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

  电视连续剧《走西口》热播后,反响很是强烈。该剧的历史背景是清末民初山西的移民大潮--走西口,让人不得不在想起那段凄凉而又悲壮的真实历史来。

  近代中国有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据考证,走西口现象大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其高潮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这个时期走西口的人口数量最大,前后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历史。

  走西口的主要是山西人,陕西、河北也有流民涌入走西口的大潮。在当时,山西人很穷,其穷困的原因并非因为懒惰,而是因为山西的自然条件实在太恶劣。清朝时山西一个读书人在谈到山西时曾痛心疾首地说“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渔米之利,乡民惟以垦种上岭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汗牛痛仆”的意思就是说牛已经累得浑身大汗了,主人仍要使劲抽赶。在传统社会中,耕牛对于农民来说,不仅是家里最值钱的家当,还是他们劳作的伙伴。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会这样拼命使唤。但是即使这样拼命地干,田里产出的粮食仍不够糊口,清朝一个叫任启运的人曾说“江南二百四十步为亩,山西千步为亩,而田之岁入,不及江南什一”。大同的地方志甚至说当时大同地区“岁丰,亩不满斗”。

  山西不但土地贫瘠,而且自然灾害频繁。在清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山西全省性的灾害就达一百多次,平均三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旱灾长达十一年。据官方统计,死于这次灾荒的山西人超过了三百万。

  与其眼睁睁挨饿坐以待毙,不如走出去,也许能闯出条活路来。于是便有了山西人走西口。

  为什么山西人要走西口去内蒙古草原发展呢?为什么不选择去别的地方呢?原来,除了内蒙古草原的自然条件比较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草原阿拉坦汗欢迎山西等地的饥民,让其帮助当地发展经济。

  元朝灭亡之后,以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为首的蒙古部众被迫退到上都(今多伦县西北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史称“北元”。自此蒙古封建主和明朝在中国北方长期对峙,蒙古各部之间亦纷争不断。历经170多年的风云变幻,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孙阿拉坦汗(俺答)占据了河套地区。

  阿拉坦汗是一位贤达开明的有作为的统治者,为发展地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他积极主张改善与明朝的关系,实现通货互市,并多次派使者与明朝谈判;可是明朝嘉靖皇帝一次一次拒绝阿拉坦汗的诚意,并杀害使者,最后导致阿拉坦汗不得不和明朝兵戎相见,率蒙古铁骑旋风般穿越草原,包围了京畿重地,迫使明朝不得不作出妥协,于隆庆五年(公元1751年),与阿拉坦汗在大同签订了“隆庆和议”,实现了北元与明朝间的通货互市。

  此正值明朝中叶后期,由于朝政腐败,晋陕冀边民生活十分困苦,明朝与阿拉坦汗通货互市后,无异给晋陕冀边民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便有许多穷苦边民以及因参与反对朝廷而遭官府缉捕者,为逃生或避难,纷纷越过长城,到“口外”广阔的蒙古草地上谋求生存。阿拉坦汗出于为我所用、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便敞开胸怀接纳了他们,给他们提供土地和毡帐、耕畜和牛羊,让他们从事农牧业生产或铁匠、木匠、毛匠等手工业劳动。由此揭开了晋陕冀边民“走西口”的序幕,也实现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河套地区有机融合的一次飞跃。后来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先后出兵平定西北叛乱,杀虎口又成了供应大军粮草的后勤基地。所以这一带来往的客商很多,最终造成了这个地方一度的商业繁荣。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后来的票号建立。所以,西口之外的异地他乡,反倒成了晋商的发祥地。

  那么,西口在哪里呢?有专家认为特指山西右玉县晋蒙交界处的杀虎口,明朝时称“杀胡口”,清代改其名为杀虎口并沿用至今。因为杀虎口位于长城的另一要塞张家口以西,所以就有了“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的说法。山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流民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大都走杀虎口这条路径,方位是由东往西,这也是杀虎口成为“西口”的一个重要依据。当然,“西口”亦有广义的理解,它泛指通往塞外草原的长城诸关卡要隘,此种观点似乎更为民间所认同。

  西口还有旱西口、水西口之分,杀虎口等长城关隘是旱西口,而地处晋陕蒙交汇处的山西河曲,是走西口的水路码头,故称水西口,河曲至今仍保留着“西口古渡”这一历史遗迹。

  走西口的路上充满了血泪与艰辛。它更像是一种赌博,和命运,和老天爷的一种赌博。赌注就是自己的一条生命。能烤昏人的酷热,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神出鬼没的土匪抢劫……有多少人死在了走西口的路上?当时没有统计也无法统计。

  山西人在民歌里凄惨地唱到:“自古那个黄河向东流,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这无疑是当年走西口人们的哀怨心声。他们为了谋生,不得不背井离乡,泪别父母妻儿,远走异地过着孤苦艰辛的日子,难免心中充满悲伤,更有留在家乡的父母妻儿。

  尤其是年轻的妻子,揪心扯肝,思念在外的亲人。于是她们就用唱曲儿来倾诉心中的哀怨:“哥哥你要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住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呀走西口,小妹妹我送你走,怀抱你那梳头的匣,两眼泪双流……”这首《走西口》的民间小调广泛流行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及河北省北部地区,可谓家喻户晓,人人会唱。其朴实的语言,细腻的风格和荡气回肠的唱腔,高亢、真切的词曲,反映了当年走西口的怆然、缠绵与悲壮。它的歌词其实是妻子送别丈夫,少女告别情郎时说的一些家常话。因为分别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见面,所以叮嘱的就多一些,琐碎一些,生怕有什么自己想不到的地方。

  那年月不知有多少哥哥走了西口,又有多少妹妹流尽了泪花,可以说随便拎出哪个来都是部厚重的故事。刘继兴考证,当时因走西口在内蒙古定居的河曲人就达20万之多,而现在的河曲县,也不过16万人口。当年仅仅一个县就有这么多人走西口,山西全省有多少呢,肯定得是一串很长的数字,数字上血泪斑斑。

  就这样,当年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走西口,走出了一部苦难史,也走出了一批历经磨炼而精明强干的晋商来。如乔家大院的主人在鼎盛时期一度垄断了包头的一切贸易经营活动。而乔家由寒酸贫困通往大财大富的发展道路,就是由先祖乔贵发走西口开始的。包头,现在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两百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叫包克图的小村子。包头人说,因为山西人到这里做生意,才一点一点有了今天包头城的雏形,现在包头城里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样的说法。复盛公就是山西乔家在一百多年前开的商号的名称。

  在走西口历程中变成大商人的山西汉子们回到家乡后,为自己修造的房子大都是豪宅大院,被作为晋商财富的象征。这些院落的第一代主人,在走西口之前,几乎全是一些在家乡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

  然后,像这样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走西口者命运很凄惨。山西的许多地方志中,却记载了大量的这样的故事。如榆次有个姓董的,他父亲和他母亲结了婚就走了,以后生下他。根本没见过父亲,三次到新疆去找,听说在新疆,具体地理不知道。第一次去失败了,过了几年又给别人当长工,赚了钱以后又去找。第三次走到半路上,听到一个人从西北回来,像山西口音,就问,打听,说敦煌有个庙,庙里有个人的长相,像你说的这个人。后来他就往敦煌去,去了以后,到庙里一听,口音是山西榆次人,最后一问就是他的父亲。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晋商衰落和内蒙贸易的停顿,以及政府对此地失去控制,走西口以一种无序的状态进行。而西口之外的地区政局动荡不安,灾患频仍,基层控制能力薄弱,走出西口的移民仍然和口内一样生存无着,大多走上了匪盗之路。走西口又从财富之路变成了从匪之路。走西口的规模也渐渐变小,走西口从此走向衰落。

  欣逢盛世,走西口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走西口的文化内涵却传承了下来,那就是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一笔精神财富。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