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和老公还比较浪漫,也出于对孩子的安全考虑,外出吃饭都会挑选一些档次相对高一点、环境相对好一点的餐厅。直到有一天,我们去西安旅游,走在美食一条街上,我和他爸兴奋地这家小店买一点,那家铺子尝一点,可是小朋友却一家也不肯吃,直到走入一家场地略大、环境略好的饺子馆,他才肯坐下来吃点东西。我们这才意识到我们从前不经意的做法给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不过,我们也没有把这当回事,因为我们相信这只是需要时间、需要经历就可以改变的事情。他才多大一点的小屁孩呀,能说这个特点就会一辈子跟随他了?才不会。
在饺子馆把他喂到七成饱,我们带着他继续在美食街逛,继续每家有趣的小吃都尝一点。还像之前那样在我们吃的时候也递给他一份,他吃就吃,不吃我们就帮他干掉,也不说什么话。就这样,从街头逛到街尾,虽然他还是没有像我们那样吃得欢,但已经吃了好几样了,也算是一大进步了。我相信,我们欢乐的品尝气氛一定会感染到他的呀。
果然,西安之行的尾声,他已经跟我们一样,可以大快朵颐地品尝路边美食了。
还有一件事,大约是他幼儿园小班时,他特别排斥外面的公共厕所,坚决不肯在外面上厕所,除了那些干净的酒店。有一次,我们乘高铁从外地回家,他有了尿意,我就带他去上高铁的厕所。说实话,高铁的厕所算蛮干净的了,可是他就是不肯上,觉得不够卫生,任我磨破了嘴皮子,告诉他,妈妈觉得很干净,绝对可以让宝宝放心,宝宝要相信妈妈,他就是不肯妥协。后来,硬是一路憋到了家,居然也没有尿裤子,也真是神奇。
我觉得,仅凭这些,不能就判定孩子有洁癖啦什么的。孩子年幼,他除了家,就是幼儿园,活动范围有限。即使家长带他外出,考虑卫生和安全,去的也都是环境相对好一些的地方,对那些不同于家庭和幼儿园的卫生设备啦,不同于之前去过的环境好的地方啦,他们还缺乏了解和认知,让他们一下子就去接受,自然就有些困难。家长如果不把这些事情当作一回事,只是顺其自然地去面对,不评判,不批评,就像一种脱敏训练,一点点接触,一点点加强,循序渐进,随着孩子的成长,眼界的开阔,人大一些了,去的地方多了,见多识广了,这些所谓的问题都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你不经意间化为无有。
但是如果你批判,当孩子排斥在环境不好的餐馆吃饭,排斥上他认为不干净的厕所,你分析,你说理,你批评,你一遍遍地纠正,一遍遍地催促,希望他可以立刻之间就改变这个你所认为的毛病,那么,你真的就是把这个原本无意识的行为种成他的“毛病”了。
你不说不做,在上一个不好的环境里他排斥了,但他见识过了,了解了,到了下一个可能同样不好的环境里,他已经认识了,熟悉了,有了安全感,他的神经就不必紧张了,他就会忘了要排斥,他就自自然然地做他该做的事情去了。
但如果你说了,你批评了,上次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说过,批评过,到了下一个同样的环境里,他对环境的反应倒在其次,对于你的说教和批评却立即忆起来了,他马上就记得是因为他的排斥才会引起的你的说教和批评,于是,他就又记起来了:他要排斥这里!
这就是一只钩子——上次他的排斥是他的本能反应,这次他的排斥却是你用说教、批评、不断强化给他的印象打造成的钩子钩起来的!
我们一路行走48景,都是逢山登山,遇水涉水,碰到过干净的厕所,也碰到过不干净的厕所,都云淡风轻,一笑而过。印象深刻的反倒是儿子第一次在外面独立上公共厕所的情形,是在鼓楼公园。我激动得啊,他慢慢往厕所里走,我就在他身后偷拍,他一出来,我也立即咔咔,瞧我这老妈“狗仔”当得!现在给他看照片,他说:“我上个厕所你都要拍,真是!”哼,我现在啥话也不说,把这个梗留在这儿,就等你将来也当父母了,给你看!
§§第四十四章 我的南京,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