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历起始时间:2005年6月26日
《郑和与西洋》的剧本写得还算顺利,三个月后杀青。我在新交的几位文学朋友中传阅一番,总的说评价还不错。后来经人辗转介绍,与北京亚迪影视公司的王昭搭上了线,我把剧本的电子稿传去,他仔细看过稿,约我方便的话去北京一晤。
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我正想带老伴和外孙去北京玩一趟,亮亮今年夏天就要上小学,要套上笼头了,以后再带他出门游玩就没这么方便了。当然学校放寒暑假时有足够的时间,但那时天气太冷或太热,出门游玩太辛苦。
我们参加了一个散客拼成的旅游团,很便宜的,七天游每人才980元,亮亮不计费,只用买火车半票。我们在北京玩了几天,日程安排得像打仗,人人累得筋疲力尽。旅游团安排的伙食糟到家了,有人开玩笑说是吃了七天的忆苦饭,但饿惨的游客们个个吃得十分香甜。最后一天是参观海洋馆,我让老伴领亮亮随团去玩,我则和王昭约好在一家名字为“竹趣斋”的茶社见面。
茶社离亚迪公司不远,在一条较僻的小街上。进了门是一个照壁,上面画着修竹幽4.雅间里也是竹桌竹椅,竹壶竹杯,连茶叶筒也是竹制的,上面烙着隐士品茗图,两句小诗:留客清谈深竹里,鼎煎茶浪起滩声。我欣赏着四周的摆设,心想这位王昭很会选地方。
与王昭见面后两人都有些惊奇:我没想到他如此年轻而他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退休老人。他说:依你的文笔和开放式的构思,我以为你最多40岁。我则笑着说:依你在电话中闲聊时的沉稳,我以为你至少45岁呢。
王昭问我是不是第一次写剧本,我说是的,“如果不算前生的话”。王昭响应了我的笑话,笑着说:“一般来说,这个问题的默认时空域是不包括前生的。”
他给了一句简洁的评价:“我没想到这个剧本写得如此之好,好得出乎我的预料。”
虽然我俩年龄相差悬殊,但这位年轻人的评价仍使我很高兴。接下来王昭坦率地说:“虽然剧本很不错,但投拍基本没有希望。你不要忘了,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但影片拍出来肯定赶不上了,这是个大制作的电影,至少得两年的拍摄期。既然赶不上600周年纪念,没有哪个公司会感兴趣的。费用也很高,我想恐怕得上亿。”
王昭又说:“说个透底话吧,这个电影不能投拍还另有原因。那儿……”他用手指向上指指,“肯定不感兴趣。随着国力增强,中国肯定要走海洋大国的路,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眼下造这种舆论还太早,会引起不必要的惊慌。这个世道真他妈邪门,有的国家一年4000亿的军备投入还理直气壮,中国稍稍扩充一点海军力量就被大肆炒作。你的剧本好就好在那几种开放性的结尾,但难也难在这些结尾上。你提出郑和可能继续西行,发现美洲,大明王朝在南北美建立殖民国家,又逼迫英国割让爱尔兰给中国。中国人接过了原由西方人扮演的角色,也接过了原属于西方人的罪恶,如屠杀土著民族,建立黑奴制度等。作为逆向的思辨,这都是极深刻的,但目前的政治格局,谁敢拍这些东西?某些西方人该不会借机大喊大叫‘海上黄祸’?”
我点点头:“你说得完全对。其实我自己也估计到,剧本的结局极可能是石沉大海。我是只求耕耘,不求收获。”
王昭笑着反驳我:“不求收获是书呆子们惯用的精神胜利法,咱们别玩这个,既然写,就要千方百计让它成功。”他劝我不要灰心,“如果你耐得住寂寞的话,就静下心好好修改这个本子,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我估计,用不着等到郑和下西洋650周年那一天,也许在二三十年之内,国力的增强就会呼唤这部电影。那时它必将造成全民族的轰动效应。所以别急,好事不在忙中取,一部电影要想得到大成功,四分在创作,六分在‘势’。其实这部剧本已经很不错了,通篇一气呵成,情节与思辨有很强的深层联系。我冒昧猜一下,你写剧本可能为时不长,但其构思是早就开始了,也许十年前就开始了。我猜得对不对?”
我想起12年前田田的创作,想起那时我同儿子及文学朋友对剧本的反复推敲,不禁黯然:“王先生,你的眼光很厉害的。不错,12年前就有人着手了,可惜那人已经不在这个人世。我是接过那人的接力棒。”
王昭同情地看着我,他看出这个话题激活了我内心的某种涟漪。当然,他绝对想不到那位“已经不在人世”的先驱会是我的儿子。我驱走自己的黯然,“你放心,我完全耐得住寂寞。我会耐着性子磨剧本,让它尽善尽美。只可惜,我不一定能活到电影投拍的那一天。”
“祝愿凌先生能活到那一天。如果不能,希望能让我来接棒。咱俩不妨做个约定。”
“好极了,咱们这就算约定了。”
我和王昭聊得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约定了在二三十年内、尤其是我去世之前的常效联系办法。外面天慢慢黑了,若平打来电话,说今天的游玩已经结束,她和亮亮回旅馆了,我们这才告辞。
从北京回去后我接受了工厂的返聘。刚退休两年,工厂的变化已经令人不敢相认。国营厂变成了股份公司,老一茬的领导全都退位,现在的副总、主任们不乏我的老部下,或者我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他们待我很好,为我腾出单独的办公室,配置了必要的家具电器。工作也很自由,有事则来,为他们审图或在技术方案上把关;无事则尽可闲云野鹤,没人盯着我考勤的。返聘工资虽不高,但加上我的退休工资,足够我跻身小康之列。
陈习安得知我退休后又一次诚邀我加盟。经过那次公司分裂和带着血腥味儿的官司之后,他的富健与田红英的富强都伤了元气,当然受伤最重的是富健。此后3年它一直没能翻身。陈习安惨淡经营,卧薪尝胆,直到今年公司才开始复苏。陈总已经50岁了,面相上一点儿不显老,与我谈话时仍是意态飞扬。他说:
“先要谢谢你那次去看守所接我,人生处在逆境时更能见真情。要知道,那时我自己的妻子都飞走了啊。子风,富健不景气时我不愿邀你,现在,富健养了三年伤,已经羽翼渐丰,有实力起飞了,你也办了退休,我才对你旧话重提。希望你到我这里大展鸿图,还是那句话,我不相信老兄甘愿把一生在此刻就画上句号。你还不到60岁嘛。”
他又说:“凌先生,我说句话你信不?别看富健今天比富强弱得多,3年之内我要让它赶上富强!5年以内我要超过它!”
我盯着陈总的眼睛。那里面有熊熊燃烧的火焰,几年来的挫折非但没有让它熄灭,反倒让火头更旺。我佩服此人的意志和韧性,也无法克制对他的怜悯。我说:
“我信你。首先我相信你的才干,第二我相信仇恨的力量——对你前妻的仇恨,也许是夹杂着爱意的仇恨。仇恨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一定能创造出凡人不敢想的奇迹。只是我怀疑一点——这样值得不值得?你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人生,剩下这三分之一,又让仇恨始终主宰它,值不值?值不值?我如果是你,会立刻捐弃前嫌,与前妻重归于好,然后过一种不那么剑拔弩张、不那么刻意追求的生活。习安你愿意吗?你只要点点头,我就去田红英那儿为你牵线。说句吹牛的话吧,我对田红英的了解并不在你之下。据我所知,田红英很在乎你的,她那么狠毒地出手,恰恰是因为她在乎你。你只要回头,她一定会重新接纳你。这些年,你们都没有重新建立家庭,也许都在潜意识中等着对方。当然,破镜重圆也不会那么简单,需要你俩都对自己的人格作一番调整。”
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知道这番话非常残酷,把陈总眼睛中的光辉一下子泼熄了,彻底地泼熄了。他沉默着,很久才疲惫地说:“我做不到的。你对我的剖析很对,一下子点出了我的心魔,但我不可能以败军之将的身份回到她的屋檐下,不可能的。咽不下这口气呀。”
我叹道:“我也知道你不会听我的意见,我只是尽朋友的义务。”
他说:“看来我不必邀你加盟了,你肯定不会来的,我看得出,从心境上说你已经归隐田园,看淡了尘世间的名利。”
我笑着说:“对,我已经退休了,从心理上真正退休。谁也邀不动我了。我很珍惜这个‘不刻意追求’的晚年。”
我完全适应了新生活。白天上班,闲暇时就关到屋里看书、写东西。不过我从不强迫自己写,只有当某个灵感或写作欲望“自动”流出来时,我才把它拾起来,转变为文字。我在时间之河的岸上徜徉,随意而自适,偶尔弯下腰,拾几颗闪亮的贝壳。至于《郑和与西洋》的修改就更不着急,反正有的是时间,我只要赶在本人驾鹤西归前把它改完就行。其实改不改都不打紧的,世上哪有绝对的完美,也许过分雕琢反而会降低剧本的自然美呢。
生活中自然仍有不如人意处——若平心中的心魔。我不知道这些心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悄悄潜入她心中,现在已经扎根很深,无法剪除了。她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心结:她责备自己不小心造成了30年前那次煤气中毒,损伤了女儿的智力,耽误了女儿的一生;她自责没为凌家生一个男根,最不该的是那次人工流产,她说那次若生下来,肯定是个男孩,又漂亮又聪慧,今年该大学毕业了;她念念不忘公爹临死时对她的责骂,她说我这辈子真心想当一个好媳妇,我对公爹没二心,为啥落了这个结局?其中她最大的心结是:担心某一天自己也会糊涂,会做出伤害孩子感情的举动。这种担忧非常认真,甚至排上了她的生活日程,她多次认真地与我讨论如何避免它,比如:事先准备好安眠片,免得等病卧床榻时连上街买药都不可得,她有一个得癌症的同学就是这样……
这些心结非常可笑的,但她却非常执著,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无论我和点点怎样喻解都无济于事。她常叹息:人生一世,实在是太累太累。而据我看,她的心累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找的,还害得别人跟着她心累。我不免感慨,当年那个开朗的姑娘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位心理扭曲的老妇?我想起她在农场时,指着狼猪后胯间的蛋蛋,大惊小怪地说这头猪怎么长了一个肿瘤?之后红着脸对我说:人家真的不知道嘛。想起她笑嘻嘻地劝我去考大学,说你安心去吧,家里的一摊全交给我啦……
她曾经非常开朗的。我后悔没有早日发现妻子的心病,如果在刚萌芽时就着手,也许她不会发展到今天。如果我没砸碎那个魔环……打住,打住打住。我已经决定永远摆脱它的诱惑,我不会后悔的。而且这种事情又如何能准确逆料?它和一个人特有的心理素质有关,比如,如果换成田红英,以她的性格,可能会撒泼、骂街,但绝不会陷于对“老来糊涂”的恐惧中……打住。打住打住。我在心里嘲笑自己:你这个老登徒子,收收心吧。在这个人生中,田红英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就别对她念念不忘了。
2005年8月16日,晚上8点。我破例没有和老伴一起做饭后散步,而是独自一人来到河边。今天“曾经”是个特殊的日子,在第一个人生经历中,若平是在这天溺水而亡,而天乐公司总经理凌子风每年的今天都到此地吊唁,20年间(从1973年到1993年)从未间断。后来我返回过去救出若平,这个忌日当然就不存在了,我也不大来这里。但今天我来了,我说不清是为什么。
与1993年相比,这儿建设得更为繁华了。小岛上竖起一个很大的柔性结构的电视大屏幕,其尺寸在全国也属前几名的。屏幕上流动着五彩,流动着信息和时尚。五彩映入水中,水中也成了缤纷世界。河对岸有不少人停下自行车或摩托车观看,过往的小汽车也照例在这儿减速。这边,挨着早年的饭店又办了两个儿童游乐场,音乐声和霓虹灯光驱走了夜色。饭店也重建了,现在是仿古式建筑,飞檐斗拱,雕花窗扇,隔窗望去,屋内灯火通明,富贵逼人。我在饭店外停住脚步,不想进去。当年的凌总每年此日都要来的,出手大方地订下了邻河的那张桌子,饭店老板和他很熟悉。但饭店老板不会认识我的。
我在河边沉思默想,河水裹带着点点亮光,缓缓流下去。我看着它,如同看着时间之河。我的人生在时间之河里流逝。我的前几个人生,若平的、点点的、田红英的、田田的、陈习安的……人生,所有人的人生。
算了,不想它了。我不想再缠绵于过去。如果那具魔环还在,我倒宁愿跳到十年之后走一趟,不是为了规划什么或改变什么,而仅仅是作一个游戏,是对自己的人生结局作一个提前的探视。在持有魔环时,我曾数次回到过去,怎么就从未想到去探视未来?……我无可无不可地想着,忽然愣住了,因为在这一刹那,我忽然感觉到一阵非常熟悉的恍惚感,它从每个细胞中泛起,摇撼着我的肉体和意识。那是作时间旅行的感觉,我经历过六七次,已经非常熟悉了。
莫非在砸碎那具魔环之后,我仍具有跨越时空的能力?
被摇碎的意识重新拼拢,变得澄清。我从比惚感中走出来,重新审视四周。没错,这儿已经大变样。那个超大型电视屏幕消失了,重建的仿古式饭店又恢复了1993年的老样子。连我的身体也变了,我能感觉得到它的变化,只是,肯定不是变回到1993年,而是比2005年更为衰老。我在夜色中审视着自己的双手,皮肤枯干,手背上已经有了老年斑。我掏出手机,没错,上面显示着:
2015年8月16日,星期日。
这么说,我确实是到了十年后——但为什么周围的环境更像是在1993年?我一时弄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皱着眉头苦苦地想着。忽然——我吃惊地发现,在1993年的旧饭店中,在靠窗的桌子上,坐着——凌子风!45岁的凌子风,时任天乐公司总经理的凌子风,作为红英丈夫和田田父亲的凌子风,还没有碰上黑衣人因而也没救出若平的凌子风。他面前摆着四碟菜,一壶酒,两个酒杯。他一杯一杯地喝着,同时向窗外的河水中酹酒。他是在祭奠自己20年前死去的未婚妻。
我叹息一声,理清了这个变化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砸碎魔环之后,我仍具有跨越时空的能力。实际上,那个黑衣人早就向我指出过这一点(他说我砸碎魔环后就会摆脱时间的羁绊),只是我一直忽略了它,从没打算尝试过。现在,当我偶然迸出“想去十年后一趟”的想法时,这个能力被自动激活了。于是我来到十年后,与老了十岁的我合为一体。只不过这时出了点意外,或者说是巧合:在两体合一的瞬间,那个十年后的“我”恰恰正走在返回1993年的路途中。于是,我最终仍落在1993年的时空中,还是没能去探视未来。
而窗内坐着的那位,则是尚未见到魔环的凌子风,自然天成的凌子风,没有几个人生的生硬接茬,没有扭曲和错位。
那个凌子风正在痛苦的回忆里煎熬。由于他的疏忽,未婚妻淹死了,在花蔻未开时就早早去世了。这是他终生的自责。我能带他回到过去救出若平,抚平他终生的痛。但这么一来,势必要搅乱他的人生。他的人生一经修剪,就再也回不到原璧的状态。
我怜悯地看着窗内的凌子风,看着另一个我,22年前的我,就像历尽沧桑的父亲看着尚未知晓天命的儿子,就像离体的灵魂看着留在尘世的肉身。这种自己看自己的感觉真是非常奇怪。我不想在他面前出现,不想搅乱他的心境。这会儿他非常痛苦,但再深重的痛苦也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淡化、忘却。他可以沿着那个相对顺遂相对富足的生活走下去,做强他的公司,带大他的天才儿子,与豪爽霸道的妻子吵吵闹闹地白头偕老(当然也有可能反目成仇)……
这其实是一个更为可能的选择,是凌子风原生态的生活。只是……何若平和点点,还有亮亮,就会在宇宙中消失,再也不会出现了。
我在窗外久久地犹豫着,无法决定自己的行止——走前一步,我就要搅乱他的生活;退后一步,也会抱憾终生。是上前,还是后退?
当45岁的凌子风第一次遇见神秘的黑衣人时,后者在他眼里是睿智的化身,是上帝,是时间之神。黑衣人对世界成竹在胸,可以一挥手改变生活的流向。那时他怎么会知道黑衣人现身前也有踌蹰?他怎么知道黑衣人就是他阅尽沧桑后的自我?
我犹豫良久,决定不再干涉他的生活。于是,一声长叹,我转身离去……
我没有犹豫,拾级而上,走进饭店。也许在另一个时空中,我会最终决定不干涉他的生活。那是一种可能,但只是可能性之一。现在,我决定在他面前出现。如果我不出现就不会有若平和点点,甚至不会有一个可以做出“不干涉决定”的我。我们在舞台上演出,但剧本并非我辈所能决定。没错,我的干涉会扰乱他心境的平静,改变他的生活轨迹,但这正是他(我)应该经历的磨难。一个人只有亲历诸多磨难之后才能知道生活的真谛。
我在角落处的一张桌子前坐下。这具67岁的身体已经比较衰弱了,十几级台阶竟然让我微微喘气。我要了四碟菜,一壶酒,两个酒杯,这些酒菜与那个凌子风要的完全一样。我默默喝酒,悄悄观察着临窗的凌子风。这会儿我穿着黑衣,黑色T恤,戴着黑色墨镜。这身打扮是若平为我挑选的,因为尚黑是她近年来的爱好,于是她无意中为我(黑衣人)挑选了演出服装。在我口袋里还装着一只玉镯,是我进饭店前拐到临街的小摊上随便买的,便宜得让人吃惊,仅20元钱一只。这只是一个小道具而已。为了让从未经历过跨时空旅行的凌子风相信我的能力,这个道具还是必要的。我很清楚这一点,因为——我了解自己在22年前的心理,没人能比我更了解自己了。
其实这个道具无关紧要,它的作用就像是积分运算中的鬼变量。到适当的时候,这个道具可以从舞台演出中退出的,它的退出丝毫不会影响剧情的递进。
于是,我做好了准备,怀里揣着一个冒牌的魔环,开始干涉我的前生。然后那个45岁的“我”将依仗魔环救出若平,会在时空中反复奔波,在几个人生中反复切换,最终变成神秘的黑衣人,出现在这座饭店里,把魔环交给原生态的凌子风……这是一个闭口的循环,开头与结尾切合得天衣无缝。开始即为结束,结束即为开始。一条蛇吞吃了自己的尾巴,然后在自己的体腔内获得新生。
唯一不清楚的是,这种跨时空旅行的能力从何时起凭空出现,加在我的身上,加在这个闭口的循环之中。不过,承认这个事实就行了,没必要孜孜以求地弄清它。
我悄悄待在饭店的角落,关切地注视着凌子风。他已经有八分醉了,正喃喃自语:若平,若平,你在哪儿,你能听见我喊你吗?周围的吃客们都没听见他的自语,他们觥筹交错,用世俗的欢乐淹没了一个人隐秘的痛苦。现在该我出面了。我拎着酒瓶走过去,为了怕他认出我(认出22年后的自己),我没有取下墨镜。
我微笑着说:
“我想,两个喝闷酒的男人也许能有共同的话题。我能坐这儿吗?”
……
(本文是作者同名长篇小说的缩写版)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