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平安夜,因为要先服侍女儿睡下,所以等一切打点停当,已是深夜。早与朋友们约好再晚也要出去过个节吃点东西的,想来想去,光脚穿了双特别美的高跟鞋。出门走二十米,路遇一两个行人,上车,开到相熟的店门口,下车,进门,脱鞋……茜爸歪头看了我半天,说:“我想问问你呀,你挨这个冻,到底是给谁看的?”
突然很怀念自己的第一双高跟鞋,穿上它的时候我刚参加工作。我并不敢说它的款式和颜色就是自己最喜欢的。因为那双鞋子并不是我自己选的,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的自己心里有多么珍惜它,在我眼里,之后的无数双高跟鞋都没有它漂亮。记得那年下了少有的大雪,我赤脚穿着高跟鞋,一路从月湖走到日湖,很自虐又很有快感。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涂了口红,穿了裙子,踩着高跟鞋,刀口舐蜜,死中求生,觥筹交错里都是热闹。但说到底,遇见一个平常的故事,绷紧的弦就散了,崩塌得稀里哗啦。在春寒料峭的街头,裹紧大衣都是寂寞。繁华都是幻觉,凉薄才是生活的底色。每分每秒的人生,还是需要自己挨过。
前几天,潘石屹先生在微博里感慨经济世道变了,因为帝都的灯箱广告上再不见房地产企业的磅礴气势了。灯箱这东西,就像《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毛巾一样,象征漫游者是否靠谱。上升到宏观的经济层面,经济学家们也能通过某些东西一叶知秋——比如美国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公司推出的“高跟鞋指数”:经济危机越严重,女性高跟鞋的平均鞋跟就会越高,危机过去了,鞋跟就会降低。其实这种调查结果显示的是在世道不景气的年代里,女人对自身的自信需求。
我对经济学并不精通,但此生我唯一相信的女性主义思想就是穿高跟鞋。鞋子越美,站得越高,风水越好。真的,绝对真理。
我有个女朋友,年近而立,突然得到外派机会,出国求学。临行前收拾行李箱,她坚持只带最slim的牛仔裤和最beautiful的高跟鞋(虽然她的大背包里常年还要另备一双平底芭蕾鞋)以示保持国格。结果那年纽约的冬天冻到史无前例,可是她仍然大衣一裹、鼻涕一擦,继续穿着高跟鞋,扭着走去课堂。所以,我想对于有些人而言,高跟鞋有时候并不仅仅是一双鞋而已,它事关她们所坚持的一些人生信念。不希望苟同于俗世的女人,虽难被理解,却常被称颂。反观我自己,也经常会在参加重要活动之前,而且心里又特别没底的时候,很挥霍地去买一双美丽的高跟鞋,然后就会莫名心安。男人也许永远理解不了这其中的逻辑,但对于穿上了美丽高跟鞋的女人来说,世界真的是平的。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最初穿高跟鞋时脚到底会有多痛。真的,再好再贵的高跟鞋,第一次穿,脚尖顶在高跟鞋最前端,全身重量都集中在了脚趾头上,走两步,脚后跟的鞋边就会变成锋利的剃须刀,每走一步都需要大口深呼吸,并且还得不断心理暗示自己:没事没事没事,习惯了就好。尽管如此,高跟鞋对我来说真就是个分不了手的男朋友啊,明知道在一起各种累,想离开但就是断不了……习惯穿高跟鞋就等于习惯一种痛。当那些女权主义者还在呼天抢地地控诉高跟鞋的发明是一种对女性的歧视象征之时,我们早已蹬着高跟淡定地穿过大街小巷,行走在写字楼茶水间,而且走得远比身后那些批评者快得多,稳得多。
其实道理很简单,连这种痛苦都能习惯的女子,试问有什么感情起伏能随随便便让她落泪?有什么职场狗血剧情能让她一蹶不振?主动选择8厘米鞋跟模式,一进城池就奔boss而去,厮杀周旋,一次次遇挫趴下,一次次满血复活。不出意外的话,boss倒下的那刻,一定为她们哗啦哗啦掉出一地黄金装备。我真心觉得多了那八公分,视野就是开阔,空气就是新鲜,人生就是不同啊。
本质上,“穿高跟鞋”是一种精神审美的价值观,一种自我严苛要求的象征,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我不允许自己懒到一天不洗头不洗澡,我不允许自己胖得像个大妈,我不允许自己为渣男掉眼泪,我不允许自己习惯贫穷……也许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顺利开启高跟鞋模式,但每个人都应该真诚赞美这些女人。
话说,我对人生有个非常朴素的认识:再忙的姑娘,只要不是太丑的那种,每半个月抽三个小时把皮肤弄得好点白点,接个睫毛做个指甲,有事出门穿条裙子吹个大卷踩双高跟鞋,基本就可以在各种社交场合被礼貌地称为美女了。而我身边,就有一些这样的姑娘,她们大都活得很辛苦,从小就学会了照顾每个人的感受,努力不让大家失望,每天都认真工作,每周都出差两到三天,一周需要开十个以上的会,半月见一次父母,偶尔夜里还可能因为失眠而无法安睡……在无数奔波和倦怠之后,她们所能抓住的潮流最后一段光影,她们能在职场所能表现的唯一一点个性,大概也就是鞋的颜色、皮质和跟高而已。她们当然还需要有一间衣帽间——鞋,衣帽间里全是鞋!因为她们需要……所有的鞋子当然都是皮质最好的基本款,尖头,圆头,不同款式和颜色。衣帽间的镜子上,按着她的身高,写满了迷人的甜言蜜语:脸颊边的你最美艳,眼睛旁的你真迷人,你又瘦了吗?鞋跟这么高,你是要用它来够到幸福吗……
想起那年闺蜜结婚,因为要制作录像,所以认真回顾了这些年我们两个人最high或最狼狈的时光:我怎样在寒冬里带着她去找地方喝杯咖啡;她如何配合默契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帮我拔出卡在自动扶梯里的高跟鞋,淡定地说,我很小心,鞋跟儿都没坏;25岁那年夏天每个周末她拉我四处逛街,就是想给彼此找一双一千种好看穿着又完全不疼的红色高跟鞋;还有在我结婚前她偷偷把我拉到一边说,亲爱的,我支持你的所有决定,万一你要逃婚,我会开车来接你的。
关于鞋子,关于命运,我身边的每个女人,都另有一个长长的故事和另有一番奔波摔打。等我缓过这口气,再慢慢告诉你们……幸运的是,就算很多不好的事情都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但是高跟鞋那么高,我们还是可以用它够到幸福,可以踩着它继续向烂生活宣战。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活出应该有的尽情的热烈的样子,然后按自己的喜好,找到那双最后的,唯一的,红色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