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聚会,依照惯例,吃饱喝足八卦完,就是我们坚持了数十年的交流读书心得环节。都是些有阅读焦虑症的姑娘,声情并茂地一一推荐好书,再如饥似渴地吸收别人端出来的精神佳肴。一圈下来,大家最期待的是一本法国演员写的传记,因为都对其中的一句话深以为然。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任何雪茄P股都跟五分钱的雪茄没有任何区别。翻译成好理解的话就是:人生的起伏跌宕攀比较劲爱恨情仇都是在前段,到了末段都一个屌样儿。不管你曾是呼风唤雨的政治家还是胡同口摆修车摊儿的老张头,到了自己尿裤子都不知道的那天,相互看见,还有一点儿鸟谁不鸟谁的精神头儿吗?
这就是阅读的好处。长长一生,有太多东西比房子、金钱更重要。比如:独立有趣的生活、善良坚韧的品格、睿智深邃的思想、孝顺负责的生活态度,甚至是一份让内心安稳的幸福……以上这些单靠金钱和房子是永远得不到的。而你却可以从书本和知识中、从与朋友的思想碰撞中得到。物质没法带给你内心的丰盈,而读书却可以。如培根所言,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石头,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
最近的新闻说福州大学人文学院某个班在开展“晨读国学”的活动,还配着9张照片,秋风微凉,风华少年,抚卷而立,半卷《诗经》,和着古风音乐,琅琅书声飘荡在福大方镜亭廊处。觉得真好啊,读书就该这样,不功利、不世俗,回归年少、回归经典。“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苏辙早有诗句在前头。
我身边的这些闺蜜很多都是年少就相识的,青春少艾的时候,个个肤光胜雪,满满都是胶原蛋白,也分不出美丑高下。倒是时日渐长,慢慢有了区别,似乎也不能确切地说出眉眼的好坏、五官的得失,但旁人总能一眼看出哪个更美更舒服。你所经历的一切,都被岁月这支笔毫无保留地复制到了脸上。真是要多读书啊,读书的人终究是幸福的,只有理性的思考才会给予我们属于自己的头脑,舒展美丽的容颜。就这样,每天智慧一点点,人的神韵里就有了坦然和自信。红颜易逝,只有才情可以永存。
网上曾经热炒过一张照片。画的是一个人的三个场景:他脚踩大地时,看到的是阳光普照的现世;然后他站在很高的书籍之上,看到的却是一片黑暗虚无,好在远处略有丝丝光亮;直到最后,他站在比前一叠的书要高得多的书堆之上时,他终于看到了超越云层之外的璀璨金光。这张图的题目是“读书的意义”。它让我觉得最好的一点是,在小小一张照片里,按上中下来区分三重境界,中间的黑暗占据了整幅图里最大的篇幅,既超过繁花似锦、现实丛林,也超过云端光芒、高远梦想。事实上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总有这个阶段,在黑暗中默默往前趟。就像以色列人过了红海,还要在旷野上流浪四十年,才能抵达应许之地迦南。读书也是如此。
我年轻时看书喜欢雅,词汇量越多越好,陈年典故越生僻越好,但其实真理往往是存在于简单平淡中的。多年摸索,当感觉脑子不够用的时候,我去读书;当感觉迷茫的时候,我去读书;当感觉无望的时候,还是去读书……就这样,不问前路,不看终点,静下心来,读书读书再读书。走过一段长长黑暗,在这读书的旷野上一直前行,有时有伴,有时没伴,常常漆黑一片,偶尔远方会有亮光闪烁,一路朝着应许之地走去。陪伴我的,只有一个信念:这一程读书的厚度,决定未来到达的高度。而那个高度,也并不是金钱盛名,而是让人能够更宽容更智慧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的能力。
为什么一定要读书?不是说读书本身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只有读书才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臣服于这个现实和现世,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