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鬼谷子: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

  中华五千年来人才济济,历史上的杰出人才大都系师出名门。那么,谁是历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老师呢?是孔子吗?不是。孔子虽有弟子三千,但姓名可考者是七十二位,这些学生除子贡一人可称为奇才外,大部分是贤德之士,知识多、品行端而已,在历史上并无大的作为。

  奇才者,是能将知识与智谋最大限度地用于社会实践之中并使之产生巨大威力之人,武可安邦,文能治国。愚以为,这样的人才,一生能培养出一个来,这个老师就足以骄傲一辈子。可有一个人先后共培养出四个惊天动地的旷世奇才来,是历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

  他就是鬼谷子先生。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魏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世称其为鬼谷子先生。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见《孙庞演义》)。

  苏秦、张仪是战国时候的最为耀眼两颗政治明星,同时又是最为出色的两大外交家。苏秦佩六国之相印到处游说,联合六国共抗强秦。一人同时任六个国家的宰相,在世界史上也再无第二人。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辩术而成为秦国宰相,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苏秦主张的是合纵策略,而张仪却主张的是连横策略,可以说两个人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可见鬼谷先生教育观之先进,因材施教,主张学生个性化发展),但都一前一后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功成名就,将战国后期各诸侯及天下形势掌握于股掌之中。太史公司马迁曾经高度评价他们二人:“此两人真倾危之士!”

  孙膑与庞涓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他俩后来都成了战国时期的大军事家。著名战例“围魏救赵”就是在这对师兄弟间展开的。庞涓生不逢时,与军事造诣极深的孙膑同时代,所以老败给孙膑。加上他心胸狭窄陷害过孙膑,所以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高。其实当时除孙膑外,庞涓的军事才能可说是天下无敌。史载,庞涓在鬼谷子求学快毕业时,正逢魏国招聘人才,他去一应试,就被魏王看中,任命他为军师兼元帅,执掌魏国兵权。庞涓上任不久,便攻打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当时,他每战必胜,每攻必克。魏国因拥有庞涓而威震天下,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去到魏国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庞涓还打败了当时非常强大的齐国军队!

  孙膑更是杰出的军事家,他毕业后受过不少磨难(曾被同门的庞涓陷害致残),后来得到齐威王的赏识,一跃成为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名扬天下。他不仅打仗神威,而且在军事理论研究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孙膑兵法》。孙膑的《孙膑兵法》,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又名《齐孙子》,与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并称,至今犹以“兵圣两孙子”的美称载誉中外。在《汉书艺文志》中则更为明确,把《孙子兵法》列为所有兵书之首,而《孙膑兵法》则位居第二,其地位在吴起兵法、范蠡兵法以及其他所有兵法之上。

  两大政治家、外交家苏秦、张仪,两大军事家孙膑与庞涓均出自门下,鬼谷子的教师生涯真是风光无比!与现在终其一生都在照本宣科的教师不同,鬼谷子还自编教材,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讲养神蓄锐之道。《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由于鬼谷子所代表的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代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这与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有关,是极其不公正的。

  “戈”为何能成为古代第一兵器?

  汉语中与战争有关的字词多含“戈”,字有武、战、伐、戍等;词有枕戈待旦、止兵息戈、大动干戈、化干戈为玉帛、反戈一击等。由此可看到戈在古代兵器中绝对老大的地位,这一独特地位一直从远古保持到秦汉。

  从作战的角度来看,戈与刀剑斧矛等相比,战斗力明显逊色。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带柄兵器,可用于勾、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当用戈钩住敌人回拉时,自然同时也将自身的要害暴露给对方了。将敌人拉向自己的风险很大,一旦不能重创敌人,很容易反遭其害。这就不如剑与矛直接刺杀方便;如果采取啄击的方式,戈的战场杀伤力又明显不如刀与斧等。

  那么,战斗力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戈为何能成为古代第一兵器?可能有人要说,其他作战力强的武器当时还没出现。事实不是这样的,这些更具战斗力的武器当时早就有了,现在出土的商朝文物中就有青铜剑、矛头等。如斧钺等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但在当时并没有被大规模用作武器,而是作为礼器及权力标志物,有时也用作刑器。

  原来,“戈”成为古代第一兵器的主要原因与当时盛行的作战方式有关。

  先秦时期,作战方式以马拉木质战车的交战为主。据有关资料推断,夏代已开始使用战车进行小规模车战,经商代、西周以迄春秋,战车一直是这一时期军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驾乘战车作战即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征。战车是当时的诸侯国最重要的军事装备,战车的拥有量,也是衡量各国军事力量的基本标准。

  车战的基本作战单位是乘。乘是以战车为中心配以一定数量的甲士和步卒(徒兵),再加上相应的后勤车辆与徒役编组而成。所以乘是车、卒组合的基本单元,也是当时军队的基本编制单位。古代车战分攻守两种,攻车直接对敌作战,守车用于屯守及载运辎重。考古发掘证实,商代的战车为四马两轮,木质结构,重要部位一般还饰以青铜车器,西周和春秋时期战车的形制大体略同。

  作战时,甲士在车上,步卒以两为单位随同战车行动;各战车队的战车则以一定方式展开成阵。车上的甲士以手中的武器交手格斗,如果手中的武器是矛等直击兵器,如果一刺不中,两车错过后,就失去了毙敌的机会。这时,戈的钩击功能便可大显其威。车上的甲士以手中的戈钩住对方颈部或衣甲,用自身战车奔行的力量将对方拖下来致死或杀死。当时的步军也在作战中普遍使用戈,举戈执盾的战斗方式在先秦时期非常普遍。

  车战为主的先秦战争中,戈的优势是其他武器所无法比的,所以被列为当时的第一兵器。

  直到战国时期,各国军队中战车的绝对数量仍然可观,笔者考证,《史记张仪列传》就记述了当时秦军的组成是“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后期,铁兵器的广泛采用和弩的改进,使步兵得以有效地遏止密集整齐的车阵进攻。同时,由于战车本身车体笨重,驾驭困难,特别是当参战车辆的数量骤增以后,战车对于战场地形及道路条件仰赖日趋严重,其机动性随之减低,而小块耕地的大量出现又严重地破坏了井田的道路系统,更增加了战车团队运动作战的困难。此外,随着战争性质和结构的转变以及城邑地位的提高,对要塞的争夺日趋频繁,从而大大降低了战车在作战中的地位。于是,秦汉以后,传统的车战被历史所淘汰,戈自然也就随之退出了战争的历史舞台。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