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国演义》的深远影响,张飞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是不通文墨的赳赳武夫。其实,历史上的张飞不仅是三国时期勇冠三军的名将,而且还是一位大书法家。
多年前,邓拓在《由张飞的书画谈起》一文里说:“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中也不少,如岳飞、张飞等。”有位读者看了,去信问说:“张飞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长坂坡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人物,怎么也会是书法家呢?”对于这样的疑问,邓拓引了几本古书中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来佐证。
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人陶宏影的《刀剑录》。他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入于吴。”这个《新亭侯刀铭》便是张飞的书法作品。
《蜀中名胜记》第二十八卷中记载,顺庆府渠县(即三国时的宕渠县)有一个八濛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题有:“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两行隶书大字。这段题字说的就是那次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的事情。据说当时张飞非常高兴,得意之际,便以石代纸写下了这段文字。愚以为,《蜀中名胜记》的作者是明代文献学家、曾任四川右参政的曹学佺,此人当时既有文化地位,又有政治地位,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清代人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引自《方舆纪要》上的话也说:八濛山“山下有勒石云: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盖张飞所亲书也。”
《三国志集注》中张飞传集解引,也认为这句话是张飞亲笔题写的。并且说,原刻石经过长久的风化剥蚀,文字已经不太清楚。现存的“立马铭”是光绪七年(1881年),根据岐山知县胡升猷家藏原拓,重刻于八濛石壁的青石质碑石。今陕西岐山县博物馆就收藏有一幅张飞“立马铭”手书碑石原拓,字体、大小均与史载吻合。碑刻共22个文字,用笔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结体浑朴敦实,充分显示了作为书法家之张飞的个性和风格,不失为一篇难得的书法作品。由此可见,张飞的书法颇具大家手笔。
明代的《丹铅总录》中,也有一条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常严剑珮,人间刁斗见银钩。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飞所书也”,说明这个铭文是张飞所书。
陆游青年时代曾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冲天之志,没想到早在三国时代就有张飞替他真正做到了。元吴镇《张翼德祠》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著名的书法家--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像都比不上他。
在古代,书画往往不分家。张飞不仅书法作品甚佳,而且还很爱画画,尤其喜欢画美人。据明代卓尔昌编著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张飞的书法真迹尚有存世者,可惜的是张飞画的真迹却至今尚未发现,这也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