿,南、北两翼是王子及亲王居所、行政官员办公室、教堂和剧院,规模、气势均冠绝一时。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凡尔赛的外观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和装潢更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做工考究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而来的中国古代的精致瓷器。来到凡尔赛的人,站在远处遥望,立刻就会被凡尔赛宫气宇轩昂的外观所震慑。三条放射状的马路,在宫前半圆形的大广场上汇拢;镶着金色国王徽记的宫门,正对着广场中央路易十四的马上铜像;后方缓升的小坡上,是有着两翼高大建筑拱卫,前有大理石铺就的华美王宫庭院。这座17~18世纪欧洲最灿烂华丽的宫殿,是法国国力和王权发展至极的杰作,其法式花园宫殿造型和以几何线条为基础的美学观念,成为当时各国王室竞相模仿的典范。
凡尔赛宫的建立,代表了法国17世纪以专制君主生活为中心的文化。为了提高君王威信并刻意美化宫廷生活,这个展示国王权威的最佳场所,在宫殿建筑上和雕刻、绘画、工艺等方面,都充满了彰显“太阳王”气势的豪奢风格。
路易十四认为惟有太阳才能赋予群星光芒,使大地充满光辉,最适合用来代表皇权,因而他选择太阳作为自己的象征。凡尔赛宫到处都装饰着太阳神阿波罗塑像和象征太阳王的饰物。自1663年开始,路易十四就召集当时最富盛名的建筑师勒沃为自己建造这座宫殿园林。同时他也竭力使凡尔赛宫成为全欧洲最令人瞩目的艺文中心和时尚舞台。他召集众多画家、剧作家、诗人,音乐家,付给他们丰厚的薪金,以各种歌功颂德之作装饰这座豪华宫廷。他还命人在宫殿、庭园内举行盛大表演,法国著名剧作家莫里哀、拉辛的很多作品,都曾在此首演。后世无法确知建造凡尔赛宫到底花了多少费用,但据推算,可能相当于当时国家预算的三到四倍。完工后的凡尔赛宫殿约可住进1000名贵族及4000名侍从,另有数千名贵族则住在凡尔赛宫周围的市镇中。自此,凡尔赛由一个森林小村庄一跃成为拥有数万人口的城市。
自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欧洲各国首都纷纷掀起模仿凡尔赛宫的热潮,如维也纳的贝尔德勒宫、森布仑宫,拿波里的卡塞达宫,德国的夏洛田堡宫,圣西斯宫及俄国的圣彼得堡等,都被喻为凡尔赛宫第二。特别是德国和奥地利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宫殿,多少都受到凡尔赛宫的影响。
多样的厅堂
观赏凡尔赛宫,大部分都从皇家大教堂开始,这个建筑物是宫里的第五个教堂。建筑格局按照举行仪典的两层宫殿式教堂设计,国王通常在楼上包厢里祈祷,只有特别场合才会下楼。在他回包厢的路上,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个人的愿望和疑难,通常都会被允诺。连接大教堂北部侧面建筑和国务侧楼的海克力斯厅,从前是举行盛大庆典和接待仪式的地方。海克力斯厅之后,主要宫殿右侧楼上的一组建筑,是国王和大臣进行官方活动的国务配殿,各厅内部铺陈壮观,场面突出。这组贯穿右翼宫殿的楼层现有六间大厅,每间大厅都以一个罗马神记人物命名,并饰有以此神话人物为主题的壁画。这既是装饰也是暗喻,让人产生对宫殿工人——太阳王神秘力量的联想。各厅名称依序为:丰盛角厅、美神厅、月神厅、战神厅,信使神厅、太阳神厅。
皇室配殿
王后配殿是整个建筑中色彩比较温和的部分,跟对面国务配殿渲染张狂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由王后的客厅、前厅、接待室、寝宫为主的这组套房,大量使用丝缎装饰,追求一种儒雅的情调,表现了宫中生活的另一面,可惜大多数房间原有的家具已经不全。位于主宫殿正面的楼上,面朝向大理石广场的房间则是国王私人内殿。这里是国王的私人领域,每天由亲信贵族以及侍从,随时陪伴左右照顾起居。在主楼的楼下,是专为皇太子和公主准备的太子配殿,主要由太子寝宫、王子书房以及公主寝宫组成,装饰风格没有楼上奢华、铺张,而是突出生活与教育功能。在19世纪凡尔赛宫成为博物馆时,原先宫殿楼下王子和公主居住的部分都被占用,20世纪初,这里曾是存放路易十八藏画的地方。后来人们找到原先的设计图,并依图重现了当年面貌。
镜厅
凡尔赛宫整个建筑由层层叠叠的宫殿构成,每个宫殿都汇聚了无数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心血结晶,无论是天花板上绘就的圣经故事壁画,还是挂在墙上的名画,都价值连城,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最为突出的自然是宫内的镜厅,无论何时它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镜厅是由建筑家阿尔端·芒萨尔于1680年设计建造的。室内用乳白和浅紫的大理石贴面,廊柱则用绿色大理石贴面,再加上镀金的壁饰,尤显华贵富丽。此厅的拱顶上是表现路易十四在位前18年功绩的巨幅油画。在长廊上,人们可以看到17扇拱形巨窗面朝花园而开,而17面落地镜又与巨窗相对而立,这样一来,窗外的阴晴雨雪、春花秋月、蓝天白云,全都融进了镜子的景致里,这应该是此处被称为镜厅的原因吧。当年宫廷举行盛大招待会和国王会见贵宾使团时,整个大厅的所有烛台上都点上蜡烛,人们身处3000支蜡烛的光亮中,恰如来到仙境中一般。
御花园
凡尔赛宫的御花园位于宫殿西侧,总面积达80平方千米,在现有世界皇家园林中首屈一指。从宫殿以西开始全是大面积的园林,大体均等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御花园内,以对称的几何线条排列着栽种的林木、笔直的河渠、高大的喷泉塑像。这种设计在当时是首创之举,开启了所谓法国式或勒诺特式庭园的典型,风靡园林界达一个世纪之久。园林设计者勒诺特认为,沿袭已久的意大利式庭园变化无常,过分装饰,缺乏整体感,他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赋予御花园典雅庄重的形式和开阔大气的外观。
御花园从东向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越向西面积越大。花园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千米。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形花坛,最南部地面下降约50米,是一处橘园。有对称的水池和盆栽大树。北半部也有花形花坛和树林,最北端是面积2万平方米的大水池和海神喷泉。西侧的小林园,地面比花园低约5米,面积是花园的三倍。几何图形的道路把小林园分为12块林地,每块林地中有不同的小路、迷宫路、水池、水剧场、岩洞、喷泉和亭台。小林园中轴线上的大道称为皇家大道,道路中央有草坪,道旁排列着众多雕像。皇家大道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喷泉水池,池中分别有阿波罗之母和阿波罗神的组合雕像,这表明皇家大道的主题是歌颂太阳神阿波罗,也就是歌颂自诩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小林园再向西即进入大林园,中轴线部位出现一条宽大的人工河,在中点处还有一条垂直方向的人工河,两条人工河十字相交,如同十字架。十字架南端有动物园,北端有大小特里阿农庭园各一个。小特里阿农庭园垒山叠石,是一座仿中国式林园。大林园内全是高大的乔木林,树木郁郁葱葱。凡尔赛宫是早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建筑造型严谨。御花园的规模在世界皇家园林中首屈一指。它不仅创立了宫殿和园林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仍然被现在的欧洲各国所效法或直接模仿。
青年拿破仑
见证历史的城堡
俄语“克里姆林”的意思是“城堡”,在俄罗斯各大城市的“克里姆林”之中,以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最具代表性。它位于莫斯科城市中心,莫斯科河北岸的丘陵上。克里姆林宫不仅是莫斯科的焦点,也是俄罗斯辉煌的历史见证。
关于克里姆林宫的最早的历史记载始自1156年,那时它只是一个刚刚建成的橡木城堡,后来日渐发展为莫斯科城。13世纪,蒙古人占领了俄罗斯,200多年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摆脱了蒙古统治者,在莫斯科定都,克里姆林宫也随即成为皇家宫殿。伊凡三世陆续聘请了许多意大利名师,重新扩建了今日克里姆林宫及东北侧城墙外广场——红场的规模。19世纪初,莫斯科在拿破仑大军进攻下成为一座废墟,好在城市并未沦陷,战后统治者除了迅速恢复克里姆林宫的旧有规模外,还在红场上增建了不少讲究色彩装饰的教堂。今天的克里姆林宫由一道全长2235米,厚6米,部分高度约20米的砖红色围墙包围,内部面积达28万平方米。除了4座城门、19座塔楼外,里面还有许多壮观的建筑,包括教堂,皇宫及办公大楼等,规模十分庞大。
俄罗斯风格的代表建筑
克里姆林宫曾经三次重建,现存的城墙和建筑,多半为15世纪伊凡三世时期一步步扩建而成。由于当时希腊正教的重心由君士坦丁堡迁移到莫斯科,在宗教的影响下,这里的教堂及宫殿建筑出现了拜占庭风格的金色圆顶;此外,参与扩建的建筑师均为意大利名匠,他们在原来的中古俄罗斯传统建筑上又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样式,使克里姆林宫成为特有的俄罗斯式建筑。15世纪末,意大利名建筑师及俄国工匠开始修建克里姆林宫外的城墙。建筑新墙时,为了不造成防守上的漏洞,每拆除一小部分旧墙,便立刻建起新墙。这项工程共花了十年时间,并在城墙完成之后的200年里,陆续建造了19座高大的尖塔。其中最高的、造型最美的塔是1625年的斯巴斯基塔。它是在原来较低的塔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这些塔具有瞭望及警示的作用,中间有炮台、射击孔或秘密通道,形制各不相同,有的是为颂扬圣人而建,有的则是为纪念统治者,其中还有5座兼具城门功能。
广场上的教堂
克里姆林宫中心最古老的教堂广场上,建有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大教堂、金色圆顶教堂和圣母领报教堂。几个教堂内部都有精细的镶嵌、壁饰和黄金框架的圣像书,灿烂夺目,令人目不暇给。
有5个顶的白色石头教堂是圣母升天教堂,建于1480年,由意大利建筑师修建。历代大公和沙皇在这里举行加冕礼。教堂的山字形拱门和金色圆塔具有俄罗斯东北部教堂建筑风格。天使大教堂建1509年,是从伊凡一世到彼得大帝历代莫斯科大公和历代沙皇的墓地。广场中惟一的世俗建筑物是多棱宫,它是克里姆林宫中最古老的宫殿之一,于1491年建成。多棱宫的主厅在二楼,约有500平方米,大厅正中有巨柱往上伸出的四棱柱支撑圆顶,圆顶上绘有16世纪末的壁画。
伊凡大帝钟楼、钟王和炮王
伊凡大帝钟楼是克里姆林宫中的最高建筑物,高81米,用白石筑成,建于1505~1608年间。同时它又是一座瞭望塔,可俯瞰周围32平方千米的地方。钟楼原为三层,1600年时增至五层,冠以金顶。从第三层往上逐渐变小,外观呈八面棱体层叠状,每一棱面都有拱形窗,窗口有自鸣钟。楼内悬挂着十几个大小古钟。每当钟声齐鸣时,很远都能听到。
伊凡大帝钟楼旁是著名的“钟王”。它重202吨,高6.14米,直径6.6米。比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重4.5倍。这口钟花了两年时间,于1735年铸成,可是由于大火,钟体下部掉下一块。也有人认为是俄罗斯人对合金比例和金属强度的知识不够完善,使大钟在第一次敲击时碎裂。无论原因是什么,单单是这块碎片就重11.5吨。这口钟上还铸有沙皇阿列克谢和皇后安娜的雕像以及各种神像等。
钟王附近就是炮王——“沙皇伽农炮”,炮王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炮重40吨,炮口直径0.92米,可以容纳一个成年人钻过。炮前堆着四发球形炮弹,每个重2吨。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还刻有沙皇费多尔的浮雕像。由于太重太大,炮王从未发射过一发炮弹。
红场
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北侧城墙外的红场,长约700米,宽3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红场”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广场”。红场并不是红色的,但是在沙皇统治时期,曾是执行极刑的地点,因此烙下血迹斑斑的历史痕迹,现在是莫斯科市民的集会场所。环绕着红场周边有许多俄罗斯重要的历史古迹,其中以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最引人目光。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建于1555年,是为纪念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合并于俄罗斯而建造。教堂结构独具一格,由九座教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中间高高隆起的一座较大,周围八座略小,且层次分明,错落相连。九座教堂均为圆顶,最高的顶尖高为47米。
雾月政变
冬宫的历史
冬宫是俄罗斯帝国强大和皇权的象征,被公认为圣彼得堡最耀眼的巴洛克建筑。作为皇宫的冬宫,最早于1710年建在涅瓦河边,当时是荷兰风格的两层建筑。1719年根据彼得一世的指令,在距原皇宫不远,今天艾尔米塔日剧院的地方修建了第二座冬宫,其形式明显受北欧建筑的影响。
18世纪中叶,俄罗期建筑史上真正的巴洛克时代到来,以意大利人瓦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为杰出代表的建筑师们在彼得堡及其郊外建造了许多经典建筑。除冬宫外,斯莫尔尼修道院、彼得宫的大宫、皇村的叶卡捷林娜宫均是他的大手笔。1716年,拉斯特雷利跟随作为著名雕塑家的父亲,应彼得一世之邀来到刚刚兴建的圣彼得堡,此行他为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了绝好的机会。1754年,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聘请拉斯特雷利建造一座新皇宫。然而就在宫殿即将完工之时她撒手西去。次年即1762年,刚刚即位的彼得三世携妻——不久就推翻夫皇的叶卡捷林娜二世——迁入新落成的冬宫。
1762年叶卡捷林娜二世登基不久,拉斯特雷利即被迫提出辞呈,因为这位建筑师的创作风格不合新女皇的口味。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尤·费尔腾·让·瓦兰·德拉莫特、阿·里纳尔迪等几位欧洲建筑师对宫殿内部继续进行装饰并对原设计做了一系列改变。18世纪70~80年代,伊·斯塔罗夫、乔治·克瓦连吉又对内部做了改建。此后冬宫内外形貌基本未变,一直保持到现在。
一代建筑典范
冬宫现在是由五座建筑组成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它以规模宏大,装饰丰富,气势雄伟成为一代建筑典范。
冬宫整座建筑乍看虽庞然巨大,但表面色彩和丰富的雕塑赋予它非同寻常的雅致:浅墨绿色基调配以砂岩黄;无数的白色壁柱排列得疏密有致,不仅使数百米长的建筑丝毫不显单调,而且极富表现力,窗户上的镀金饰框和房顶柱形栏杆上的雕像、装饰花瓶,则从整体上加强了华丽的效果。冬宫的宫殿呈封闭的长方形,中间形成一个宽大的内院。建筑师从具体情况出发,将每个外墙设计成不同的式样。面向涅瓦河的西北面没有明显的凸缘,从河上看去,仿佛连绵不断的双层柱廊。面向冬宫广场的西南面为正面,中央被华丽的凸轩分割成三个拱门,巧妙地织入了四周景色,与环境自然和谐。
格奥尔吉厅
格奥尔吉厅被称为冬宫的“心脏”,由克瓦连吉设计,是冬宫内最完美的大厅之一。克瓦连吉接手这项工程时,前任设计师拉斯特雷利的设计尚未完全峻工,由于叶卡捷林娜二世认为巴洛克新颖别致的奢华风格已然过时,与启蒙时代的纯理性思想格格不入,于是御座厅被建成严谨的古典主义形式。然而1837年12月的一场大火几乎将厅内装饰化为灰烬,万幸的是,所有造型艺术品、器具和其他珍贵财产都被救了出来,不过,大厅本身未能幸免。当时在位的尼古拉一世下令要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重建。产自意大利的卡拉拉大理石赋予重建后的大厅非同寻常的庄严感,塑有常胜将军格奥尔吉形象的大理石浮雕庇护着置于其下方的御座。天花板装饰着镀金图案,由16种颜色珍稀木材镶拼的地板具有同样的花纹,两者上下呼应。
彼得厅
彼得厅又称小御座厅,是为永久纪念俄罗斯帝国的缔造者彼得一世而建的。它由法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费兰于1833年设计,1837年大火后由瓦西里·斯塔索夫依原样重建。厅内带有寓意性构图的《彼得一世与弥涅尔瓦》画像是这里的主要装饰。厅内御座为历史遗宝,木制基座上镶嵌着镀金银的雕花,椅背用银线绣着当时的俄国国徽。
孔雀石客厅
孔雀石客厅是用孔雀石装饰而成的皇家生活用厅,它的艺术价值最为珍贵,这个客厅曾是尼古拉一世的妻子亚历山大·费奥多罗夫娜皇后的会客厅,由阿·布留洛夫设计。厅内八根立柱和同样数量的壁柱以及两个壁炉均由孔雀石制成,并采用了复杂的“俄罗斯马赛克”技术。鲜绿色的孔雀石与天花板和柱冠上华丽的镀金装饰图案交相辉映,产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1917年11月7日夜,正在这里开会的临时政府的部长们面对攻入冬宫的士兵束手就擒。
拿破仑称帝
17世纪至19世纪,法国的教育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动而变化、发展着。按其历史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资产阶级大革命前的法国教育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比英国晚了一个世纪,17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发展中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阶级矛盾和斗争是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17世纪时,法国资产阶级主要信奉加尔文新教(又称胡格诺教派)和新教教派——詹森派。封建专制政府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旧教)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并对新教进行残酷的迫害。在教育上占统治地位的是耶稣会派和后起的圣乐会派。大革命前,法国的教育主要掌握在旧教手中,是天主教对抗资产阶级新教“异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1.初等教育
宗教改革以后,法国各教派仍然继续斗争,都想把学校当作传播本教派教义和争取群众的工具,纷纷兴办初等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在新教办的初等教育中,著名的有詹森派的学校。詹森派教徒中有不少学者和作家,受笛卡尔思想影响很大。他们也从“原罪说”出发,但认为因为人带有原罪,儿童的精神是病态的,所以对他们的教育更要采取同情、温和的态度,不能使用压制和惩罚的方法,主张通过教师的榜样和亲切的谈话来进行教育。在学习内容上,主张以学习本民族语言和近代语为主,同时还要学习数学、地理和历史。教学时使用法语。在教学方法上反对死记硬背,注重发展智力,采用实物教学,重视练习。这些都反映出提倡科学、反对盲目信仰的新思想。但詹森派办的学校只存在20多年,到17世纪60年代被耶稣会派封闭了。
天主教为了与新教在教育方面相抗争,1682年成立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为争取教民,对新教徒子弟进行天主教思想教育,兄弟会开办了很多免费的初等学校。为迎合时代的要求,吸引儿童,也采取了一些新方法,如先学法语,然后再学拉丁语;实行班级教学等。但学校中惩罚仍很严厉。为满足教师的需求,1684年开办了教师讲习所,讲习所还附设了“练习学校”,这是欧洲最早的师范学校。
2.中等教育
这个时期法国中等学校主要有耶稣会中学和大学附属的文科中学。这类学校经院主义气息浓厚,落后于时代需要。17世纪初发生了改革中等教育的活动。1611年创建“耶稣基督圣乐会”,会员多受笛卡尔思想影响,到1626年已开办中学50余所。这些中学的特点有:(1)中学前四年学法语不学拉丁文;(2)高年级学拉丁文不学希腊文;(3)采用新方法教拉丁文(如重视阅读原著,不死背文法);(4)注重历史教学,并使历史与地理联系起来;(5)重视数学,认为数学可以“训练智力,使人善于思考”;(6)开设物理、化学学科;(7)教学时注重学生个性,反对体罚,学校生活比较温和、自由。1773年以后圣乐会派代替耶稣会派支配了法国的中等教育。在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中,许多圣乐会的教师投入了资产阶级政党的队伍。
3.高等教育
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受天主教会的控制,大学排斥新教徒十分激烈,不给信仰新教的学生颁发学位,禁止使用笛卡尔的著作。启蒙运动兴起后,压制新思想。巴黎大学神学院曾将卢梭的《爱弥尔》宣布为禁书,并当众焚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反映进步思想的讲座,如开设数学、自然科学、民法、自然法的讲座。
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宣布成立共和国以后,先后建立过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及巴黎公社,政体几经反复,到1875年宪法的通过,共和政体的巩固(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统治才最终确定。这期间资产阶级各党派先后执政,他们都十分重视国民教育的作用,纷纷提出各自的教育改革方案,虽因处于大革命期间,均无法实施,但对以后法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康多塞和雷佩尔提出的方案。
1.康多塞方案
康多塞(1743年~1794年)是大革命时期,大资产阶级执政党吉伦特党的领袖之一。他是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负责公共教育委员会。1792年4月,由他负责组织五人小组起草了一份全面的教育计划,提出由国家举办世俗性免费学校。
计划提出,国家应担负教育其男、女公民的责任,建立起包括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三年)、中等学校(五年)和专门学校(大学)的统一的相互衔接的学校体系。其中初级小学是普及性的,所有的学龄儿童均应入学,实施广泛的普通教育和劳动教育;高级小学招收初级小学毕业生,有较好的设备,注重实科教育;中等学校除完成普通教育外,还进行农业、军事和医学等专业知识的教育;专门学校是代替旧大学的高等教育机关,培养担任政府公职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才。
康多塞提出要实行统一的学校管理体制。他主张废除宗教教育,给学生们讲授资产阶级宪法和《人权宣言》;加强科学教育,尤其是数学、物理知识的教学,因为这些知识不仅对发展工业有巨大的实用价值,而且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
康多塞方案的基本精神对19世纪法国教育有很大影响,但它反映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各级学校均实行免费制度,但是它没能为贫苦儿童接受教育规定任何物质保证。
2.雷佩尔提方案
雷佩尔提(1758年~1793年)在自己的方案中首先批评了康多塞方案,指出它只是宣布了普及初等教育而没考虑实施这种教育的物质条件。为了真正的实现普及教育,雷佩尔提主张建立“国民教育之家”,这是国家举办的寄宿学校,招收所有5岁至12岁的男、女儿童入学,并由国家供给他们衣食,其经费来源是向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和儿童自己的劳动收入。他强调指出,“贫民教育的费用要由富人来负担”。“国民教育之家”的管理要吸收家长参加,每年一星期的时间轮流参加学校的全部生活。在学校里,学生要接受德、智、体、劳等几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健康、诚实、守纪律、爱国的法兰西公民。
雷佩尔提方案代表了革命中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较之康多塞计划更为民主,更富于革命性。该方案经国民公会多次讨论,于1793年修改后通过,但很快又被废除了。
第一帝国时期的教育
1804年拿破仑称帝,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的大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与此相适应,在教育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拿破仑以其政治家犀利的眼光看到教育对实现其政治目标的重要性,他曾告诫:“在我们所有的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公共教育,全部的现在和将来都取决于它。”因此他始终热心于改革学校教育,以期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帝国所需要的文武官员,巩固帝国的统治。
1808年拿破仑创立帝国大学,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领导机关。帝国大学的总监(相当于教育部长)由拿破仑直接任命,凡学校的开办、取缔,教职人员的任免与提升都由总监掌管。帝国大学还设有评议会和总督学署,协助总监管理全国的教育事务。在帝国大学之下和全国司法区平行设置29个大学区,每一学区设总长一人,由总监任命。同时还设学区评议会和督学,全国的大、中学校均由帝国大学统一领导,各级各类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均由国家统一制定和监督实施。总监、总长和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由国家支付薪金。这种严密的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成为法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并一直影响到现在。
第一帝国时期,初等学校不被重视,但中、高等教育却得到很大发展,中学有中央政府设立的国立中学和地方自治机关设立的市立中学。这些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国立中学主要是培养行政官员和高级军事人才,学校内部管理很严,学生身着统一的服装,按军队的编制,学校的行动统一以鼓声为号。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实行严厉的处罚。相对国立学校而言,市立中学地位低下,课程浅显,纪律也不严格,数量也较国立中学要多。
第一帝国时期教育有很大的发展,使原来混乱无序的学校教育向比较系统完整的学校教育体制转变,建立了法国近代学校教育体系。
从复辟王朝到第二帝国时期的教育
在整个19世纪,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化的教育体系基本保持着。但其中复辟势力曾几次得手,对教育实行倒退的变革,所以整个19世纪法国教育充满了复辟与反复辟、进步与反动力量的长期斗争。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上台后的第二年就颁布敕令,要求教育应该以宗教道德的准则为基础,必须促进“社会上良好秩序的保存”,宣布由牧师担任教师和校长,后来干脆把学校划归主教管辖。教育出现了倒退。
七月革命以后,资产阶级进步势力掌权。1833年教育部长基佐颁布法令,大力发展初等教育。法令规定每一乡区设公立小学一所,凡6000人口以上城市设高级初等小学一所,每郡设师范学校一所。教育经费均由当地筹办,学生费用由家长承担,国家向贫困地区贫困学生予以资助。基佐法令颁布后,法国初等学校数及学生数都增加了近2倍。它解决了拿破仑时代留下的初等教育薄弱的问题,建立了一个与中等学校同样牢固的初等学校体制。
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为了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自己的政权,实行军事独裁并利用天主教作为统治的精神工具,加强了教会对学校的控制,学校教育主要灌输宗教思想和君主制度精神。拿破仑三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法国人民的不满与反抗,1848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诞生。巴黎公社虽然仅存在72天,但也及时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法令,体现出无产阶级对教育的重视和要求。
滑铁卢战役
“哈里发”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伊斯兰教代理人,继承者。四大哈里发指的是先知穆罕默德事业的四位继承人。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以后,由穆斯林公社依次选举出阿布·伯克尔(632~634年在位)、欧麦尔(634~644年在位)、奥斯曼(644~656年在位)、阿里(656~661年在位)四人作为他的继承人。四大哈里发相继掌管宗教、政治、军事、经济大权近三十年之久。四大哈里发既是当时社会上很有权势和地位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同时又是穆罕默德的近亲和密友。在他们的统治期间,经过镇压阿拉伯各氏族部落的反抗和不断向外扩张,不仅巩固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地位,而且向着半岛以外更广阔的地区发展,可以说既忠实又有效地继承了穆罕默德的事业。
第一位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是古来什贵族中的一名首领。他是穆罕默德的密友,是穆罕默德开始传教时的第一位信徒,与穆罕默德形影不离,是穆罕默德的得力助手。在阿布·伯克尔的影响下,古来什贵族中许多重要人物相继皈依了伊斯兰教。后因穆罕默德娶阿布·伯克尔幼女阿依莎为妻而成为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伯克尔就任哈里发仅两年时间就病逝了,在他就任期间,他几乎完全忙于镇压反对麦地那政权的各反叛部落。阿布·伯克尔继位以后,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政治形势。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充斥着敌对的势力,危机四伏,狼烟遍野,哈里发国家大有摇摇欲坠之势,先知穆罕默德缔造的事业走到了濒临夭折的边缘。
为了巩固伊斯兰教政权,阿布·伯克尔同时派出11路大军,对各地的暴动进行武力镇压,强大的军事行动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全面胜利。阿布·伯克尔在伊斯兰教面临危机时刻,果断地镇压了暴乱,使半岛又归于统一。阿布·伯克尔终于完成了穆罕默德生前未完成的事业,整个阿拉伯半岛范围内的阿拉伯人最终实现了由原始社会迈向文明时代的深刻的历史变革。北部的罗马和波斯帝国曾支持叛教运动,妄图分裂半岛。阿布·伯克尔对外敌也是毫不手软,在安内取得胜利后,随即向罗马、波斯进军。阿布·伯克尔在任期间,是伊斯兰教巩固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统治半岛时期,是伊斯兰教势力的全面扩张的阶段。欧麦尔是麦加有威望的贵族商人,生于麦加古来什部落的阿迪家族。他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对阿拉伯人的本性了如指掌,对阿拉伯人的本性有很强的洞察力,在做出权衡后,他准备用一场有组织的对外战争来取代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内战。为了加强军事力量,他根据部落结构把半岛的游牧民组织成军队,从而使游牧精神与伊斯兰教精神达到统一,利用阿拉伯人的部落和尚武精神来加强伊斯兰教的胜利,使伊斯兰教变成了一种征服和建立帝国的宗教,而不仅仅是初期服从、献身、谦卑的虔诚信徒的宗教。欧麦尔任哈里发的10年中,是在东征西讨的圣战中度过的。在《古兰经》“为安拉之道而与不信的人进行战斗”的号召下,他率领阿拉伯人在几年之内征服了广大土地。到他去世时,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埃及均被纳入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波斯的大部分领土也已被占领。公元634年,欧麦尔统帅着东西两路穆斯林军队向罗马帝国发起进攻。这两支军队的将领,一个是被穆罕默德誉为“安拉的宝剑”的哈立德,另一个是艾布·苏富扬之子耶吉德。他们首先进攻叙利亚,罗马军队惨败,穆斯林军队攻占大马士革城,随即进攻巴勒斯坦,迫使耶路撒冷投降,并接连占领了地中海东岸各城市,穆斯林军队锐不可挡,势如破竹。639年,穆斯林军队接连占领了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东罗马帝国宣布投降。与此同时,欧麦尔继续派兵进攻伊拉克,占领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到643年,波斯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已被穆斯林军队占领,波斯皇帝四处逃亡,萨珊王朝不久即宣告结束。欧麦尔在被征服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不仅达到了安抚广大穆斯林的目的,而且还吸引了新皈依者不断涌入,整体性的伊斯兰事业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遗憾的是,644年,正当欧麦尔的权力和威望达到顶峰时,由于树敌太多,在一次举行晨礼时,惨遭杀害。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是前麦加统治氏族伍麦叶族的富商,曾先后与穆罕默德两个女儿结婚。欧麦尔临终前,指定六位圣门弟子组成了选举委员会。经选举,奥斯曼继任哈里发。奥斯曼在位时期,规定了《古兰经》的标准本,沿用至今,称为“奥斯曼定本”。奥斯曼继承了第二任哈里发的事业,并在远征胜利有利形势下,继续进行圣战,先后征服了亚美尼亚及北非地区,镇压了波斯等地的反抗。从632年穆罕默德去世起至奥斯曼哈里发被害时止,二十余年间,伊斯兰教政治军事力量不仅再一次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而且冲出了半岛的范围,将势力扩展至亚洲、非洲,北部占领了叙利亚、伊拉克、亚美尼亚直至里海沿岸;东北部到达呼罗珊地区;西部占领约旦、巴勒斯坦、埃及、北非及地中海东部岛屿。自此,穆斯林占领了波斯与东罗马两大帝国的大部分土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世纪新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在奥斯曼统治后期,大规模的征服战争逐渐趋于停顿,一度缓和了的穆斯林内部各种矛盾,又突显出来。656年6月,奥斯曼被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之子穆罕默德带领两名埃及人刺杀,由此拉开了伊斯兰教历史上第一次内战的序幕。奥斯曼是第一个死于穆斯林之手的哈里发。奥斯曼的遇难标志着伊斯兰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体现了麦地那时代共和政体的深刻危机。残酷的杀戮和激烈的权力角逐,使哈里发国家的圣洁形象荡然无存。
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在奥斯曼被刺后,麦加和麦地那的贵族上层马上召开选举会议,选举阿里继任哈里发,并定都于库法。阿里继位之初,也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种危机来自穆斯林内部的对抗,尤其是来自哈里发国家核心集团的权力争夺。阿里继位后,曾经参与竞争哈里发职位的脱勒哈和祖拜尔联合阿市·伯克尔的女儿、穆罕默德的妻子阿依莎以武力威胁阿里,公然反对阿里的统治。656年,两军在巴士拉附近相遇,结果阿里的军队击败了叛军。这是穆斯林之间的第一次战役。因阿依莎作战时骑着骆驼,故称之次战役为“骆驼战役”。在这次战争中,脱勒哈战死,祖拜尔逃回麦地那,阿依莎被俘,许多圣门弟子在这次战役中丧生。骆驼战役后,更难对付的敌手——伍麦叶家族的穆阿维叶出现在阿里面前。穆阿维叶是在对外征战中成长起来的贵族军事首领,在叙利亚经营了20年,实力不容小觑。奥斯曼被刺后,他立即在叙利亚宣称自任哈里发。阿里斥责他违反了伊斯兰教的传统,不服从哈里发的命令,并要免去他的官职。双方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于是,公元657年,双方交战于幼发拉底河中游的绥芬,称“绥芬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穆阿维叶提出“依经判断”的建议。阿里集团内部在就这个建议问题上发生激烈的争论,阿里明知是计,但在一部分主和派胁迫下接受了仲裁;这引发了另一部分主战派则对阿里极端不满,并从阿里的追随者中退出,成为阿里的反对派。这是伊斯兰教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派。阿里为了消灭这派势力,曾派兵剿杀他们,发生了有名的“拿赫鲁宛大战”。阿里虽获胜,但终未消灭这股势力。661年,阿里被一名反对派分子刺杀。阿里被杀后,库法人主张由其子哈桑任哈里发。然而,哈桑或许出于对穆斯林内部权位争夺的厌倦,或许对自己的支持者的力量缺乏足够的信心,主动致函穆阿维叶请求和解,承认穆阿维叶出任哈里发的合法地位,并且隐居麦地那。于是穆斯林结束内战,伊斯兰世界恢复了统一和相对平和的状态。正统的四大哈里发时期也随之结束。
四大哈里发时期,在哈里发政权体制下,仍保留着穆罕默德时期理想主义的神圣社会形式,其架构基本上没有王权的成分。穆阿维叶的继任标志着神圣的哈里发体制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为世俗王权而展开的争斗。由纯粹的哈里发时代过渡到哈里发权力与王权结合的时代,使伊斯兰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日趋明朗和尖锐。
铁血宰相俾斯麦
伍麦叶王朝是麦加古来什部落伍麦叶家族所建立的王朝。伍麦叶家族早在蒙昧时期就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具有数不尽的财富和较高的声望。最初,他们强烈反对伊斯兰教。后来,在穆罕默德攻克麦加时,被迫信奉伊斯兰教,但入教后热情极高,作战英勇,家族中许多人成为著名的将领。伍麦叶人对政权的觊觎,自奥斯曼出任哈里发时就已经开始。他们一直为建立一个伍麦叶人的哈里发政权而奋斗,这个愿望终于在公元661年由穆阿维叶实现了。在新的时代,哈里发国家的重心所在由希贾兹转移到叙利亚,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制度由共和制转变为君主制。
穆阿维叶是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和优秀的君主,与其说他是一个哈里发,不如说是一个国王。穆阿维叶生活在不同于先知及正统哈里发的时代,因为他所建立的伍麦叶王朝存在高度的世俗性。从661年至750年,伍麦叶王朝大约存在90年,共传14任哈里发。
伍麦叶王朝在当时称得上是一个版图广大的帝国。在这个大帝国中,有着各种民族、语言和宗教,但其核心力量是阿拉伯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
伍麦叶王朝主要在三个战场进行它的扩张。第一个战场是小亚细亚,在这里穆斯林军队并未取得多大的胜利。第二战场在北非和西班牙,在这里穆斯林军队战胜了罗马人,臣服了柏柏尔人,在沿海地区较远的一个绿洲建立了凯鲁万城,作为长久性的军营驻地,以便保卫埃及,抗击罗马势力。711年,柏柏尔人在阿拉伯将领塔立格指挥下,组织远征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推翻了西哥德人的王国。然后,又越过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西南部。732年,在穆罕默德逝世100年之际,伍麦叶军队被法兰克的基督教领袖查里·马特尔在图尔城附近打败。第三战场是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及信德(印度)地区,伍麦叶人派遣两支军队进行东征,一支朝东北方向进攻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另一支朝东南方向进攻信德地区,最终征服了锡尔河、阿姆河沿岸及布哈拉一带的中亚地区。随后继续扩展,占领了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其势力直达中国西部边境。
自从穆阿维叶迁都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以后,伍麦叶的哈里发就以叙利亚为中心,统治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哈里发帝国的中心,实际上已从麦加、麦地那转移到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随着军事扩展,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大量地改信了伊斯兰教。在这个庞大的帝国内,民族关系变得空前复杂。
公元750年1月,伍麦叶王朝的军队在底格里斯河上游支流扎布河畔覆没,末代哈里发麦尔旺二世西逃,叙利亚各地纷纷归顺阿巴斯人。750年8月,麦尔旺二世在埃及的布希尔遭阿巴斯追杀而死,伍麦王朝至此宣告灭亡。伍麦叶王朝的覆灭,这也意味着阿拉伯人统治时代的结束。
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古希腊悲剧的创始人之一,与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合称为古希腊3大悲剧诗人。他出身贵族,共写了7部悲剧(一说是90部),生前得过13次奖,死后还得过4次。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波斯人》《普罗米修斯》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等70部。其中《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的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诗人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情节取材丁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天火赐予人类的故事,却被赋予了丰富的现实意义。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受尽折磨也决不向宙斯屈服,象征着当时雅典民主派对寡头派的斗争,普罗米修斯被马克思誉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埃斯库罗斯对悲剧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增加了第2名演员,使对话成为戏剧的主要部分;简缩了合唱队,使戏剧结构程式基本形成;还创造了舞台背景,并使演员面具基本定型。但他的作品人物形象单纯高大,是理想化的性格,并且一般是静止的,缺少发展。抒情气氛浓郁,诗句庄严。由于他在悲剧发展阶段对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贡献,故被称为“悲剧之父”。
彼得大帝
英国在18世纪是欧洲最先进的国家。在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8世纪中叶开始了工业革命,它标志着机器生产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绘画主要是接受外来的影响。几乎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传统,也没有出现过具有欧洲意义的大师。18世纪以后,英国绘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出现了大量的艺术作品。
18世纪上半叶,英国出现了第一个获得世界声誉的画家,这就是油画家、版画家、艺术理论家荷加斯(1697年—1764年)。18世纪中叶,又出现了两个著名的肖像画家:雷诺兹和庚斯博罗,这些画家的出现使得英国18世纪的绘画艺术在美术史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18世纪英国艺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经济走在了欧洲世界的前列,从而促使了英国艺术的发展。
其次是洛克哲学的影响。主张理性主义的洛克,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大造舆论,深刻地影响了英国18世纪的艺术。
第三,英国启蒙主义运动对18世纪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启蒙主义的倾向有两派,即温和派和激进派。每一派都有其代表艺术家,荷加斯就是在美术方面的启蒙主义激进派方向的代表。
就18世纪英国的绘画来说。它是沿着风俗画、肖像画和风景画几个方面向前发展的,并且在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全欧洲意义的成就。
风俗画艺术
英国的风俗画的发展与一个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英国近代绘画的创始人——风俗画家荷加斯。
威廉·荷加斯(1697年—1764年)是18世纪英国风俗画的奠基人。他是一个出色的版画家和油画家,是英国第一个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师。
荷加斯出生于贫穷的教书先生之家,家境的贫寒使他未能接受正规的、高等的美术教育。他小学毕业后即在一个银器雕匠的门下学徒,掌握了金属雕刻技术。1720年以后致力于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