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的北风更加冰冷,吹到脸上,如割如切。王保保在侍卫们的保护之下,向大同方向狂逃。他们刚出来时,天还浓黑如墨,可当他们逃出十多里时,突然降下大雪。
这场雪下得十分大,只一会儿就把地面全盖得严严实实,一片洁白,望不到边。天更冷了,但王保保他们个个汗出如浆,气喘吁吁。如果没有这场雪,也许常遇春的追兵未必能追上来,可因为这场雪,大地皆白,一时间光耀如昼,常遇春遁迹而来,对王保保的踪迹看得清清楚楚。
于是,在这个狂风怒吼、大雪如席的夜里,王保保没命地跑,常遇春没命地追,两队人马一前一后。
风很急,雪还在飘,只是王保保身后的人越来越少。不过,跟着王保保的这些侍卫都忠心耿耿,他们奋力阻挡着猛追而来的明军,只要明军靠近,就殊死搏斗,打到只剩最后一口气。常遇春大叫:“这才像个打仗的样子。”可是他给这些人一阻,仗是打得很像样,王保保却越跑越远。他一直追到忻州,这才回来。
而徐达此时却以得胜之兵直下大同,然后分遣冯国胜等人四处经略,山西一举平定。
徐达本来以为会在山西一带跟王保保有一场恶战,胜负尚难料定,哪知竟如此就把王保保打了个大败亏输。徐达固然高兴,朱元璋更高兴。这一战的意义不光是把王保保这个劲敌打跑,占领了太原,更让明军的骑兵与元骑兵主力进行了一次会战。历史上多次大战已经证明,南方的骑兵都干不过北方铁骑。现在徐达改写了这个历史。
朱元璋对退守北方的元朝再没有什么顾忌了。这一天,他退朝回宫,兴致极高,可一进门,却见马皇后坐在那里闷闷不乐,便上前道:“皇后有何不快之事?”
马皇后仍然不语,只是把目光投在案台上。朱元璋顺着她的目光也向案台上看去,却见那里放了一卷书,再细看,却见书卷翻处,正是《淮阴侯列传》。朱元璋道:“你在看太史公的书?”
朱元璋少时读书不多,但也粗通文墨,而且极喜作诗,即便于戎马倥偬之间,也常常吟一首诗。后来,在刘基的影响下,逐步也看了些历史书。这部太史公的《史记》,他已看了多遍。他对韩信打仗的谋略佩服得五体投地,常想,要是能得韩信为将,平定这个天下,那是易如反掌。虽然徐达、常遇春仗打得极好,但关键之处,仍得由他出马,所以他常常引以为憾。这时他看到马皇后居然也看韩信,心里暗道:“难道她也想研究谋略?”
他把书合了起来,道:“皇后也看淮阴侯?”
马皇后点点,道:“皇上起于微末,比汉高祖起点更低。诸将追随皇上,一路艰难,不幸者都死于沙场,有幸能活到今天的,都是身经百战、立下大功的。此前皇上跟他们患难与共,上下和谐;现今皇上已登大宝,四海归一,臣妾只怕……”
朱元璋又是一怔。自他登基的那一天起,马皇后就一直忧心忡忡。他也常常在心里想着,自己从一个皇觉寺里最低等的和尚,一步步走来,变成大明皇帝,这份成功固然与他自己的打拼分不开,但也是诸将奋战的结果。因此在他一直都对诸将心存感激。可是,他当上皇帝之后,他的想法却有所改变。诸将当中,忠勇之士固然是主流,可也曾有过背叛他的将领。最让他想不通的就是朱文正。这个朱氏家族最能打仗的子弟,既年轻,又意志坚强,如果不是那个花花公子的性格,几可与徐达、常遇春相提并论。只待一统江山之后,完全可以把兵柄交付于他,他对朱文正向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可偏偏就是这个最中意的侄儿,要举南昌之城,投奔张士诚。那时,朱元璋恨得要把朱文正千刀万剐,生啖其肉。可是马皇后却劝住了他。朱元璋对马皇后从来都是心存感激的。他近来大量读史,觉得虽然很多人都把他比作刘邦,可他自己的战功其实堪比跟李世民。同时,他也跟李世民一样有一个好皇后。李世民有长孙皇后,他有马皇后。马皇后跟他是真正的患难夫妻。当年郭子兴将这个养女许配给他时,又把他囚起来,如果没有马皇后,现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就没有朱元璋了。他对马皇后一直心存感激,只要马皇后提出的要求,几乎没有不答应的。马皇后心地仁慈,往往在他怒气勃勃要杀谁的时候都出来力劝,让朱元璋最后下不了手。
马皇后比其他人更了解朱元璋的性格,而且她更知道,历代帝王,在打江山时,君臣都相处得十分融洽,说是如鱼得水,一点不为过;可往往四海归一、百姓安宁的时候,功臣们的悲剧却开始了。这时她看到北伐诸将,连战皆捷,横扫北漠,指日可待;而现在朱元璋对北伐之事,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操心了,只一心一意忙于处理朝政,不由担心起来。此前处于战争时期,很多重要战役都由朱元璋主持全局,他甚至多次冲锋在前。但他有时也会把部队交给徐达,让他们放手打下去,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从来不也会苛责。那时,他对武将们是绝对放心的;可现在,他好像对谁都不放心了。本来设了两个丞相,一个是李善长,一个徐达,一文一武,再加上刘基,这些朝政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的,可是他却天天宵衣旰食,加班加点,批阅奏章。
别的人都道“皇上亲理朝政,日理万机,是万民之福,”可是马皇后内心却隐隐然觉得不对劲。她几乎每天都等朱元璋办完公务之后才上床睡觉。有几次,她对朱元璋道:“也该让李善长他们多处理一些政务了。如果事事由皇上牵挂,那要这些臣工何用?”而每次朱元璋都是叹一口气,便不说什么。
开始时,马皇后并不怎么在意,可慢慢地,她知道朱元璋的疑心越来越重了。按说当上皇帝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可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脸上却少有喜色,忧愁的脸庞上面,往往隐隐然有股骇人的杀气。此时,好不容易看到朱元璋面有喜色,马皇后便想劝劝他。当然,她并不是一个啰唆的女人,只是在那里摆着一本《史记》,翻到《淮阴侯列传》那一页,让朱元璋看到。朱元璋天资聪明,岂能不一望便知?
朱元璋本来很想向马皇后说一说自己的心思,可他知道她不会认同自己。于是,为了不让马皇后失望,他道:“明天,我将大封群臣!”
次日上朝,他向大家宣布,将在江宁西北鸡笼山下建一功臣庙。已死的功臣,画其像于斯;未死者则虚位以待。共二十一人。群臣一听,都齐呼万岁。
徐达继续北上,扫除元朝残余。此时,元朝在关中的势力仍然不少。王保保被大破之后,他的对头之一李思齐又成为这一带元兵的统帅。李思齐在排挤王保保时,不遗余力,但在抗击明军时,态度就有点不坚决了。他深知王保保之能,连王保保那样的人都不堪徐达一击,他还能支持多久?
朱元璋派人给他送信,劝他投降。李思齐跟王保保的父亲一样,也都是靠自己拉起武装,成为元朝的义兵,后来力量不断壮大,成为元朝后期几个大军阀之一。在跟王保保的争权当中,他虽然开始大占上风,可随着大都的失陷,王保保又反败为胜,成为元朝头号军事统帅。他也知道,自己的水平真的不如王保保,现在连王保保都这么不堪一击,他带着的这些杂牌军能挡得住徐达和常遇春的冲击吗?
对于李思齐的这个心思,朱元璋是把握得很好的。所以,他对劝降李思齐是很有把握的。但李思齐毕竟还扛着元朝的大旗。他拿着朱元璋的信,看了又看,不知如何是好。
日子就这样拖了又拖,朱元璋下令徐达大军开进。同时,再派人送去一封信,对他进行最后的劝降。这一次,李思齐的思想很不平静。他很想顺着朱元璋的台阶投降过去算了,但他的养子赵琦不同意,道:“元朝待咱们不薄,咱们无论如何不能这样就投降了!”
李思齐道:“可咱们真的打不过徐达。”
赵琦道:“先退一步再说。现在张良弼他们正在鹿台,完全可以跟咱们形成犄角之势啊!”李思齐看了看这个养子,什么话也不说。下令先退,避开明军的锋芒再说。
当他退到临洮时,接到消息:张良弼已经被郭兴打败。“赵琦你还有什么话说?咱们挡了这么多个回合,也算对得起元朝了。”于是李思齐派人来到徐达军中,向徐达投降了。
至此,陕西和山西全部平定。徐达命人把李思齐解往南京,由朱元璋发落。朱元璋任他为江西行省左丞。
李思齐对着朱元璋叩头称谢,然后站起身来,对朱元璋道:“降臣不过一俘虏,哪能再当天朝的大官?请求皇上留臣在京师,以老余年。臣不胜感激。”
朱元璋一怔之后,看了看李思齐,但见这位曾位列元末关中四将的老兵满脸憔悴,花白的胡子在风中飘着;身上穿着长袍,跟个落第读书人没有什么两样,当年手握重兵,称雄西北的霸气已经荡然无存。他心下老大不高兴:“朕赏你官位,你也不要了,当朕是暴君一个?”虽然心有不快,但他仍然点点头,应允了李思齐的要求。
李思齐再拜而起,转过头去,看到了李善长,也看到了刘基,同样看到了胡惟庸。他们都是朱元璋手下掌权的大臣,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不一样。李善长面对李思齐,脸上都是得意之色,一双眼睛看着李思齐,流露出轻蔑的色彩;刘基手拈胡须,望着退下来的李思齐若有所思;胡惟庸则一脸阴沉,不知心里想什么。可惜,这几个人此时的神态,朱元璋没有看到。
此时,朱元璋仍然把眼睛盯在元朝的残余势力上。因为,元朝的皇帝仍在上都,不把他们赶尽杀绝,他是难以安心的,他的明朝是不安全的。
洪武二年的六月,朱元璋下令直捣上都。此时,明军主力正在围歼张良弼部队,大获全胜。常遇春在北平,得到朱元璋的命令,即带着李文忠率八万大军北进。元将江文清在锦州设防,与常遇春大战。常遇春一点不把江文清放在眼里,看到元军的阵地之后,根本不花什么心思去想,直接下令冲击。明军铁骑鼓勇而上。元兵一时想不到这些从南方来的骑兵居然如此强悍,冲锋起来居然比他们生猛,不由吓得发呆了。在明军的强力冲击之下,元军转眼间便七零八落。
此时,太阳高照,大地热气熏天,地面上铁骑滚滚,战场呈一面倒之势。常遇春冲在前头,大砍大杀,直杀得汗流浃背,大呼过瘾。江文清奋力逃跑,这才逃得性命。常遇春也不休息,直接向全宁挺进。驻扎在此地的是元朝的丞相也速。也速虽然官很大,但他也跟他的名字一样,失败得很快。常遇春在大笑声中,就把也速的部队全歼,然后进攻大兴州。
大兴州的守将更弱,才听到常遇春杀来的消息,便已逃得不知去向。常遇春骑着马进了大兴城,在城门前大骂:“元狗连江南的土匪还不如,老子还没有开打,就逃了。”接着,常遇春把矛头指向了开平,开平是元帝目前的住所。常遇春想,在这里应该可以打上一仗了吧?这个狗皇帝是成吉思汗的嫡传子孙,应该能打一下吧?哪知,这个元顺帝更加不成才,常遇春还在半路急行军,他就已经带着全部家属向北逃之夭夭了。
常遇春拼命追赶,最后只获俘虏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万头,可说是缴获颇丰。但常遇春跑了这么多路,却连一个像样的仗也没有打到,心下极是不爽。可没办法,他只得还师。
常遇春又听到目前徐达他们正在猛攻张良弼的弟弟张良臣,便过去助战。这一日来到柳河州,常遇春刚刚下马,准备用餐之后再度急行军,哪知突然身上发痛起来。开始时,他并不以为意,骂了几句“几天不打仗,身上的肉就痛起来了”,便叫人拿酒来。他以为几大碗喝下去,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可是酒还没有端过来,他身上的疼痛更厉害了。开始只是后背有点痛,后来手臂也痛起来,再后来全身到处都疼痛起来。开始还是小痛,似针刺一般,接着就大痛起来。
亲兵看到他那张皮肉粗糙的大脸上,豆大的汗珠都滚滚而下,钢牙紧咬,两腿都在发颤,忙把常遇春扶到帐中的榻边。常遇春高大的身体很响地倒在榻上。另一个亲兵看到常遇春痛得在床上打滚,便急忙去叫军医。
军医来到大帐中时,看到常遇春的衣服已经全部被他粗大的手剥下,全身的皮肉皆裸露,心下大骇。虽然常遇春一向粗暴,经常脱着衣服,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可是往时大家看到的都是他肌肉突出,看上去孔武有力的身体,而现在大家看到的却是他身上那些早已经痊愈过的刀伤、箭伤。伤口都溃裂起来,血水横流,榻上一片鲜红。
军医一看,也慌了手脚。他看了看常遇春的脸,但见那张曾令敌人望而生畏的面容此时已经不那么鲜活了,而是灰黄一片;嘴皮也咬得紧紧的,下嘴皮已经被咬出血来,两眼也睁得大大的。这时军医手里只有一些金创药,医一般的伤口,那是没有问题的,可面对常遇春的这个病却无能为力。
常遇春在那里喘着粗气,对军医道:“你的药治不了我的病。想必是我这辈子杀戮太盛,现下报应到了。”然后他又对亲兵道:“我估计活不下去了,快快去请李文忠将军。”不一会,李文忠就来到大帐,看到常遇春的状况,也不由大吃一惊。
常遇春挣扎着坐了起来,对李文忠道:“我恐怕命不久了,这里的一切只有拜托你了。见到皇上时,就给他道:‘恨不能扫平北漠,清除元狗。’”言讫,大叫数声,就此气绝,年仅四十。一代名将,星殒柳河。
朱元璋闻知,大是悲恸。马皇后一天一夜没有进食。朱元璋对马皇后道:“皇后请用餐。不要悲伤过度,人死不能复生啊!”
马皇后抹着老泪道:“常将军在皇上艰难之时前来投奔,每战必请缨当先,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天下太平在即,他却弃世而去,臣妾岂能不悲伤?其实,现在诸将谁不是从年轻时期就开始追随圣上,十多年征战,血雨腥风,从无宁日。他们现在大多也是老之将至了,只怕很多兄弟享不上清福就去了。臣妾念及至此,心头加倍悲伤。日前,李思齐来降,皇上封他为官,他居然不受,由此可见大家对皇上是不放心的。”
朱元璋一听,心头又是一紧。他知道,马皇后又在劝他,日后要善待开国诸人。他心里暗道,“我何尝不如此想?”当下劝道:“皇后请放心,徐达他们都是我的同乡,也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出来造反,驱逐胡虏,本来就是要有福共享的。前些日子造的功臣庙,现在也差不多了。”马皇后叹了一口气,抹着眼泪,勉强吃了一小口粥。
此时,徐达还在关中奋战,他派张温袭取兰州。张温果然不负所托,一口气就拿下兰州。可就在张温大爽的时候,王保保却看到了机会。
对于王保保,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徐达,都把他当作劲敌。太原一战,徐达虽然把王保保打得狠狈不堪,数万大军溃不成军,而他也仅以身免,但徐达仍然不敢大意,他深知那一战实是胜得很侥幸,王保保更是败得没有道理。因此,徐达在这一带作战时,还是一边打仗一边警惕着王保保。
王保保大败亏输一场之后,对徐达就更为小心。他知道自己的本钱不多了,如果轻易开战,自己会完蛋得更快,因此一直沉着气,等待机会。
很快,他的机会来了。他看到张温孤军深入,这正是让他痛打的时候。于是,他立刻召集诸将,下令十万大军向兰州进发。他一路高调宣称,要拿下兰州,打败张温,不几日就包围了兰州,但却悄悄把主力部队隐蔽起来。
面对十万大军,张温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于是,明军中的于光急忙带着本部人马出来救援。于光行动很快,也很有信心。他以为,王保保算什么东西,还不是给打得气不敢出?现在元兵没有多少了,要是慢了一步,自己的功劳可就没有了。
哪知,当他牛哄哄地冲到兰州的外围时,突然四面杀声震天,王保保的骑兵四下里漫山遍野杀来。但见阳光下,大刀生光辉,到处明晃晃,果然势大至极。于光知道自己被敌人包围了。
开始时,他也不怎么在意,以为自己冲杀一阵,杀出包围应该没有问题。他大喝一声,往外冲,带头举刀催马冲杀。哪知,王保保的这支骑兵跟以往的元兵大不相同,战斗力极强。他猛冲了一番,虽然连斩几个士兵,冲出了几步,可包围圈却一点没有薄下来,反而越包越紧,而他的士兵也越来越少。
元兵连吃多次败仗,这一次好不容易抓到打胜仗的机会,一时间个个奋勇,不断地向明军冲杀。本来元兵的骑兵就很厉害,此时正值士气大振之际,战斗力更是空前提升。
于光的身上已经连连受创,但他兀自往前冲——尽管他知道,他是冲不出去的——最后,当满身是血的他再要举起刀时,那条手臂再也举不起来了。他身上的血流得太多,已经累得一丝力气也没有了。几个蒙古兵冲上来。于光满眼刀光闪闪,最后死于乱刀之下。
元兵此战大获全胜,王保保的信心也足了起来。他知道,朱元璋和徐达很在乎兰州,只要他不放过兰州,朱元璋和徐达就会继续派兵过来增援,到时候他就可以在兰州外围以逸待劳,围点打援,最后把徐达击败。于是他继续向兰州进攻。
王保保以为兰州没有多少部队,就张温那几千人,花不了什么力量,就可以把他们全歼于兰州城内。就连张温的部将们也这么认为。当他们在城里接到于光战死,外援无望的时候,都道:“现在咱们要把城墙加固一下,然后死守待援。”
张温一听,只是微微一笑,道:“咱这几个兵能死守吗?你们上城去看看,王保保有十万大军啊。死守无异于等死。”
“那该怎么办?现在逃跑?”
张温道:“现在逃跑也跑不出去了,只有出击。”
“出击?就咱们这点儿人马?”
张温道:“是,就咱们这点儿人马。现在元兵正在骄傲当中,做梦也不会想到咱们会主动出击。咱们以最快的速度杀上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猛砍一阵后,再退回来,肯定大获全胜。”
张温知道这个时机是不会久的,立刻作出动员,当天就带着三千士兵大开城门,向城外的元兵杀过去。连王保保也没有想到张温居然会来这一招。元兵根本没有什么准备,给张温的部队杀得丢盔弃甲,毫无还手之力。张温一时势如破竹,一连把王保保的部队逼退了几十里路,这才退回城里。
经此一役,王保保再也不敢轻视张温了。但他知道,张温就那点力量,要想冲出去那是很难的。他仍然按既定方针办,不能在短时间内攻下兰州,但仍然可以围住兰州,继续围点打援。
而此时,朱元璋也在关注着王保保。朱元璋虽然对王保保有些忌惮,但他并不认为王保保不能战胜。此时,他得知王保保围住兰州,便也知道了王保保的意图,他决心跟王保保进行最后的决战。
洪武三年(1370)的正月初三,朱元璋把诸将请来,开了个御前会议,商讨灭元大计。他问大家:“现在元主在北,王保保围住兰州,咱们应该怎么办?”
大家都道:“王保保之所以嚣张,是因为还有元主这面旗帜。如果直接北伐,把元主消灭,王保保也就跟着完了。所以,不必管王保保,只管北伐,打倒了元主,那时王保保就只有投降了。”
朱元璋却摇摇头,道:“王保保犯我兰州,正应出师讨伐,哪能放过他而去取元主?还是兵分两路,一路取元主,一路取王保保。大将军徐达从潼关出,专门应对王保保;再派副将出居庸关,入沙漠,追元主。”大家一听,皇上果然气魄很大,不由齐称万岁。
朱元璋当下传令: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向北进发。
冯国胜一听,很纳闷,道:“不是说徐大将军专门对付王保保吗,怎么让他出潼关向西安?那可不是兰州啊!”
朱元璋笑着道:“王保保是个人才啊,朕很想收归大明。朕真不想一仗把他打死,还是让他投降过来吧。”
“他能投降吗?谁去招降他?”
朱元璋道:“让李思齐将军过去吧,他跟王保保有故交。”
刘基一听,向朱元璋看过去。此时,朱元璋正好也把目光投到他的脸上。刘基只得低下眉头,默不作声。他知道,朱元璋对李思齐已深怀恨意了。怀恨的原因就是,他居然不受朱元璋的任命去江西当官。这还把朱元璋放在眼里吗?朱元璋刚当皇帝,令出必行,可现在一个降将居然胆敢不服从?你不愿当官,那就去劝降王保保吧。
可李思齐能劝降王保保吗?李思齐和王保保虽然曾同朝为官,可是两人一直就是死对头,这些年来,你攻我、我攻你,内耗得差不多了,这才让明军的北伐频频得手。现在你让李思齐去打王保保,这不就是让李思齐去送死吗?
刘基一想到此节,饶是他足智多谋,机变百出,此时也不由冷汗暗出,不寒而栗。皇帝,皇帝,谁一当皇帝,那颗心就往狠毒的方向变化。古今君主,概莫能外。还是范蠡说得好,这些人主,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天下。
其他人也想到李思齐跟王保保的关系,让李劝王,效果并不大。但朱元璋向来奇谋迭出,做事大出意表之时,往往都大获成功,因此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分派也没往深层次去想。
几路大军同时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唯独李思齐只带两个随从,带着朱元璋的书信,从南京出发,显得很孤单。那具本已老迈的残躯,此时在冷风中更显羸弱;那张本来已满是沧桑的脸,此时更加憔悴。他坐在马上,举目向北,然后又频频回头。北方曾经是他的故乡,是他曾经纵横捭阖的天下,他曾在那里风光无限。而现在南方是他的故乡,他的家人都在南京城里,正眼巴巴地等着他完成这个任务归来。他深深地后悔,后悔他投降朱元璋。如果当初他不投降……他念及到此,当真是心如刀绞。但再怎么痛苦,他也得北上。很快,他就来到王保保的大营。王保保一边围着兰州,一边等着明军再次来援。哪知,等了一个多月,连明军的影子也没看到。他派人四下探听,只听到有一股明军正在河北一带进行大扫荡,肃清元朝在河北的势力。他只是冷冷一笑:“想引我到河北?妄想!”
又过得几天,亲兵来报:“李思齐将军来见!”
王保保一听,一怔之后,哈哈大笑,心想:“是劝降的来了。”他大声道:“请李将军进来!”
李思齐跟着亲兵进来,向王保保行了一礼,道:“将军别来无恙。”
李思齐以为自己一进来,王保保肯定会叫刀斧手把他抓起来。哪知,王保保却站了起来,对他还了一礼,道:“托皇上洪福,王某现在还不错啊。李将军请坐!”
李思齐坐了下来,神色木然。
王保保吩咐上菜,为李将军接风,然后问:“李将军投降南朝,在南京一向可好?听说江南风光甚好。当年本将军年轻时,曾有意到江南游玩。哪知朝纲不振,江南遍地战乱,我也只好望江南兴叹了。”
李思齐叹了一口气,道:“李某此次北上,面见将军,是奉了大明皇帝之命的。”
王保保眼珠一转,道:“不知有何见教?”
李思齐从随从那里接过朱元璋的书信,递给王保保,道:“这是大明皇帝给将军的信,将军看了便知。”
王保保接过信,打开来看了一眼,不动声色地放下,问李思齐:“依李将军之见,投降南朝可是件好事?”
李思齐道:“该说的皇帝已说了。投降南朝,好与不好,各有各的见解。我想,目今大元气数已尽,这是人尽皆知之事。降不降,也是一想便知……”
王保保看到李思齐向自己劝降起来,便两眼一睁,大声道:“今天不谈这个事。你是我的老前辈,该向你敬一杯薄酒。请!”
一餐完毕,王保保大手一挥:“送客!”
李思齐看到王保保的脸色很平常,那颗心才放下来,暗道:“看来他真的不想杀我。朱元璋想借他之手杀我,岂料我终于不死!”
李思齐带着随从出了大帐,走了几十里路,已到塞下。突然听得身后马蹄嘚嘚,几名骑士急驰而来,显然是王保保手下的。
那几名骑士来到李思齐面前,对他行了一礼,道:“主帅有命,请李将军留一物为别!”
李思齐道:“我远道而来,未曾带有什么东西。这怎么办啊?”
那人道:“李将军也知道,我家主帅并不爱什么珍玩财宝,他只爱李将军一样东西,还请将军不吝赐予。”
李思齐一听,不由一惊,道:“什么东西,但说无妨。只要李某能拿得出的,一定拿出来。”
那人笑道,我家主帅道:“当初我家主帅被明军攻打,李将军既同朝为官,却不愿出一臂之力作援手,至今犹以为恨。所以,我家主帅很想要李将军一臂。”
李思齐知道,现在他再怎么说也是没有用了,当时脸色苍白,一咬牙,拔出身上的佩剑,仰望着天空。此时,天空一片浑浊,风吹得呼呼有声。他大喝一声,利剑砍下。随着血光一闪,一条手臂离身而去,一股鲜血狂喷而出。李思齐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手里还紧紧地握着那把宝剑。
两名随从看到这一幕,吓得几乎瘫软在地,他们想不到这个一脸憔悴的老人居然刚果如斯。眼见他断臂之处,血流如注,慌忙帮他包扎起来,止住血。
那几名骑士并不立刻走开,而是在那里等着。直到李思齐悠悠醒来,这才对着李思齐行了一礼,拿了手臂,快马加鞭而去。
李思齐一脸刷白地望着那几骑绝尘而去,在随从的扶持之下,上马南回,向朱元璋交差。复命没几天,就死去了。
徐达看到王保保拒绝投降,便下令向王保保进攻。此时,徐达已结集了近四十万大军,对王保保是志在必胜的。徐达怕王保保逃走,因此,他精选了十万精兵,亲自带领,直赴定西。
王保保做梦也没有想到徐达居然亲自来了,而且带着十万大军。他手里也就十多万部队。他本想只要明军来一小股,他就可以凭优势兵力打援,哪知,徐达来了。他是伏击不了徐达的。
徐达来得很快,可一见到王保保的部队时,却下令停住,并没有立刻出击。两军遥遥相对。王保保一时摸不清徐达的路数,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深知徐达用兵甚是谨慎,除非不得已,是不会甘冒奇险的。现在徐达冲过来,肯定是有所准备的。所以,他只是命令大家做好战斗的准备,不得乱动。
徐达知道王保保有所顾忌,便下令部将带着各部到附近的山上,砍伐木头,拉回大营。徐达的部将都感到莫名其妙。他们百里奔波,赶到这里,为的是打仗,可现在倒好,竟全成伐木人员了。但徐达下有严令,怠工者斩,是以虽然人人埋怨,但工作却不得不卖力。元兵更是大惑不解,不知明军搞什么鬼?
几个部将向王保保报告了。王保保站到高处看了又看。有人道:“难不成徐达要用火攻?”王保保摇了摇头。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王保保却始终不作声。他扫视了他的部下一眼,转头就走。
他一看便知,徐达砍下这些大树,是为了加固营房,做好跟他长期作战的准备。此时,他带着元兵最后的主力,外援断绝;而徐达的后续部队将陆续开到,他们又有后勤保障,完全可以打个持久战。只要一直耗下去,不用打仗他也会完蛋。他这时不得不佩服,徐达真是将才!
如果徐达只是自顾自地大砍木头,也还罢了。可徐达却缺德得很,他在用很短的时间完成加固营房的任务之后,并没有让士兵们闲下来,而是将其分成若干个小队,让他们轮流打开营门,跑到元兵的营房前,大喊大叫。开始时,王保保以为徐达在骂他们,后来一听,那些声音并没有含义,全是乱糟糟的吼叫。他马上明白,徐达是让他们耳朵难受,不让他们安宁。
这些士兵都是轮班上来,这一班骂累了,马上换下一班,保证声音洪亮,响彻云霄。王保保受不了,就退到车道岘。哪知,他还没有立下营寨,那边明军也已经跟过来,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扎下营寨。明军有大量的木头,扎起营来,不但速度快,而且营房坚固。相比之下,王保保的营房就显得太简陋了。
立了营寨之后,徐达仍然不让王保保安宁。这一次,他不光叫士兵们大喊大叫,而且还派出小股部队,在夜间突然出现,对元兵进行武装骚扰,弄得元兵叫苦不迭,连王保保也睡不好觉。王保保明知,徐达短期内不会全面进攻,他大可不必理会这些骚扰。可他拿出书本,想看会儿书,那些声音却没完没了地涌进他的耳里。开始还是人的叫声,后来好像连好些兵营里的铁器全用上了,到处是敲锣打鼓夹杂着人们的乱叫乱喊。他还能读下去吗?那他真跟神仙没什么区别了。
王保保已连续两天睡不着觉。那双眼皮实在受不住,真想倒下就睡。可他心头气极,硬是睡不下去,只得再退。可明军又再逼近来,照样没完没了地骚扰。王保保好几次挥舞着拳头,要带着大家冲杀一番,战死算了,但他冷静下来一想,现在人家营房坚固,士兵养精蓄锐,而自己的士兵都已困乎累哉,若直接面对面地打,肯定只有大败亏输。可这口气又实在咽不下,于是他便想了个办法。他请来几个当地人,问过他们这一带的地形之后,得知有一条小路可以抄到明军的侧翼,他便利用这条小路,给明军来了个偷袭。
连徐达也没有想到王保保会来这一招。而左翼指挥官更没有想到,明早突然看到元兵出现,一时间大乱起来。元兵一看,偷袭得手,都是信心大增,一路乱砍。
此是,徐达正在酣睡,突然闻得营中大乱,立马知道元兵来偷袭了,心下也大是惊慌。他急忙披挂,然后侧耳倾听,只闻得左翼大乱,便知敌人过来偷袭的人数不会很多,急忙跨上战马。
此时,汤和也起来,正要找徐达,看到徐达上马,便问:“大将军要去哪里?”
徐达道:“到左营看看。”
汤和道:“去不得。元兵偷袭,尚不知他们来了多少兵。”
徐达笑了笑,我一到那里,元兵就会退走。他一提马缰,便跃马而去。几个亲兵跟着过去。
左营士兵正兵找不着将,将找不到兵,乱得一塌糊涂。元兵只是拼命地砍,满地都是明兵的尸体。徐达冲到左营,令亲兵举起火把,大喝:“徐达在此,大家勿乱!”
大家映着火光,看到大将军徐达正挥着宝剑,骑在马上,威风凛凛。几个元兵冲到他的面前,看到他兀立如山,虎目圆睁,不由呆了,立在当地。徐达身边的亲兵上前几刀,便把那几个元兵砍杀当场。
明兵看到主帅亲临战场,而且如此镇静,便都回过神来,举起兵器,向元兵反击,一时士气大振。元兵本来就只有一千人,看到明军反击,哪敢再打下去?王保保一声令下,元兵一齐退回。明军衔尾追击,把王保保打得大败。
王保保此次偷袭跟前次徐达在太原偷袭他一样。如果徐达也如他当时那样慌乱起来,后果也会如他当初一般严重。可徐达却临危不乱,居然反败为胜。王保保在黑暗中一声叹息,觉得自己真的比徐达差多了,一时信心全无。
徐达把元兵打退,继续让大家进行骚扰工作,直把王保保气得死去活来。王保保叫亲兵跟着他到营中巡视。但见大营中的士兵们虽都睡在那里,但谁又真的睡得着?几个巡逻兵提着兵器走着,也是东倒西歪,没精打采,走得摇摇晃晃,弱不禁风。这样的军队还能打仗吗?只怕再给徐达闹几天,大家都会自己崩溃了。王保保站在那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几天,闹了一个多月的明军突然收工,不再到元兵的大营前又喊又叫了。突然之间,元兵觉得这个世界实在太美好了,于是都抓紧时间睡大觉。
此时,徐达的后续大军已经开到,他决定向王保保展开全面进攻。他召集全部军队,列好队形,然后翻身上马,让旗手跟在自己身后,向大家大声宣布:“我们将向敌人进行最后进攻,此战只可成功,不许失败!只要看到我的旗帜向前冲,大家就决不能后退!”说罢,拨转马头,向营门外冲过去。全体将士紧随其后,呐喊着冲向元兵大营。
此时,困累之极的元兵正在酣然大睡,虽然都枕戈而眠,但个个都睡得像死猪一样。徐达大军直接向王保保中军杀过去,元军哪能抵挡得住?王保保听到杀声震天,也知道徐达的最后杀招来了,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当下叫醒家人,奋力狂逃,居然真的乘乱逃了出来。但他的十万大军,却被徐达一夜之间全歼。
王保保带着家人来到黄河边上,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满眼滔滔,大是骇人。可后面敌兵已追到,如果让明军抓过去,下场将无比惨。李思齐的下场,他是知道的。虽然是他砍了李思齐的手臂,但他知道,如果朱元璋真的对李思齐那么好,就不会让李思齐来劝降了。从朱元璋派李思齐过来的这件事上,他深知自己是不能向朱元璋投降的。李思齐老朽至极,雄心早消磨得精光,朱元璋还不见容,他过去了,朱元璋还能让他活下去吗?
他看到滚滚巨浪中,有一根巨大的木头翻滚而下,便纵身跳下,抓住了木头,把巨木带到岸边,让老婆孩子都抱着木头。他的孩子不肯,他怒目圆睁,拔出宝剑,大喝:“你要是不抱木头下水,老子就砍死你!”他的孩子看到父亲是真的发怒了,只得大叫一声,纵身跳下,双手紧紧地抱住木头。王保保在老婆孩子都下水之后,也跟着跳下,与他们一起抱着木头,划着水,向北岸而去。
不一会,徐达带着诸将来到黄河边,但见浊浪滔天之中,王保保一家人抱着木头在水中载沉载浮,正极力向北而去。
汤和道:“咱们快快找船。”
徐达摇摇头道:“没有船了。要是有船,王保保还用木头吗?”他怔怔地望着这个最牛的对手,直到看不见了王保保的身影,这才带着大家回去。
在徐达大破王保保时,李文忠一路也进展顺利。李文忠的任务是攻击应昌。应昌是元主目前的基地。李文忠从居庸关出发,一路向北,虽不断地受到元兵的阻击,但元兵的战斗力实在太差,都被他毫不费力地击败。李文忠在五月初就到了开平城下。元朝的开平守将是平章上都罕,看到李文忠来势凶猛,哪敢接战?眼见李文忠的部队开来,就打开城门,投降了明军。
李文忠马不停蹄,又向应昌杀过去。才到半路,就听到元顺帝死去,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嗣位的消息。这位后主比他的父皇更胆小,知道明军已经杀来,便把大家叫来,宣布弃城逃走。
大家看到新皇帝这么怕死,都乱了起来。大家一乱,便毫无秩序可言,于是动作也慢了下来。当他们开门要逃跑时,明军已经杀到。这些元朝最后的公民没有想到明军居然来得这么快,猝不及防之下,逃跑队伍被明军截成两段——前面一段拼命狂逃,后面一段成为俘虏。
李文忠在应昌城里没有受到一点抵抗,所做的事就是清点战利品。这批战利品还是让明军很受用的,元顺帝的那群老婆居然也在其中,元顺帝的孙子也赫然在列,所有的王公大臣都没有跑掉,只有那个刚刚继承元朝大统的爱猷识理达腊逃得性命。他一口气跑到和林,跟王保保会合。
李文忠派使向南京告捷,然后把元顺帝的孙子买的里八剌和一批元朝宝物一起押解南京。
朱元璋得报大喜,临朝时,群臣齐贺。朱元璋赐买的里八剌明朝衣冠,封为崇礼侯;其他元廷宫妃等,都充入后宫,由马皇后管理,其他所有元朝宝物也一并展出。
朱元璋请马皇后过来看这些宝物,马皇后看了一眼,道:“元朝有这么多的宝物,可这么多的宝物能保住元朝的江山吗?帝王的真正宝物并不是这些啊!”
朱元璋大笑:“皇后之意,莫不是告诉朕,要以贤士为宝?”
马皇后笑道:“诚如皇上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