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称倭奴国,故中国古代史籍将这些日本海寇以及后来与之勾结的内陆奸民,通称为倭寇。倭寇的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患”。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流亡海上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不断侵扰中国、朝鲜沿海地区,前后历时达三百年之久。
我们一般认为,所谓倭寇,即明朝时期,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但是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在明朝中叶,倭寇并不全是日本人,甚至可以说主要是中国人。既然这样,明朝政府何以将沿海反叛者称为“倭寇”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封建统治阶级利用民族矛盾掩饰当时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这样称呼可以激起民间对蛮夷入侵的本能反感和抵制,从而弱化了国内武装商队的反明义军本质,以免国内对官府不满的人群起加盟,暂缓国内阶级矛盾,这不过是近现代都流行过的“舆论战”而已。
二是那些封建王朝的叛逆者们既利用当时统治阶级惧怕日本人的心理,又为了不牵联村邻、家人而假称“倭”来吓唬他们。嘉靖以前,明朝国力不强而日本正值南北朝内乱,大批因战败而失去军职的南朝武士,流入海岛,汇同部分日本走私商人和破产农民,夹杂着张士诚、方国珍的余部及后来建文帝朝迁的逃亡臣民,不断侵扰辽东、山东沿海一带,烧杀淫掠,造成明王朝对日本人的仇视和恐惧心理。
三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极端仇视。如同历史上众多史书中把所有的起义农民都称之为“贼”、“盗贼”、“流寇”一样,当年国民党政府也“义正词严”地指责朱毛红军“拿了卢布”、“共产共妻”、是苏俄侵略中国的内奸云云,一回事。“倭寇”一词中也包含着对封建王朝叛逆者的蔑视和鄙夷。
明代倭寇的活动,以嘉靖朝为界可大体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从元末、明初到正德年间。元末,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其内战中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及破产农民流入海中,乘明初用兵之机,屡寇滨海州县。洪武时,海防整饬,尚未酿成大患。经永乐十七年(1419)六月的望海埚之战,明辽东总兵刘江率师全歼数千来犯之倭后,倭寇稍稍敛迹。正统以后,因明代海防逐渐空虚,倭寇侵扰时能得手,致倭患又起。这一时期的倭寇成员多为日本本土之人,除赤裸裸侵扰外,还利用中日间存在的“勘合贸易”载运方物和武器。路遇官兵,则矫称入贡;乘其无备,则肆行杀掠。总的说来,嘉靖以前,倭寇侵扰只限于个别地区,时间亦短,尚未成为明朝东南地区的严重祸患。
嘉靖以后,是倭患猖獗的重要时期。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中叶极端的海禁政策。首先,明政府推行海禁政策的初衷本是为了防止国内反明势力与日本倭寇勾结起来,进而威胁到明朝的统治。然而,这种政策实施后的客观效果却是在抵御倭寇骚扰的同时严重限制了中国沿海居民进行正常海外贸易的自然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地区的许多海上商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武装起来,组织成走私集团,装扮成“倭人”的模样起来反抗,这就是明代海外贸易史上所谓的“海寇”。在嘉靖年间,经过二三十年的征剿未能消除的“倭寇”而到隆庆元年朝廷不得不稍开海禁,准许贩货于东西二洋。之后,所谓“倭患”也就自然减轻。其次,明代农业生产经过建国到嘉靖时期一百多年的恢复和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繁荣的程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尤为发达,农产品充足,成千上万的人转向了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资本主义萌芽破土而出,可以说发展海外贸易既是中国当时发展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明代海禁政策,窒息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长,必然同沿海商民、百姓的谋生及发展海贸的要求产生矛盾。“倭患”就是这种矛盾的激烈表现,也是对海禁的一种严厉惩罚。
二是日明双方深刻的社会矛盾严重激化。公元十五世纪中叶以来,明朝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赋役及地租的加重,使农民陷于困境。为避沉重的赋役追呼敲扑,不但失去土地的农民,甚至有土地的农民也不得不背井离乡,这样就形成了全国大规模的流民运动。东南沿海地区也不例外。东南沿海的一些流民由于生活无着落,只好下海,或渔猎,或流为“海盗”。十五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日本战乱不已。于是,破产的农民、失意的官员、失业的流民、战败的武士、无业的浪人、贪利的奸商、掠劫为生的海盗,在各地领主的支持下,向海外谋求出路,从而造成了倭患的猖獗。刘照兴认为,明至永乐以后,政治日益腐化,宦官专权,官吏贪庸,致使民不聊生。嘉靖时期,宦官的势力受到排斥,严嵩专权,贪贿公行,致吏治腐败,文恬武嬉,沿海士兵大量逃亡,战船锐减,海防设施久遭破坏,为倭寇活动猖獗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日本封建割据势力的支持和日明海盗的相互勾结。嘉靖隆庆年间,有大量的中国商人、破产农民和失意知识分子等,由于各种原因留居日本。其中有资本者纠倭贸易,无财力者则“联夷肆劫”,成为倭寇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这一时期倭寇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侨居日本的倭寇首领汪直、徐海、毛烈、陈东、叶明(叶麻)、邓文俊、林碧川、沈南山等,即为此类人物。他们伙同倭寇,在日本封建主支持下,袭用倭人服饰旗号,乘坐题有八幡大菩萨旗帜之八幡船,侵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掠夺大量财物。这些人与大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内地沿海网罗同伙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加之流民、奸民、贵族为了生活和贪图财利而自然与倭寇勾结。所以倭患的猖獗的关键因素是中国海盗好日本海盗的勾结。如果没有内奸的助纣为虐,倭寇就只能在沿海临时劫掠,而不可能长久停留,声势不可能那么大,危害也不可能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