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父母放心我现在的生活,我决定将他们从黄冈老家接来,在宁波住上一段时间,到处走走看看。
父母皆已年逾古稀,长途跋涉来一趟不容易。我陪着他们到杭州游西湖,到南海礼佛,到九峰山看青梅缀满枝头,到新湖岙农庄摘草莓……
记得小时候,父亲上山砍柴,总要带回一些山里的野果子给我尝尝,冲担尖上有时挂着一串野山楂,有时是一串糖栗儿;口袋里有时掏出几颗野栗子,有时是一把刺芽儿。母亲上白石山放牛,喜欢把我放到牛背上,碰到一丛野蔷薇花开得正艳,她便拣最大朵的摘了别在我的小辫子上。母亲教我唱过一首儿歌,或者是绕口令吧:白石山,白石板,白石山上好晒伞,伞遮山,山晒伞,不知是伞遮山还是山晒伞……我童年的幸福回忆,有很大一部分与白石山有关。
宁波北仑也有山。这座新兴的港城虽然坐落在东海之滨,但山抱着海,海环着山,山水相依。江南的山一律不算高,俊秀清丽。这让父母感觉亲切,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山里头,对山有着很深的感情。
九峰山号称“宁波的后花园”,是必去的。九峰山的梅花节刚落幕。三月的梅岭,梅树枝叶生机盎然,拇指般大的青梅缀满枝头,树下去年散落的梅子生了根,发了芽,长出了一片毛笔杆高的小树苗来。我想带几棵小苗回去种在花盆中。父亲说,阳台上怎么种得活梅花树?但他还是挑小的拔了两棵,连土装进塑料袋,揣进他的怀中,非常紧张地走过检票口。
从小到大,我从没在父母面前撒过娇。养孩子的这几年,我吃尽了当母亲的苦头。这次撇下小儿,随父母出来游玩,我如愿以偿地找回了当孩子的感觉,在父母跟前尽情释放小女儿的性情,麻雀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我左手搭着父亲的肩头,右手挽着母亲的胳膊,穿行在山林的石板路上,穿行于梅林竹丛间。父亲说:你好好走路!你快把我挤到坎下去了。
我不时地“指使”父亲去够枝头的香椿芽,或者折岸边的一藤野金银花。走两步,我停下来,掐一叶马兰头,扯一把荠菜花,母亲吓唬我:待会景区的管理员过来了,看把你关进黑屋子里头!她大概忘记了,我已是一个三十开外的母亲了,这样小儿科的话怎么能唬到我?
听说新湖岙农庄的草莓成熟了,我们驱车前往。农庄进门便是一片葡萄园,园里的葡萄热热闹闹地生长着,新鲜的藤蔓舒展着枝叶,快意自在地“趴在葡萄架上凉快着”。想起了汪曾祺的名篇《葡萄月令》,我央父亲给我讲讲葡萄种植的全过程,想向父亲求证汪老作品里描述的情形是否属实……路过一片桑园,母亲想起我给儿子养的几条蚕宝宝,它们长得可真快,桑叶估计不够吃了,她向园中主人讨了一些桑叶来。草莓大棚里热气蒸腾,我们一人挎一只小小的篮子,像小时候采枞树蘑菇一样,只顾弯腰低头在草丛中仔细寻着。那是一种粉红的野生食用菌,煮出的枞菇蛋汤十分清香可口。
孔墅岭南边山脚下一带是新开发的北仑农业园区,牡丹园、玫瑰园都向游人开放。我们信步园中,闲坐回廊小亭,踏步流水小桥,穿梭花红柳绿,在自然的胜景中流连。春日融融,和风拂面,是个放风筝的好天气。我小时候没怎么放过风筝,今天可以弥补下遗憾了。父亲将风筝举过头顶,我满草坪地倒退着跑。母亲见我疯出了一头汗,还是没有让风筝飞起来,她看不下去了,要上阵换我。那怎么行!瞧着吧,再试一次,我保准飞给你们看!
其实我的心早就飞起来了,自父母踏上北仑土地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倏地就窜上了云端。北仑的天也跟着蓝起来了。看啊,天多么瓦蓝,水多么清亮,母亲笑得多么开心,她的一口好牙几乎掉光了,瘪瘪的嘴弯弯地咧着。我在溪涧中洗了两个苹果,一个递给父亲,一个递给母亲,想想又缩了回来,放到自己嘴边,用门牙转着圈啃掉苹果皮,再狠狠咬一口,转而送到母亲口中,“嫌我的口水不?”我问母亲。“怎么不嫌!你小时候感冒了,鼻涕擤不出来,我都是用嘴对着你的鼻孔一口口吸出来的……”啧啧,真恶心!我故作呕吐状。
傍晚回到家,我们仨都已筋疲力尽。上楼梯时,我笑着对父亲撒娇:您背我上去吧,我实在走不动啦!母亲说,他一把年纪,老骨头了,还是我抱你上去吧!楼道里霎时充满了欢乐,惹得三楼的邻居推开防盗门来探头 张望。
母亲在厨房忙着和面揉青团,我瘫在沙发上边吃水果边看电视,父亲在阳台上侍弄梅树苗、教小儿喂蚕。蚕快结茧了,不怎么肯吃桑叶,在盒子里迟缓地蠕动着。父亲用枯枝给它们搭了个架子,好让它们在上面吐丝结茧。父亲似是对小外孙说,似是自言自语:这些肉肉的虫儿,快上山喽!(我们老家管蚕爬架吐丝结茧叫“上山”)结了茧,变了蛾子,下了子,它们的一生就该圆满啦。
我停下来,将目光转向阳台上驼背的父亲,转向厨房里白发苍苍的母亲,不觉鼻子一酸,不知道什么时候,双眼已噙满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