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
人在旅途,我喜欢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在陌生中发现熟悉。去法国游雅尔纳克市(Jarnac),亦是如此。
雅尔纳克市位于法国西部,近大西洋,是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1916—1996)的故乡。在我成长的年代,常听密特朗访华的新闻,访问杭州,抑或上海。家乡宁波又近杭州、近上海。也许是因岁月留下的记忆,也许是因地理上的接近,即便如此简单的熟悉,也激发我行走的情怀。
巴黎的卢浮宫,于我是陌生的。初进这座艺术宫殿,是外行人看热闹那般的茫然。在大厅的书店看到赵无极的画册,似乎又让我发现了熟悉。踯躅于玻璃金字塔大厅之时,陌生的宫殿仿佛变得熟悉,原来记起了这大厅是贝聿铭设计的。贝聿铭、赵无极,均为华裔艺术家,这是陌生中的熟悉,而且这陌生中的熟悉,又与密特朗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巴黎人拟在卢浮宫的前院建一门厅,卢浮宫是有着800多年历史,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古老建筑,世界顶尖设计师参与门厅设计,其中就有贝聿铭。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便是当时我们行走的钢、玻璃构成的金字塔。在透亮的大厅,我自问,坚守传统的巴黎人怎么会接受如此现代的设计方案呢?事实也是,当年遴选设计方案时,15位世界顶级博物馆馆长之中的13位看中贝氏方案,而巴黎人却是一片反对,有的甚至蔑视贝氏方案为“假钻石”。“假钻石”怎么好镶嵌在古典的艺术宫殿门楣呢?是选用还是放弃,据说贝氏方案生杀大权递交到时任总统密特朗手中。密特朗点赞“假钻石”,这样,“假钻石”的镶嵌成为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最佳融合的世界经典。就这样,陌生中的熟悉再次撩拨我于熟悉中发现陌生。
熟悉中的陌生,2010年元旦我们去雅尔纳参观密特朗故居,希冀在陌生中发现熟悉。
元旦,在家乡过了近半个世纪,是个熟悉的假日。第一次在法国过元旦,成了熟悉而陌生的假日。这不,元旦的雅城,安静得像一座空城,游艇泊岸,博物馆闭门,一路行走下来,就像是我们母子俩的“世界”。还有,被称为“城”的雅尔纳克那天居然没有一家餐馆营业。法国朋友Roger先生约定中午12时来接我们去昂古莱姆市(Angoulême),幸亏那儿还有一家餐馆中午开门……假日打烊,此为雅城之行陌生中发现的熟悉。
雅尔纳克城比贝桑松城小,人口亦不如贝桑松多。密特朗故居在雅城市中心的西面。在22 Rue Abel-Guy的小巷,我们看到一处熟悉的木门,那是百度百科中一张密特朗全家福中的背景,浅蓝的双扇对开木门。我之所以说熟悉,还因为眼前的密特朗故居与普通的两层法国民居没什么两样,浅蓝色的木门色几乎褪至白色,木门上方钉有一块门牌,那是一块印有“22”的蓝底白字门牌,看上去密特朗故居比照片上更陈旧,更普通。若不是浅棕色墙体上的那块木牌,我实在无法将眼前的建筑与记忆中所熟悉的密特朗联系在一起。门牌右上方的那块与墙体颜色相近的木牌上书“密特朗出生于1916年10月26日,1981—1995年任法国总统”。
密特朗是法国第一位社会党人总统,以改革执政法国14年,并以高超手腕处理了许多棘手的国内外事务……密特朗应是熟悉的法国总统,而故居门面的介绍却如此简单,更让我费解的是“元月9日后接待游客告示”,总统故居假日亦闭馆,一切皆成雅城之行熟悉中的陌生。
仿佛还渴望寻找熟悉的陌生,我静静地注视着浅蓝色的木门,然木门无言;仿佛还希冀在陌生中发现熟悉,我徘徊于这座总统故居前,然而不见邻居的出现,亦不见像我们一样的寻访者。与Roger先生约定的时间还早,我索性坐在一块石阶上,恰巧背靠那扇对开门的缝隙,不知门内的故居是什么建筑样式,又陈列了什么。想到来法国的数十天,在瑞士伯尔尼的爱因斯坦故居见到他儿时的成绩单,又在巴黎雨果纪念馆,看到作家雨果的绘画作品,我实在无法想象,我背后门内的总统故居,陈列的会是些什么。冯骥才先生说“巴黎人的一只脚站在优越的现代世界,一只脚仍留在优美的历史空间里”,如此的法国人将怎样来布置总统故居以展示人们熟悉中的陌生呢?
元旦去雅尔纳克,我寻找熟悉的陌生,然因假日闭馆无果。离开前,我仍不甘心,环顾四周,在密特朗故居一堵泥墙上,我们看到一份修葺施工单,上书修墙面责任人、修屋架责任人。施工单上还印有一幅故居的彩照,想必此乃修葺前的旧居,恰如眼前故居的拷贝,这是法国人的修旧如旧?真不知是熟悉中的陌生,还是陌生中发现的熟悉。
中午12点,Roger先生如约接我们与他的家人共进午餐。他将带我们去昂古莱姆市,距雅城约15公里。
Roger先生的两个儿子,幼子被放在后车排的儿童座椅上,在与Roger先生妻儿行了简单的贴面礼之后,长子安东尼睁大了他那清澈见底的蓝眼睛打量我。在安东尼眼里,黄皮肤黑头发的我是外国人。我们并排而坐。
车行驶在通往昂古莱姆的公路上,窗外是连绵的葡萄园。尽管此时葡萄树没有叶子,亦没有一串串的果子,只像卫兵似的矗立,但我还是能够想象葡萄成熟时的景象,还有葡萄的甜美,以及葡萄酒的醇香。
“这(葡萄)是酿制白兰地的原料。”Roger太太回头对我们说。就在那一刻,安东尼摇了摇我的胳膊,睁大他的蓝眼睛,问:“中国道路有没有专供残疾人的车位或座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此时的我很惊讶,一个十来岁(1999年出生)的法国男孩竟发出了政治家似的提问。我再次打量他。淡褐色的茄克棉袄,蓝色牛仔裤,黑色高帮运动鞋,若不是黄头发、蓝眼睛,安东尼与家乡同龄男孩的打扮没多少区别。
我拍拍他的手,问:“读几年级?”
安东尼答:“四年级,明年升入五年级。”
之后的安东尼连连向我提问,问题涉及中国美食、中国旅游、中国环境等,我坦言,他的发问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些甚至难以招架,比如中国是否取消了死刑这个问题,真的将我问愣了。我支支吾吾,幸亏儿子的翻译比较机灵,掩饰了我的窘迫。
面对安东尼,我有些汗颜,暗想是什么让十来岁的他对中国有那么多的问题呢。“安东尼,你是怎么了解中国的?”我开始中国式的探问。
不料,这一问还正打开孩子的话匣子了,说有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很感兴趣,将一些美食之类的介绍一一记住。他边介绍边问了有关中国的美食,北京有黑蘑菇,还有咖喱饭?我不知孩子所说的黑蘑菇与我们所见蘑菇的区别,又因为语言的障碍,老是机械地点点头,谁知道他冷不丁又会提出什么问题来。果然,还是问了:“中国人爱吃狗肉?”
我的回答是中国人并非人人爱吃狗肉,我就从来没吃过。狗肉仅是中国某些地区的特色美食。
安东尼睁大他的蓝眼睛,侧耳倾听着我的回答……我看他的表情顺口而问,能听得懂我的话?他摇摇头,即便在摇头之间,安东尼依然睁大他的蓝眼睛,那清澈的眸子让我似乎看到他心里所想,他脑中所思。此时,我反问他:“你如何看待中国人吃狗肉?”安东尼接过我的话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正如法国人吃蜗牛也让英国人觉得奇怪那样。”
好一个“正如”,一个爱发问的法国小男孩。我佩服安东尼,这个与密特朗同乡的法国小男孩。午餐后,Roger先生陪我们游奥城。其间,Roger太太谈起安东尼,竟有淡淡的担忧。“安东尼很爱读书,也善思考,经常提成人化的问题,这让我们做父母的担心。”如今,Roger夫妇只能以玩具代替书籍作为孩子们的礼物,孩子的知识圈里,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的不懂,这样才是孩子们的幸福。
原来如此,难怪在与安东尼交谈时,Roger太太不曾插一言,亦没有夸耀式的喜悦;正因如此,席间,我没用中国式的思维提及密特朗……元旦,去雅尔纳克,我寻找熟悉的陌生,亦思考陌生中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