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当时钦定的说法,建文帝是“阖宫自焚”了,朱棣就“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作为叔叔,无论从血缘亲情关系还是帝国皇家礼仪的哪一个角度都要慎重对待“自焚”而去的侄儿,于是,“帝(明成祖)问葬建文帝礼,(王)景顿首言:‘宜用天子礼。’从之”。
上述“正史”明明白白地讲了,朱棣不知道如何下葬已经烧焦了的所谓的建文帝尸体,而已经投降了朱棣的建文朝翰林侍讲王景明确地说要用下葬天子的礼仪,换一句话来说,就是用下葬朱元璋一般的礼仪来下葬所谓的建文帝,朱棣也依了。但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大疑问:既然是朱棣“备(天子之)礼葬建文君”,这是非同寻常之礼和非常之规制,在中国这样有着几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里,一般普通百姓尚且注意丧葬礼仪与坟茔建造,更何况现在要葬的是人间之主,由此可以说,建文帝的陵寝应该是很有规模的,那么这个很有规模的建文帝陵寝会在哪里呐?既然朱棣以天子礼仪下葬了侄儿,总该给侄儿立个像样的碑,如是,那御制碑又在何处呐?
对于这等问题,不仅仅是现代人发问,事实上300多年前明末历史学家谈迁就已经相当重视和留意了。他在经过了仔细的调查与考察后,这样写道:“金陵故老,无能指建文帝葬处。非其迹易湮也,史牒禅代沿例久矣。孟氏所以不尽信书也”。换句话来说,明末在南京的大明遗老遗少压根儿就不知道建文帝葬在何处!用孟子的话来说,尽信书还不如无书。
这怎么可能?堂堂一代天子,居然连死了以后的陵墓都没有,这太不吻合常理了。有人说,那是因为朱棣充满了对侄儿朱允炆的仇恨,故意不给他造陵墓。这种说法完全没有道理,甚至可以说是对明初那段历史的极度无知而空口胡说。要知道,金川门之变后,篡位者朱棣在南京的处境并不佳,他一进南京城就遭到了一次未遂“行刺”,后来又在明皇宫里遭受了建文朝大臣景清的“行刺”;还有,95%的建文朝大臣不肯投降。所有这些都表明,当时朱棣急需要的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征服,还要从心理上使那些不肯投降与观望的人们臣服,所以他也巴不得搞个“结果”来,向人们做个交代。对此,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曾指出:“必以置陵守冢为用天子礼,则未必然。但葬时稍用天子仪仗,以震都人耳目,为绝天下人望之计,与出其尸于火,意正一贯,不必甚以为难信也。”
我们将孟森先生的话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朱棣尽管没有确认朱允炆已经死于大火,但他让人拣了一具死尸当做朱允炆的尸体,用下葬天子的礼仪将他给葬了,但不一定就建造很像样的陵寝。这样做就比较吻合了当时朱棣的真实心理:一来可以让建文朝的人们死了心,你们的皇帝都已经死了,还是“识大体、懂大局”吧;二来建文帝到底是死是活,朱棣心里毕竟没底,所以对于陵寝的建造他就没必要“遵制”了,否则的话,万一今后发现了建文帝,又将如何处置呢?
正因为这样,所谓的建文帝封冢在当时肯定就不大,官方不必明确记载,大明帝国的太常寺也不会认真按时祭扫,时间一长,所谓的坟茔就湮没无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