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巷俗称田洋弄,位于江东中山东路旁。两百多米长的巷子里,除了居民楼和沿街的店铺,人气最旺的要数张斌桥菜市场了,每天车来人往真是好不热闹。然而在三十年前,贤良巷却是一条幽深的江南小巷,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两旁全是高耸的围墙。若是在雨天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其间,那情景就如同戴望舒笔下的《雨巷》。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条以前上学时天天路过的巷子,竟然在三百年前走出过清朝浙江第一位状元——史大成,而贤良巷的来历也与他有关。
史大成(1621—1682),字及超,号立庵,是宁波历史上显赫的史氏家族之后。其家族当时主要集居在张斌桥至古藤桥(贤良巷)沿河一带,所以也称“古藤史家”。到了明清时期,史氏家族已日渐式微,许多族人和当地居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史大成就出生在其中的一户农民家里。不过与别家的孩子不同,史大成自幼聪颖好学,不仅读书刻苦,而且天性至孝。顺治十二年(1655),史大成赴京会试,成为汉人南人榜第十八名贡士。殿试时,其考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顺治帝御览后,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文气光昌,字法敬慎,必端人也。”于是钦定他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时年40岁。史大成中状元之前,民间就流传着一句话,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此话。
史大成状元及第后,由于为官清正,三年后就被任命为会试同考官,随充日讲官。日讲官主要是为皇帝及满族官员讲解汉族传统文化,使汉满民族增进了解。可见顺治帝对他的赏识和信任。正当他仕途一帆风顺的时候,父亲的一封家书,却使他毅然辞官返乡。据《鄞县通志》记载:“其父思之,绘己容以寄,亦命大成绘己容寄父。”史大成听闻父亲病重且非常想他,顿时声泪俱下。经过一番深思后,他给顺治帝上疏希望回家看望父母。按当时规定,在京任职者必须期满六年后方可回乡省亲。但顺治帝被他的言行感动,特批准了他的请求。史大成为给父母养老送终,一去便是十年。其间,朝廷曾多次召他返京复职,见屡召不还,遂将其削职。康熙五年(1666),史大成守丧期满被朝廷重新起用,充任讲官,累官至礼部左侍郎,数次主持顺天乡试及会试,由于政绩卓著,成为官场楷模。
史大成一生淡泊名利,为服侍父母不惜被削籍革职,但为民办事却不遗余力。即使弃官,在乡也广行善事,如捐资在家乡办学、修缮水利等。鉴于此,康熙帝特赠“贤良方正”匾额一块,而贤良巷之名也由此而来。其实,“贤良方正”一直是史氏家族的传统美德,先祖史诏待人宽厚,以孝行闻。为侍奉母亲,终身不入仕途,宋徽宗赐他为“八行高士”。后人则称他“八行公”,并建“八行堂”以示纪念。史诏之孙史浩是史氏家族的首位丞相,从小勤奋好学又为人正直,担任丞相后,第一件事便是不顾自身安危,努力为岳飞平反,并极力推荐陆游、朱熹、张浚等人才为朝廷所用。同时,史浩也是位孝子,东钱湖有名的景点“补陀洞天”,以及宁波农历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习俗,都与他孝敬母亲有关。前辈的为人处世之道,无疑是史大成最好的典范,这从他留给后人的著作《八行堂诗文集》中就可见一斑。
除了出过状元,贤良巷周边以前还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不仅有古老的石桥、清澈的河流,还有鳞次栉比的白墙灰瓦。如今这些美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众多杰出的史氏子弟一起都成为了历史。尤为可惜的是,连贤良巷旁边那座气势恢宏的史氏宗祠也未能幸免。据资料记载,史氏宗祠建于18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约5亩。整座建筑砖木结构,分前后两进、两大殿、左右两厢房、两天井;大门外有牌楼、旗杆、照壁等附属设施,是当时张斌桥至古藤桥一带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旧时史氏家族凡祭祀祖先,商议族内重要事务,办理各房子孙婚、丧、寿、喜等事都在祠堂内举行。新中国成立后,祠堂曾一度做过小学校舍,我爸妈就在那里上过学。等我读书的时候,祠堂已经成了村办工厂,每次路过时总能听到里面传来隆隆的机器声。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祠堂部分建筑被拆建成村民住宅和供销社,后在旧城改造中彻底消失。万幸的是,原祠堂内珍藏的史家祖宗画像、传记及题跋,历经劫难奇迹般地被族人保留下来。史氏家族档案堪称“南宋历史缩影”,人们通过它可以了解南宋时期士大夫衣冠服饰和当时的历史文化概貌。这些珍贵的文物现已被国家档案局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
如今,贤良巷所在的区域,早已由昔日的农村变成了繁华的闹市,但史氏家族那“贤良方正”的传统美德,却值得我们永远地传承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