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草根”出身当上皇帝的,朱元璋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的一个,但游走、徘徊于地狱边缘的“草根”,不仅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还能迅速发迹、腾升;更令人惊叹与佩服的是,从乡村牧童到庙中小沙弥,从四处流浪的叫花子到叱咤风云的农民军领袖,再到大明开国之帝皇,朱元璋这一路走来,既是那么的悲悲切切,又是那么的轰轰烈烈,在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拥有如此奇特经历的帝王恐怕还绝无仅有。
朱元璋的出生地奇多,这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不常见。沛县、句容、盱眙、凤阳等地各执一词,都说朱元璋出生在他们那里,那么史实到底如何呢?
奇多的出生地——朱元璋到底是哪里人?关于朱元璋到底出生在哪里,民间的传说真可谓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第一个版本,如果你到了徐州,徐州人说我们这个地方有帝王之气,朱元璋就是出生在我们这里。奇怪的是,镇江句容人一样也很自豪地说:“朱元璋是我们句容人。”并且拿出佐证,说句容如今还有个地方叫朱家巷,人们都信以为真了。这是第二个版本。但是如果我们相信了句容人的话,盱眙人又要不同意了,他们说:“明祖陵就在我们盱眙啊,还是在洪泽湖底下发现的呢!”言之凿凿,好似毋庸置疑,这是民间的第三个版本。第四个版本就是凤阳说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为朱元璋是凤阳人,于是“理所当然”出生在凤阳啊。
那么以上这么多的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民间版本中到底哪一种是真的呢?我们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之所以这么说,首先跟朱元璋祖上的经历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朱元璋远祖“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号其里为朱家巷。高祖德祖,曾祖懿祖,祖熙祖,累世积善,隐约田里。宋季时,熙祖始徙家,渡淮居泗州。”
这就是说,朱元璋祖上家庭贫困,为了生计,不得不加入了当时的“打工迁徙潮”,由徐州沛县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草根”出身的大一统帝国皇帝刘邦故乡,迁徙到南方金陵边上的句容通德乡朱家巷。当时朱家还是当地的一个淘金户。按照当时元朝的规定,凡是淘金户每年就得要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金子。可句容当地不产黄金,朱元璋祖上只好改种庄稼,用庄稼换钱、换金子,实际上是在做赔本买卖。没过多少时间,朱家就无法支撑下去了。在朱元璋父亲朱五四8岁那年,爷爷朱初一就带了家人,北渡长江,来到了淮北地区。刚好那时元朝攻灭南宋没多久,泗州地区有不少荒地,朱初一就将家安在了泗州盱眙津律镇,“开垦兵后荒田”。
朱初一定居在盱眙的中心地带可能就是今天的明祖陵位置,当时地名叫杨家墩。笔者曾两度前往明祖陵考察,发现该处四周旷野,人丁稀少,庄稼矮小,若不是生活很窘迫的人是不太可能看中这地的。不过在明代人的眼里,那可有着另外一番说法了。相传朱元璋的爷爷朱初一当年在杨家墩干活,因为累了就在一个低洼地里睡着了。刚巧有道士师徒两人路过,师傅老道指着朱初一睡的那一块低洼地说:“要是哪家人家有人葬在那里的话,那这家人家将来一定会出天子。”徒弟大惑不解,问了:“师傅,你怎么这么说呢?”老道:“这地与周围地相比有一股常人看不见的暖气。”说完,他摘了一根枯树枝插在朱初一睡的地方,并继续跟徒弟说:“你看好,十天后这根枯枝会生出树叶来!”随后他又对躺在地上的朱初一说:“老头,你听到我说的话吗?”朱老头早就被道士师徒的说话声给吵醒了,但一听说自己睡的这块地“贵不可言”时,他就动了心眼了,假装熟睡,你再怎么喊,他也只当没听见。
转眼10天过去了,留了心眼的朱初一一大早就来到地里,发现那枯树枝果然发芽吐出了嫩嫩的绿叶,为了独占天机,他马上将长出绿叶的树枝拔出来,插到别的地方去。再说那道士师徒那天也来了,徒弟顿时叫了起来:“师傅您不是说枯树枝会长出叶子来的么?怎么这地里见不到长叶子的树枝呢?”师傅指着朱初一,说:“一定是他拔的!”见到这般境况,朱初一只得承认,确实是自己干的。老道士说:“其实也没多大关系,只是泄了气,不能长传下去。老头,你有福气啊,死后应该葬在这里,那以后你家一定会出天子!”据说后来朱初一死后真的葬在那里,这就是后世人们都知道的明祖陵。大概在朱初一下葬后的半年,朱元璋的母亲怀孕了,生下了一个小孩,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其实杨家墩有没有这样神奇的地气,只有天知道了。但在杨家墩朱家确实过过一段温饱的日子,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逐渐长大,并在那里娶上了媳妇。这媳妇姓陈,那时候的人称她为陈氏。陈氏的父亲即朱元璋的外公,历史上称其为陈公,他可是有点“来头”的人。
宋末元初有三个很有名的抗元将领:张世杰、陆秀夫和文天祥。由于抗元斗争的失败,陆秀夫背负南宋小皇帝跳崖自杀;文天祥兵败被俘,元军将其押往元大都,多次劝降未果后,在北京将其杀害;而张世杰的抗元最终也有相似的命运。朱元璋的外公陈公就是张世杰手下的一员干将,曾为保卫宋朝的疆土而出生入死、驰骋沙场。抗元斗争失败后,他先回扬州老家,后举家避居到了盱眙津律镇,靠看风水、算命、合年庚八字、做巫师等为生。陈公无儿,育有2女,长女嫁给了季家,小女儿嫁给了朱家朱五四即朱元璋的父亲。
但自陈氏嫁过来没多久,朱家又开始走背运了。这时朱元璋大伯家相继生育了重一、重二、重三,可能张嘴的逐渐多了,日子开始变得紧巴巴。到老爷爷朱初一去世时,那真是“家道日替”,全家人的生活愈发艰难。不过朱家祖上有个基因,生活无着了就跑人。眼看在盱眙混不下去了,朱元璋父亲朱五四就带了他的媳妇陈氏来个脚底下抹油。他们先来到五河,在那里生下了朱元璋哥哥重六和重七等,后又迁往灵璧、虹县,最终才迁至钟离的东乡。
迁徙了一大圈,最终几乎又回到了“原点”,此时的朱五四已经是中年人了,人生大好时光耗在了不断给人打工上,而自家除了增添人丁外,却日益窘迫。尽管朱五四那时已经育有3男2女了,但他与陈氏仍不断进行床上运动,其最终结果是,又一个小生命即将降生。
奇特的出生——赤贫的钟离“大火球”朱重八那是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未时即下午1点到3点之间,收拾完家务活的村妇陈氏,急急忙忙地往地里赶,想帮丈夫朱五四播种麦子,没想到走到半路上,肚子突然开始隐隐作痛了,已经做了五六次母亲的陈氏立马意识到,自己又要临盆了,赶紧回头往家赶。走着走着,走了一段又实在走不动了,跌跌爬爬地进了附近山冈旁边的一座二郎庙里头,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一个小生命就呱呱落地了……
这个急着要来到世上的小生命就是后来震惊中外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过那时他可没这么响当当的名字;相反,他的父亲朱五四沿用了当时平头百姓取名的规则,即将孩子父母的年龄合算成一个数目或用行辈来给孩子命名。因为这小生命前面已有4个堂房哥哥即重一、重二、重三、重五和3个同胞兄长即重四、重六、重七,都是“重”字辈的,孩子他爹就顺数命名小生命为“重八”,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孩子名字土还不要紧,最最要命的是当时这个朱家穷得一贫如洗,小生命出生了总得弄块合适的布包裹一下,嗨,那朱家穷得居然拿不出。孩子他爹听到儿子出生了,赶紧奔到破庙里,将母子俩弄回了家,然后上河边去取水,想给刚出生的儿子洗洗。就在取水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一块红绸布漂了过来,随即找来一根小木棍,将红绸布给捞了起来,以此用来包裹刚刚出生的婴儿。
穷苦本不是什么罪过,不过在笑贫不笑娼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后来当上皇帝的朱重八幼年曾经经历的这段苦难,却终究上不了什么台面,于是就被人演绎成了美妙的传说。他出生的那个村庄被人尊称为灵迹村或灵迹乡,二郎庙旁的山岗被人称为孕龙基或跃龙冈,朱重八后来也不叫朱重八了,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不过南京和中都凤阳等地的人们更喜欢用朱元璋当政时使用的洪武年号来称呼他,喊他为“朱洪武”。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后来就连朱元璋原本是一对农民夫妇的休闲“作品”,也被天神梦幻的仙道光环所笼罩着。
据说有一天晚上,朱元璋母亲陈氏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头戴黄冠、身穿红色袍子的老道从西北方向款款走来,来到了她家屋子南边的打麦场上,随手从麦粒堆里头取出一粒白色的药丸,放到她的手中。陈氏十分好奇地看着,只见那白色药丸闪闪发光,且渐渐变大。看到一脸惊奇的陈氏,老道马上明白了意思,当即吩咐道:“这是好东西,你把它吃了!”陈氏吞下了药丸,随即梦醒了,她赶紧将刚刚的梦境讲给丈夫朱五四听。朱五四凑近听着,忽然闻到陈氏口中还透出阵阵幽香。第二天,她便在二郎庙产下了朱元璋。更为神奇的是,当朱元璋生下时,那屋子和附近的山岭全被红光照耀着。附近的人们赶紧过来,以为这里起火了,可走近时才发现,压根儿就不是。为了让世人记住这非同寻常的“灵异奇象”,称帝后的朱元璋就命名那地方为“明光”,那山就叫做“明光山”。
美丽传说还不止这些,就连那块从河里漂流过来的红绸布也被神化戏说了。相传朱元璋出生时,红光烛天,不仅惊动了四周的乡邻,而且还有附近的出家人。本是六根清净的“彼岸之人”听说一个贵不可言的“伟人”降生了,为了表示祝贺,他们赶往朱家,送来了“红罗幛”。也有人说是皇觉寺里的和尚抱了朱元璋到河边去洗澡,捞到了一块红绸布,将他给裹了起来,随之“红罗幛”的故事就开始流传了。
不仅如此,据明代流传下来的一些史料来看,朱元璋自出生起就与佛界结下了不解之缘了。相传朱重八生下来3天不吃奶,腹胀如鼓。父亲朱五四抱了他四处求医,但终无所果。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天夜里,朱五四突然梦见孩子快要不行了,赶紧抱着他到庙里去向佛神求救。可谁知庙里居然一个和尚也没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孩子抱回家。到家时忽然看见,在自家东房茅草屋屋檐下有一个和尚正面壁坐在小板凳上。朱五四喜出望外,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事情告诉了那和尚。和尚听后一边轻轻地摸着孩子的头,一边微微笑道:“不碍事,你也不用着急,到了半夜时分这孩子就会吃奶了。”朱五四连声致谢,随即进入家门,准备了茶水,想招待一下那和尚,可当他走到门口时,忽然发现那和尚不见了。
不久梦也醒了,看到奄奄一息的小生命,朱五四心如刀绞,对于一个社会底层的“草根”来说,除了等待奇迹的降临外,他还能做什么?!说来也巧了,大约到了半夜时分,小生命居然真的开始吃奶了。天亮时,他那腹胀如鼓的肚子也逐渐地瘪了下去。
孩子的病似乎是好了,但随后他经常闹病,一旦闹病,朱五四就要将他舍给庙里,让佛神来保佑他,可每一次都让孩子他妈给挡住了。陈氏不同意是因为看到孩子太小了,不过为了感谢佛神的保佑,陈氏与丈夫朱五四还是经常到庙里去烧香,向佛神许愿,等孩子长大一点,就把他送来当和尚,祈愿佛神保佑孩子健康平安!现实的残酷与生活的无奈,在美妙神话的演绎下,顿时变成了朱元璋日后出家为僧的宿命天定。
孩子出生连包裹的布头都没有,孩子生病了只能去求佛神保佑,朱五四一家的生活之苦可见一斑。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在没有太大的天灾人祸面前,人们都能忍着过日子、糊着生活。朱五四一家就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缩影。在小儿子朱重八10岁那年,由于田主夺佃,朱五四带了一家8口从生活了10年的东乡迁徙到了西乡。3年后又从西乡迁徙到了太平乡孤庄村,也就是今天安徽凤阳中都明皇陵一带,租种田主刘德的农地。
奇特的长相——为何朱元璋留世御像奇特之多?那时的朱重八是个13岁的少年,“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这段史料中首先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朱元璋长相到底如何?明代国史说他“姿貌雄杰”,实际上是指长相十分奇特,甚至可以说是怪异。
说起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触及明清史上的一大谜案——朱元璋到底长成啥样子的?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发展到两宋时期已经是相当之成熟,达到了“形神合一”的境界。“形神合一”首先在于“形似”,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中国人物画成熟之后的元末明初,那位叱咤风云的大明开国君主朱元璋的“肖像画”别说“形神合一”,就是“形似”也没做到,如今在明孝陵与南京民间保留了十五六幅风格迥异的朱元璋“御像”,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朱元璋有着十五六张不同的脸?这似乎太离谱了……
其实只要你稍加留心的话就不难发现,在现今流传的十五六幅朱元璋画像中不外乎两大类:一类就是人们经常在教科书上可以见到的,即我们熟知的领袖标准相。画像上朱元璋身着黄色龙袍,一副威慑天下的天子模样,但不乏几分老者的慈祥。这张画像上的朱元璋虽然看上去已经有点老了,但我们不难想象,以这张像的模样再上溯几十年,画像上的这个人也必定是个帅小伙。
然而我们去了南京的明孝陵却发现还有风格迥然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洪武皇帝的像,也就是第二类画像,朱元璋身着紫色便服,类似于我们今天常说的休闲服。这张像上的这个人相,我们暂且不去探讨他的美丑,仅仅从相学的角度来看,他整个脸部凹陷,外部轮廓却很突出,长相算得上奇特。这种长相的朱元璋画像可以找到第三幅、第四幅乃至第五幅、第六幅……
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朱元璋画像?这么多的画像中到底哪一种更贴近朱元璋本人呢?这样的长相与人的性格特征和事业成就有无直接的关联?
综观历史上留下来的史料,我们认为朱元璋的长相可以说不咋样,甚至可以说长得稀奇古怪。何以为凭?据明朝国史《明太祖实录》记载:当初朱元璋去投奔濠州红巾军时,郭子兴看“见上貌奇伟异常人”,用今天话来说,就是郭子兴见到长相奇特的朱元璋时表现出极大的惊奇——世界上竟有长成这般模样的人!我们日常生活中偶尔也会碰到长相奇特的人,也会表现出无限的惊奇,这是常理。但有人认为,就《明实录》的记载还不足为凭,我们应该将视野更加的放宽。
明代文人笔记中也有相类的记载:“日章天质,凤目龙姿,声如洪钟,奇骨贯顶”。《明史》也说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上述记载中都说到了“奇骨贯顶”,这种“奇”,“奇”到了什么地步?我们来看看画家怎样画这个奇特的皇帝的。
《明画录》中记述了如下事情:明朝初年有位寓居苏州府的画家叫赵原,其“所画山水……兼写竹,名为龙角凤尾金错刀,时争重之”。用今天话来说,擅长山水画的画家赵原是明初绘画界的一个明星,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得到他的真迹墨宝。洪武初年,赵原应朱元璋征调到了南京,为大明帝国皇帝绘制中国古代圣贤之像。但这位绘画界的“明星”却因其绘画之作不合大明天子朱元璋的圣意而招来了杀身之祸。说白了,这是赵原的“文人画”审美情趣与朱元璋的审美情趣不相吻合造成的。
那么朱元璋的审美情趣是什么?明初被人誉为“娄东三凤”之一的陆容曾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高皇尝集画工传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仍命传数本以赐诸王。盖上之意有在,它工不能知也。”
这是说,明朝初年,朱元璋曾经征调了一些有名的画工到南京,专门为他个人“写真”,但绝大多数人都不合这位大明天子的“圣意”。有的画工绘画得相当之逼真,因而也自以为一定会得到大明天子的赏赐。但等到朱元璋御览后,却同样也遭到了严厉斥责和处罚。后来,有一个画工反复揣摩“圣意”,在下笔绘画时只取基本的轮廓之相似,然后尽情“发挥”和修饰,在“图画”上对长相不雅的朱元璋精心地进行整容。这样朱皇帝的画像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君主标准相——威严肃穆之神色。朱元璋看到了这样的画像后自然是喜出望外,龙颜大悦,并以此类为标准“复制”了好多,赐给了他的诸王儿孙。
一个人的长相是天生的,但为什么明初那么多的画工越画得逼真越不合朱元璋的“圣意”呢?能解释清楚的恐怕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朱元璋长得不怎么样,否则他不会与画工们过不去;第二,画工们画得越逼真就越不合朱元璋的“圣意”,也就是说这些画与朱元璋心目中的审美取向大相径庭。因为朱元璋来自草莽,没正式进过学校门,尽管自称为“天生圣人”,但他骨子里最根本的还是中国民间社会中下层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与固定化“概念”领袖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两耳垂肩……例如,中国历代史书中经常有某某帝王长得不咋样,就说他“不类圣君”。朱元璋长得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两耳垂肩”之类的,就是我们上面讲的第一类朱元璋“领袖标准相”,但他何必要将画得逼真的画工严厉斥责和处罚呢?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朱元璋肯定长得不咋样,属于上述我们讲的第二类——难看相。为了掩盖这些天生的又说不出口的“缺陷”,所以他不断地“更换”画家或画工,这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这么多的“御像”。
奇特之人、奇特长相和奇特性格之间有何关联?既然说朱元璋长相奇特,那么这么奇特的长相又与他的人格心理有何关系?
如果稍稍留意一下西方心理学文献和东南亚及日本等地区的相学资料,就不难发现,有人已将心理学同中国传统相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脾性及心理。例如从相学上来讲,如果一个人的双眉之间的距离很窄,甚至完全联结在一条线上,那么他极可能是个急性子,做起事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往前冲。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朱元璋的奇特长相又蕴含着哪些性格特点呢?
朱元璋的长相,套用民间说法,是典型的猪腰子脸或言鞋拔子脸。其实他的猪腰子脸或言鞋拔子脸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下巴凸出,相学上认为下巴凸出的人往往城府极深,平时沉默寡言,还可能是个好好先生,你不管跟他说什么事儿,他在表面上都会一一应允下来,交代他做什么事情,他就算忍辱负重也会尽力把事情做得漂亮,让人无可挑剔。然而这种人一旦得势,他会发疯似地报复,其偏执心理往往是人们所意想不到的。
其实朱元璋的这种心理特征在青少年时代还是有所显现,这就是《明实录》中所说的:“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既就学,聪明过人,事亲至孝,侍奉左右,不违意。”
再说开来,用今天的心理学来看待这段史料记载就不难明白,少年朱元璋心里挺郁闷的,有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穷困的无奈,所以经常独居沉思,没人能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看到同龄的小伙伴中不少人进了私塾“学堂”门,自己虽说已经错过了启蒙识字的最佳年龄了,但最终他还鼓足了勇气向父母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中国社会中不少出现这样的情形,家中老幺往往被宠着。朱五四家也不例外,当听说小儿子想要念书时,他使尽了力气将朱重八送进了私塾。由于“聪明过人”,朱重八在学时识了些字,但最后因交不起学费,数月后只好辍学回家,帮助父母打理一些农活与家务。
乡间牧童、孩子王和“朝拜天子游戏”从生活的常理来讲,最小的小儿子也逐渐长大,朱五四家的日子应该开始好过了。可他本身赤贫,靠租种别人土地过日子,加上生育又多,对于已经长大的孩子,家里即使再没钱,做父母的也得要想尽办法给他们成亲啊。在孤庄村4年的生活中,朱五四嫁了大女儿、二女儿,又给大儿子、二儿子娶了媳妇,三儿子到了成婚的年龄时,他实在无能为力了,只好将其出赘到刘家去当上门女婿。
对于这样的家庭困苦,少年时代的朱元璋一起承受。据说当时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曾为田主刘德家放牛,以此来换口饭吃。有一年夏天,朱元璋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山坡上放牛。人们常说:六月里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正当几个牧童放牛正出劲的时候,“轰隆隆”几声震天雷响过,顿时大雨倾盆,放牛娃们赶紧躲到树下或山石底下避起雨来。但这场雨下得时间太长了,一晃就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孩子们不仅被淋得如落汤鸡一般,而且还饥肠辘辘。此时,朱元璋就向小伙伴提议:“你看财主家的儿子不放牛都有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咱们辛辛苦苦还整日挨饿受冻,可真不公平啊!今天啊,不如咱们大伙儿宰一头小牛吃吧?!”这些小伙伴被朱元璋这么一撺掇,个个都跃跃欲试又垂涎欲滴,想吃小牛肉。但就在这时,有个小伙伴不无担心地说道:“要是老财主发现小牛少了一头,那怎么办?”朱元璋眉头一皱,计上心头:“要是老财主问起的话,我们就说丢了么。”小伙伴们平日里都知道,朱元璋的主意多,于是大家就跟随他,欢天喜地杀了一头小牛犊,在山上架了篝火,烤起了牛肉,美美地吃上了一顿。这一顿对他们来说,可算是从娘胎里出世后吃到的第一顿盛宴。
吃饱了,喝足了,天色也暗起来了。傍晚,放牛娃们赶着牛群回去了。朱元璋的东家田主刘德在清点牛犊时,发现少了一头小牛,于是就问:怎么回事?朱元璋气定神闲地说:“老爷!下午我们放牛的时候,突然天降暴雨,又是打雷又是闪电,惊了小牛,四野里跑开了。那只小牛胆子特别小,钻到地缝里了,不料又被卡住,怎么都出不来。我们费了好大劲也没能把它弄出来。老爷您要是不信,就叫人去看看?”田主刘德带了人一起到朱元璋说过的田缝里去看个究竟,果然发现有一根牛尾巴被卡在那里,殊不知这正是朱元璋和几个小伙伴事先安排好的。刘德叫人使劲拉那牛尾巴,但牛尾拉断了,也没能拽出牛来。最终找来朱元璋,臭骂一通,这事也就作罢了。
虽然这个传说在正史上不见记载,但可能是真的,因为朱元璋应变之机灵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随处可见。当然这种野趣未载于正史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再怎么说它也上不了什么台面。朱元璋孩提时代类似这样的乡村野趣还有不少,其中有一则广为流传:朱元璋与小伙伴们常常玩众臣朝拜天子的游戏。据说他用废弃的水车板当做头上的天平冠,手里拿了块小木板作朝笏,然后就往土堆上一坐,接受众伙伴的“朝拜”,好似朱重八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料。这样传说之所以能传下来,且越传越神,主要是因为朱元璋后来当了皇帝,或许有那么一些“影子”的事情,马屁精和狗奴才们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对其进行极度的渲染。少年朱重八心目中的英雄在朱元璋的童年时代,还有一件事值得人们留意,那就是母亲陈氏经常用外公陈公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的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儿子,无形之中在朱元璋幼小的心灵培育起了远大的志向和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甚至可以说外公陈公就是童年时期朱元璋心目中的伟大的英雄和顶礼膜拜的偶像。后来在南京城里称帝了,他马上就“追封皇外祖考为扬王,妣为扬王夫人,皇外舅为徐王,外姑为徐王夫人,并建庙于太庙之东,以时奉祀……上安奉扬王神主,皇后安奉徐王神主,各用牲醴致祭”。且在祭祀的祀词中十分谦虚地自述:“外孙皇帝元璋,谨以牲醴庶品致祭于外祖考陈公、外祖妣王氏曰,仰承外家之庇,为亿兆生民主,未伸崇报,每歉于怀,今考于《礼》,追封外祖考为扬王、外祖妣为扬王夫人。然自昔帝王之于外族,皆行封赠,而未有立庙奉祀者。惟我外祖考妣继承无祀,元璋以外孙亲连骨肉,故立庙以奉祀事,庶昭报本之诚。”
外公等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属于外戚,居然能享受到几乎与皇家祖宗相似的待遇,登基称孤的皇帝外孙竟然亲自奉安祭奠外公,由此可见陈公对朱元璋之影响了。从洪武开国前后朱元璋确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宏伟目标和实施了北伐、“清沙漠”等一系列非常行动来看,谁能说就不是其外公反抗民族压迫之斗争精神的发扬与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