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三节 乡音

  电话接通的刹那,我甚至犹豫了一下,讲普通话还是家乡话?幸而家乡的朋友先开了口,听筒那端传递过来的,是地道的乡音。

  听到乡音,有种久违的温馨,时空仿佛一下被拉近了,将我拉回了大别山脚那个小县城,那是我的家乡,我在那儿生活了十八年。乡音一上口,表达起来竟无比的顺畅,这让我自己也有点惊讶。离家七八年,回去得少,早撇掉了那一口土得掉渣的乡音,也许是逃避那一出生就在生活、教育、就业诸多方面差城里人一等的现实。记得刚来宁波时,母亲就给我“约法三章”,第一条就是日后回来讲话不准“侉”。家乡人管讲普通话的人叫“侉子”,语气里带有明显不屑的意味。在他们看来,“侉子”们通常是不懂人情世故、矫揉造作的一类,老人们最瞧不上眼。

  苏轼诗云:“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许是岁数未到,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有诗人一样缠绵悱恻的思乡情怀,但此时,乡音如一种思念的音符,勾起了我想家的情愫。想家是想亲人,想那熟悉的地儿,想那儿时的玩伴……

  乡音是召唤,召唤着远在异乡的游子尽早归来,那千百回梦中失落的记忆,放电影似的,全在这乡音的召唤下,一点一点地被重温。

  往事无边。

  记得最清的是回家的路,那路口站着母亲,母亲站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幅画儿。母亲总喜欢扳着指头算我到家的日子,日子一到,她便热衷于大敞着门,时刻注意着进村那条小路上一切车辆的响动。有一点动静,她便要赶出来,站到路口张望半天,车辆开进或开离村子,她才怅然地进屋做事,以致她一天里不得不多次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到路口张望。

  娘啊,儿回了!

  母亲接过我手里的箱子,又是倒茶又是搬椅子,欢喜得忙前忙后,一边还要吩咐父亲快去烧火盆。母亲知道我特别怕冷,冬天到来之前,她就烧了很多木柴炭,用水浇熄,晒干,封进坛坛罐罐。看着父母亲这样客客气气的,我竟有些局促,更多的是失落和愧疚。这一趟拖了病体回来,辞去了工作,手头所剩无几,没有给他们买点像样的礼物。回家只是一种调节,急不可耐地想以亲情慰藉一下满是创伤、疲惫的心,年一过,我还得返回千里之外的宁波,重谋一条生存之路。

  前途未卜,身体尚未痊愈,我就开始打点行装了。母亲问:你不在家多住些时日,等身体好了再出去?我说,不了。母亲不肯,她藏了我的身份证、户口本。哥哥姐姐们怂恿我在宁波买房子,不要一辈子窝在这小县城,母亲却极力反对,她怕我一个女孩子在外会吃亏,生病没人照顾,老了想家却回不了,她甚至描绘了我凄凉无比的晚年,像舅舅那样,叶落却归不了根。姐姐们劝说她,现在交通那么发达,回家也只有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想家了,哪时不能回?她说那不一样,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啊,家到底是家!母亲开始一天到晚地唠叨,一觉醒来三更天,她也要贴着我的耳朵说,欲阻止我来宁波,欲留我在身边。哥哥求情,帮我要回了身份证和户口本,还将我和行李一起带到了县城的姐姐家,买了次日上午九点钟的车票。

  我觉得有必要回去与父母道个别,不能就这样“私奔”了。外面飘着小雨,夹杂着一些雪粒,一场大雪即将来临,空气冷得快凝固了。姐姐劝我不要回去了,来回二十多里地,天冷路滑,误了车就麻烦了。我穿上雨衣胶鞋,执意上了摩托车,赶到家门口时,父母还没起来,大门关着,天还早,冷气袭人,我立在门口,就为了与他们道个别。

  父亲慌慌忙忙地开了门,一边还在扣着棉袄的纽扣,问我怎么这么早跑回来?我说我要走了,九点的车,回来说一声。母亲急得快哭了,她是个轻易不肯流泪的人,她见我铁了心要走,忽地说了句狠心的话:“你要是今天走了,就再莫给我回来,再莫进这个屋的门!”我受不住母亲这话,背对着他们,站在雪地里,眼泪淌成了河。倔强的我,说出了最不孝、最伤母亲心的话:“不回就不回,死在外头算数!”父亲在劝母亲,不要和孩子过不去,转而又问我,那些茅根要不要带上?我说算了吧,那边药铺有的卖,也便宜。那一大簸箕茅根是父亲扛了锄头到山上挖来的,挖了好几天,洗干净,剥了皮,放太阳底下晒干了。茅根煎水喝专治寒凉咳嗽,是家乡的土方,见效。我从小体质弱,动不动就感冒咳嗽,而江南的沿海气候是我所不适应的。

  我到底没进家门,泪雨纷飞地上了车,冰凉的雨雪打在滚烫的脸上,没有知觉,心却有一种被家遗弃的悲痛。我不知道父母亲什么时候进的屋,母亲望着女儿毅然离去的背影消失在小路尽头,可还怔在门口生气?大半年了,每每夜里醒来,想起那一幕,想起自己对母亲说的那堵气话,心就揪得紧紧的,一阵阵地痛,再也无法入睡,任泪水浸透了枕巾。

  我仍是没听母亲的话,将家安在了宁波。新楼所处的位置远离街区,我挑了最外头靠西的一幢,四楼。最中意那书房的阳台,望出去全是视野开阔的风景,满目青黛的山峦,在晨雾暮霭、日落余晖里隐现,多像老家的白石山啊!那座遍布儿时足迹的白石山!山里娃儿野,最喜往山上跑,春天捡拾树林里粉红色的枞菇,采一大把火一样艳的映山红;秋天摘漫山遍野的野果子……山涧的溪水异常清冽,喝一大口,清甜无比,耳畔似乎还回响着那儿时的欢声笑语。眼前有些恍惚了,对面的山可就是那家乡的白石山?山脚可有绿树掩映的人家?那人家可亮着一盏昏黄的灯?那灯可是期盼游子归来的眼睛?

  今天听到这样地道的乡音,我才真切感受到血液里涌动的思乡情,原来这样浓烈!那些遗落的思乡的种子,在乡音的触动下,于心的某一隅,顷刻间生了根,发了芽,叫本已柔软的心,变得更加柔软。

  当青春不再,“鬂毛衰”之时,也许操了变调的家乡话,我仍能自豪地说:我是闻一多的故乡人。未知的将来,似乎活着就是为了流动,不管身处何方,与生俱来的乡音乡情,都会带着我飞往那梦萦魂牵的故乡。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