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除了讲究色香味,往往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例如西施舌,让人听到此名就欲一亲芳泽。
西施舌,宁波人又叫沙蛤,广泛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的浅滩泥沙中。这种扇形小贝类,外壳黄褐色,顶端有点紫,没有外界干扰时,就会从壳里吐出一小截白嫩的肉来,看上去像极了一条丁香小舌。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个凄美的传说。春秋时,越王借西施之力灭了吴国,大局既定,正当西施想回来的时候,王后却怕她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秘密派人将她沉入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贝类,希望有人找到她,便吐出小舌尽诉冤情。只可惜,西施申冤不成,倒成就了大众的口福。
自古以来,西施舌就被认为是人间至味。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提到:“福州岭口有蛤属,号西施舌,极甘脆。”明代王世懋在《闽部疏》中则说:“海错出东四郡者,以西施舌为第一。”而清初的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更是建议把西施舌列为“神品”。能得到历代文人如此赞赏,西施舌确实名不虚传。
冬季,正是西施舌最肥美的时节。沿海一带的渔民每到此时,就会拿着工具去海涂上挖捕。挖捕西施舌的最好办法,是用一种圆柱形的石磙把退潮后的沙滩碾平,然后等在一旁静观。不一会儿,平实的沙面上就会出现一个个直冒气泡的小穴,这时,富有经验的渔民就会赶过去用小铲轻轻一掘,即可获得一枚大蛤。不过,江浙一带的浅海都以泥涂为主,无法用此办法,聪明的渔民就会“骑”一只“泥马”赶海。“泥马”也叫“泥艋船”,约长1.8米、宽0.2米,一头有横档用来把握方向。使用时,双手握住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里,另一只脚在泥涂上蹬,看到有西施舌的泥穴就停下来挖掘。由于泥马使用方便,又行进自如,半天下来,除了能挖到不少西施舌,还能顺带收获一些泥螺、蛏子、弹涂、沙蟹等小海鲜。
西施舌挖来后,须让它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其吐尽泥沙后方可做菜。西施舌吃法很多,可将蛤肉与香菇、冬笋片等同炒,也可以与蛋一起炖羮,或整个放在火锅中把肉汆熟后吃;但其最经典的吃法是做汤。具体做法是,先将带壳的西施舌用开水泡开,取出蛤肉除去内脏洗净;准备一些菠菜心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放入汤碗中;将煮沸的汤调好口味,放入西施舌,开锅后撒上小葱或香菜末,起锅倒入汤碗中即可。此汤色泽清透、肉嫩味鲜,加上荤素搭配,营养非常丰富。在寒冷的冬天趁热喝上一碗,对人体有很好的滋养作用。难怪当年唐玄宗东游时,喝到此汤后连声叫绝,称其为“天下第一鲜”。
西施舌虽然味美,但没吃过的人也不要过于遗憾。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就曾安慰道:“若论鲜味,则海错中尽有过之者,未甚奇特。”此话说得在理,不就是蛤蜊嘛,海里比它鲜美的东西多得是,有什么好奇特的。但老先生捋了捋胡须接下来又说:“朵颐此味之人,但索美舌而咂之,即当屠门大嚼矣。”大意是:要想尝一尝它的滋味,只要找个美人来,咂咂她的舌头,就跟大吃这种食物一样了。嗨!瞧这玩笑开得,岂不是让那些没吃过的人,越发想入非非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