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0后来说,走书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或只限于那句本地流行的口头禅:“你在讲走书啊!”意思大致是对方说的话有些莫名其妙和啰哩啰嗦的味道。其实走书并不像这句话所说的带有点贬义,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走书曾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地方曲艺。
宁波有句俗话说道:“文书唱华堂,走书唱农庄。”虽然这两种曲艺在表现形式上都以说唱为主,但仔细分析还是有点区别。“文书”指的是曾在清代中叶盛极一时的“四明南词”,也叫“四明文书”,由于其辞藻华丽、曲调优雅,为士大夫们欣赏,多在寿宴、喜庆的堂会上演唱。而“走书”与“南词”相比,多少带有些草根的味道。它最早为佃工在农作时你唱我和、消除疲劳的一种自娱自乐形式,后来才渐渐发展成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走书一般出现在书场、茶坊,甚至在乡村的野外和祠堂里,随便搭一个简易的台子就能表演。走书唱词通俗易懂、表演生动自然,因此它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说唱的也都是些如《啼笑因缘》《包公案》《薛仁贵征西》《武松打虎》等老百姓喜欢听的故事。
小时候,我常跟爷爷去张斌桥附近的一家书场里听走书。不过那时人小,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吃香瓜子、茴香豆之类的零食。记忆中,狭长的书场内左右各放着两排长靠椅,可坐两百多人。前方的台子上有张罩着红布的桌子,上面放着一杯茶,一把折扇和一块乌黑锃亮的惊堂木。桌后坐着两人,中间太师椅上是一个穿青灰色长衫的说书人,梳着小分头,翘着二郎腿,神定气闲地喝着茶。旁边是一个戴着墨镜也穿长衫的人,正“吱吱嘎嘎”地调试着一把胡琴。那时不明白这人为什么晚上也戴着墨镜,后来才知道有些为说书人伴奏的是盲人。
人渐渐多了起来,书场里充满了嗑瓜子和聊天的声音,香烟的雾气使里面的光线越发地昏暗了。看听众到得差不多了,说书人拿起茶杯,优雅地喝了一口水,随即起身整理一下衣服,“嗯嗯”地清了清嗓门之后,只听惊堂木“啪”一声脆响,书场里杂七杂八的声音顿时静了下来。接着一阵“吱吱嘎嘎”的胡琴声和开场白之后,说书人就开始了“上回说到……”,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亦说亦唱的表演,说书的和听书的都慢慢地进入了角色。说书人一会儿男声,一会儿女声,还不时地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神态。说到得意处,说书人“刷拉”一下打开折扇,那模样仿佛是他中了状元一般,底下的人也随之一脸喜悦。说到悲愤处,只见说书人一手“唰”地收起折扇,另一手举起惊堂木“啪”一声,仿佛把满腔怨愤都狠狠地摔在了桌上,而听众的心也像那只杯盖一样惊得跳了起来,脸上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说书人最大的本事就在于能把听众的情绪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从而把故事的情节和气氛演绎到了极致。不过每每说到故事的高潮,说书人会停下来笃悠悠地喝口茶,然后对下面伸着脖子想继续听下去的人说:“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于是乎,书场就在说书人这句充满诱惑的话里一天天地开张着,一批又一批忠实的听众在说唱声中,过着自己平凡而又快乐的业余生活。
如今,随着各种娱乐节目的兴起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走书作为一种古老的群众艺术,已经渐渐地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想其中的原因与走书本身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分不开的,走书要继承发扬,要得到新的听众,创新是必然的选择。好在宁波走书现已荣登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我在为它后继无人而担忧的同时,心里又感到些许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