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耀是我的文友,亦是我的兄长。半年前,他对我说想出本书时,我并不感到意外,以他近几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来看,早可以结集成书了。只是,我没想到他说干就干,仅仅三四个月时间,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散文集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书出得如此顺利,一方面得益于长期以来的厚积薄发,另一方面也与他付出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从开始整理篇目到最后定夺书样,光是文稿就校对了七八次,他戏言自己“出书若生子”,但正是如此,才使我们看到了一本高质量的好书。
在新著《那盏青瓷油灯》里,陈武耀把精心挑选的78篇文章分为六辑,分别为《一种怀念》《城市片段》《走在乡村》《域内风景》《生活记事》和《小菜一碟》。除了《域内风景》写的是外地旅游的心得和感悟,其他大部分以怀旧和寻古为主。虽然题材较为常见,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字里行间始终贯穿着一个浓浓的“情”字。这种“情”,主要体现在“亲情”与“乡情”之中。读后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他营造的文字世界里。
陈武耀是个情感细腻的人,他善于抓住生活中那些动人心弦的细节和稍纵即逝的片段,不论是田边的几排向日葵、几代人用过的一盏青瓷油灯,还是一块小小的菜园等,这些客观的事物在他笔下都成了一种用来寄托情思的物象。在刻画人物方面,通过对外貌、语言、动作等直接或间接的描写,把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展现得生动自然。如厨艺高超、爽直实在的厨师阿海,谦虚宽厚、严谨求真的戴松岳老师,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母亲,天真可爱、富有爱心的孩子等,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最让人难忘和感动的是对父亲的描写。
“睡梦中,我又见到父亲了。”这是《父亲的微笑》一文中,开篇的第一句话。简简单单几个字,就道出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陈武耀父亲是一位值得敬佩的老人,20世纪60年代初响应国家号召,从杭州下放到老家执教;虽然在“文革”中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又饱受世态炎凉,但依然微笑处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老人不仅在教学上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对自己儿女的教育更是用心良苦。当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他马上将已辍学打工的大女儿拉回课堂读书,在《心中的向日葵》中陈武耀写道:“1981年夏,照例是向日葵花正盛开之时,大姐被上海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录取,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获此喜讯,一家人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父亲只是微笑,但我分明察觉到他内心的澎湃;母亲竟喜极而泣,我们也跟着落泪。我们更以大姐为荣,向她看齐。两年后二姐也收到了大学入学通知书,又没过几年我和妹妹也圆了大学梦……”在经济条件极为困苦的条件下,五个孩子中有四个分别考入了大学,这在当时一个偏僻的农村里,绝对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而正是父亲勤劳、自信、坚毅、慈爱的品格和秉性,才让儿女们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的挫折与磨难。
陈武耀对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历史系出身的他,常用自己专业的眼光对一些文化古迹进行详细的研究。这一点在《走在乡村》一辑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为写一篇关于北渡的文章,他竟去实地考察了五次;为了解陈磬裁先生捐资建造的“十桥十亭”,他不厌其烦地跑到乡村山野去探寻核实。为了弄清楚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问题,他除了查阅大量资料,还虚心请教一些文史专家等,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当然,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他的历史文化散文具有令人信服的学术价值。
王国维先生曾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陈武耀写的历史文化散文亦是如此。除了写景,他还对相关的人和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发自肺腑的感慨。如在《苏青故居行》中他写道:“我想,对于苏青故居,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名人的故居,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起码的礼貌和尊重。一位宁波籍学者说得好,‘如果我们把她家的房子都拆了,还好意思说她是宁波人吗?’”短短一句话,对当前名人故居屡遭毁坏的文化之殇发出了自己的呐喊。再如《戚浦庙前话楼异》一文,他对楼异这个既有功绩又有罪过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理性的评判:“楼异的一生并非一无是处,他在任上确也做过不少善事实事,有的甚至可圈可点。”“说楼异‘功在南塘’,并没有错。问题是局部之功,岂能掩盖得了他在废广德湖上犯下的深重罪孽。”还有在《陈磬裁与“十桥十亭”》一文中,他面对陈磬裁先生破败的坟墓与故居感慨道:“可惜墓早已被毁,只剩水泥墓基,空荡荡的让人唏嘘不已。如今,要是你有机会去陈鉴桥村走走,一定会有一座西洋风格的建筑映入你的视线,这就是陈磬裁的故居。虽已破败不堪,却可以想象曾经的荣华。望着人去楼空,唯有叹息:靠建筑业发家,一生热心公益事业的陈先生,身后的房子却得不到妥善的保护,情何以堪?”这种情景交融的叙述方法,使文章看起来变得越发厚重与丰满。
“谨以此书献给朋友们和支持我的家人,也献给我远在天国的父亲。”这句话是此书的结尾,也是陈武耀对友情、亲情的自然流露。如果您手上刚好有陈武耀先生的这本新著,那就请您点起“那盏青瓷油灯”,用这些充满“情”意的文字来温暖自己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