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不解的问题是:如果您留心中国地名的话,就会发现在中国版图上只有“两京说”,即南京与北京,而且往往是南北两京对称性的意味很浓。到了北京外地人最感兴趣的要去看看天安门和故宫。在参观游览之余,您可曾想过北京城里的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和故宫是来自哪里?有人说:“这还用问吗?造的呗。”没错,是造的。问题是它是由谁造的?是为什么而建造的?这样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精品就那么容易造出来?它有没有原来的模型或图纸一类什么东西?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我们用比较简洁的话来回答:那就是北京的天安门和故宫其实都是南京明皇宫的复制品或者说是克隆的产物。问题又来了,按照这样的说法,南京的明皇宫是北京故宫的“亲生父母”或者说“原件”了。但到了南京,好多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都说南京明皇宫很大,甚至有亲历明代南京城的外国人说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南京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可是在今天怎么见不到明皇宫的影子?除了部分完好的古城墙外,就是一些断垣残壁与砖头瓦块。由此人们更会发出这样的质疑:南京曾经真有规模宏伟的皇宫?或许一些老南京人会告诉你:如今的明故宫遗址就是当年大明帝国开国时的皇宫之所在,它是在填了前湖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后来明故宫被人毁了。那么被谁毁了?什么时候给毁的?还有如果你留心考察中国历代大一统帝国都城和都城中的皇城的建造规制,你就会发现大明帝国都城南京城的规制很特别,它不是中国传统都城的规则方形而是呈不规则形。这到底又是为什么?
我们先来谈谈南京的明皇宫,然后再说明京城。
明皇宫的四个谜团600多年前的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举行大明帝国开国大典前的几个月,一座崭新又气派的皇宫在古老的南京城里偏东南角的地方落成了。这座新皇宫到底怎么样?我们不妨来听听其主人朱元璋自己对这座新宫的评价。洪武二十五年(1392)也就是朱标太子死的当年,65岁的朱元璋说了这么一番话:“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有绪。唯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劳民。且废兴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他说自己经营天下这么多年,样样事情都是按照古人的规矩来办。只是皇宫建造得实在是不怎么样,前面高后面低,地势很不对称。接着就把皇宫的不好似乎归结于建都的地方,他想要迁都,但因为岁数大了,精力不济,天下又是刚刚太平,真不忍心让刚从战争痛苦中熬过来的百姓再次受罪。他认为王朝的兴衰成败自有天命,只求老天念在他一片赤诚之心的分上,造福他的子孙后代吧!
朱元璋说这番话是在祭神时诚恐诚惶地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和祈求。从这段“内心独白”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定都南京似乎还是颇有微词,而对建造的新皇宫——南京明皇宫更是充满了遗憾。问题是:这样一位精明、强干又务求完美的强势皇帝为什么会弄出这等事情来?还有在民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明皇宫的地势是前高后低,假若按照中国古代的风水术来说,后面低,意味着祖先靠自己,没什么根基可凭借,这倒是吻合朱元璋自身的经历;前面高,则意味着对未来的儿孙大业不利,这倒又吻合了后来在南京即位的两位大明天子朱允炆和朱棣的皇位争夺事实。能有这么巧的谶纬之语吗?对于明皇宫我们可以这么形容,它简直就是一团团紧套在一起的谜圈或称谜团:
谜团1:600多年前大明帝国开国时所建的“新宫”地址竟然位于南京城里的一片低洼地,汪汪的燕雀湖中。这在中国历代皇都皇宫的选址和建造当中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极富主见、个性独特的朱元璋居然接受了。这是为什么?
谜团2:明皇宫的选址偏于整个南京城垣的东部。这与中国古代宫城的位置选择有着很大的相悖之处。从周公、召公为周成王卜定洛邑以降,取“天下之中”营都建宫,几乎成为古代帝王建都思想的定制;而“第一号高参”刘基将朱元璋的宫室卜定于城垣的东隅,也有违于古制。这究竟又是为什么?
谜团3:南京城突破了中国古代都城采取方形的规则,宫城位于都城中部偏北的旧制,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地理形势和防守需要筑城,使全城呈南北狭长、东西略窄的不规则形状。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宫城建得都是四方形的,有着很多例子,比如西安、洛阳旧时的皇城都是四方形的,而偏偏南京明皇宫的皇城却是个不规则形。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明南京城起于最上头的狮子山,延伸过来,是中央门,然后由玄武湖绕过来就是明皇宫,再过来是光华门,然后到中华门。这个都城的形状乍看起来,就像朱元璋那张奇特的鞋拔子脸。甚至有人干脆就说,明代南京城就是按照朱元璋的脸型设计建造的。真的是这样的吗?
谜团4:从朱元璋一生作风与作派来看,新建宫城、皇城规模很大,气势恢弘,这似乎也与朱元璋节俭的宗旨相悖和矛盾。那又是为什么?
解谜——皆因迷信“龙气”好风水对于上述四个谜团中前三个,我个人认为:明代南京都城建设突破了历来的古制,别出心裁、独辟蹊径。这种奇特看似费解,其实都源于朱元璋迷信。换句话来说,600多年前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占尽所谓的“龙气”,通过堪舆占卜而特地将新皇宫选定在紫金山南面所谓龙头的地方——燕雀湖,更通俗地说,一切都是迷信“惹的祸”。至此可能有人要问了:有依据吗?
从中国传统风水学角度来说,有!风水学在学术界被人称为“堪舆学”。据古人解释:“堪”为地面突出之处;“舆”为地面低洼之处。又,“堪,天道;舆,地道”。由此古人所说的“堪舆”之学即为研究“天地之道”也。可为什么堪舆之学又被人称为风水之学?因为研究风水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研究“气”。“气”在古人那里是一种特殊的物质,《难经·八难》和《皇帝内经》都说:“气者,人之根本。”
那么“气”与风水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先人认为:“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清代人解释说:“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既然风水似乎都是大自然之物,那跟我们人类有何相干?《易经》曰:“星宿带动天气,山川带动地气,天气为阳,地气为阴,阴阳交泰,天地氤氲,万物滋生。”而《黄帝内经》则说:“人之)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顺之则亨,逆之则否。”
这就告诉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之气,由此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也就形成了各式各样讲究“气”的学问。中医学讲究“气色”“血气”;佛家讲求“浩然正气”;道家强调养生练功的“丹田之气”;戏曲界追求的是“润气”;书画领域探求的是“凝神静气”;文学界讲究的是“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那么中国古代建筑界呢?则更是万般寻求好“风水”与和顺的“自然之气”。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清代人曾这么认为:“人生最重是阳基,却与坟茔福力齐。宅气不宁招祸咎,骨埋真穴贵难期。建国定都关治乱,筑城置镇系安危。”
众所周知,清承明制,而明制就是由朱元璋开创的。草根出身的朱皇帝为了寻找到自身统治的“合法依据”而格外注重“自然之气”或言“风水之术”。开国前建造南京吴王新宫,他委派堪舆大师刘基等勘察择址;洪武初年开建凤阳中都,他又带上精通风水之术的鸿儒名士王祎、许存仁和李思迪等回老家去“遛遛”“瞧瞧”。而就是这个叫王祎的风水高手曾对当时的“风水之术”做过这样的描述:“后世言地理之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于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伋乃大行。其为说主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闽传之,而今用之者甚鲜。一曰江西之法,肇于赣人杨筠松、曾文辿,及赖大有、谢子逸之辈,尤精其学。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方向,专注龙、穴、砂、水之相配,其它拘忌,在所不论。其学盛于今,大江南北,无不尊之。”
上引史料是说:元末明初时风水之术主要有两派:一派是尊奉曾隐居福建松源镇(今松溪县)的宋代堪舆家王伋为祖师爷的福建派。该派学说以宗庙理气为主,故又被人称为理气法或宗庙法。另一派则是尊奉唐末活动于江西的风水大师杨筠松为祖师爷的江西派。该派的学说以山峦形势为主,故被人称为峦头法或形势法。福建派侧重于室内室外之方位格局的确立,江西派主要讲究择址选形,而元末明初大受强势权力新贵阶层推崇的是讲究择址选形的江西派或称峦头派。峦头派讲究择址选形有五大步骤: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其具体要求是龙要真,砂要秀,水要抱,穴要方,向要吉。而在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应天南京吴王新宫选址过程中,大名鼎鼎的堪舆大师刘基就是运用了这样的风水之术来为朱元璋选定新宫地址的。“觅龙”,不用多说,那条“龙”就是紫金山或称钟山,在江南地区属于主龙;“察砂”,主要察看环抱应天城的前后左右群山之势有没有隶属于主龙钟山的。应天城之南是聚宝山、西有三山、西北乃为卢龙山(狮子山)、东北竖立着幕府山,即使是主龙钟山附近还有富贵山和覆舟山等,群山环绕,符合“察砂”上品;“观水”主要是勘察定都之地有没有水系相抱。中国传统风水学认为,在千山万岭的中华大地上,西部昆仑山脉是祖山,为真龙。它由西向东绵延,而由北至南的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将这条真龙一分为三,形成了南、北、中三大行龙,即黄河以北的北龙,黄河与长江之间的中龙,长江以南的南龙。刘基曾说:“昆仑山祖势高雄,三大行龙南北中。分布九州多态度,精粗美恶产穷通。”应天南京正好处于南龙之地,北有长江、南有秦淮河相抱,吻合观水之法;“点穴”就是要找准龙穴,即后来刘基等人选定的紫金山南麓燕雀湖;至于“取向”,那就是选址时要注意吉向,且应留心背有靠,前有案。
按理说应天古城在最后两个方面很欠缺,历代定都南京的皇宫中心主要在今天的中华路到汉府街一带,而将这个地方定为“龙穴”,本来就很不恰当:一来南京城位于长江之南,属于阴地,阴地上建造皇宫,难怪南京建都的王朝都不长寿;二来明朝以前定都南京的王朝都城中心与皇宫重地距离紫金山主龙距离较远,龙脉之气接不上;三来明朝以前历代定都南京的王朝不断开挖建造皇宫,弄得旧城内的地脉泄尽,王气四散。所以综合起来考虑,堪舆大师刘基和他的主子朱元璋等人最终决定将未来新皇宫——“龙穴”选定在钟山之阳的紫金山龙脉龙头上。这样既可以避开了应天古城阴地建都不吉和历代乱挖所造成的王气四散的弊端,又能占尽“虎踞龙蟠”之吉气。不仅如此,朱元璋、刘基等洪武君臣还特别留意保护南京紫金山龙脉龙气,甚至可以说是痴迷到了不惜一切代价之地步。“龙膊子”的保全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〇南京紫金山“龙膊子”在哪里?
南京自古以来就有“虎踞龙蟠”之称,所谓“虎踞”指的是南京城里三山(后被开挖掉了,今无存)像一只蹲伏的老虎,而“龙蟠”就是指钟山像一条巨龙盘桓在南京城的东南。旧时的燕雀湖就是所谓的龙头所在,在其不远之处的富贵山就是所谓的龙尾。而在太平门附近有一个地名叫“龙膊子”。所谓龙膊子,就是龙的胳膊,它处于钟山与富贵山(旧称龙尾山、龙光山等)之间的山凹处。朱元璋的迷信尤其是对所谓的龙气的迷信是相当厉害的。
〇都是迷信“惹的祸”
为了保住龙膊子这一带的得天独厚的龙气,朱元璋甚至不惜以南京城池的安全为代价。
大家知道,古时候建造城池时,为了防止外来入侵,往往在城墙外加挖城壕沟或护城河。城壕沟有宽有窄,一般来说挖得越宽就越安全。为什么这么说呢?假若有敌军来袭,没有这城壕沟,他们就很容易搭个云梯从城墙外蜂拥而上,很快就能攻入城来。所以在中国古城建设当中,在古城外加挖一圈城壕沟和护城河,就能有效地保护城池,即使敌人来攻要架云梯,但由于护城河的阻隔,云梯就无法够着城墙架起来了。朱元璋沙场征战了十几年,这个道理自然熟稔于心。然而当年在建造南京城时,整个南京城外围都加挖了城壕沟或利用了原有的自然湖泊,几乎到了百密而无一疏的地步,但“疏忽”了这一段,在太平门附近的龙膊子地带没有加挖城壕沟。为什么?城池的牢固和安全固然重要,可是朱皇帝惟恐在这里加挖壕沟会挖断“龙膊子”的龙气!由此可见他对所谓的“龙气”的痴迷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宁愿牺牲大明帝国都城的安全。
明城墙外的这段“龙膊子”由于没有加挖护城壕沟,这就给南京城的安全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只不过大明帝国都城在南京也仅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后来就北迁了,所以在明代这个隐患也就没机会暴露出来。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太平门附近的“龙膊子”这一段确确实实成了战争中南京城防守方不折不扣的“软肋”。清朝后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定都南京。同治元年,清军为了占领太平军都城天京(即南京),投入了重兵想从龙膊子这一“软肋”攻入。太平军则采取从城墙上往下扔石头、火攻等手段进行抵御,但都无明显成效。后来清军想到这么个主意,即从“龙膊子”挖地道,由地道攻入城内。谁知不久就被太平军发现了,他们从城内的那一边挖地道,再用烟来熏另一头的清军。总之,他们围绕这一段“龙膊子”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最后清兵还是从“龙膊子”突破,攻入了天京。史书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同治元年)六月,(清方)诸军番休进攻,贼(清人诬称太平军)死拒,杀伤相当。臣典(清军将领)侦知贼粮未尽,诸军苦战力渐疲,谓(曾)国荃(曾国藩弟弟)曰:‘师老矣!不急克,日久且生变。请于龙膊子重掘地道,原独任之。’遂率副将吴宗国等日夜穴城,十五日地道成,臣典与九将同列誓状。翼日,地雷发,臣典等蚁附入城,诸军毕入。下令见长发者、新薙发者皆杀,于是杀贼十馀万人。”
这个“龙膊子”突破口之祸,就是因为当年朱元璋对龙气、皇气的迷信而留下的。
所以我们说,朱元璋为了占尽金陵的皇气,不惜将皇宫建在了南京城东南一隅的湖泊上,至于违不违历史上皇宫建设规制与建都原则,那就显得无足轻重。另外顺便说一下,朱元璋原本就是农民出身,农民的朴素等传统美德在他身上也时不时地得到弘扬光大。譬如在南京的京城城防建设中,对于那些自然屏障,他能用则用,节省开支,如此下来,就使得明代南京城成为不规则形。至于有人说明代城建造得与朱元璋的脸型相似,或者说是按照朱元璋的脸型建造南京城,那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如有1%的相像,那也只能说是1%的巧合了吧,而事实上我们也看不出其有多大的相像。
明代南京京城与皇宫的四大奇特之处解开了上面三个谜团之后,我们来解开第四个谜团:
由于出身贫贱,朱元璋从小就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作风,然而对于都城南京的建设,他却舍得花了一大笔的财力、物力,倾力打造气势非凡的世界第一京城和第一皇宫。这是为什么?
这跟朱元璋建造皇宫的另一个原则有关——稳固,或者换句话来说,稳固才是他建造明皇宫的第一原则。为了稳固大一统天下之中心,就必然会将稳固放在明皇宫与明都城建设的首要位置。只有在牢牢稳固的前提下,才能贯彻俭朴的宗旨。
从叫花子、盲流到大明天子,打下江山不易,而守住天下更紧要。这一点朱元璋可能比历史上任何其他出身的皇帝和他的朱家后代子孙更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在立国、建国及治国的过程中,他特别注重大明帝国长治久安。而欲得长治久安,首先得让他的皇宫与京城固若金汤。所以朱元璋在规划与建造皇宫与京城的过程中,总是以“稳固”作为第一原则。
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大致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就是他刚到南京时就开始的,在今天南京城的中华路王府园这一带,利用南唐旧城,在江宁府城东面加上一个方形皇城,然后再在皇城外修葺城墙,加固城池。这大概是朱元璋对南京城建的最初贡献吧。
第二步就是修筑加固“后湖城”,构成今天玄武湖(那时称为后湖)南岸的“台城”。当年修造的后湖城墙就有443丈,后湖由此也就成了大明都城东北方的护城湖,南京城不规则方形特征至此更加凸显。
第三步那就是后来在南京城东填掉浩瀚的燕雀湖,盖起新的明皇宫,南京城发展到了东边的紫金山麓。
第四步就是沿着下列走向修筑高大坚实的南京城墙,将南京周边的自然制高点渐次收入南京城的范围内:向东主要扩展到钟山西麓;在东北与北边将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等几个制高点都圈入南京城内;向西北延伸到狮子山,在西南边将马鞍山和清凉山等几个山也纳入南京城,在南边以外秦淮河为自然屏障,加固聚宝门城防,由此构成的明代皇城和京城可以说比历史上任何定都南京的朝代都要稳固。占有天然制高点,一旦在战争发生时那绝对是占据上风的。由此我们说朱元璋建造南京城是以稳固为根本,在稳固之下才能谈节俭了。
综观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用四组关键词来概括:明皇宫建在湖中;明故宫偏隅城东;都城不规则形;宏伟、稳固但又简朴。这既是明初明故宫和南京城设计建造的四大谜团,也可以说是它们的四大奇特之处。那么如此奇特的明皇宫皇城就如前文所述的由刘基等人来选定位置和设计建造的?
明代官书记载:“建康旧城西北控大江(即长江),东进白下门外,距钟山既阔远,而旧内在城中,因元南台为宫稍庳隘,上(指朱元璋)乃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在旧城东白下门外二里许,故增筑新城,东北尽钟山之趾,延亘周迴凡五十余里。”
明朝嘉靖时代苏州名士陆粲和万历时代南京籍状元焦竑分别在《庚巳编》和《玉堂丛语》中记载道:明皇宫是由“诚意(指刘基)及张铁冠择建宫之地,初各不相闻,既而皆为图以进,尺寸若一”。
确切地说,明皇城与明皇宫的建设是朱元璋在刘基、张中等人占卜的基础上最后定夺的。
由朱元璋最后拍板确定大明帝国皇宫的“最佳位置”之后,余下的就是进行皇宫建设与南京城的城市建设了。那么朱元璋营建明皇宫与南京城的宗旨是什么?
朱元璋营建明皇宫与南京城的三大宗旨我们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宏伟、节俭、坚固。”有何依据?据史书记载,当刘基勘定选址、朱元璋拍板后,明皇宫的建设进入了工程设计阶段,后来工程设计者将宫殿图样一一绘好,再呈送朱元璋过目定夺。洪武八年,改建大内宫殿时,朱元璋告诉廷臣:“唐虞之时,宫室朴素,后世穷极侈丽,习尚华美,去古远矣。朕今所作但求安固,不事华丽,凡雕饰奇巧,一切不用,惟朴素、坚壮,可传永久,使吾后世子孙,守以为法。至于台榭苑囿之作,劳民费财,以事游观之乐,朕决不为之,其饬所司如朕之志。”
从这段“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不仅在营建明皇宫上而且在其他大明工程建筑包括南京城的建造中贯穿的宗旨就是六个字:宏伟、节俭、坚固。
我们不妨来看看明代南京城和明故宫建造的这三大宗旨:
〇宗旨之一:宏伟
南京城和明皇宫建成之后,究竟有多大呢?
参观和游览过北京故宫的读者朋友肯定为北京故宫的宏伟而惊叹不已,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古代皇宫。但绝不是我给大家扫兴,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告诉大家:北京的故宫曾是“二流”的,600年前它的“父母”或言“原件”南京明皇宫比它还要大:“延亘周迴凡五十余里,规制雄壮,尽据山川之胜焉。”有读者朋友可能要问:能不能换成现在的数据?
能。目前权威部门公布的北京故宫占地面积是72万平方米,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南京明皇宫的占地面积为100万平方米,整整比北京故宫大出28万平方米。
我们再来看明代南京城到底有多宏伟?
南京明城墙最高处为26米,一般高度也在14~20米之间,其周长号称为96里。即使是60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实测到它的长度是68里,即35.267公里,现在基本完好段25.091公里,遗址占10.176公里,护城河全长31.159公里。在这样规模宏大的城市,总计生活着一百多万人口,它比起当时西欧“大城市”巴黎和伦敦还要大出十多倍。所以有人说,明皇宫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南京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点也没错。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明皇宫和明代南京城的恢弘雄伟的气势了。然而朱元璋的明皇宫尽管很雄伟,但是丝毫没有透露出金碧辉煌的气息,用我们现代话来说没有显露出“暴发户”那种到处披金戴银的痕迹。
而在这个方面尤其要归功于朱元璋的尽心关注:在装饰内宫墙壁的时候,朱元璋刻意让建筑工人避免用七彩鲜艳的颜色去粉刷装饰,而让工匠在上面画了巨幅的中国历代帝王兴亡图。这一举动不仅独树一帜,而且用心良苦。这幅巨型壁画给后代作了个警示钟,人们可以经常在壁画中看到各朝各代是如何兴盛、又如何由盛及衰,最终彻底消亡的。
〇宗旨之二:节俭
如上所说,在建造明皇宫时,除了追求必要的雄伟气势外,朱元璋坚决摒弃那些奢华和铺张的摆设。洪武九年,在谈到宫殿建筑时,他提出了“三不主义”,即“不事华饰,不筑苑囿,不建台榭”。
其实早在新内城建造时朱元璋就提出并贯彻“朴素三不主义”。吴元年九月看到刚刚建造的内城的走廊、两庑壁间空荡荡的,他就叫文臣熊鼎等人编撰古人行事可作借鉴的,将它们写在墙壁上,又让侍臣们将《大学衍义》抄在两庑壁间。为此,他解释道:“前代宫廷里多绘制图画。我叫你们抄那些东西上去,就是为了能够早晚都能看看,岂不比画画更胜一筹!”
朱元璋的俭朴精神在官场上有人却不以为然,做领导的哪个都会作秀一下,别看他道貌岸然的样子,骨子里不知想什么。哪个人不喜欢住宅漂亮、居住环境舒适呢?想到这里,自以为精通洪武皇帝心理的那位官员上言:“瑞州产一种奇石,上面有好多花纹,将它们磨平后铺砌地板,非常好看。”用今天话来说,这个官员向朱元璋建议,可能就是用大理石一类的装潢石材来装潢明皇宫。朱元璋一听就火了,立马训斥道:“你不能以节俭的美德来影响我,反而引导我要奢华,你安的什么心?”这下可把那位官员吓得不轻啊。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可能要问:为什么朱元璋要以这样的宗旨来建造明皇宫呢?
我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节俭是朱元璋一生始终遵循和坚持的生活作风。
不仅宫殿的建设上不铺张浪费,朱元璋平时的衣食住行也很简单。有一次,他一个人在宫中用餐,用着用着,突然间哭了起来。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美味佳肴您吃着,哭什么劲儿啊?殊不知,他是想起了小的时候所过的那种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生活,想起和家里人饥一顿饱一顿地过生活,他能不唏嘘感慨么?
有一年夏天,朱元璋在办理公务,因为天气太热,没一会儿的时间全身衣服湿透了。手下人赶紧给他换上干衣服,换了好几次。边上有个叫宋思颜的大臣惊讶地发现:这位最高领导居然没有一件是新的,都是洗了好多遍的旧衣服。他不由得连声称赞:“真可以示法于子孙也!”
从这些微不足道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自小贫穷,朱元璋养成了俭朴的生活作风,即使富贵之至了还极力反对讲究排场阔气。
有一次,江西行省官员拍马屁,将一张陈友谅用的镂金床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仔细瞧瞧,然后跟侍臣说:“这东西跟五代十国时期那个奢靡之极的蜀国末代君主孟昶的七宝溺器有何两样?床么,简简单单用来睡觉的,要花那么多的金子和那么多的人工去打造它,何苦呐?由此我们明白了,陈氏父子穷奢极靡,焉得不亡!”随即下令将镂金床给砸了。
正因为俭朴惯了,所以在明皇宫的建设当中,朱元璋依然秉承这种作风。至正二十六年、龙凤十二年(1366)十二月,负责建造新皇宫的官员向朱元璋进呈《宫室图》(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建设工程图纸),朱元璋见到上面“有雕琢奇丽”的,都一一“砍”去,然后跟中书省官员说:“宫室但取其完固而已,何必过为雕斫?昔尧之时,茅茨土阶,采椽不斫,可谓极陋矣!然千古之上称盛德者,必以尧为首!后世竞为奢侈,极宫室、苑囿之娱,穷舆马、珠玉之玩,欲心一纵,卒不可遏,乱由是起。夫上能崇节俭,则下无奢靡。吾尝谓‘珠玉非宝,节俭是宝’!有所缔构,一以朴素,何必极雕巧以殚天下之力也?”
第二,1366年朱元璋着手开始建造南京的明皇宫的时候,徐达等大将正领兵在外征战。也就是说朱元璋忙于两手抓,一手在搞今天大家习惯所称的“城建”,一手在忙于统一战争,而打仗可是要花大钱的啊!不停地扩充军士,不断地供给前方的粮草,财力上就很容易捉襟见肘,因此说当时朱元璋搞宫廷建设在经济上并不太宽裕,所以建造时自然要节省点。那要是有人不够注意节俭怎么办?
洪武十五年五月,同属于京城一部分的新太学建成了。朱元璋前去视察,发现新太学造得太侈费,当场就火冒三丈,下令将督造官叫来,严加痛斥,最后还将其活埋在太学边上的天文观察台下面。见此,当时谁也不敢吭一声。直到成化年间,有个年轻人进入国子监读书。据说有人看见他偷偷地上天文观察台那边去祭祀,就问他:“你祭谁?”他说:“我祖上因为搞国家工程建设用钱用物太铺张了,被高皇帝活埋在这里啊!”由此可见朱元璋节俭搞建设还是真正落到实处的。
第三,跟朱元璋的审美取向有关。从小出身于农民家庭,曾经掉到了社会最底层,一步一步地通过自我奋斗登上了帝国社会的巅峰。朱元璋的审美观很可能就是自小在农村和社会底层生活与挣扎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他的审美价值取向就不可避免地带着浓厚的底层劳苦民众尤其是农民所喜好的简朴、稳固、实在、气派的印记。如果真正按照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艺术标准来看,朱元璋是没有什么审美情趣的,也不太懂美的内涵。何以为据?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明初和明朝前期宫廷画的主流“浙派”。中国绘画史上“浙派”的特点是山水刚劲有力,棱角分明,万物色彩浓烈;可实际上在元末明初文人与上流社会中推崇的是南方知识分子倡导的“文人画”。也许因为长期受到元朝的压抑,“文人画”多显现婉约隐含、淡雅秀气。可朱元璋就根本无法欣赏这些画作,认为它们看上去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因此每回见到南方文人画家进献的“文人画”,他就勃然大怒:你们这些画家总是一派荒凉的笔触,这岂不是污蔑我大明帝国治理得不好么!故而当时很多不能迎合朱皇帝审美情趣的“文人画家”因此受了惩罚,有的甚至还丢了性命。朱元璋具有这样的审美情趣,他的皇宫与京城还能“奢华”和“高雅”?
〇宗旨之三:坚固
朱元璋在治国过程中一贯坚持要使大明帝国长治久安的原则,这一点在宫城和京城建设中也有所体现。举个例子说吧,明皇宫开建前曾填了燕雀湖,怕在此基础上建造的宫殿不牢固,他曾下令在上面打上密密麻麻的木桩,然后再用大条石压上去,这下可就使得皇宫无比牢固了。至于后来宫城倾斜那是由于当时技术所无法预料和解决的问题。洪武九年五月,朱元璋在跟工部即相当于建设部官员谈到宫殿建设相关问题时,再次强调:“今所作宫殿,但欲朴业坚固,不事华饰。”
在修筑南京城墙时朱元璋也十分注意城墙的牢固,坚决推行“责任制”,从城砖的烧造、运输直到城墙的构筑都落实到具体的人。即使640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要登上明城墙细细观看的话,就会发现一块块明城砖上都有相关的责任人的名字!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十分重视工程完工前后的质量检查,“帝筑京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时出阅视,监掌者以丈尺分治之。上(指朱元璋)任意指一处,击视皆纯白色,或稍杂泥土,即筑筑者于垣中,故金陵城最固”。
正因为如此严格要求,层层认真把关,640年了,尽管由于清兵的破坏和日本鬼子的践踏,个别城墙段已经没了,但大部分南京明城墙犹如历史巨人一般,依然屹立在古都南京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