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十章 李宗仁请老蒋吃饭?

  一向有“花城”美誉的广州,有着旖旎的南国风光。这里满城绿树葱茏,四时花团锦簇,给人一种雨水充沛,气候温润,繁茂兴旺的印象。

  在广州市区西部,有一座白色的巍峨的建筑物,掩映在浓密的花木之中,这就是国民政府的迎宾馆。党政要人来广州,一般都下榻在这儿。当时,李宗仁也住在迎宾馆中。

  一天晚上,迎宾馆突然华灯齐放,五光十色,一片灯火辉煌。而迎宾馆四周以及邻近的马路上,却是岗哨密布,戒备森严,吓得行人不得不远远绕道行走。

  原来这天晚上,蒋介石带着大批卫士,穿过广州闹市来迎宾馆吃饭。这次宴会是朱家骅发起的,由他代为张罗一切。

  这因为朱家骅见蒋介石在广州召开中央非常委员会会议时,蒋与李宗仁,互相连话也不说一句。作为行政院副院长的朱家骅,觉得长此下去不是个办法。有一天,他向李宗仁建议说:

  “德公,我看你和蒋先生之间有些隔阂,你是不是请蒋先生到这里吃顿饭?”

  朱家骅的意思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吃饭,他想在酒席宴上联络感情,消除隔膜,扭转蒋、李之间彼此尴尬的局面,以期弥补相互之间的裂痕。

  “骝先兄,”李宗仁苦笑一下说,“客,我是可以请的。蒋先生喜欢不喜欢来,我就不知道了。”

  “蒋先生一定喜欢,一定会到的。”朱家骅充满信心地说,还再三解释,“蒋先生生活太严肃了,平日只吃一些简单的宁波菜,什么泥螺、酸菜、笋丝等,此次到广州来,也应该品尝一下广州的名菜啊!”

  李宗仁当然无话可说,他朱家骅愿意从中斡旋,自己还能不同意吗?于是,朱家骅代李宗仁约请了蒋介石,且请党、政、军高级人物作陪,这样一个有特殊意味的宴会就这样定下来了。

  迎宾馆在城西,而蒋介石住的地方却在城东。宴会那一天,沿途布满便衣队,严密警戒。蒋介石乘上卧车,带着庞大的卫队,穿过广州闹市,浩浩荡荡开到迎宾馆来了。

  李宗仁的住宅只有两个卫兵,兼司传达。蒋介石一来,就一下增加了大批警卫人员。俞济时先到,他指挥卫士将迎宾馆重重包围,如临大敌。这情景真有点像“鸿门宴”,而不像“将相和”了。

  李宗仁诚心诚意准备这个宴会,想借此改善他同蒋介石的关系,所以请了广州最好的厨师。什么“龙虎斗”之类的著名粤菜都准备停当。李宗仁看到蒋经国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忙个不停,到入席时还不来吃饭,便问蒋介石:

  “经国为何不来?”

  “不管他吧,”蒋介石笑笑说,“我们吃我们的。”

  李宗仁不便再问,只好殷勤地不住夹菜斟酒,劝蒋介石多吃一些。

  蒋介石始终喝白开水,李宗仁知道他在坚持“新生活运动”,也不好劝说。蒋介石吃菜与众不同,令人奇怪的是他中菜西吃,所用的刀又全是自己带来的,都是银质的。这就使李宗仁颇为不快了,难道我请你吃饭还想加害你吗?

  席终,也始终未见蒋经国出现。李宗仁颇为诧异,也不好再问。

  等蒋介石一行人走了以后。李宗仁问自己的副官:

  “蒋经国到哪里去了?他怎么没入席吃饭?”

  “报告代总统!”副官面有难色,也只好如实报告,“经国先生带了一大群随员,一直守在厨房里。厨师每做一道菜,用什么配料,他都亲自检查过。出锅后,他自己亲口尝一下。等他点过头,才可端出来。”

  “什么?蒋经国原来在监厨哟!”李宗仁一听,这下气得非同小可:原来是怀疑我要毒害蒋介石哟?难怪带了这么多卫士,还带来自备的银刀叉。这真是把好心当作驴肝肺了,真欺人太甚!他气得高喊:“算了!我向他摊牌算了!反正广州也快完蛋了。”

  李宗仁心想:共军一路自南雄越大庾岭,大庾岭守军沈发藻不战而溃。10月7日共军跟踪进入粤北门户曲江,沿北江及粤汉路南进。另一路共军则自大庾岭东麓绕至东江,胡琏兵团早已远遁厦门、金门,共军自东江向广州进逼。从海南岛刘安琪兵团中调来一师人马增援广州,该师刚到黄埔上岸,马上又奉令下船,原船开回海南岛。后来蒋介石索性将其全部调往台湾去了。这些意味着什么呢?李宗仁心中当然清楚。

  蒋介石准备离开广州返回台北了。李宗仁只好鼓起勇气到梅花村陈济棠公馆去见蒋介石。

  蒋介石见了李宗仁,哼哼唧唧地说:

  “德邻兄,你来啦,好,好!我们上二楼大客厅去单独谈。”

  二人上楼,在大客厅里坐定,李宗仁就说:

  “因为国事已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弟不得不畅所欲言了。”

  “说吧,说吧!”蒋介石似乎很冷静地说,“随便讲,随便讲。”

  “你此番已是第三次引退了。”李宗仁已经顾不了什么情面了,直截了当地说,“你当时曾一再声明,五年之内决不过问政治。但事实上你的所作所为完全相反,不仅在溪口架设无线电台,亲自指挥军队,而且还密令汤恩伯逮捕陈仪,并指派周喦接替。后来又派汤恩伯到福州,挟持朱绍良离闽,让汤恩伯担任福建省主席……”

  蒋介石一听李宗仁这样当面数落他,脸孔开始变得一阵红,一阵青,后来变为苍白。但是他没有发作,也没有反驳,只是口中“嗯嗯”地敷衍着。“蒋先生,你宠信汤恩伯亦属宠非其人。”李宗仁的这番话是积郁已久的,所以一开口便一泻千里,什么话都明说了。他想反正是与蒋介石最后一次见面了,直说又何妨:“汤恩伯曾受过我指挥,我知之甚详。论品论才,汤恩伯任一师长已嫌过分,怎能指挥一方面大军?汤的为人,性情暴戾,矫揉造作。所部军纪荡然。抗战期间,河南民谚曾有‘宁愿日军来烧杀,不愿汤军来驻扎’的话,你不是没有听到过……”

  李宗仁恐怕蒋介石要反驳,再举例说明:

  “抗战时,汤恩伯从河南叶县乘汽车到界首视察,再乘小轮船东驶,启碇时,船身不慎碰了一下,稍有震动,这也是常有的事。不料汤恩伯竟大发雷霆,叫来该轮船公司的经理,严加责问。在大骂奸商之后,竟拔出手枪将这个经理当场击毙。当时,我驻防老河口,听人说有这样的事,起初还不敢相信,后来人家说汤的总参议沈克在场目击,可以证明。后来我在北平行辕任上,见沈克,问及此事。沈克叹息说,他那时以为汤总司令无非持枪恐吓一下而已,谁知他竟真的开枪,‘砰’的一声,对方倒地,沈克想劝阻也来不及了。沈克还说,在抗战期间追随汤恩伯数年,类似这样任意杀人之事已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蒋先生,像汤恩伯这样的人,你把他作为心腹,能不坏事?”

  蒋介石在听这番话时,脸色难看极了,变得十分尴尬,奇怪的是他竟没有发作。当李宗仁说完后,蒋介石竟毫不在乎,只随便地问了一句:

  “沈克现在何处?”

  “不知其下落。”李宗仁回答,两眼直瞪着蒋介石,看他对自己刚才一席话有什么反应。

  谁知蒋介石“嗯嗯”了几声,便没有下文了。最后,他似乎很抱歉地对李宗仁一笑,说:

  “德邻弟,关于撤换朱绍良一事,我手续欠完备,请你原谅。”李宗仁也只好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算了吧。”

  话再谈不下去了,李宗仁只好识相地起身告辞。

  蒋介石跟随着送下楼,把李宗仁送上车。

  从此,李宗仁再也没有和蒋介石见过面。梅花村一面,确是最后的分别。这位蒋总统和这位代总统,即使近在咫尺,彼此也不相往来,有事仅仅是通过中间人传话或者托旁人带信罢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