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朝还有一些很有影响的怪事,譬如,朱棣当政后继续沿用了原有的特务组织锦衣卫,恢复了洪武晚年被朱元璋撤销的锦衣卫刑狱。对于锦衣卫,我们在《大明帝国》系列之《洪武帝卷》中已经详细地讲过了,它是明初朱元璋开启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大创举,锦衣卫主要是针对皇权潜在的政治危险而展开活动的,它权力极大,无所不能。理应说来,有了锦衣卫,皇帝的集权加强了,政治潜在危险下降到了最低的程度。但令人不解的是朱棣上台后又增设了新的特务机构东厂,这是为什么?
我们不妨来看看朱棣自进入南京城以后的“遭遇”:金川门之变后,燕军不费吹灰之力进了南京城,但出人意料的是朱棣还没有喘上一口气,就在金川门边上遭遇了一场未遂行刺,建文朝的文弱书生御史连楹就是行刺朱棣的大英雄;后来朱棣通过大肆杀戮,控制住了南京城的局势,朝政也逐渐地正常化了,谁料又有一个叫景清的“降臣”突然对朱棣进行行刺,可把这个新皇帝吓得不轻啊。所有这一切表明:京师南京并不欢迎新皇帝,对此朱棣十分明白;再者,整个建文朝只有29个大臣出来投降,这就使得朱棣更加郁闷不已:还有600多号的大臣要么选择出亡,要么选择殉难,这样的境况可以说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明代学者张燧就曾说:“我国朝革除,虽南北交兵,原叔侄相代,乃当时死难不屈之臣,上自宰辅,下逮儒绅不具论,而深山穷谷中往往有佣贩自活、禅寂自居者。异哉!此亘古所无也。”
大明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过。历史上每每碰到改朝换代时,往往会出现一小部分誓死不降的“忠臣节士”,尤其是在两种情况下特别激烈:一者就是异族入侵;另一者就是农民起义军推翻腐朽的封建王朝。远的我们不说,就拿明朝来说事,明亡清兴之际,按理说这是最能显示出气节的时刻,可是大明“忠臣孝子”为国为君殉难者却是屈指可数,远没有从“建文”转向“永乐”时那样的规模,那般的惨烈;被崇祯朝大臣们视为洪水猛兽的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时,“文臣、阁部、词林、卿寺、台省以及郎署,自裁者仅二十人,竟无一人骂贼而死”。
但“靖难之役”后建文朝竟然有463个大臣拒绝投降,突然间来了个人间蒸发,110多个大臣及其家眷视死如归,赴汤蹈火,这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实使得魔鬼朱棣寝食不安、如坐针毡;再说就凭明皇宫里那一具已经烧焦了的尸体就说是建文帝,似乎太过于草率。骗别人可以,但骗不了自己,朱棣当然会心神不宁,原本用来消除皇权潜在政治危险的锦衣卫却又“一无成就”,细细想来,就靠一个特务机构锦衣卫就能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可能!所以朱棣要建立新的特务机构——东厂。与此同时,朱棣还在酝酿将大明帝国都城从这个充满了对他的敌意的建文朝旧都迁往自己大本营——北平的计划(有关朱棣迁都北京的事情,我们将在《大明帝国》系列之《永乐帝卷》中详述)。
以上我们从永乐帝及其周围“怪异”十大疑入手,分析了朱棣的“心病”症结所在,其个个疑问、条条证据都有一个指向——建文帝没死,他出亡在外。
最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金川门事变后的客观实际来看,建文帝并没有彻底失掉天下:江南大部分地方效忠建文帝;中都凤阳控制在忠于建文帝的都督同知孙岳手中;山东由建文朝的铁汉文臣铁铉守着;淮安由朱元璋的爱婿、托孤大臣梅殷掌控,“尚拥兵淮上”;东北地区的守将还忠于建文帝;更有云南地区由对大明帝国忠心耿耿的朱元璋“义子”沐英之子沐晟镇守,因此说,建文帝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外逃出去可图东山再起。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唐玄宗将国都长安都丢了,后来还能收复,这样的典故对于喜欢读书的书生皇帝朱允炆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更有建文帝好情面,就如朱棣钦定的说法,建文帝不好意思去见叔叔,这就更加反证了建文帝“回避”是惟一的好办法,既然火堆中找到的是不能确定的“建文帝尸体”,那么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建文帝逃跑了。
§§第三章 建文出亡两次“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