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文中所说的钱是指用来收藏的货币。
我爱钱,但并不是那些拜金者一样,对钞票顶礼膜拜,爱钱爱得眼睛发红。与钱结缘还是从我小时候开始,也属偶然和我玩性所致。那时候跟着老爹偶尔回老屋,在那屋子里探寻着家什散发出来的霉味外,也时时会有一枚枚的铜钱出现。在我年幼时,人们没有那么强的收藏意识,甚至把在我看来是宝贝的铜钱当废铜拉进回收站,也有的随意丢弃。我会信手拿来把玩,别人视为废弃的东西在那时候都已经成为我的收藏品。我把大外婆给我的零花钱都用在和别人交换、收买上了,甚至可笑到给人做作业,必须给我几枚铜钱或者他们感觉没用的纸币。空下来的时候会经常摆放、整理,安静地傻愣愣地盯着这些玩意,似乎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延续至今。什么《人民币图鉴》《中国古钱目录》等等书刊从那时候也收入我的书柜当中,1991年出版的《中国泉友》一书上有我名字的刊登。
我收藏古钱币的另一大来源是20世纪九十年代在学校门口开书店,那些书友和小客人会不时跑来给我看各种各样的古钱币,在得到他们的许可后一般都将成为我的藏品。那时候流行金庸、梁羽生等作家的武侠小说,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和我交上了朋友,目的是来借我的书,而我对书没什么兴趣,和他们交谈来往,他们都会送给我一些旧钱,我既高兴和他们变成了朋友,又得到了我的藏品,且书店人来人往煞是热闹。没事也会拿出来把玩晒晒宝贝,顺便给他们讲讲那些琐碎的古钱来历,听得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每次出差办完事情,我必先打听古玩市场,顺便看看淘淘。这么几十年来,也练就了我辨别真假钱币的小本领。地摊上,柜子里,展柜中老远一看便有所感觉,这钱是真是假,出自哪个朝代,价值几何,也是因为这一手,在18年前就被甘肃省钱币协会收为他们最年轻的鉴定师和会员。在协会藏友间相互学习交流。为了买看中的古钱币,我宁愿住招待所,而把省下来的钞票去换藏品。虽然是能用的钱去换那些不能流通的钱,但我还是乐此不疲,坚持了下来,扳指一算也有差不多30年了。
我爱钱,爱收藏,但从来没有卖过一枚藏品。在这30多年中,就算是在最为窘迫的1994、1995年,再穷再累,宁愿节省开支也不情愿出手手里的那些宝贝。心里想,得来是缘,既得便是我幸,苦难可能会过去,而那些东西一过眼怕永远摸不到了!就是这样的执着,坚持着自己的爱好与信念,固执的行走,才有今天的丰厚收获。
一次次的得到,也有一段段的故事。原先没有什么收入和经济来源,跑来跑去就是慈溪和余姚几个周边古玩市场,后来慢慢走向河南、广西,但也就是出差顺便。我对于收藏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感觉信手得来比苦苦追索要来的幸福,这样才是滋味。刻意地去找寻,心里原先就制定收藏目标的话,那会非常的累!况且还有欲无止境那么一说。在别人打牌、抽烟、吹牛的时候,我在和我的泉友沟通、交流讨论经验。在出差时他们逛商场,而我就在古董市场,钻在人群里找寻我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收藏。
与钱结缘也不单单是收藏,感觉那些常人看来不值一文的东西,在我手中有了生命,有了我这个懂它的知音,和它诠释回味过去。甚至能聆听到那些钱币散发出来的陈旧历史,好像它们在向我倾述它们的故事。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时常会映在我脑海,这想象给了我探故的情思,也给了我文学创作的灵感,如今我的几篇作品能变成铅字,它们也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