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鼎沸一年左右,家里抬出了六七个死人,亲人的远逝,撕心裂肺的心痛尽管十分贫寒但不乏野趣的早年生活使得朱元璋这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少年过得轻松又自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7岁那年突发的天灾人祸却彻底地毁灭了他的一切,也正是这场“飞来横祸”成了他颠沛流离、戎马一生的转折点。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灾变呢?
朱元璋17岁那年,黄淮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旱灾、蝗灾接踵而至,加上严重的瘟疫,所有的这一切把朱元璋早年的平静生活全部给搅乱了,毫不留情地把他卷到了社会的洪流当中,抛到了社会的角落里,甚至可以说是推到了地狱的边缘。在这场灾难当中,他家发生了巨大的变故。父亲、母亲、大哥、二嫂、2个侄儿都死于瘟疫。原来好端端的一大家子十来个人口,现在就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及大嫂、侄儿、侄女等还健在。这是何等的凄惨!这是一般人都无法承受之痛!但它已经来了,来得那样的匆忙,来得那样的突然,使得少年朱元璋和二哥等措手不及。朱家原本处于赤贫状态,种的地也是租种别人的,这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连安葬的地方都没有。亲人的远逝带来的撕心裂肺的心痛,生活的无着带来的是对未来的绝望,大嫂带了两个孩子回了娘家,而此时的朱家就剩下了朱元璋和他的二哥了。小小年纪要承受成年人几乎都无法承受的悲痛与生活重担,眼前最为紧要的是下葬亲人,他们去求东家田主刘德,想让他发发善心,施舍一块小坟地。没想到坟地没求得,反遭刘德“呼叱昂昂”,一顿臭骂。
就在朱元璋兄弟遭受凌辱时,田主刘德哥哥刘大秀亦名刘继祖的儿子刘英目击了这一切,刘英平时跟朱元璋是好兄弟,看到自己叔叔太不仁义了,心理就很不舒服,回到家里就将此告诉了父母亲。刘继祖虽然是刘德的哥哥,可兄弟俩的为人却迥然不同,听说朱家遭此大难,顿时心生怜悯,他与妻子娄氏主动来到朱家,对身陷绝境的朱元璋兄弟说:“你们父母在世时就和我们关系不错,你们有困难为什么不跟我们说,我家有的是地,随你们挑好了。”听到这里,朱元璋兄弟感激得泪如泉涌,几乎连“谢谢”都快忘了说了。
葬地的事情终于解决了,可寿衣一类东西到哪里去弄呢?朱元璋兄弟万般无奈,只好将几件破衣衫找出来,将父母亲给包裹起来,然后兄弟俩一面哭着,一面将亲人的遗体抬出了家门,往着刘继祖家的地里方向过去。走着走着,突然间抬尸体的绳子断了,二哥回家去想办法再弄一根来,朱元璋则留在那里看好尸体。就在这个当口,天公变脸,闪电大作,暴雨倾盆,朱元璋赶紧到树下去避雨,将父母亲扔在了地里。约有一顿饭的工夫,雷雨停了,可朱元璋父母的尸体也不见了,原地隆起了一个坟包,民间俗称之为“天葬”。
35年后的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增土以倍其封”,在那里修建了十分气派的明皇陵,并在皇陵前方建了一个亭子,里边立了一块大明皇陵之碑。碑文由朱元璋亲自撰写,回想起当年的凄凉与悲惨时,他十分激动地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殽浆!”
“还愿”求生存,出家当和尚,可两个月不到又被迫“下岗”其实下葬了父母仅仅是苦难日子的开启,由于旱灾肆虐,蝗害大作,淮河及其周边地区的人们深陷极度饥荒状态,“里人缺食,草木为粮”。朱元璋兄弟靠着吃草根和树皮果腹度日,这样勉强度过了半年左右,到了后来连草根和树皮都不易找到,眼看就要被活活饿死。生存本能的需要使得小兄弟俩不得不作出抉择:要是留在家里,那就等于坐着等死,与其这样,还不如出去谋个生路,能活一个是一个。朱元璋与二哥抱头痛哭,个个都哭得泪人似的,“兄为我伤,我为兄哭,皇天白日,泣断心肠”!
哭声惊动了邻居汪大娘,汪大娘家也不好过,但比朱家稍稍要好些,听到朱家的哭声,她主动上了门,说出了当年朱五四为小儿子朱元璋生病在皇觉寺许愿的事情。刚说完那事,汪大娘就跟朱元璋讲:既然你的父亲已经在佛爷前面许过了愿,要让你舍身佛门,这可不能失信啊,否则要遭遇不测的。再说,舍身佛门,这是天定的“缘分”啊!当时17岁的少年朱元璋,面对如此的绝境,也没了主意,只好听从汪大娘的话。“那好吧,既然这样,我就去当和尚吧!”再说二哥也觉得汪大娘的话很有道理,当即便同意小弟朱元璋出家出去。
然而,在那时当和尚,也并非是剃个头入了寺就得了,假如要进寺庙,你得带上见面礼,才可走进佛门。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连生存都成问题,哪有什么银两来置办什么见面礼?汪大娘看他实在困顿不堪,虽然自己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可还是帮他准备了点香烛,并让自家儿子送他去了皇觉寺。
在宗教意识淡化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出家修道在世俗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不算高,有时还有几分贬义。朱元璋后来发迹当了皇帝,而在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中,像朱元璋这样贫贱到了只有当和尚混饭吃糊日子的地步,还真是绝无仅有的。为了对这段在普通人看来多少带有缺憾的人生经历有个美满的解释,明朝开始人们就流传着这么个说法:为了报答佛神的大恩大德,少年朱元璋日后必须有舍身佛门的这段经历。一段不愉快的经历甚至可以说是苦难就这样被演绎成如此美丽的命定说了。
进了寺庙,温饱问题是解决了。但乱世中的寺庙也并非想象中的一方净土。小小年纪刚刚踏入社会,朱元璋可不知世事的繁复和社会的深浅,为此他受足了别人的欺凌。
由于年纪小,又刚刚进入寺庙,庙里打扫佛堂、上香点烛、击鼓打钟、洗衣做饭等各种杂务活都由朱元璋一人来承担。据说当时朱元璋拜的师傅是高彬法师。元朝时期有地位的和尚居然拥有妻室,高彬法师就是这样一个“花和尚”,他的老婆孩子就住在佛堂的边上,所以少年朱元璋除了要干寺院里的活外,还得要上高彬法师家去做家务,甚至给师娘作使唤。一天忙到晚,总有干不完的活。不久之后,他发现寺庙这种地方可真不是那么的清净啊!
有一次,正在打扫卫生,突然一个老和尚走了过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你这个懒鬼!”朱元璋可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师傅,我犯了什么错儿?”老和尚指着大殿上的蜡烛说:“你这个懒鬼,也不看着点儿老鼠,它们把大殿上的蜡烛都给偷吃了!”在那灾荒频仍的年代,这老鼠也给饿慌了,居然饥不择食,把寺庙里的蜡烛给吃了;而这老和尚也怪不讲理的,你说朱元璋一天到晚忙里忙外的,再怎么的也不可能一个人看住老鼠啊!因此说,这无论如何也不应怪到朱元璋头上啊!在受了莫名之冤后,朱元璋越想越恼火:“老鼠偷吃了蜡烛也怪到我头上,真是太不讲道理了,我也不能一天到晚守候在蜡烛旁等着老鼠出来呀!”他边扫地边琢磨,突然间被绊了一跤。谁绊他呢?正是佛堂里的伽蓝神。他顿时火冒三丈,抡起手里的扫帚就往伽蓝神身上打,可再怎么打也不解气,据说打了有五十棍后,刚好他的一个师兄拿了笔墨,正要去庙宇外给砖头瓦块涂色。朱元璋见状叫住了师兄,把师兄手里的笔墨抢了过来。师兄看到他气呼呼的样子,不知他要干吗,正欲阻拦问问,不曾想到,朱元璋提笔在伽蓝大佛的后背上写下赫然一行大字:“发配三千里!”
走四方,路迢迢,野茫茫遁入佛门,虽然受足了别人的欺凌,但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元末天下大乱,灾荒不断,社会上到处都是流浪的、要饭的,人们对寺庙的施舍越来越少,皇觉寺很快就难以为继了。在朱元璋进入皇觉寺后的第50天,老方丈将寺院里所有和尚都召集起来,说:“如今天下大乱,到处都是灾荒,本寺院也无法维持了,你们还是各自回家或出去‘化缘’吧!”
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呢?朱元璋还没有来得及识读几句佛经就这样被迫“下岗”,离开皇觉寺,开始了四处“化缘”生涯。
什么叫“化缘”?“化缘”是佛家语,用我们凡人的话来讲,就是募化,乞求施舍,俗话说就是叫花、要饭。有一个博物馆馆长跟笔者争论,说笔者在先前出版的《朱元璋卷》中写朱元璋当年出去化缘就是要饭是不对的,笔者反问她:那什么叫化缘?她无言以对。其实五六十年前明史专家吴晗先生早已考证过了,“化缘”就是要饭。
我们平时能见到的“化缘”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身穿黄色衣衫的和尚合起双掌于胸前,口中不停地念起了佛语,生怕我们俗人听不懂。他免不了来几句俗语:“施主心善,将来必定大富大贵”,然后又念上“阿弥陀佛”一类的佛语。可当年的朱元璋进入寺庙才50来天,天天又忙于那些干不完的杂务活,连“阿弥陀佛”会不会念都很难说,故而记“载明太祖历代世系及其自微时以至即位后事”的《天潢玉牒》是这样描述当年的朱家老祖宗外出化缘的:“未谙释典,乃勉而游食。”这是讲他当年连当和尚“化缘”的基本功都不具备,由此可想其乞讨生存有多艰难!
背上一个小包袱,头顶一顶破毡帽,一手拿着瓦钵,另一手拿着木鱼,见到有人的地方就开始不停地敲着木鱼,口中念念有词。至于到底他念了什么,只有天知道。可天苍苍,野茫茫,敢问路在何方?朱元璋从小就机灵聪明,他打听清楚了,西边与南方灾荒相对少一点,可能要得到饭,于是就往合肥方向前行。一路走,一路乞讨,见了人就不停地念吉祥语,能讨到一口是一口,否则就得饿死。也不知走了多少天,他来到了合肥的地界,在路上邂逅了两个身穿紫衣的人。他们很客气,约定一起西行。朱元璋十分高兴地答应了,三人有说有笑,结伴同行。走着走着,可能是没日没夜餐风饮露的缘故吧,朱元璋突然间病倒了。那两个紫衣人脱下了他们的衣服,裹在了朱元璋身上,然后再将他夹着中间一起睡觉休息,“调护甚至”。3天后,朱元璋身体有所康复,且能自己走走了,两个紫衣人便带了他又走了几天的路程,来到了一座佛塔下。随即跟他说:“你暂且就留在这里,等3天,我们去去就来。”朱元璋不停地点头称好,一步也不敢远离那个佛塔。整整等了3天,可就是见不到那两个紫衣人的回来。不过此时朱元璋的身体也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尽管心中对那两个紫衣人充满无比的困惑,但生存的本能驱使他不得不继续前行。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他来到六安,碰到了一个老先生,背了一箱子的书籍,艰辛地在路上走着。朱元璋顿时心生怜悯,快步走上前去,要帮老先生背书,可谁知那老先生死活都不让,不过两人倒是说上了话,且很快熟了起来,成了路友,结伴前行。也不知走了多少时间,来到了一个叫朱砂镇的地方,两人累了,一起坐在槐树底下休息了一阵。休息时老先生一边端详着朱元璋的脸,一边这样说道:“小老儿善于堪舆、看相之术,今天见到贵人相貌非凡,能否说说贵人的生年月日和时辰,小老儿为贵人推算一番?”朱元璋听后极其爽快地告诉了他。老先生眯上双眼,扳着指头,口中轻轻地念起“子丑寅卯……”突然间睁大双眼,惊讶地说道:“小老儿算了无数个命,可从来没有碰到您这样大富大贵之命的人啊!贵人您当一路小心,现在您要去的方向应该是西北为吉,东南毋行。”然后又告诉朱元璋,以后应该注意什么,哪些属于禁忌,等等,说完他就起身告辞。朱元璋想问他姓氏名谁,家住何处,可老先生只当什么也没听到,头也不回地走了。
以上两段史料来自明代官史,之所以流传这般神秘莫测又美妙无比的流浪乞讨故事,我想无非是明朝官方为了渲染祖宗朱元璋后来当皇帝是天命所定的。其实有没有这样的传奇,明眼人一看便知。再说这种游走于生死边缘的乞讨生活最为真切的,恐怕远非以上描述的那般美好吧,要不然的话,朱元璋后来大可不必结束化缘生涯,就当一辈子的乞丐好了。
历史真实的一面:当年朱元璋出了皇觉寺,一径南行,到了合肥地区,折向西行,到了河南固始、信阳,再往北上河南临汝和淮阳,然后再东向,到了河南鹿邑、安徽亳州与阜阳,从地理角度来看就是淮西地区。
朱元璋乞讨生涯中所经历的苦难有多少?更多的是受冻挨饿,流离失所。有一天,朱元璋流浪到了可能是今天安徽当涂附近的一个破旧小村庄上。那年月兵荒马乱的,人们的日子过得都是紧巴巴的。朱元璋这一路上没有讨到什么,因为好几天没吃东西,饿得直发慌。到达这个村庄时,他实在走不动了,就想在村里讨口吃的,增加一下体力。可正逢战乱,整个村庄都荒无人烟,更没有可以行乞的人家。两眼昏花直冒金星的朱元璋心想:坏了,这一次我要饿死在这里啦。但求生的本能使他勉强撑立起骨瘦如柴的身体,突然间他发现眼前有个院子,于是使着全身剩余的微弱力气,蹒跚地走到那里。万万没想到,院子里居然有棵结满了柿子的柿子树。可惜由于战乱无人看管,这些柿子全快干瘪了。此时的朱元璋哪顾得上干瘪不干瘪,赶紧用竹竿打下柿子来,囫囵吞枣地将它们往嘴里塞。说来也奇怪,几个柿子下肚后,整个人迅速地缓过气来,逐渐地焕发起精神,走起路来也有劲了。他装了几个柿子在兜里,然后继续乞讨。
大概五六年之后,带着农民军在向采石、太平进发的途中,碰巧又路过那个小村庄,朱元璋赫然发现,曾经救了自己命的柿子树依然存活着。他立即下马,走了过去,抱着柿子树痛哭流涕,又感慨万分,当场立下誓言:“若有一日,我能当上皇帝,一定要封你一个侯爵!叫什么来着,凌霜侯,对,就叫凌霜侯。”
朱元璋究竟流浪、要饭了几年?经历了多少困苦,看尽多少人世百态、世间炎凉的朱元璋在经历了3年流浪乞讨生活后,曾经一度回到了皇觉寺。可是战乱与灾荒频仍的年代,皇觉寺这3年不仅没有根本的改观,反而是更加破败。所以朱元璋回到皇觉寺住了不久又可能外出流浪乞讨。从实际情况来讲,从17岁开始到25岁参加农民军总计8年的时间,朱元璋主要是以流浪乞讨为生计,至于几次回到家乡的皇觉寺只是暂时歇歇脚。好多书上说他3年后回到皇觉寺就开始过起清净的寺院生活。我可不这么看。
第一是史料证明,朱元璋后来又出去要过饭。明代官书《天潢玉牒》明确记载说:朱元璋在经历了3年乞讨生涯后“仍还于皇觉寺……岁丙戌,还旧里,修葺淳皇、太后坟墓,经理穴圹。潜居草野四载。往来濠城有一奇士,指太祖言:‘此非凡人’。因避而弗敢入城。”
第二从逻辑上,过去老和尚常撵小和尚出去要饭,而元末这些年的社会经济形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不久就爆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由此而言,朱元璋在外流浪3年回皇觉寺后岂能安安稳稳地读起佛经来了?
第三,从后来朱元璋望文生义地制造文字狱和在处理大明帝国的政务时所暴露出的低级文字错误来看,朱元璋大体上是个半文盲。
而众所周知,佛经是很精深的,如果朱元璋在流浪3年后就能潜心攻读佛经的话,那么到他25岁参军时,至少有四到五年的时间在读佛经。四到五年的时间专门读佛经,一般人都能读得很好,或至少说完全可以摆脱文盲和半文盲的尴尬局面,除非是脑子进水了,或者是本身智商有问题。但从后来的事实来看,朱元璋是个十分勤勉、聪明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精明的人,那么后来的半文盲事实只能说明其早年经常处于动荡当中,并没有安心下来读过什么书。更何况大明帝国开国前后他对和尚与寺院也没过多地表露出个人情感。因此说朱元璋这8年基本上是在乞讨流浪与动荡生涯中度过的,记载明朝皇家之事的“专著”就说他3年乞讨后又“潜居草野四载”,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8年的叫花子动荡生活让朱元璋尝尽了世态炎凉,那么,在当了皇帝之后,他又是如何回忆起这段不堪回首的乞讨流浪生活的?
由朱元璋口述,经元末明初著名儒臣危素润笔,《明御制皇陵碑》中记述了朱皇帝对流浪生活的真实回忆:
“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徉。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扬。”
换成现代话是这么说的:早晨起来一睁眼看到有炊烟袅袅升起的地方就匆匆地赶过去,傍晚日暮了来到古寺落脚,彼时已经累得踉踉跄跄,动弹不了啦。仰卧在高低不平的山岩上,山高崖陡,遥望苍穹一轮冷月,听着深夜里远处的猿啼声,这境地怎一个凄凉了得啊!这时幽魂悠悠,希望有所依靠。大家想想,现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十六七岁少年,正是偎依在父母身边尽情享受快乐、被父母宠着爱着的时候,朱元璋却已经形影相吊地四处乞讨流浪了好多年了。每每想起父母,朱元璋就不免会失魂落魄。行乞路上,要是碰上大风大雨的天气,这风声吹过就像鹤的叫声,让人听了心里感到格外的凄凉。不一会儿,天上又下起了雨雪,这雪“淅淅沥沥”直往身上钻。单薄又破旧不堪的衣服遮蔽不了刺骨寒心的风雪,寒风中瘦弱的身体就像蓬一样,“随风飘荡”,他走一步退一步,心里恰似翻江倒海一般沸扬啊!
8年乞讨流浪生涯与朱元璋的性格特征正是人生中的这段经历直接导致了朱元璋独特的个性性格的形成。那么朱元璋的个性性格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朱元璋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大家知道朱元璋青少年时代,父母双亡,兄弟离散,各奔天涯,没有倚靠,四处流浪,可谓极度缺乏关爱。这些说明了什么?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状况。传统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在孩子成长阶段,对于女孩子我们应该更加呵护,给她们更多的关爱,而男孩子则应该培养他独立自强的性格,不要太多的呵护。然而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的最新一项研究发现,事实恰恰相反,比如在小孩子最初成长阶段,男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爱与呵护,就会哭闹得特别厉害,会强烈地表达出他的关爱需要;而女婴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却是吮一下自己的手指头,噘一噘小嘴罢了。如此说来,男人在成长中更需要关爱,而女性需要的程度则相对缓和一点。从这样的研究进行推论,由于朱元璋在最需要父母亲情关爱的时候独自流浪,生活无着落,没有情感依靠。于是性格中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孤僻型、暴力型,甚至带有攻击型和破坏型的倾向。这种性格的人如果生活在太平之世,很可能成为沉默寡言而脾气暴躁的施暴者;如果碰到天下大乱,他很可能就参加了暴动和起义,进而成为一方的领袖、战胜者;但同时可能留下了巨大的心理潜影。
第二方面,朱元璋的性格特征、心理潜影是与他的人生经历、社会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
首先我们从经济地位来看,朱家几代人都是打工者,经济条件很不好。因此说朱元璋自幼就是在极度贫苦状态下长大的。这么一来,朱元璋的潜意识里就渴望在未来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所以他一旦掌握了政权,就会竭尽全力地建设自己所向往的那种社会秩序。反映在大明帝国的治国过程中,他不仅自身非常节俭,而且严格要求他的文武百官养成廉洁勤政的作风,他设立严刑酷法,坚决治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同时朱元璋在制定治国政策时贯彻了抑强扶弱之精神。他认为,一个王朝之所以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异悬殊,关键就在于富民豪强剥削穷苦百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潜影,我们不难看到,在大明帝国建立前后朱元璋推行了“均工夫”“均徭役”和迁徙豪民等一系列非常治国措施。
其次,从社会地位来看,朱元璋出身于社会的底层,曾经被抛到了社会的角落,加上他长相奇特,没有什么优势可言,青少年时期又缺乏亲友的关爱,所以他的内心是极度的自卑、敏感、多疑甚至是冷漠。有读者可能不同意我的这种说法,为什么说朱元璋没有朋友呢?汤和不是他的朋友么?此言差矣。那些都是朱元璋儿时——也就是童年在凤阳时的朋友,17岁之后流浪的这些年,他无依无靠,到处漂泊,哪来什么亲友的关爱?而正是这个年龄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刻。由此非常的经历和非常的社会地位造成了朱元璋孤僻、乖戾的心理潜影,外在的表现最为典型的就要数朱元璋创造出剥人皮等治贪方法。而极度低下的社会地位一定程度造就了朱元璋极度自卑的心理潜影,它的外在表现就是极度的自尊、极度的敏感,怕别人背后说他的不是,更怕别人看不起他。反映在明初的治国进程中,朱元璋往往望文生义,屡兴文字狱,等等。
再次,如果从个人经历来看,朱元璋的个人经历可以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那就是漂泊不定。生活长期动荡的人往往内心极度渴望安定。因此,当朱元璋登上权力巅峰宝座时,他时刻警觉着周边是否有不安定的因素,一旦发现就立即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我们不难看到,洪武年间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都成了潜在的不安定危险分子,因此大杀功臣也就在所难免了。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要致力于大明帝国的社会安定,消除社会中隐存的不安定因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后朱元璋下令在帝国各个村庄——类似于今天的街道社区和自然村,建起旌善亭制度和申明亭制度——有一点类似我们20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黑板报。他规定在旌善亭和申明亭里面常常更新公示栏内容,好人好事,坏人坏事,都要写在上面,让大明帝国的老百姓能够自觉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习惯,由此带来社会的安定祥和。可以说,洪武年间民风古朴,百姓安居乐业,是为人所称颂的。
第四,思维定式。自小穷苦,再加上8年的乞讨流浪生涯,让朱元璋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可以说他的“执政理想”中有相当的成分——要建立人人有饭吃的大明帝国。比如,他积极倡导,招徕流民,实施屯田,修缮水利,推行粮长制,等等。但实际上朱元璋更多的是承继中国传统社会比较保守的思维与理论,以农为本,重本抑末。
通过以上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所有这些方面不仅对朱元璋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也对大明帝国的兴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正是这8年的峥嵘岁月,朱元璋从一个血气方刚的17岁少年,成长为一个25岁的性格特征基本定型的青年;正是这8年的流浪生涯,赋予了朱元璋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成熟与透彻世事的睿智与狡黠,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就在朱元璋流浪乞讨、“潜居草野”之际,中华大地正孕育着一股能量无比的地火,它就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好奇的朋友不禁要问了:大元帝国统一百年不到,为什么会那么快地积聚成这股能量无比的地火?徘徊于地狱边缘的朱元璋对此又有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