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江南,绿肥红瘦,莺飞草长。春华渐尽之时,樟树花淡雅清丽的芳香,给乍暖还寒的季节,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气息。
樟树对宁波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公园、路旁、河边,都可看到它亭亭如盖的身影。同时,它又是宁波的市树,代表着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除了美化环境,樟树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每年四月初,樟树就开始“换装”,老叶由绿变红,嫩芽由黄转青,整棵树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古诗有云:“让新谢落犹含苾,藻彩铺园叠锦茵。”寥寥几笔就把樟树落叶时的那份静美描写得淋漓尽致。樟树穿上“新衣”后,嫩绿的叶丛中就会长出无数串纤细的花蕾,在温润的阳光里,静静地等待着生命中最完美的绽放。
或许有人会问,樟树会开花吗?这也难怪,樟树花实在是太小了,颜色又偏淡绿,不注意的话还真看不出来。就算到了花季,那时隐时现的香味也让人摸不透它究竟从何而来。要想真正领略樟树花香,最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此我深有体会。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要上夜班,每次回家走进小区里的那条樟树街时,心情总是格外放松。樟树街是小区的主干道,道旁两侧种着许多高大的樟树,枝枝相连叶叶交错,犹如在街上撑起了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四季常青的樟树不仅为居民们挡风遮阳,随着季节的变化还带来许多别样的景致。尤其在那些樟树花开的午夜,宁静的街上只有我轻盈的脚步和从树缝里挤下来的碎银般的月光。此时,夜色过滤了白天的喧哗,徐徐清风浮起一路暗香,深深地吸上一口,樟树花如兰似麝的气息,让我不禁心醉神迷。
作为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樟树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宋代诗人苏泂就曾在《安隐寺诗》中写道:“樟树何年种,娑娑满寺门。”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樟树就已被人广泛种植。宋庆龄先生生前也非常喜欢樟树,在她上海的故居,有40余棵百年以上的樟树环绕主楼。宋庆龄先生经常在树下散步、休息、举行茶话会、接待来宾、招待友人等。为了继承和发展她毕生关怀和从事的妇女儿童事业,中国福利会还于1985年6月14日,在中国福利会创办47周年时,设立了“宋庆龄樟树奖”,表彰卓有贡献的妇女儿童工作者。而在我国,以樟树为市树的城市更是不计其数,有的还直接把樟树作为了城市的名字。
在植物界里,樟树是有名的寿星之一,树龄可长达千年以上。记得有一次去江西婺源采风,在一个偏僻的古村里,看到过许多千年巨樟,其中一棵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树干最粗部分需要十个成年人方可环抱。此树历尽沧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正因如此,在某些地方樟树又称为风水树,被附上了辟邪、长寿、吉祥的寓意而深受当地人的喜爱。特别是在一些寺院或古村落里,我们常可以看到樟树上挂着许多祈福的红色条带,从中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人们喜爱樟树,还因为它浑身是宝。生活中,我们常用来防蛀的樟脑丸就是从樟树上提炼出来的。此外,樟树的木质坚硬美观,芳香耐腐,是雕刻艺术品和制作家具的上好材料。旧时江浙一带,若有人家生了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樟树,待女儿出落成大姑娘时,樟树也已成材。媒婆在院外只要看到此树,便知该家有待嫁姑娘可来提亲。女儿出嫁时,家人要将树砍掉,做成两只精致漂亮的大箱子,并放入丝绸作为嫁妆,取“两厢厮守(两箱丝绸)”之意。以前我家也有两只樟木箱,几经搬家,爸妈一直舍不得扔,最后新房子实在没地方安置,只好把它们拆了,叫木匠打了几只抽屉。在爸妈眼里,那两只樟木箱不仅见证了他们的爱情,还收藏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说到樟树名字的来历也很有意思。据说,最早人们根据其木材上有许多天然的纹理,像是大有文章之意,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作为树名。又因其有香味,故也称“香樟树”。而对我们“书香宁波”来说,选择樟树作为市树,真是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