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个人工作作风
〇贵于勤政——朱元璋穿着“鹌鹑衣”上朝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少有的勤政的皇帝,他常常以勤励自勉,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上朝听政,太阳下山之后才返回后宫。夜里睡觉也睡不安稳,往往会想到一件事情就马上披了衣服起来,把要想做的事情按照次序一一写下来,等到天一亮便派人去处理。他自叹“寝不安枕,忧悬于心”,就是讲“我不是不想睡觉啊,而客观形势不能不使我这样做!”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与同样平民出身的汉高祖刘邦大不一样。刘邦登基后,尽管事情很多,但他始终未改特别好色的本性,一见到小美眉戚夫人的美貌与柔情,就不想走了。朱元璋似乎没有这样,否则的话,那么多的国家事务怎么能忙得过来啊。
有人曾对朱元璋一天的活动做了研究,将他每日的日程安排理了个“头绪”:大约天亮之前的两三个小时就起床。我们按照夏天来计算,5点半左右天就亮了,也就是说朱元璋要在后半夜3点左右起床。起来干什么?据说他有一个生活习惯叫“默坐审思”,就是静坐默思,当然不是念佛忏悔,佛教在他的心目中可能早已荡然无存了,否则的话,他绝不会魔鬼般地屠杀那么多的无辜生命;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打从参加郭子兴起义军那天起,他就与佛界道了别,从“彼岸”走向了“此岸”,否则不可能是他当皇帝的。凌晨4~5点钟时朱元璋出乾清门到奉天殿去听政,由此推算,一般大臣都得在夜里3点就要起床,并开始准备出发去上班。因此那时在南京城里只要有朝官住的地方,经常是后半夜大户庭院里一片忙碌,即使这样还弄不好,做大臣的赶到明皇宫时已经迟到了。一次、两次还可以,但天天这样“闹着”上班,不要搞出什么精神病来?所以好多大臣都受不了,前章讲的那个文人钱宰就是这么一个私下喊苦的人,但大多数的大臣是敢怒而不敢言。
那么朱元璋每天这样做是不是真的那么忙?会不会是他“作秀”?我们不妨来看看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8天的时间里,朱元璋一共批阅内外各个衙门的奏札共1 660件,处理国事约3391件。这样给它平均算一下,就是说朱元璋每天要处理国事400多件,批阅奏札多达200多件。我们按照每件奏札最少500字来计算(否则什么问题也没讲明),那么朱元璋每天光阅读文字数就要10万字。
一般来说,朱元璋每天上两次朝,天亮时分的叫早朝;下午后三五点钟左右再次听政一次,这叫午朝,天色昏黑时分他才回宫。自朱元璋起明代皇帝形成了一天两次听朝的习惯。明朝前期五帝都遵守,即使是那个身子骨不是太好的明仁宗也没有破坏这个规矩,只是到了明中期英宗时才开始改了。因为英宗即位时还是个不到10岁的娃娃,受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而朱元璋的勤政贵在坚持,“隆寒甚暑,未尝少变”,这实在是难得。所以史书说他是“振古罕俪”,就是说这么勤政的皇帝历史上再也没有第二位。
以上是我们从一天的工作“行程”来看的,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朱元璋是如何对待国事的?
在工作之余,或者说稍微有点闲暇,他就要和儒臣讲论经史,这是史书的记载,按现在的说法,很可能就是进行扫盲与进修一般“充电”;即使在吃饭时,他也不忘国事,一旦想到了,就马上记在小纸片上,然后挂到自己衣服里,“累累满身”,所以朱皇帝的衣服成了“鹌鹑衣”了,即像鹌鹑的花条羽毛一般。一旦到了上朝时,他会将它们一一取下来,然后叫底下的人去办理。
有人说,朱元璋这样做到底累不累?累啊!他自己曾写下这样的诗来自嘲的:“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既然这么累了为什么还要这样?问题关键在于好多事情都得他自己去做,这叫事必躬亲。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事必躬亲?
〇事必躬亲——刘基等拿了一块不该拿的肉,被朱元璋扣了一个月的工资
我认为朱元璋事必躬亲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他猜忌性很强,对什么人都不怎么放心,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第二,他苛求完美,对别人做事总不满意,只有自己做了才会心里好受一点;第三,他平民出身,几十年的艰苦环境使他一直保持着平民的生活习惯,没有和平年代的“太平”皇帝那样讲究闲情逸致。《明实录》说他“泊然无所好”,即说他没什么特别的爱好或言嗜好,相反倒是对细民小事乐此不疲,事必躬亲。当领导的这种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可以解决一些“高处不胜寒”的社会顽疾,但缺点也明显,弄得手下人不知所措,甚至还会侵夺了相关衙门的权限或者小题大做。而朱元璋这种事必躬亲在历史上也确实少见。
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有人奏报说,镇江府等地的一些饲养官鹅的老百姓将鹅养瘦了,按律不仅要赔偿价钱,而且还要治罪。朱元璋听后马上就过问起这事了,他说:“以微物而厉民,岂为政之体乎?”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严加制裁百姓,这难道是我们为政所要做的吗?最终由于他的插手,这些养鹅人才没被处理。
洪武六年(1373)八月,御史大夫陈宁受皇帝朱元璋的委托举行了祭孔典礼,按朝廷规制,典礼结束时每个参加祭孔的高官都能分享到一份礼物——祭祀用的肉,但丞相胡惟庸、诚意伯刘基、参政冯冕等人并没有参加祭礼,陈宁在分肉时可能照顾到大家都在朝为官,就一块享肉没什么了不得的,大家都有份,给胡惟庸、刘基等都分了。可哪知道皇帝朱元璋知道后很不高兴。按理这样的事情再怎么讲也是件芝麻大的事,但他没有放过,下令停发刘基等人一个月的工资,御史大夫陈宁知情不举,就得要为此连坐,皇帝下令扣他半个月的工资。不就拿了一块不该拿的肉,值得一个堂堂大明帝国天子去追问处理此等小事?由此可见朱元璋做事做得也够细心的了。
〇雷厉风行:他想干就干,想杀谁就杀谁……
朱元璋的工作作风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雷厉风行。大明开国时朱元璋刚刚四十出头一点,正值壮年时代,加上十几年的杀伐,成功领袖的优越感,使得他十分自信,工作起来雷厉风行。这样的事例太多了,譬如,明初,帝国各部衙门所进之表笺沿用了元末以来四六对偶的文式,这样的文体格式中不仅有许多与朱元璋的忌讳相冲撞,如“与民作则”“质本生知”等语句,而且还显得啰嗦,加上所用文字生僻甚多,半文盲的朱元璋见此就深恶痛绝,下令“今后笺文只令文意平实,勿以虚辞为美也”。就是说今后臣下上奏只要简单地讲事,不要用一大堆优美的客套语,并要求用口语直解编集文章。洪武六年(1373),他命令翰林儒臣,选取唐代柳宗元写的《代柳公绰谢表》和韩愈写的《贺雨表》作为表笺统一格式,颁行全国,要求臣民的表笺奏疏一概“毋用四六对偶,悉从典雅”,即禁止政府官员的文书使用长期以来官场习用的骈俪四六文体。这样使得大明初期的“官样文章”变得文牍简约,一目了然。有人戏称:朱元璋是中国文字白话化的老鼻祖,我看也差不多。
◎监察部副部长严德珉因为有点情绪而装病,马上被朱元璋罚做罪犯……
朱元璋在工作中遇到不称心的事情,就会立即发怒,且一不做二不休。
有个叫严德珉的苏州人,在洪武初年出任大明帝国都察院的御史,工作很稳重,所以在历次政治大风大浪中都能挺过去。后来朱皇帝擢升他为左佥都御史,可能相当于“监察部副部长”。但严德珉是个地道的苏南人,十分乖巧,不好当着皇帝面说自己不想干了,而是找了个适当的机会提出自己的辞职请求,理由是身体不好。可朱元璋不信,“你说有病就有病了”?他发火了,下令将严德珉抓起来,处以黥刑(这又是一种法外刑,秦汉以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即在严德珉的脸上刺上字,还要在刺字的地方涂上墨,就像《水浒》中林冲那样,这就意味着严德珉的脸上永远保留着那令其耻辱的刺字。事情到了这一步,洪武皇帝还不放过,又将他谪戍广西南丹。
一晃严德珉在广西劳改了好多年,后来遇上了大赦,才得以回去。那时已是朱元璋的玄孙朱瞻基当政了。有一次,严德珉被扯到一桩案子里头,御史将他带到了公堂上,给他讲起了法规的事情来。没想到严德珉如数家珍地跟着说了,还不时给御史大人补补漏,这下可把御史大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赶紧问:“你是什么人?怎么会这般通晓法度?”严德珉说:“洪武初年,有个叫严德珉的人曾经出任过你们都察院的主要负责人,你听说过没有?”御史说:“我听前辈们说过此事,好像他后来不知怎么……反正我也说不清楚。老人家,莫非你就是……”没等御史说完,严德珉就自报门户了:“老夫便是当年你们都察院的台长(洪武十五年前,都察院叫御史台)。”这下完全将御史给惊呆了,缓过神后,赶紧上前将严德珉扶上座,余下什么公事也不说了。两人礼节性地谈了一阵,严德珉就告辞了。
回到住处,严德珉想想不对劲,自己怕当官,万一……还是赶紧整理行装,一走了之。
果不出所料,第二天那位御史大人就来拜访了,但他吃了闭门羹,人家严德珉又躲了起来。就这样,这位江南文臣隐名埋姓又战战兢兢地在民间生活了好多年。后来他老了,但脸上的刺字还清晰可见,为此他经常用一顶破帽子将脸部遮盖住。可有一次喝酒,一不小心将帽子给撩了下来,让一个府学校长看到了刺字。府学校长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立马明白,眼前这个人有故事,便问了起来:“您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严德珉长叹一声,随即说道:“洪武年间,皇上那儿我不慎得罪了。那时国法太严,我这顶破帽子戴上去可不容易啊!”说完赶紧向京城方向拱拱手,并连声说道:“皇上圣恩,皇上圣恩!”
一个大臣因为有一点情绪就施以如此的酷刑,且雷厉风行,不依不饶。所以说,洪武年间朱元璋的工作作风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由此我们说,为政者的主观愿望即使再好,但也得要看看社会群体与社会个体——人是否能接受,如果能接受那就是一项善政;如果无法为人们所接受,即使有再多的美妙理由都无法改变客观的恶果。
〇苛求“完美”——太子朱标老师的孙子犯事,朱元璋还不放过退休的老爷爷
工作也吧,人生也吧,朱元璋太多追求完美,确切地说是苛求完美。这种对完美的苛求几乎到了不近情理,更无章法可言的病态或言疯狂的地步,怎么想就怎么干,反正手中有的是权,于是无数颗人头莫名其妙地落地了。前面讲过了,在此不再赘言。这里我们讲个朱元璋眼中的“完美之人”与朱元璋关系的故事。
朱标的老师宋濂谨小慎微地服侍了朱皇帝近20年,从来不说别的大臣一句坏话,性情持重,也没有犯什么过错,且从不顶撞“天生圣人”,更不会“忤逆”,因此朱元璋在大臣们面前高度赞扬宋濂:“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可就是这么一个朱皇帝眼里的大贤人,在退休后因“坐孙(宋)慎罪,逮至,论死,(马皇)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
〇冲动偏执——明代皇帝十个九个凶
在中国历代的帝王中,真正称得上是好皇帝的实在少之又少,像唐太宗、宋太祖那样的真是凤毛麟角。明代的皇帝好的少,差的多。有人说,明代皇帝十个九个凶,这话讲得大致吻合实际。人们看待皇帝的视角不同,因此各人眼里的皇帝也不一样。政治家看皇帝看重的是政治术,军事家看皇帝看重的是他的军事谋略,老百姓看皇帝看重的是他对百姓好不好,不好且很凶,老百姓会骂他。时下戏说中的皇帝个个都变了,似乎全是“情种”,似乎都成了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了。我不知道戏说的编导们欠了那些皇帝老爷几辈子的感情债要在今世来还?从理性角度而言,明代除了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第四位皇帝朱高炽等极个别比较仁慈一点外,其余的几乎都是凶神恶煞一般。如果从遗产基因角度来看,大概可以追溯到朱元璋的头上(当然不排除制度层面与精神文化影响,因为明初“二祖”是否真为父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朱元璋的个性中就有一种冲动偏执型的人格特征。严格来说,偏执型人格的人当皇帝或政治家本身就是件很糟糕的事情。麻烦出在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法则,就是如今我们能看到的非洲大草原上那血淋淋的动物间的“优胜劣汰”,胜利者总是“正确”的。朱元璋就是这么看待他胜利后的各种关系的,因此一旦那冲动劲上来,一般是无人能挡得住的;冲动过后,理性的人们会反思和忏悔,但朱元璋是个死不认错、极端偏执的人。当然,他的这些性格缺陷是在大明建国后开始恶性膨胀和无限放大的。
朱元璋的个人习性爱好
〇马屁与造神——头发变龙须
上面我们大致讲了洪武皇帝的工作作风。其实朱元璋本来就是我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中的一员,时代给了他机遇,让他从一个叫花子最终坐上了帝国皇帝的宝座。社会的不公与战争的残酷,又赋予他与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的心境——冷酷。但无论怎么说,朱元璋还是人,只不过是人当中的另类。正因为如此,我们来说说朱元璋作为我们人类一员的个性爱好。
◎朱元璋的老祖宗是朱熹吗?
人类不知从何时起就发生了变化,好生恶死,好利害义,好逸恶劳……我这么说可能有人不同意,认为我说得过头了,甚至可能还会有人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才不会这样啦!”其实,理性而言,只要条件允许,人都可能会这样,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尤其我们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最讨厌上述这种所谓特色品德、永远正确的人。朱元璋来自民间,他也曾经跟我们一样,明人记载史料中说:“太祖开国之初,所降诏书一则曰:朕本淮右小民。一则曰:朕本淮右布衣。”
这是朱元璋刚当皇帝时的心态,他讲的是大实话。曾经有人要给贵为“九五之尊”的朱天子找个尊贵的“出身”,最好是越高贵越好。马屁精们费尽了心思,在龙种或皇族甲胄的祖先中给朱重八找个“出处”,可中国历史上压根儿就没有这样姓朱的祖先能让朱元璋增光添彩的。姓朱的当皇帝倒是有过,他就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叛徒朱温朱全忠,曾经建立后梁王朝(五代之一)的皇帝,可那是个声名狼藉的大坏蛋,杀人如麻,这倒与朱元璋有点类似。但有哪个不要脑袋的人敢将这个屎盆子扣在洪武皇帝的头上?所以马屁精们只好重新在历史的线索中睁大了眼睛继续找了。嗨,还真给他们找着了,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不就跟朱元璋一样,都姓朱?人家朱熹一生当的官可不算大,但他将儒家的经典进行理学化,一副孔圣人的道学后继者面目著称于世,当今皇上还钦定了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科举与学校的教科书,就连朱老先生的“五经”注释也成为科举的标准答案,如此“圣人”祖先放到朱皇帝的头上该会发出多少的光彩!可朱元璋是老农民的儿子,讲的就是实在,针对当时的马屁氛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叫《辟阿奉文》。在文章中他无情地嘲弄了阿谀奉承的人们,认为这样的马屁精们挖空心思地讨好君主与他们的领导,无非是为了获得高官厚禄,名扬于世。可惜他没说要惩治马屁文化的奉献者,而是让他们改过自新,自觉自律。同时还规定,凡是大臣祝贺君王的那些没有什么意义的祝语都给我改了,只说“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和“圣躬万福”。
◎朱元璋吃饭吃到头发,转眼间这头发变成了龙须。怪吗?
但马屁精有个最大的“特长”,让人在不经意间感觉舒服、顺耳。正如卡内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所强调的,人性天然有所好,那就是人性的弱点,而这种弱点往往是一个人无法意识到的。朱元璋就是这样慢慢地中了马屁的“毒”。据说有一次,洪武帝正在用膳,吃着吃着,忽然发现饭里有根头发,于是立马将负责饮食的光禄寺官员找来问话:“你管教的下人怎么干活的,连饭里都有头发了?”没想到这位光禄寺官员还挺会说话:“禀告陛下,您碗里头不是头发。”朱元璋听到这话,一下子火就腾腾上来了:“不是头发,那是什么东西?”那官员说:“是龙须也!”就这么一句马屁话,可把朱元璋臭美得不停地捋起了胡须。朱重八最怕别人不说他是龙,这下连龙须都有了,还有谁说不是的!多美啊!
明初洪武年间的马屁文化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慢慢地蔓延开来,一场“造神”运动由此也在全国各地逐渐地开展起来了:朱元璋他妈当年怀孕不是由于跟他爸在床上一起运动而得来的,而是吃了仙道的药丸;朱元璋出身时家中满屋子都是红光;又有人回忆起了当年他见过一条黄龙从朱家的破茅屋上游过;甚至朱元璋祖上逃债也成为“光荣”历史了,祖先从镇江句容的朱家巷搬走不是什么躲债——那多难听,说了岂不是有损当今圣上的光辉形象啊,人家老朱家搬迁是受了神的指点,这才搬到了泗州的杨家墩;想当年老朱爷爷在田间劳动躺的那块地也是神地,寸草不长啊,神仙谕旨:这里的后人要当天子!不是么,当今圣上就是当年那个朱家爷爷的孙子啊;还有……
◎神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一个7岁男孩一眼就认出“鞋拔子”脸就是朱皇帝朱元璋自己也开始飘飘然,后又忘乎所以了,就连自己在南京城溜达一圈,感觉也不同于以前。据说有一次,他到驿站去微服私访,想看看驿夫的生活,但到了那里没见到驿夫,倒是有一个小男孩在里头。朱皇帝就问了:“你爸呢?”小男孩说:“我爸死了,最近死的,我来代他服役。”朱元璋又问了:“那你几岁了?”小男孩说:“7岁。”朱元璋问:“你能作对子么?”小男孩说:“会!”朱元璋随即出了一句:“七岁孩儿当马驿。”话音刚落,小男孩马上对了上来:“万年天子坐龙庭。”神了!600年前又没有电视和网络,也不知道这7岁男孩是不是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跑出来的,怎么会一眼就认出眼前这个“鞋拔子”脸的老男人就是当今圣上,怪不得把朱皇帝美得一癫一癫,“乃蠲其役”。
不过洪武帝毕竟不是一个昏君,他还没有到了迷信这类事的地步,所以传说就让它传吧。
〇好财与好廉——富有天下的大明皇帝大多有个人“小金库”,朱元璋没有
在明代的皇帝中,大多数不是凶残就是好色好财。令人似乎不可理解的是,富有天下的大明天子好多都建有个人“小金库”。明宪宗曾将宦官曹吉祥占有的田地给没收了,当作宫中庄田,从此大明天子有了皇庄作为皇帝私人财产的先例;明武宗的私产皇庄有7处;明神宗更是变本加厉。十分有趣的是,这些皇帝还内藏宝库,相当于我们现在政府大张旗鼓要消灭的“小金库”。明代的万历帝曾暗暗跟他妈皇太后比赛,看谁藏得多?连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时进献的西洋报时钟他都舍不得给,但碍于宫中规制,最终不得不将两只西洋报时钟中的一只送给了太后老妈。可这个万历帝真够绝的,不喜欢治国理政,原来他的小聪明劲全用在邪道上了,将报时钟零件拆了,让他妈见到的是一只不会“走”的死钟。老太太提不起精神,看了那西洋“死”钟一面,就叫人送还给了儿子万历帝。
朱家的这个“光荣传统”到了末代皇帝崇祯时更绝了,崇祯帝口口声声说没钱去打李自成的农民军与关外的满族叛逆军,但他在景山上吊以后,人们在他的小金库里发现的钱财就达几百万两,可能相当于当时明朝几年的实际财政收入。
不过当年的朱元璋可不知他的这些“宝贝儿孙”们如此好财,要是地下有知的话,恐怕血都喷出来了,因为他就是一个好廉不好利的皇帝。有一次,在读《宋史》时,朱元璋看到宋太宗赵光义改封椿库为内藏库,即设立皇帝私人小金库,顿时颇为感慨道:“人君以四海为家,因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何用公私之别?太宗宋之贤君,亦复如此,他如汉灵帝之西园,唐德宗之琼林大盈库,不必深责也。”
朱元璋不仅批评别的帝王好财,而且还身体力行恪守好廉信条,生活朴实,更不用说什么“小金库”“皇庄”了,他一个都没有。洪武朝廷还重拳出击,严厉治贪,号召人们共同创造清廉社会。可以这么说,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清廉皇帝!
〇窥隐与嫖妓——只认自己的骨肉,不认曾经带给他快乐的美眉?
据说,朱元璋有两大见不得人的癖好:窥隐与嫖妓。对此,正史都没有直接记载下来,或者说是记了,可很隐晦,藏在只言片语里边,倒是民间传闻与野史给留下来了。窥隐在正常人看来是一种不齿的行为,但人生来就有好奇心,或者说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窥隐的念头,但限于道德、法律和条件等方面的因素,一般人都不会去干这种令人不齿的行为。既然窥的是隐,那自然是见不得阳光的,常人也就想想而已,转瞬即逝。但病态的人常常会乐此不疲,这种病态的人从表面上来看,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他的这种病态时时都会发作,只要有条件“允许”,他就要满足一下自己的“欲念”。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病态的人。他有着极强的窥隐癖好,当然这个“隐”不仅仅指的是别人家的男女之事,而且还包括别人在背后搞什么,做什么,想什么……
◎窥隐——朱元璋本来到民间窥隐偷听,没想到最后被弄得汗流浃背
《明史·宋濂传》中间接地记下了朱皇帝的这个上不了台面的癖好:宋濂在家中请客,这是个人的私事。可朱元璋一个堂堂的皇帝连大臣家请客喝酒吃菜这样的小事也得“过问”,甚至事后还要“核对”客人名字与菜谱,这恐怕不仅仅是用好猜忌的个性特征所能解释的。有人说,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宋濂是朱标太子的老师,所以朱皇帝才特别关心他。但史料上还留下了朱元璋派锦衣卫窥视文臣钱宰、国子监校长宋讷、退休的人事组织部长吴琳、御史袁凯……甚至连袁凯“发疯”后的事情,朱皇帝都兴趣盎然地一一“查问”,其“窥隐”病还真病得不轻。
其实不仅对大臣如此,朱元璋对老百姓也是如此。
清代时流传的一本叫《刘氏鸿书》中说,朱元璋在南京当皇帝时经常外出微服私访,名为察看民心的向背。有一次他夜间外出,临时住在一家平民旅馆里,头枕着石头,脚蹬着草垫子,将就地躺在草席上。到了半夜时分,忽然听到外边有人在说话,朱元璋立马竖起耳朵偷听。就说那两个说话的人,一个在院子里,一个在屋子里。在院子里的人喊着屋子里的人说:“嗨!今天夜里那个老头又出来了。我观这天上的玄象可知,这老头儿今夜应该住在老百姓屋子里,头枕着石头,脚蹬着草席子,目前正躺着呐。”屋子里的人笑着说:“你不会搞错吧?”朱元璋正偷听在兴头上,觉得这实在是不可思议,他们不是在说我吗!于是他赶紧将头脚倒个了个儿再躺下。不一会儿,屋子里的人跑到庭院中,对庭院中的人说:“你果然搞错了,那老头是头枕着草垫子,脚蹬着石头,现在正躺着。”听到这里,朱元璋禁不住汗流浃背。当天夜里就偷偷地赶回明皇宫去。马上悬赏,捉拿那旅店里的两个高人,可没抓到。据说从此以后,朱皇帝微服私访的事就少了。
◎嫖妓——朱元璋一夜情后,孩子他妈找到南京明皇宫来。朱元璋认账吗?
朱元璋的第二大见不得人的癖好是嫖妓。据说朱家龙仔第十三子代王的母亲(邳县人)就是妓女,有一回朱元璋打了败仗,无路可逃,就逃到了代王母亲那儿。代王母亲说:“你就是朱某人吗?人家都说你将来要当皇帝的啊!”于是就留下他过夜了。第二天早上朱元璋起身告辞,代王母亲说:“我日后要是怀上了你的骨肉怎么办?”身无分文的朱元璋只好将一把旧梳子留了下来,给她作质当。代王母亲从自己的小金库里取出些金银财宝送给“一夜丈夫”做路上的盘缠。再说爽过后的朱元璋兴奋不已地回到了部队,很快也就将这事给忘了。
可自从那次一夜情后,代王母亲还真的怀上了孩子,她发现后赶紧闭门谢客,再也不做皮肉生意了。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以后,那一夜情的“成果”也在逐渐地“丰硕”起来——孩子快要长成大人了。孩子母亲听说“一夜丈夫”当上了皇帝,就带了孩子和那把破梳子来到南京,要求见见当年的一夜夫君,当今的大明天子。有人偷偷地通报了上去,可朱元璋没同意,更不可能让她住进宫里去,而是叫工部即建设部简单地盖了座木房子,让娘儿俩先住下。后来朱元璋大封儿子们为地方藩王,这一夜情带来的孩子被封为代王。代王府修成后,代王与他的母亲住了进去,他得到终身奉养母亲的“待遇”,这样的规制超过了明初的一般制度。
◎后宫至少有46个美女提供性服务,可朱元璋还要偷偷出去嫖妓?病态?
上述这事属不属实?查《明史·诸王列传》,其记载道:代王又名代简王,名字叫朱桂,明太祖十三子,先封为豫王。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为代王,就藩大同。那么代王母亲是不是妓女?正史说:代王是由郭惠妃所生,郭惠妃是郭子兴的宝贝千金,“小张夫人出者,事太祖为惠妃,生蜀、谷、代三王”。由此看来,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朱元璋嫖娼之事还没法“坐实”。但有人说,朱元璋嫖妓是事实,而且还是他的一大嗜好,即使是当了皇帝,后宫几十号漂亮美眉都没法满足他的那个邪欲,有人甚至举出明初著名诗人高启的诗为证:“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有人认为后来朱元璋搞文字狱,将高启腰斩了,就是因为高诗人写诗嘲讽了朱皇帝,说他当了皇帝还忘不了自己的昔日爱好。不过,有关高启写诗被腰斩还有一种说法,即前面我们讲过的他的好友魏观因为写了讳忌的上梁文而被株连的。反正这个“因果”关系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公案了,没人能搞得清楚。但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至少有46个美女提供性服务了,还要出去嫖妓,那可不是一般的性饥渴问题,应该算是另一种的变态了。
〇著书与立说——朱元璋真“有才?”
朱元璋原本家里穷,没有机会进学校门,所以当他来到皇觉寺出家时,基本上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后来就去要饭了,断断续续要饭、流亡了8年,中间回到过庙里,可又出去,直到最后离开了佛门,参加农民军。我们不再重复朱元璋的早期人生经历,但从中可以看出他读书的机会太少了。可出人意料的是,明代相关史料显示,朱元璋著作等身,《明太祖实录》等经过美化的史料更是说朱元璋如何地天生圣人一般。坦率而言,朱元璋自身人还是比较聪明的,这果然是事实,他有这么几个机会学习:第一个机会是在皇觉寺接受“扫盲”。读书只有在温饱不成问题和生命无忧的情势下才有可能,可那时灾荒频仍,皇觉寺自身都难以为继,所以说当年朱元璋在那里充其量是扫扫盲;第二个机会是朱元璋参军后直到大明帝国建立前后,在这段时间里,一切条件都发生了巨变,朱重八身边已经云集了一大帮的儒生。人家是来投奔他的,他是公司的“董事长”,第一号老板要读书识字还不容易,当年还不流行“小秘”,有的是宋濂、刘基一类的“老秘”,这样的老秘可比现今流行的“小秘”之学问要深得多。在这期间,朱元璋长了不少知识。只可惜朱“大老板”实在太忙了,开国前后惊心动魄的战争,随后的建设时期忙于搞政治运动,一会儿反贪倡廉,一搞起来就是大案要案;一会儿要接见上访农民与粮长;一会儿又要过问司法部门的审案,还要顾及后宫佳丽的“自留地”,时不时地给她们撒点雨露,至少有40颗种子在发芽;再有前面说过的,朱元璋每天要处理国事400多件,如果按一天24小时为计的话,朱皇帝不吃不喝不睡,每小时处理16件国家公事,这还不包含他还要阅读数十万文字的公文奏折什么的。朱元璋如此繁忙,还有多少的时间读书、进修和“充电”?结论是根本不可能!
既然如此,那朱元璋哪来那么多的著作?我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就像现在的一些领导,当了头什么都比别人强。当然也有“聪明”的下属,主动要求领导当主编和顾问;第二种可能就是朱元璋自己写了,或口述了,别的文人帮助润色。这一类现在个别地方还能见到,类似于朱元璋的批示与批条。但读来让今人怀疑这是一个皇帝的批示(错别字连篇)?可考证的结果,这类恰恰就是朱元璋的“御作”。那么朱元璋到底留下了哪些大作呢?
大致有这样几部:第一部叫《御制文集》,又名《高皇帝御制文集》,冠名为御制,现在通行本叫《明太祖集》,共计20卷,实际上是由翰林学士乐韶凤与宋濂编录,涉及的内容很丰富,有政治、经济、民族、宗教、文化、对外等方面,这是当时的一部领袖文选。洪武十年正月,老秘宋濂退休,朱元璋将这部“皇帝宝书”作为礼物送给了他,可见其在洪武君臣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啊!而使今人留意的是该书的史料价值,其相对真实地记录了当年的一些人和一些事。譬如,《皇陵碑》和《纪梦》中就有有关朱元璋的出身和早年活动的回忆记载。
朱元璋的第二部大作叫《祖训录》。《祖训录》最早成书于洪武六年五月,这是祖先留给子孙的特殊家训,本该由老祖宗自己动笔定稿,但实际上具体负责编纂的是礼部尚书陶凯,所以今人读来感觉文气十足,一般不知内情的人还真以为朱皇帝很“有才”。该书文绉绉地表达了朱元璋的一片苦心和对子孙守业的嘱托,内容完全体现了他的思想。书编成后,洪武皇帝曾下令将其“颁赐诸王且录于谨身殿东庑、乾清宫东壁,仍令诸王书于王宫正殿内宫东壁,以时观省”,即要求诸王写在王宫正殿内宫东壁,随时阅览照行。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又下令重定《祖训录》,“名为《皇明祖训》,其目仍旧,而更其箴戒章为《祖训首章》”,以其“作将垂之万世,命大书揭于右顺门内西南廊下,朝夕谛览,斟酌损益,久而后定。既而遣使,召诸王至京,谕以量减禄米之故,且以《皇明祖训》赐之”。
朱元璋的第三部著作是《昭鉴录》。其以历史上的汉、唐以来藩王们事迹为主线,将他们的善恶直录下来,好似一面镜子,昭示后人以此为鉴,除恶扬善,永保大明江山。朱元璋曾对大臣文原吉等说过他要编写此书的目的:“朕于诸子常切谕之,一举动戒其轻,一言笑斥其妄,一饮食教之节,一服用教之俭。”但实际上这书也是礼部尚书陶凯等一拨子人帮洪武皇帝编的,朱元璋仅仅是赐名《昭鉴录》和作了个序,然后就颁给诸王好生收藏,作为朱家子孙治家的宝鉴。
朱元璋的第四部著作为《永鉴录》,是与《祖训录》《纪非录》相配合的对藩王的训谕,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编成。该书辑历代宗室诸王为恶悖逆者,以类为编,直叙其事,颁赐诸王。
朱元璋的第五部著作是《女戒》,由儒臣朱升等人受命编撰而成。该书以历代后妃事为线索,昭示大明后宫妃嫔们,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你们尽好本职,传好宗接好代,少管朝中事。
朱元璋的第六部著作是《御制资世通训》。作为开国天子,给子孙们留了这个训、那个训的,朱元璋最终也没忘给他的臣民们无论如何也要搞个什么训。该书共十四章,“其一君道,章曰勤俭、仁敬之类,十有八事;其次臣道,章曰忠、曰孝、曰勿欺勿蔽之类,十有七事;又其次曰民用、士用、工用等十二章,皆申戒士庶之意”。
朱元璋的第七部著作是《洪武正韵》。这是一部音韵学著作,实际撰写者是翰林侍讲学士乐韶凤、宋濂等,洪武八年三月编成。永乐年间编撰《水乐大典》就以此韵分类。
朱元璋的第八部著作为《华夷译语》。实际上这是一部“汉蒙语言辞典”,由大臣文原吉、马沙亦黑等人于洪武十五年正月撰成,“凡天文、地理、人事、物类、服食、器用,靡不具载,复取元秘史参考,纽切其字,以谐其声音”。
朱元璋的第九部著作是《尚书洪范注》。这是一部儒家经典的御定注释本,由明初一些文臣编定,朱元璋仅冠名而已。
朱元璋的第十、十一、十二、十三部著作分别是《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前章我们已经讲过了,在此不再赘述了。
朱元璋甚至还写诗歌,至今留下一些。不过我一直怀疑,一个半文盲的人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歌。为了方便读者朋友鉴别,姑且选录几首:
《咏雪竹》:“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雪齐。”
《咏雪诗》:“腊前三白旷无涯,知是天宫降六花。九曲河深凝底冻,张骞无处再乘槎。”
《咏菊花》:“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接树》:“老干将去伐去烧,从新接起旧枝条。虽然未历风霜苦,自是先沾雨露饶。三四锹泥牢护足,二三皮篾紧缠腰。东君看顾归家后,分付儿童莫去摇。”
《题西施》:“天生两奇绝,越地多群山。万古垂青史,西施世美颜。窈窕精神缓,悠悠体态闲。笑拥丹唇脸,皓齿出其间。一召起闾里,勾践扼雄关。伐谋应得志,西浙径亲攀。铁甲乘湖渡,黄池兵未还。”
〇雅与俗共赏——南京地方风俗文化
除了弄文舞墨留下等身著作外,据说朱元璋还有一大文化特长,那就是“对对子”,由此带动了南京地方风俗文化,甚至影响了全国的民俗文化。
◎朱元璋与南京城、全国的春联
有民俗学家考证,明代以前我们民俗中没有过年贴春联的习惯。贴春联是洪武皇帝无意识地拥有了此项“发明”专利。
据说朱元璋很早起就喜欢写对联,但一般就在周围圈子里写写,相互送送。他曾送给徐达的对联为:“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这倒似乎吻合朱元璋的水平,写得直白,一篇极短的部队通用式样的“记叙文”;另一副对联为:“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他给文臣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很喜欢用对联方式进行感情交流,这似乎没有多大疑问。
据说有一年年尾的一大清早,朱元璋想到民间去微服私访,了解一下百姓的生活疾苦。可刚走出午门忽然想到:我这一走,别的大臣来上朝,岂不找不到我。怎么办?随即想到“对联”留言,令人马上取来笔墨,当场写了一副,贴在午门上,然后带着几个随从出去了。五更时分,群臣们照常来上朝奏事,但见午门不开,上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为“过年不朝回乡去”;下联为“开春奏来民里情”,横批是“与民同乐”。大臣们一看什么都明白了,对联太直白了,皇帝叫我们回乡去,接触民情,与百姓们一起欢乐过年!
开春后回京,大臣们的心情好极了。有的已经好久没有回老家了,激动之下也写了些对联贴在自家的门上,但这只限于朝廷显贵圈子之内。春节期间给自家门上贴对联,来来往往多少人来看、来美语,一些老百姓见了就十分眼馋,但因为身份低,不敢效仿。据说后来朱元璋知道了,决定将这个“政策”放开:过年老百姓家也可贴对联。这下南京城里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忙开了,过春节大门上贴春联不仅增加节日的喜庆,还能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多美的事!朱皇帝也高兴啊,不过他是细致之人,想起贴春联要有人会写啊,万一人家不会写,怎么办?想到这里,他又出去微服私访了。
这一路上到处可见,每家每户都在忙乎着过年贴春联。当走到一个巷口时,他突然发现有户人家很异样,没有什么动静。朱皇帝好奇地走到门口,见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男人,就问:“你们家为什么不贴个春联喜庆一番?”那男人说:“回大人,我是屠夫,除了杀猪,什么字也不认识。”朱元璋说:“你去准备笔墨纸砚,我来帮你们写!”不一会儿屠夫借来了文房四宝,只见朱元璋挥毫而书:“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好后他就走了。
见此,有人问屠夫:“你知道刚才那个人是谁?”屠夫说:“我哪能知道他是谁?”有人告诉说:“那是当今圣上。”这下可将屠夫给吓死了,他赶紧朝着朱元璋走的方向拼命磕头谢恩。
第二天朱元璋又出来转悠了,见屠夫家的门上还没有贴上春联,就很好奇地问:“昨天我帮你家写的春联,你怎么不贴出来?”屠夫回答道:“小的有眼无珠,昨天一下子没认出圣上来,后来才知道的。那对联可是圣上的御书,小的岂敢贴在门上,已将它高悬在中堂内,燃香祝圣,祈求新年瑞祥啊!”屠夫的一番美语可将人灌得快醉了,朱元璋当即赏赐屠夫50两银子,并叫他马上改行。
由于洪武帝的大力提倡,过年贴春联率先风靡南京,后来传至全国。如今已经600多年了,它已完全融入了我们民俗文化血液之中。
◎朱元璋与南京土地神
朱元璋生命历程中40来年的时间是在南京度过的,他给南京地方风俗文化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下面要讲的是南京颇具地方特色的土地神祭拜也跟他有关。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在南京城里微行私访,走到一家酒馆门口,刚巧碰到一个国子监的大学生也到这家酒家去。因为当时大明规定国子监生统一着装,即相当于我们现在中小学生统一校服,所以当朱元璋看见那穿了统一服装的监生时就一下子知道:他是个大学生,于是就主动上前打招呼:“先生也到酒家饮几口?”大学生回答说:“刚巧有点空,聊寄小食而已。”说着,两人一同走进了酒馆。可谁知酒馆里早已坐满了人,两人找不到空位,只好站着聊天。朱元璋先问:“先生何处人?”大学生说:“四川重庆府人。”朱皇帝顺口来一句:“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国子监大学生反应也快,马上回应说:“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这下可把朱皇帝美得心里乐开了花,想坐下好好侃侃。可到哪里去找座位?忽然朱元璋眼前一亮,酒家供的土地神的桌子尚有“空位”,于是走了过去,将土地神拿起来,然后放置地上,嘴里同时念道:“土地老爷姑且借我坐!”这土地老爷还真听话,“他”自己坐地上,把位置让给了大明天子,朱元璋这下可舒心地与大学生交谈起来。因为朱元璋是皇帝,是上天的儿子,土地神是个小神,对天子朱皇帝也得要让三分。于是南京地方上流行起将土地神供在地上的风俗了,并影响到江南其他一些地方。
◎朱元璋与中秋月饼
中秋节家人团圆吃月饼,现在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妇孺皆知的礼俗,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清楚这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而且这传统的月饼为什么都是甜心的?
民间传说,当年元末红巾军起义时,为了传递起义的信息而又能防止被元朝人发现,起义军中做了一种甜心的圆形饼(甜心,不易坏掉)在起义军中相互传着吃——传递起义信息。朱元璋是由红巾军起家的,熟悉这些事情。据说洪武元年中秋前夕,徐达北伐不断传来喜讯,朱元璋十分激动,下令:马上中秋了,多做些当年起义军中传递起义信息的甜心圆饼,作为节令糕点犒劳将士们;与此同时还将这类圆饼当作节日赏物,赏赐给南京城的朝臣。八月十五日,朱皇帝让大明的大小臣工与南京市民们一起共享节日的快乐。那天夜里南京人燃点斗香,放水灯增添喜庆的气氛,有些人团坐聚饮,称为“圆月”;有些人出游街市,称为“走月”。由于是在八月十五日月圆之际人们欢庆喜悦与团聚之时品尝这种圆形饼,故有“月饼”之称。从此以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又多了一种很有特色的风俗文化(一说月饼在唐宋时代就有了)。
◎朱元璋与方顶大巾、网巾——网住天下
清兵入关以前的明朝人有一种头饰,叫方顶大巾,也叫“四方平定巾”,它的推广就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相关联。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平定江南以后,会稽郡人杨维祯头戴一顶方巾来南京,朝见朱元璋。因为这种方巾原本只有绍兴、宁波一带才有,朱元璋见了杨维祯的方巾,就觉得很好奇地问了:“这是什么头巾?”杨维祯说:“这叫四方平定巾。”听到这话,朱元璋连声说:“好!”他不仅要平定四方,而且还要整个天下四方都太平,由此下令:不论官僚还是百姓一律都以“四方平定巾”即方顶头巾为头饰,作为大明臣民的统一装束。这种“四方平定巾”在清朝时,因为官方强令臣民百姓剃发而逐渐被人们忘却。
倒是另一种网巾头饰却被保留了下来。据说这种网巾也是由朱元璋在民间发现而推广的。有一次朱元璋在南京城里微服私访,来到城南神乐观前,看见一个道士在灯火下正在编织网巾。由于以前从没见过,他就好奇地上前问了:“你织的这个叫什么来着?”道士说:“这叫网巾,是用来裹住我们头发的。有了它,则万发皆齐矣。”朱元璋听成用了它可以网住天下,那好啊!他当场就向道士定购了13顶网巾,不久就向全国13个布政使司(洪武中晚期大明全国划了13个省)发出通告,以此作为人们束发的头饰。于是这种网巾从南京开始流传到了全国。清兵入关后强令汉族男子剃发,方顶头巾装束在中原地区逐渐失去了“市场”,但网巾在汉族女性中继续流传。笔者小时候曾经见过这等网巾,但现在越来越少,可能在偏僻山区百岁老太太那里可能还有保存。
朱元璋的个人生活习惯朱元璋的个人生活习惯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节俭为本;第二是农民本色。
〇节俭为本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算得上是个典型的节俭皇帝。他平民出身,当上皇帝前后,数十年如一日,直至生命的最终。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朱元璋的简朴可以用四个“禁”来概括:
◎禁金银——朱元璋名言:“珠玉非宝,节约是宝”
浙江割据势力方国珍迫于朱元璋军进攻的强大压力,派人到南京来进献金玉装饰的马鞍辔子,表示愿意归降。朱元璋对他的请降表示欢迎,但把进献的金玉装饰的马鞍辔子给退了回去,并告诉他:“吾有事四方,所需者,文武材能;所有者,谷粟布帛。其他宝玩,非所好也!”方国珍后来成为朱元璋的俘虏固然原因很多,但从两人的爱好就能看出高下来了。
朱元璋有句名言:“珠玉非宝,节约是宝。”这话尽管已经说了600多年,但在我们现在的奢靡成风、什么都要讲气派、讲档次、讲品位的“三讲”社会里,朱元璋朴实的人生观念还是值得我们多多品味与承继的。
当了皇帝,贵而不奢,这本身就不易。朱元璋还要求他的宫中设施不带金,以免浪费了百姓的钱财。它们都以铜器来代替,就连乘舆服御这类出门在百姓面前很为炫耀的、历代都是用金打造的、代表皇家尊贵的行头,类似于今天暴发户的“子弹头”和“林肯”一类出门代步工具,朱元璋也舍不得花费,要用铜的来代替。祭祀郊庙,“拜褥之心以江布为之”;“乾清宫御床,若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即说朱元璋在乾清宫的御床平常得很,如果不注意看它上面一个标志性的“金龙”的话,人们还以为这是一般中等人家里用的床。
◎禁奢侈——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十来年不过生日,抠门?
大明开国前夕起,朱元璋住入了新建的明皇宫。皇宫很大很宽敞,但不奢靡,原本宫殿设计中浮华雕刻全部被他取消了。这还不算,他叫人在宫室的墙壁上画上历代帝王兴亡的故事,在自己的起居办公之殿堂里,用工笔写上历代治平之典章与格言。在后宫妃嫔们住处的墙壁与屏风上,他叫人全部给画上耕织图;在太子东宫的墙壁上他叫人画上自己的生平事迹图,让太子记住父辈创业之艰辛。如此设计在历代的宫廷装修中恐怕也是不多见的。
朱元璋不仅自己在宫中禁奢侈,还不时地用身边的事来教育人们。有一次,他在退朝以后看见有两个太监在雨中穿了新靴子走路,立即将他们叫来,严加训斥:“靴虽微,皆出民力,民之为此,非旦夕可成。汝何不爱惜,乃暴殄如此!”说完命人对两个宦官处以杖刑。
还有一件更为细小的事情,有一天,在后宫里朱元璋捡到了一段丝线,当场就很不高兴,后查问下来才知是一个小宫女不小心丟的。尽管他没给她施刑,但还是好好地教育一番:“一段丝线虽不起眼,但它含有多少百姓的血汗?!”
明代正史上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有一天朱元璋拿了一锭黄金,向身边的大臣示意着,并问大家:“你们知道这一锭黄金哪来的?”有人说:“是某人进献的吧!”朱元璋说:“不是的,这是我让后宫宫人们将表笺袱盘上金龙装饰薄片削下来,逐渐逐渐地积聚而打造成了这一锭黄金!”众臣听了半天都说不出话来。朱皇帝的节俭禁奢真不愧说是到了家!
朱元璋禁奢侈倡节俭还体现在自己吃的方面很简单,每天早餐,不吃荤,只吃素,正餐也大致是“四菜一汤”;他不大喜欢饮酒,即使碰上喜宴,也就意思几口。除犒赏将士、宴请百官外,朱元璋是不举行宴会的,甚至有十来年他不准手下人为他大办生日酒宴。所以有人说他抠门,但他却坦然地告诉儿女们自己的简朴特点:“无优伶近枕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且“还命画古孝行及身所经历、艰难起家、战伐之事为图,以示子孙,谓侍臣曰:‘朕家本业农,祖、父皆长者,世承忠厚、积善余庆以及于朕。今图此者,使后世观之知王业艰难也!’”他是这么认为的:“富贵易骄,艰难易忽,久远易忘。后世子孙生长深宫,惟见富贵习于奢侈,不知祖宗积累之难。故示之以此,使朝夕览观,庶有所警也!”
◎禁群饮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好多将士都以为胜利了,可以自由放松点了。闲暇之际,他们在京城里群饮豪喝,有的甚至一醉方休。朱元璋听说后将他们狠狠地痛斥了一通:“勤俭为治身之本,奢侈为丧家之源。近闻尔等耽嗜于酒,一醉之费,不知其几,以有限之资,供无厌之费,岁月滋久,岂得不乏?且男不知耕,女不知织,而饮食衣服必欲奢靡。夫习奢不已,入俭良难,非保家之道。自今宜量入为出,裁省妄费,宁使有余,毋令不足。”
据明朝历史学家谈迁的史学著作《国榷》所载,朱元璋对群饮豪喝的禁止是相当严厉的(喜庆除外),且落实到位,一旦被抓住了就要充军。有人可能要说,我喝我的酒,关你朱元璋什么事!可朱元璋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看来,群饮会意气用事,会带坏社会风气,这叫“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官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去跟别人睡……”因此坚决要禁止!
◎禁进献——后宫美眉再漂亮,有那么一个“老土”老公,没机缘享用外国“化妆品”?朱元璋的生活极其简朴,好多官员都知道。据说有一次在宫殿上朱元璋一不小心将自己穿在里边的一件已经破烂了的内衣袖口露了出来,这下可将在场的官员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事后有人在揣摩:这个土包子出身的,会不会是舍不得花钱?!于是百官之中有人暗暗地动起了“进献”的念头。蕲州地方官热爱大明帝国的伟大领袖,想想盛夏“火炉”里(南京俗称四大火炉之一)的皇上可能生活得很不好受,于是就进献了一种叫竹簟的凉席,据说十分凉爽。朱元璋认为,朝廷事先没有下旨让他们进献,现在地方官将东西送到南京来了,如果我收了下来,万一传开来了,全国各地就会竞相仿效,岂不成了劳民伤财的“苦民之政”了。想到这些,他当即下令拒受,并诏谕全国各地:“非朝廷所需,毋得妄有所献。”就是说,朝廷不派人或下发文件来要的,就不能私自送到南京来。
浙江金华产香米,山西太原产葡萄酒,潞州产人参,均有人送给朱元璋享用。但这个平民皇帝就是体察民情,坚决予以制止,他说:“国家以养民为务,岂以口腹累人哉?”
当时有个专门做中外贸易的回回商人赠送给洪武帝一种叫番香阿剌吉(中国人称之为蔷薇露)的礼品,据说它不仅可以治疗心痛病,也可调成粉状供妇女做化妆品。朱元璋宫中有好多漂亮“妹妹”,但她们再漂亮也没有用,因为有这么一个“土包子”老公也就没法享用到了。朱元璋接到进献报告后,当场就下令,将礼物退回去,并解释道:“中国药物可疗疾者甚多,此特为容饰之资,徒启奢靡耳!”朱元璋的这个“土”,“土”得可爱,因为他体察了民情。
朱元璋的个人生活习惯的第二个特点是农民本色。
〇农民本色——朱元璋的三大怪事?
尽管当了皇帝,但朱元璋始终不改农民本色,上述讲的他的简朴就是有力的例证。朱元璋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农民的本色主要归结于他童年那段悲惨的经历,这种内心的伤痛是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据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以后经常在宫殿里放声大哭,原因就是看到眼前的锦衣玉食时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与父母吃糠咽菜的悲惨岁月。所以他十分珍惜这样的好日子,保持了农民的朴实品质。农历九月十八是他的生日时称万寿节,帝国百官本可以喜庆一番,美餐一顿,可朱元璋连续十年停办这样的酒宴,目的就是节省百姓的财力。这是何等可贵!
◎停建南京阅江楼——江南四大名楼只有阅江楼有记无楼,怪否?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个公案,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和南京阅江楼,一起被人誉为江南四大名楼,可在这四大名楼中前三者早已闻名遐迩。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为之留下众多佳文名句。唐代诗人崔颢曾吟咏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北宋宰相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了一个政治家的伟大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给世人留下了天地合一的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楼因文名,文以楼传,名楼与美文,流芳千古。唯独南京阅江楼十分奇特,一直有记无楼,直到600年后的2001年才建成。这是为何?
我们不妨将时钟倒拨到600多年前,那是公元1374年即洪武七年,47岁的洪武帝朱元璋在游览了狮子山和长江美景后跟大臣们说,想在自己曾经指挥战斗过的龙湾之战旧址上建座阅江楼,当即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于是朱皇帝就命令众臣为行将开建的阅江楼作记。据说,众臣中唯宋濂的《阅江楼记》写得最好,后被清代人收入《古文观止》里头。当时的朱元璋兴致勃勃,也曾做了一篇《阅江楼记》,随后便筹划营建这座江南名楼。可刚开建,天上就出现了异常的天象,朱皇帝诚惶诚恐地自责、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这样营造费用太高,劳民太甚,于是立即喊停,为此他还专门写了《又阅江楼记》,说明了为何喊停的缘由,就是为了节省民力,以合天象。由此一来,就形成了《阅江楼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美名却没有真正“成”楼的奇事。
◎朱元璋在大明皇苑中种了几十亩的庄稼,怪吗?
朱元璋不忘本还体现在:在皇家苑中空地上他不是养花弄草,而是辟出地来,专门栽种庄稼和应时蔬菜,他叫下人去干活,还时不时去看看他们锄草捉虫、浇水施肥,发现工序不对,还会指导一番。据朱元璋自述,当年他还在皇家苑中种植了几十亩的庄稼,每到播种、管理和收割的季节,“草根”皇帝就会亲临现场,指挥劳作。
大明开国前,朱元璋还曾带了太子朱标到南京郊外农民破茅草棚屋里考察民情,告诫朱标曰:“农民四季劳苦,粗衣恶食,国家之钱粮全靠他们供给。你要记住君主的责任,不可陷他们于饥寒。否则,于心何忍?”通过现场教育未来帝国事业的接班人,再次显现出朱皇帝内心爱民和忧民之情结。对于农民来说,朱元璋确实是千古一帝。
◎看见“官二代”穿了“品牌”衣服,朱皇帝狠狠地教育了他一番,怪吗?
朱元璋这种对农民的感情是自然的,并会时不时地流露出来。因为曾经是农民,他太了解农民的疾苦了,常常以此告诫臣下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年轻的官宦子弟穿了一身极品衣服——价值五百贯,就马上批评起这个后生:“今汝席父兄之庇,生长膏粱纨绮之下,农桑勤苦,邈无闻知,一衣制及五百贯,此农民数口之家一岁之资也,而尔费之于一衣,骄奢若此,岂不暴殄?自今宜切戒之!”
当了皇帝,个人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节俭为本与农民本色的特征,固然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自身,但他身边的那个贤明、善良的马皇后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当北伐军攻下大都后,大明军缴获了不少的宝石。朱元璋拿了一些送给马皇后。按一般的女人观点,老公已经拥有这么高的地位,做老婆的还不好好地享受享受,就真是不懂得生活与品位!但马皇后拒绝了,相反,她对朱元璋说了这么一番话:“我与陛下是从贫贱当中走过来的,我也为国事每天都在帮你操心啊!骄纵往往产生于奢侈,危亡来自细微之过。妾身愿与陛下能得贤人共同治理好国家,那才是我所最需要的和所想要的!”马皇后的一番“高见”直把朱元璋给“震服”了,他马上下令,将马皇后的话记下来,以此来检验未来国家的政策。
朱元璋的个人朋友交往帝王,自古以来就自称“寡人”,想当然皇帝的情感世界肯定很孤独,其实也不尽然。尤其是平民出身的皇帝,他们的情感世界比贵族帝王要丰富多,因为他们经历了人生的大落和大起,社会交往层面宽广。朱元璋就属于这一类的皇帝。
朱元璋早年的经历动荡不已,孤苦伶仃。但自参加起义军起,他的个人交往的圈子有了根本性的扩大,几乎大明帝国的高层领导都是他曾经的朋友。但这些昔日的朋友随着大明帝国的建立和洪武年间的一场又一场大运动的开展,“兔死狗烹”,全让朱元璋一一送上了西天。唯独有两个人,他俩可以真正说得上是与朱元璋有着很深感情的铁哥儿们,一个就是朱元璋小时候一起放牛的小玩伴汤和。
汤和这个人很精,精到了一般人都难以想象的地步。或许是曾经一起玩大的,他对朱元璋的内心世界可谓最为了解。想当年朱重八走投无路了才去当兵,可一到军营,别人都瞧不起他,唯独汤和不同。尽管他比朱元璋年长且在军中职位要高,但一遇上这小兄弟整个就倒了个个似的,在朱元璋面前,汤和像是个部下或者说是个小学生。而汤将军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因为自贱,而是他太了解这个小时候的玩伴,此人太鬼、太狠啦,既然来到军营他还是倒着个儿,反正自己也不损失什么。镇守常州时,汤和酒后失言,朱元璋将其过载入了铁券。自此以后,他格外小心,也更加精明,第一个交出兵权,喝喝美酒,找找美女。汤将军晚年得了脑溢血,处于半瘫状态,这与他中晚年的这种放荡生活大相关联。其实这也是自保的良策,唯恐朱皇帝怀疑上自己。朱、汤之间的友谊最终“修得正果”。
朱元璋的第二个好朋友、铁哥儿们就是徐达。徐达比朱元璋小几岁,但他是参加朱元璋队伍的武将中最早的一批。那时朱元璋还没有发迹,徐达、邵荣等人似乎都是在跟着“混”的,且邵荣地位还在徐达之上,但他有个性、有“想法”。在专制魔王那里,有个性、有想法可就麻烦了,最终邵荣得了个谋反罪名而被处死。只有徐达忠心耿耿地辅助朱元璋,几十年如一日,因此说,他是朱元璋最为称心的患难之友了。之所以如此,关键还在于徐达听话,对朱元璋没有半点“忤逆”,不像刘基老先生那样老喜欢提意见,挺讨厌的;更没有像邵荣那样让人心惊肉跳、唏嘘不已。他与汤和有个共同点,除了听话外,还能正确地观察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用句时髦话来讲就是“与时俱进”,在内在外一丝一毫的言行举止中,突出表现出自己是洪武皇帝的忠实臣子和信徒,而这样的“品格”在别人身上是不曾拥有的。所以洪武中晚年朱元璋对他俩十分喜欢。中年之时,马皇后死了,朱皇帝内心十分痛苦,经常找徐达下棋,可以说徐达家是马皇后死后的朱元璋伤心情感转移的好去处,但可惜徐达不久也病死了。晚年的朱元璋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加上太子朱标的早逝,已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洪武帝常常表现出暴怒无常的性格特征,最终导致了肆意滥杀。
朱元璋的第三个好朋友可能就要数常遇春了,常遇春很受朱元璋喜欢是因为他很能打仗,且忠心耿耿。但从内心深处来看,朱元璋似乎更多地将常遇春当做臣子,而不是朋友。不过常家“忠义”特征似乎在朱皇帝那里打下了很深的烙印,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万古长青,洪武四年四月,朱元璋在常遇春已经不在世的情况下,还将常家闺女娶为自家皇太子朱标的媳妇,由此可见常遇春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不低啊!
朱元璋的男女情感世界〇朱元璋与46个提供性服务的漂亮“妹妹们”
朱元璋的两性世界历来民间有不少传说,附会甚多。那么其真实的男女情感世界到底如何?由于现在我们看到的史料包括《明太祖实录》在内的都给朱棣篡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