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
想不到这个心愿会变成现实。
两年前去法国贝桑松,做客阿兰·嘉保贺喜家,嘉保贺喜先生是孔泰大区法中友协主席。
在异国他乡,在嘉保贺喜家里,我听到了生硬的汉语,“你好”,“欢迎你”;我看到了中国元素:“五子闹学图”“苏州刺绣”“水乡拗斗”,我惊讶,我惊喜。交流中才知,嘉保先生钟情中国,数十次到过上海、杭州、广州等十多个中国的旅游城市,因去普陀曾路过宁波。
虽是去舟山的过客,仍记得宁波。像打开宁波话题的水闸,从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古老的河姆渡,我叙说着宁波从渡口、经河口到港口的变迁,这变迁中自然有慈城,亦有老外滩。贝桑松是《悲惨世界》作者雨果的故乡,彼此的交谈中,我表达了作文化交流的心愿。
想不到这一心愿竟会成为现实。辛卯年深秋,法国东方华人协会、弗朗什孔泰法中友好协会发来邀请函,请我参加2012年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国东部的活动,其间作中国年糕文化讲座。
法国讲年糕,怎么讲?讲什么?思考再三,便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主题,制作讲座课件,复制了一些意寓吉祥、祈愿祝福的年糕模板,还有鲤鱼花样、白条年糕启程了。
到了法国,拜访东方华人协会会长,浙江老乡汤育三先生后才明白,原来是个迎春晚会,是自助型的迎春晚会,有拜年、讲座、晚宴和歌舞表演。据说报名人数已近三百,有华裔、华侨、留学生和法国友人。据往年的活动经验,人数可能还会增加,中国人与法国人各一半。这么多人,且有不少法国人,出乎我的意料,思考再三,我把讲座主题改为“我们的节日——中国年糕文化”,征得主办方的认可,准备了关于中国年糕、中国年糕样式和年糕文化记忆的近一小时的讲稿。
“天地玄黄”怎么翻?担任翻译的儿子发问了,我突然明白了文化交流的难度。前些年听说了一种观点,中国的文学作品难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原因是作品难翻译,曾以为那是牵强的借口、托词,此时此刻的我仿佛理解了这种观点。有道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民族文化的内涵怎么让人理解呢?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千姿百态的民俗怎么翻译?怎么表达?就讲座而言,准备的讲座稿,年糕文化记忆是重点,那年糕模板的精华是表达民间表情的花样,还有其象征、寓意、谐音、比拟和表号之类的艺术手法中,其谐音怎么翻?那是与方言关联的东西,普通话已难以表达,再译成法语,法国人听得懂吗?正在担心之时,房东露希拉让我们参加她的人文地球社沙龙,介绍中国文化。
露希拉的沙龙时间约在讲座五天前的一个晚上,那天我做了一大盆鸡蛋、虾皮、西红柿炒年糕,带了一些年糕模板,还带了年糕实物,请露希拉和她的社员边吃边听我的“年糕与中国年”的演讲,儿子尝试同声与段落翻译,看看法国人接受的效果如何。
之前在准备时,我们母子俩一直在为讲什么而争论。因为学习与打工,儿子的时间安排得接近饱和,而十分专业的民俗文化翻译又超出他所学的专业范畴,也因如此,儿子说,你讲后就回国,这里谁也不认识你,而我面对同学、面对老师,翻译得不好怎么办?老实说,儿子说的好多问题,我是不曾想到,也不会想到的。这人,一旦用感情思维,大多会弱智的。这次法国之行,行李超重,我仍一意孤行带了一堆慈城年糕,我的想法是,此年糕非贝城中国超市的年糕也。儿子问我为什么这样的傻,而我从不认为自己傻,与其说这是傻,还不如说是痴,那是我对宁波城北这一片土地深深的迷恋。因为感情所至,我一心盼着年糕文化走出国门,压根没想过走出去的难度。
不知房东露希拉是否听到了我们母子的争论,不知有教育经验的她是否有意安排这次沙龙,这次试水性的讲演,我找到了法国人有关中国年与年糕的兴趣点。而法国人的不停询问,那些围绕中国年和年糕文化的提问仿佛也刺激了儿子。两天后,儿子完成了我的第三次修改稿翻译。而后,儿子陪我去玛丽家,儿子想请他的语言老师对讲座课件翻译作一次修正。正是在这一次修正中,我再次调整调原来准备的讲座内容,即从原来的三点缩成两点,而增加了对年糕的家乡慈城古城的简介。正打开我的PPT讲座课件,当玛丽老师看到慈湖的背景照片,问我湖水是否污染,儿子的译音刚落,我连声否认。回家后,我想方设法找到慈城的照片,介绍慈城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江南小镇,是一个蕴含了7000年中华文化的千年古县城。也许这些内容专业词汇不多,儿子很快接受了我的修改。为了让法国友人能在有限时间里了解得更多,讲座课件的图片还采用中英文注解。就这样,为了一个仅仅时长半小时的讲座我四易讲稿。
中国的正月初一,正值法国年后的冬季,贝城行人本来就不多,冬季午后的街头行人更加稀少。
下午三点,我们到干色拉剧院。干色拉剧院已是人头攒动,一些表演的留学生在走台,全是晚上表演的节目;汤会长边编写座位号,边指挥着悬挂横幅;嘉保贺喜主席带领一些法国人正在铺放桌纸、纸盘、纸杯、刀叉之类的餐具……大红的中国结,金黄的腾飞龙,将建于1893年的这座古老剧院点缀得春意盎然。
龙年正月初一,正好是星期一,因为讲座要试音,因为要调试PPT放映设备,担心我自己的语言障碍,让儿子那天下午请假,不去听课。征得剧院同意,我们还在台边的音响上设了年糕文化展示台,将“梅兰竹菊”“龙凤呈祥”“吉庆有余”“状元及第”“天地玄黄”不同主题的年糕模板陈列在上面,还陈列了实物年糕,《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一书……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儿子说回家休息一会儿。而我觉得回家,路上一冷一热,路途劳累,还不如看看留学生的彩排,也顺便与留学生交谈交谈。
等儿子再回到剧院,我惊呆了,一直说不想穿西装的他,竟穿戴整齐,西装领带,短发上喷洒了啫喱水,一头乌亮。“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宁波老话说得真有道理……
也真是奇了怪了,这种自助性活动参加人员竟然那么踊跃,450个座位的长条桌座无虚席,两侧的过道站满了人,有的人索性跑到楼上,迎面碰到的大多是法国人,尽管无法交流,而穿着旗袍或唐装的他或她一脸的喜悦仍令人感同身受。来者每人缴费20欧元,学生8欧元(中国学生学联补贴6欧元),有的人还是从几十里外的小城(或小镇)开车而来。
我被安排在第二排的嘉宾席。刚坐下,儿子蹑手蹑脚,钻到我的背后,我轻声地问:这么大的场面见过吗?他说,他从没见过,很害怕,怕等会儿讲不好。我安慰他,没事的,就当我们在家里练习一样好了。我一摸他的手,冰冷冰冷的,赶紧拿了蜜橘让他补充维C,而他却说被吓得一点没胃口。一听此言,我被吓呆了,霎时无策,看到桌上有葡萄酒,问他是否喝点葡萄酒壮壮胆,便伸手准备取杯,儿子连忙摇头……我顺势握紧他的手,就像送儿时的他进考场前击掌那般。
还没上场,儿子居然会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吓怕。想想也可以理解,面对这么多人第一次上台演讲怎能不怕,而我不知该咋办,思索对策之时,我的邻座华裔法国人傅先生入席,儿子觉得难为情,再握紧一下我的手离开。法国人宴请的规矩与我们不同,儿子给我翻译,只能坐在工作人员的席位上,也付了留学生餐费。傅先生也是被邀请的嘉宾,他的法国太太不仅另坐他席,也自掏腰包。这是中西文化的区别,倘若我们设宴也是如此,不知会是怎么样的情形,是否要么不来,要么被认为小气呢?
七点半,迎春晚会准时开幕。在汤会长致开幕词以后,贝桑松市的福世海市长、中国驻法国斯特拉斯堡总领馆周丽副总领事、嘉保贺喜主席、孔泰大区议会副主席马民安·菲索和贝桑松学联黄中主席先后致辞,向中法朋友祝贺新年。与会者济济一堂举杯祝福后不久,主持人请我上台,并用汉语、法语介绍了我,接着请儿子上台,再一次把母子俩介绍给大家,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以“今天是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新年的大年初一,这个日子,在我们的家乡有吃年糕的习俗,表示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开场白开始了在法国的年糕讲座。儿子的翻译,声音虽有些颤抖,但没到刮刮抖的地步,随着主题渐进,亦渐入佳境,尤其在介绍多媒体的图像时,他还离开座位,像是训练有素似的,边指向画像,边坦然地把内容一一道来,而全场是一片肃静。当最后说到,我是在我们的家乡——中国浙江宁波北面的慈城做年糕文化的田野调查时,儿子几乎与多媒体同步同声介绍我们的家乡——宁波慈城千年古县城。随着“谢谢”的画面亮相,又是一阵掌声。
随着掌声,随着音乐,我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定,周边的华裔华侨向我举杯以示祝贺,他们有的还说起记忆中的家乡年糕。傅先生说他的老家在四川,做过年糕,而不知年糕文化;董先生的老家在上海,成年后又走南闯北走遍大半个中国,现定居在斯特拉斯堡,年逾古稀的他吃过各式年糕,有慈溪的印花年糕,然不知年糕“感恩祈福”之寓意。我与嘉保贺喜先生背靠背分坐两桌,讲座结束后,他跷起大拇指,说了三个字:很精彩。更有意思的是,当我与嘉宾上台一起唱完《歌唱祖国》走下台阶时,在年糕文化展示台边看年糕模板的一位法国人拦住我,边比画,边朝我微笑,我像聋子哑巴似的看着他,幸亏傅先生从边上走过,翻译了他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我儿子的朋友,问我能否告诉他这些东西的做法,我找来儿子,让儿子做翻译,简介了年糕模板的制作过程,其实我也只晓得皮毛。
那天回到家,已过午夜,进屋我们看到露希拉的纸条,她祝贺我们讲座成功,并让儿子明天拷贝她为我们拍摄的讲座照片。
按理说,讲座结束,文章也该画上句号。可讲年糕似乎意犹未尽,之后,凡法国友人来访,我不是炒年糕,就是包汤圆加以款待,而说一段年糕文化更是成了习惯。一次在超市,碰到一中国留学生。我向她微笑,她也微笑着,一会儿自言自语:好像在哪见过?没等我离开,她突然惊叫:您是那天讲年糕的老师。原来如此,她记不住我的人,却记住了年糕。之后,嘉保贺喜先生打电话给儿子,说邀请我去他家看皮影戏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到时可作中华交化交流。而做客汤先生的家,他说我的年糕讲座是他们连续十年迎春晚会形式的新尝试,讲座消息登上了《欧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