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年12月10日,拜伦得到一个非常令他高兴的好消息。纽斯台德庄园终于以94500英镑的高价,卖给他在哈伦公学时的同学。
此时拜伦总算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在国外的生活将不成问题了,他有足够多的钱来游历而且那些钱足够负担自己和雪莱以及雪莱女儿的生活。于是,他立即写信给雪莱,答应养育雪莱的女儿,并且叫他们尽早把她带到意大利来。
1818年,新年后的第七天,霍布豪斯和拜伦做了最后一次的骑马活动。第二天早上,霍布豪斯动身回英国,并且把拜伦的一些手稿带给墨瑞。
临行前,拜伦握着霍布豪斯的手,有点恋恋不舍地跟他告别。他想让霍布豪斯知道,自己本来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可惜他的感情都被别人挥霍光了。
霍布豪斯同情地望着他,让他多保重自己。然后他就继续自己的行程。霍布豪斯离去没多久,拜伦因为跟着人们终日狂欢,所以他不小心染上威尼斯社交圈的恶疾——淋病。
拜伦觉得与英国比起来,意大利的物价还是比较便宜,因此他在威尼斯的莫西尼哥租了一栋房子定居下来。3月11日,雪莱和玛莉带着克莱尔和拜伦的私生女爱莉加到了意大利。
5月2日,爱莉加便和护士住进拜伦的新居,拜伦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孩。除了收养爱莉加外,拜伦还雇了一大批仆人,并饲养了一些动物。
他的仆人都是当地的意大利人。他饲养的动物呢?据他写给他喜欢的歌剧明星道格拉斯·肯内耳的信中说:“我有两只猴子、一只狐狸、两只大猛犬……”
霍布豪斯离去后,拜伦几乎和英国人断绝了来往。他的名声却为他吸引来一大批意大利的妇女。虽然他日渐肥胖,却仍旧对她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些妇人们为他而争风吃醋的事,整条运河都知道了,自然他也成为运河船夫们的话题。
英国人到威尼斯来旅游时,都有一股强烈的好奇心——想看看拜伦,甚至不惜贿赂拜伦的仆人,以求一见拜伦。因此,拜伦在意大利的社交圈里,尽量避免和英国人见面谈话。不过,除了这些小困扰外,他在威尼斯的生活还是颇愉快的。
拜伦在威尼斯的时候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他在生病期间坚持写完了《曼弗瑞德》的第三幕。这一幕因为缺乏像歌德那样大段的超自然题材的东西而笔墨甚少。例如:
两位聚灵就站在天国大门前,
这里是中立区,犹如东方的阴阳槛。
死神之伟业在这里争辩,
以决定亡灵上天国还是归撒旦。
魔鬼说:
我要向你证明,他生前崇拜我,
死后也应当为我尽忠。
虽然他不贪恋美酒女色,
而得到你和那些家伙的爱宠。
但他君临万民也只为把我供奉。
不过从理论上说,曼弗瑞德和死神的对话还是让人们耳目一新。其实这一幕的灵感来自拜伦和修道院院长的交谈。在结尾的时候,因为受雪莱的影响,拜伦在结尾采用了一些形而上学的哲学观点来处理。
天主教牧师主动为他忏悔并且宽恕了他,但是,曼弗瑞德却回答他说:
长老!圣人没有权力,
祷告者没有魅力,
也没有忏悔的形式……
在雪莱的影响下,拜伦开始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就这样,他第一次努力把自己不可战胜的有罪感,同那种摒弃地狱和惩罚的正统观念的怀疑论哲学融为一体。
通过奇妙的拜伦式解决方法,他设法将自己一个人,转变为体系的中心、体系的整体。唯有拜伦曾是拜伦的诱惑者;唯有拜伦会严惩拜伦身上的拜伦;唯有拜伦是拜伦的摧毁者,将是未来世界的拜伦。
拜伦把曼弗瑞德看做是自己的化身,他就是魔鬼,他就是地狱。他不害怕死亡。在剧本的最后一幕,曼弗瑞德对长老说:“长老!死并非如此困难。”这就是表明他勇敢的不畏死亡的生活态度。
这第三幕充满了哲学思想,很多人并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含义。如果真的了解“形而上学”的哲学观点,“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
我们不对拜伦的这种哲学观点的正确与否做出评价,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这首诗的整个道德寓意就在“死不困难”这句话中。
我们能从这首诗了解到,拜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很勇敢,不愿逃避生活;但是他很疲乏,所以也不害怕死亡。他总是想到死亡,甚至在这不常见的狂欢节中也是如此。
这第三幕是他在疾病中完成的,因此他付出了比前两幕更多的艰辛。但是剧本在1817年在英国出版时,剧本引起了人们对奥古丝塔的猜测,因为她和拜伦的关系就像文章中曼弗瑞德和阿丝塔忒的关系一样。
因为这简直就是公开承认了自己和姐姐奥古丝塔的不正当的姐弟关系,这让奥古丝塔也很苦恼,她不知道在人们问起她时该怎么回答。拜伦的夫人写信告诉她说:“你只能以坚定的、不赞成的措辞谈论曼弗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