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看江南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一到冬天照样冷得要命。特别是沿海地区,那种透骨的湿冷,连北方人都受不了。旧时没有空调和取暖器,普通百姓过冬,主要靠火盆、火熜和汤婆子这三样“宝贝”来取暖。
火盆
冬天是农闲季节,该收的已经归仓,该播的还没到时候,因此,一家人有的是时间坐在火盆前烤火。百姓人家的火盆比不得《红楼梦》里尤氏上房那只念起来绕口的“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一般都是破脸盆或旧铁镬,放在一只铁架子上就成了。
说是火盆,但绝不像篝火一样放些柴任它燃烧,要是这样的话,里面的人禁不住烟熏,外面的人还以为你家着火了。农村人节省,一般是做完饭,用铲子从灶膛里铲些没有燃尽的炭火,放在火盆底部,上面再覆盖一层草木灰捂着。这样,那些炭火就会长时间地在里面阴燃,而且还没有烟熏火燎之忧。一家人围着火盆取暖是件比较温馨的事情,窗外雪花飘飘,屋里却温暖如春,大家讲讲故事、猜猜谜语,或吃着自家炒的葵花籽和花生,那悠闲的氛围真是难得的享受。孩子们最喜欢在火盆里埋几个土豆或红薯,等到一缕缕香味渐渐地氤氲开来,就可以大快朵颐了。你一个我一个,扒开一层皱巴巴的表皮,咬上一口,香喷喷、热乎乎的,味道真是好极了。
等月上中天,村口隐约传来阵阵狗吠,就到该睡觉的时候了。有火盆的冬夜,连梦也是暖暖的。
火熜
在有阳光的冬日里,穿着蓝色对襟长袄、体态龙钟的曾祖母,最喜欢坐着藤椅把脚搁在火熜上晒太阳。阳光暖暖地照着曾祖母慈祥的脸,她微微地合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看上去似一尊雕像。
曾祖母的那只火熜是用铜做的,直径约30厘米,高25厘米左右,外形像只小鼓,有个半月形的提环可用手拎着到处走动。火熜与众不同的是那只镂空的盖子,上面布满了一个个小指头般大的圆孔,主要是用来散发热气。火熜的用法和火盆有些类似,在它的“肚子”里放上一些炭火后,上面铺一层厚厚的木屑让它阴燃,渐渐地,热量就会通过盖子上的小孔均匀地散发出来。对年迈的曾祖母来说,火熜是她的宝贝,大冷天里,用火熜暖脚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有时温度低了,还可以放在腿上,这样既暖身又可以暖手。我常和曾祖母一起边用火熜取暖,边听她喃喃地讲一些家长里短或“长毛”的故事。曾祖母最怕我笑她的瘪嘴了。
曾祖母的火熜除了取暖和烘干我小时候的尿布外,记得我小姑结婚时,这只火熜里还燃过绒香,把小姑身上的衣服和几条大红大绿的丝绸被面都熏得香香的。那香味,至今还在我鼻间萦绕。
汤婆子
脱去外衣刚跳进被窝,我和妹妹都忍不住冻得惊叫起来。这哪是被窝呀,简直就是冰窟!看我们可怜巴巴的样子,母亲只好把两只盐水瓶灌上热水,给我们取暖,并再三嘱咐我们要小心,别一脚把瓶子蹬到床下摔碎了。这是印象中我最早用的“汤婆子”。后来我辜负了母亲的嘱咐,摔破三只盐水瓶后,母亲只好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只塑料做的真正的汤婆子。妹妹那只是粉红的,我的是翠绿色的。
汤婆子又扁又圆,形状像一只放大了的荸荠,别看其貌不扬,但它确实是个好东西,睡觉之前灌上满满一大壶沸水,放进被子里就不会让人感到寒冷了。这一点,火盆和火熜是做不到的。据文献记载,汤婆子很早就成了百姓人家的日常用品,如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有诗云:“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曾几在《竹奴》中写道:“秋来冷落同班扇,岁晚温柔是锡奴。”脚婆、锡奴和汤婆子一样,都是通俗的叫法,文雅点的则称锡夫人或汤媪,如元代《东南纪闻》中有“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暖足”。虽叫法有所不同,但都带有明显的女性色彩,想必它似同床而眠又温暖体贴的爱人,故有了这些别具一格的名字。汤婆子壁厚、容积大,比现在的热水袋要安全得多,给老人和孩子用最合适了。
火盆、火熜、汤婆子,作为旧时的取暖用品,三者各有优点,它们曾陪伴无数的百姓人家度过了一个个寒冷的冬季,虽然现在已难见它们的踪影,但它们曾给人带来过的快乐,是空调和取暖器等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