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章 洪都才是经典之战

  与陈友谅的第一次生死决战,朱元璋取得了完胜。朱元璋手下的将士们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当中,个个都觉得,陈友谅虽号称天下无敌,原来也没有那么可怕,还不是气势汹汹而来,夹着尾巴而去?只要再打几场这样的战役,就可以让陈友谅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

  但朱元璋却不那么轻松。在这么多势力当中,陈友谅是最财大气粗的,手里有的是本钱。龙湾一战,虽然一败涂地,可也只是损失了三万人,他手里仍然有当世最强大的水军。而且现在他居于上游,朱元璋在下游,从战略角度而言,朱元璋显然屈居于下风。如果因此一战,就看低了陈友谅,后果将十分严重。

  果然,在此战后,陈友谅又大建楼船,不断跟朱元璋的部队发生战斗,而且每次战斗,基本都是陈友谅取得胜利。

  朱元璋很烦恼。虽然这些战斗的规模都很小,可长此以往,他能受得了么?不把陈友谅往死里打,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可是陈友谅的实力摆在那里,要把他打死,嘴上说得容易,真的实施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但朱元璋并没有沮丧,他咬着牙等,等着机会。他坚信,机会总会有的。陈友谅手里虽然有当世最强大的军队,最强大的战舰,但陈友谅也有最大的弱点,那就是这家伙太多疑,太刚愎。他靠杀领导上台,因此也怕人家杀他上台,于是,对有水平的人总是不放心,总是想办法让有水平的手下从人间消失。那些有能力的将领都怕哪天打了胜仗回来之后,赏给他们的反而是雪亮大刀。那个赵普胜就是个有力榜样。你想想,一天老是在这样的阴影下生活,你开心吗?于是,很多人心里都有了自己的打算。

  朱元璋现在所做的,只能是不断地接受着这些小打小闹之后失败的消息。他每天都收到前线冲突时己方不利的战报。桌上一堆的战报,看得他都麻木了,但他仍然每天都在等着战报的到来。

  这一天,近侍朱七进来,对朱元璋道:“主公,南昌胡廷瑞派郑仁杰前来求见。”

  朱元璋闻言,不由心头一震,看来机会真的来了,忙道:“叫他进来。”

  朱七躬身而出,不一会便带了郑仁杰进来。朱元璋忙请郑仁杰坐下,令朱七倒茶,对郑仁杰道:“郑将军一路劳顿,辛苦了。不知此番前来,有何见教?”

  郑仁杰道:“不敢。陈友谅倒行逆施,手下诸将个个惕然,今日出战,不知明天还有没有活路。因此,南昌太守胡将军特派小人前来与朱元帅通融。”

  朱元璋一听,不由心下大喜:陈友谅现下定都江州,而南昌与江州近在咫尺。如果能将南昌据为己有,那就完全可以压制这个老贼了。他忙道:“胡将军弃暗投明,本帅自是竭诚相待。”

  郑仁杰道:“朱元帅果然豪爽。但胡将军有个要求,本部投降过来后,不能改编和遣散。”

  朱元璋一听,心下大是不快,既是投降过来,哪能不改编?难道永远让你们在军中自成一家?

  此时,刘基在旁,看到朱元璋的脸色不好看,急忙把脚伸到桌下,用足尖踢了朱元璋的脚跟一下。朱元璋猛然清醒过来,笑道:“这个是理所当然的。你可回报胡将军,他仍然当他的官,他的兵仍然是他的兵。”

  胡廷瑞马上派他的外甥康泰带着书信前来,办理了投降手续。见南昌一易帜,周边的余干、建昌、吉安、南康等地都派人前来投降。陈友谅想不到,在自己正节节胜利之时,这些手下居然忙着做叛国投敌的事,心下大怒。按陈友谅以往的性格,他会立即带着大军亲自打过去,把这些内奸、叛徒一个一个诛灭。可他现在却强压怒火,硬是没有动。因为他想到了朱元璋。他的实力虽然大大超过朱元璋,可是他曾经被朱元璋打得差点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他必须忍一忍,等有更好的机会再出手。他也认为,机会是会有的。果然,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就呈现在他那双阴森森的眼睛前面。

  话说朱元璋像得到天上掉下的馅饼一样得到了南昌,本该大喜,可这哥们也跟陈友谅一样,疑心很重——只是他比陈友谅更加会装一点——并不愿胡廷瑞归降以后还管着自己的兵,实行高度自治——说不定哪天姓胡的又来个阵前倒戈,那就麻烦得紧了。

  朱元璋想了个办法。他亲自带着一大群将领和谋士再把南昌周边的县分猛打了一顿,然后经过南昌回应天。于是,胡廷瑞带着部将出城迎接。朱元璋在城外设下大宴,把胡廷瑞狠狠地夸了一通,说胡将军所作所为,顺天应人,是识大体、顾大局之士。然后请胡将军跟他一起到南京。

  胡廷瑞是什么人,一听就知道朱元璋这是要解除他的兵权。但事已于斯,他除了坚决执行之外,别无选择。于是,他站起身来,向朱元璋行礼,道:“遵命。”

  朱元璋把邓愈叫来,道:“你暂且替胡将军守南昌。此地甚为重要,务必用心防守。”然后又任命叶琛为南昌知事。

  朱元璋带着胡廷瑞回应天,觉得心头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可胡廷瑞却对他道:“主公,康泰和祝宗都是不可信的,请注意防范。”

  朱元璋点点头,道:“那就把他们划到徐达手下,让徐达管他们,可以放心。”

  徐达带着康泰、视宗二人出征武昌,可这两个家伙并不怕徐达,朱元璋才一走,他们就偷偷带着所部,造起反来。他们并不直接跟徐达作对,而是逆袭南昌。邓愈想不到他们反得这么快,没有一点准备就被他们攻进城里,只得只身翻上马背,逃之夭夭。叶琛被两人抓住,当场砍头。

  徐达得报,率军回袭,重新占领南昌,把祝宗杀了。考虑到康泰跟胡廷瑞的关系,便放过他一马。

  朱元璋接到消息,也惊出一身冷汗。要是南昌有失,他对陈友谅仅有的优势会立刻丧失殆尽,以后要扭转局面可就难上加难了。看来,驻守南昌的人不但要水平高,而且还要十分忠勇。朱元璋把手下所有的将领都想了又想。徐达当然可以守住南昌,可他能让徐达和常遇春这样的猛人去当个南昌太守吗?但其他人又都欠了一点。还是让朱文正去吧。

  朱文正是他的侄儿,早在他刚起事时就跟着他,这些年跟他到处打仗,表现得十分强悍。只是这小子有点公子习气,喝酒使气,让人看不太顺眼。但做大事者,往往不拘小节。好,就叫朱文正过去。于是,朱元璋把南昌改为洪都府,任命朱文正为大都督,带着赵德胜、薛显,以及邓愈前去镇守南昌。

  在南昌的这场事变中,陈友谅由于持谨慎的心态,没能插手其中,白白浪费了一个天大的机会。他恼怒过后,只能再等了。第二个机会终于来了,这个机会是张士诚制造出来的。

  陈友谅自视甚高,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而张士诚又是他最看不起的人。当初他率大军进攻应天时,就曾递书张士诚,请张士诚跟他一起夹击朱元璋。哪知,张士诚却只是派了一小股部队出来,不疼不痒地骚扰了朱元璋一下,一点作用也不起。陈友谅每次想到这事,都气得破口大骂:“什么叫‘竖子不足共事’,张士诚就是这个竖子。”

  当然,张士诚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敢打朱元璋,但他敢打刘福通。张士诚本来是红巾军名下的头领之一,名义上归小明王管。张士诚被朱元璋打了个大败之后,又跟另一个红巾军头领方国珍闹了冲突。张士诚怕方国珍跟元朝联合起来,干脆就投降了元朝,现在被封了太尉。这样,他的红巾军就成了大元的正规军。大元正规军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就是剿灭红巾军。于是,他带着自己的部队向安丰的刘福通发起了猛烈攻击。

  当年红巾军刚起事时,淮南一带到处响应,一时之间,遍地都是红巾军。可打到现在,张士诚已经投降元朝,而陈友谅又换了牌子,举的是“汉”字大旗,只有朱元璋还在举着红巾军的招牌。

  万般无奈之时,刘福通举头四顾,这才发现,目前能称得上自己盟友的只有朱元璋了。可他和朱元璋居然没有见过一面。但他还是向朱元璋发出了求救信。

  朱元璋接到刘福通的信后,便决定援救刘福通。可是刘基反对,而且坚决反对。在朱元璋的官邸里,刘基把刘福通的信丢到了地上,大声道:“不能出兵救安丰。”

  朱元璋大声道:“为什么不去救?现在不但是刘福通在安丰,连韩林儿也在那儿,我这个元帅还是他封的呢。而且,安丰是应天的门户,安丰有失,应天还能独存吗?先生想必比任何人都知道唇齿相依之理吧?”

  刘基道:“正因为韩林儿是咱们的盟主,才不能去救他。主公想想,要是让那个韩林儿继续活着,以后主公如何处理他?安丰有失,固然会危及应天;可要是主公全力去救安丰,陈友谅大军骤至,直赴应天,主公又如何抵挡?现在为了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韩林儿,冒着让应天被陈友谅攻破之险,简直愚不可及。”

  刘基自从来到朱元璋手下,虽然多提反对意见,可像今天这样一次性用了这么多的贬义词,还真是史无前例。朱元璋以往也很尊重刘基的意见,可现在他硬是觉得刘基的话不对。哪有盟主被人打了不去援救的道理?这也太不善良了吧?朱元璋大声道:“我就是要去救。”

  刘基这时也发起狠来,抓住就要逃离现场的朱元璋的衣角,大声道:“我就是不让你去救。”

  朱元璋大怒,猛地甩开衣袖,大步走出。刘基一声长叹,怔怔地望着大步而出的朱元璋,那双手还半举着,保持着抓住朱元璋衣袖的姿势。适才被朱元璋一扯,长长的手指甲还隐隐作痛。

  朱元璋带着大军向安丰挺进。他准备再把张士诚打个落花流水。朱元璋信心满满而出,哪知还没有到达安丰,便接到安丰失守、刘福通力战而死、小明王韩林儿已经逃跑的消息。朱元璋心下大怒,命全军火速前进,务必拿下安丰。

  此时守在安丰的是张士诚的部将吕珍。吕珍老早就预料到朱元璋会全力前来攻城,已经预先做好了城防工事。徐达和常遇春轮番攻击,都没有成功,反而差点陷入吕珍的包围之中。幸亏两人英勇善战,这才突出重围。

  朱元璋知道短期内拿不下安丰,急忙下令撤军。他这才觉得刘基的话还真有道理。他骑着马,远远地眺望安丰,但见城头上,吕字大旗迎风招展,心下十分郁闷。他倾力而出,居然寸功未奏,心下十分不甘。于是,他又把目光投向庐州,咬着牙发出向庐州进军的命令。

  徐达道:“庐州城池比安丰更加坚固,短期内实难攻下。如果咱们屯兵坚城之下,进退失据,陈友谅乘虚进军,应天就会失守。望元帅三思。”

  可朱元璋这时已顾不得三思了,他大声道:“就是要拿下庐州。咱们拿下了庐州,就可以打开通往张士诚老巢江浙一带的通道,战略意义非比寻常。徐达和常遇春去进攻庐州,本帅去寻回小明王。”徐达无奈,只得领令而去。

  韩林儿这时也在寻找朱元璋,因此朱元璋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小明王。朱元璋当了小明王多年的部下,这时才第一次看到这个盟主。这个曾经的红巾军首领,此时衣衫破烂,满脸疲态,跟他以前讨饭时的模样没什么差别。朱元璋向他行礼时,他很迟钝地回了礼,接着便泪眼婆娑,哽咽不已,王者气象荡然无存。

  朱元璋看着这位盟主,不由心头一颤,突然觉得以后还真不好处理这个领导了。现在韩林儿无依无靠,肯定会像蚂蟥一样,死死地咬住自己不放。他此前在郭子兴手下时,就曾饱受庸主的气。若不是郭子兴主动死去,现在他的境况仍是大大不妙。郭子兴死了,可自己又迎来这个小明王。难道自己这些年来拼着老命打来打去,无数次死里逃生得来的政权,最后居然要交到这样的人手里?

  朱元璋心下大悔不已,这时他才不得不佩服刘基的远虑。现在安丰救不了,反而把这么一个累赘揽到了手上。他又猛然记起刘基曾说过,如果这时陈友谅突然开窍,会再次顺流而下,突袭应天。若果真如此,那他还有救吗?应天一失,他立马就会变成一个无依无靠的游击队长,到时候其凄惨之状不会比眼前的韩林儿好多少。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大惊失色,急忙派人把小明王送往滁州。他已经懒得再看到这个盟主了,干脆让他在滁州那里休养,然后盼望他也像郭子兴那样主动死去,那就谢天谢地谢韩林儿了。而他自己则带着部队星夜赶回应天。

  可现在他的主力都给徐达和常遇春带着去攻打庐州了。而庐州确实也像徐达所言,城池异常坚固,虽然拼命攻击,可一点进展也没有,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此时,连陈友谅手下的很多将领都看出来了,这正是拿下应天,把朱元璋往死里打的最佳时机,纷纷请陈友谅出兵应天。哪知,陈友谅却只是坐在他的龙椅上,以手托腮,等着大家请战的声音停下之后,慢慢地道:“出兵应天?太操之过急了吧。依我看,还是先拿下洪都。”

  群臣都目瞪口呆,站在那里仰望着扬扬得意的陈友谅。他们万万想不到,这个平时狠毒至极的大汉皇帝,此时怎么会这么仁慈了?

  陈友谅站了起来,俯视着呆鸟似的群臣,咬着牙道:“洪都曾经背叛了我,我必须先拿洪都祭旗。我尽起全军,攻打洪都。谅他小小洪都能抵挡几天?等拿下洪都之后,以得胜之师直下应天,还怕朱元璋跑了?”

  有人道:“皇上,只怕到时朱元璋的主力已从庐州赶回,咱们可就错失良机了。”

  陈友谅哈哈大笑,道:“庐州城池坚固,张士诚重兵把守,徐达纵有天大的本领,也不会攻得下的。但洪都城防脆弱,而咱们大军有六十万,一鼓作气,便可拿下。何愁徐达回援应天?”

  陈友谅靠造反起家,内心世界极为阴暗,因此最恨和最怕的就是搞背叛事业的人。洪都曾经背叛过他,他得让洪都重新回到他的怀抱。

  群臣一听陈友谅的话,知道再说什么也只是白搭了,便都低垂着脑袋,默不作声。陈友谅那双阴狠的眼睛再次将群臣扫视了一遍,接着他端起桌上的酒碗,大声道:“此番出征,当破釜沉舟,不把朱元璋那群狗贼斩尽杀绝,绝不收兵。大汉天下,从此定矣!”言毕,一饮而尽,酒水从嘴角两边不断地漫出,落在龙袍之上。

  陈友谅为与朱元璋作最后决战,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个渔民出身的汉子,脑袋里永远优先考虑着水上的装备。他把长江当作根据地,然后把心思全花在楼船的设计上。

  龙湾之战后,他又设计出了一款更高更大的楼船。这款战船十分可怕,船高数丈,共分三层,而且每层的隔音效果十分好——即使上层的士兵已经被打得鬼哭狼嚎,仍然不影响下层士兵的斗志。

  洪都守将朱文正从朱元璋手里接过洪都大都督印信时,就知道自己责任重大,而且任务艰巨。这不仅因为洪都就在陈友谅的眼皮底下生存,而更要命的是,朱元璋分配给朱文正的人马只有两万。让他用两万兵力与陈友谅相抗,再傻的人也会计算得出,此战朱文正必死无疑!

  四月二十三日,当陈友谅的部队到达洪都城外时,朱文正站在城头。望着无边无际的楼船,他并没有惊慌失措。他身边站着朱元璋分配给他的几个部下,这些部下脸色已经刷白。他们虽然都身经大战,多次死里逃生,败中取胜,以少胜多,可从来没有面对过如此规模庞大的敌人。

  六十万啊!高大的楼船塞满江面,几十里内鼓角相闻,此起彼伏。船上的士兵个个铠甲鲜明,初春的暖日照在盔甲上,闪闪发光,耀眼至极。密集的旗帜几十里内连城一片,大风起处,红旗狂卷,猎猎之声,盖过长江涛声,连城头的朱文正也清晰可闻。不到半天,洪都城就被陈友谅的部队围得水泄不通。

  面对如此阵势,城头诸将都不寒而栗。很多人不由回头张望,看看自己的部队。他们只有区区两万人,稀稀拉拉地拿着兵器在城头等着敌人的进攻。他们能挡得住吗?如何去挡?而且,洪都城共有八门,两万人守八个城门,一个城门的人数只能两千多一点,能守得住吗?最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年轻的朱文正。朱文正此时也是一脸肃杀,眼神中现出了少有的冷峻。他望了大家一眼,转过身,喝声:“回府!”大家随朱文正来到都督府。

  朱文正来到自己的位子上,并没有坐下,只是沉声说道:“陈友谅的大军已经漫山遍野而来,把我们死死围住。诸位有何高见?”

  邓愈道:“咱们兵力太少,得赶快派人向元帅求救。”

  朱文正冷冷地道:“向元帅求救?现在元帅的主力部队都在庐州,一时哪能抽出身来?况且,敌军六十万,兵锋正盛,元帅就是把所有部队都集中起来,最多也只有二十万。如果在陈友谅军势正猛时来到,与之决战,二十万远赴而来的部队能打得过陈友谅吗?向元帅求救正中了陈友谅的奸计。”大家一听,这才觉得这个花花公子原来真不简单,都没有再出声。

  朱文正接着道:“现下敌军势大,洪都危如累卵。如果哪位想投降保命,我朱文正决不为难他,现在就请出城而去。但,即使剩下我一人,我也要拼命到底,誓与洪都共存亡。”

  他的声音并不大,可大家听了都觉得心头一震。他们再次望着朱文正的脸,猛然间,觉得这个历来酒气熏天的公子爷,突然显得坚毅无比,不由都勇气倍增。大家都齐声道:“愿与洪都共存亡。”

  朱文正望着这些同事,突然间心头情绪波动起来。不出明日,洪都必定血肉横飞。以两万部队对抗六十万大军,自己与这些兄弟都将凶多吉少。这么想着,只觉得心头一堵,差点哽咽起来。但他的面目表情并无丝毫变化,只是淡淡地道:“好。既然大家都不愿出行,那就只有战斗到底了。但愿诸位各自珍重,来日能富贵相见。”这话说得并不铿锵有力,但大家都觉得无比悲壮。

  朱文正接着道:“此前我曾经多次视察过洪都全城,发现很多城门的防守都相对薄弱,所以我事先已经在各个城门堆了砖石,以备敌军破城时修补之用。”大家一听,原来这个大都督在拼命喝酒的同时,还做了这个准备。看来元帅来真是没有选错人。

  朱文正又看了看邓愈,道:“洪都共有八门,而抚州门最为开阔,敌军仗着人多势众,首战必定先选此门作为主攻所在。所以,就劳邓兄带着你的部队去守此门了。”

  未等邓愈说话,他又对着大家道:“其他各门守备负责人如下:赵德胜负责守住官步门、士步门、桥步门三个城门;牛海龙守琉璃门和澹台门;薛显守章江和新城两门;我居中策应。各门只有两千部队,我的预备队也两千。散会后,就请各就各位,等陈友谅杀过来。”

  大家看到朱文正的动作异常冷静,布置得不慌不忙,而且井井有条,又觉得心底踏实了很多,心头的惧意渐渐散去,斗志猛增。

  第二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二日的早上,太阳正在升起,陈友谅进军的号声已经冲天而起,汉兵漫山遍野向抚州门涌来。

  邓愈紧握刀柄,站在城头,他跟所有的士兵一样,脸色冷峻,一言不发,静看漫山潮水般涌来的敌兵。汉军冲到城脚之后,突然停下。

  邓愈的副将道:“将军,他们为什么停了?”

  邓愈也是微微一呆,但猛然间又意识到什么了,大声道:“卧倒!他们要炮轰城墙。”

  此城原来是陈友谅的地盘,他跟朱文正一样,知道抚州门是此城最薄弱所在。所以,他选择的强攻地点,正是此门。陈友谅有备而来,把石炮也带到军中。当步兵冲到城墙脚下时,他就发炮把城墙轰开,然后士兵们从缺口那里杀进。只要打开缺口,六十万大军涌进城里,就是用脚踩也能把朱文正的两万人踩成肉泥。

  在邓愈大叫卧倒之时,陈友谅红旗一挥,炮声轰鸣,一发发炮弹呼啸着向城头激射而来。邓愈和他的部队都紧紧地伏在城头的掩体里,一动不动。当时的炮弹只是一块重铁,落下的时候并不爆炸,而是砸在城头,直到把城头砸烂。因此,声势虽然骇人,但杀伤力并不大。

  一轮石炮过后,城墙果然有所松动。早就聚在城墙脚下的士兵们发起了疯狂的进攻。汉兵第一次发起攻击,锐气大盛。邓愈带着士兵们死死挡住,居高临下,拼命杀敌。城上堆放了很多木石,正好向攻城的汉兵猛砸。汉兵的防身武器都是竹盾,如果用它来抵挡飞来的箭,那是很不错,可是面对滚滚而落的石块,这些以竹子为原料的盾牌用处就不大了。一轮进攻下来,汉兵伤亡惨重。不过半个时辰,城头的墙上全是淋漓的血水。

  陈友谅看到城头仍然坚固,便下令第一波攻击的士兵暂停,开始第二轮炮击。他而且还组织了督战队,谁退下来就砍死谁。只有疯狂向前,才有活下去的可能。于是,汉兵都大声呐喊着向城墙猛攻。他们冲不上去,就用兵器向城墙又砍又剁。

  邓愈气得大骂:“陈友谅狗贼太狠了。”

  如此数翻反复,城墙不断地矮了下去,最后抚州门的西侧终于倒了一大片。邓愈大吃一惊,急忙带着大家冲过去。他来到那个缺口边上时,心头吃惊的程度更大了。原来这个缺口有整整二十多丈大,汉兵们正潮水般从那里涌入。他这时就是把全部士兵填过去,也难以堵上啊!

  陈友谅看到缺口打开,哈哈大笑,想不到洪都就这么轻易地被撕开了,午餐可以在洪都城内吃了。可是他笑完之后,却惊奇地发现,虽然缺口已经打开,但士兵们涌入的速度却很缓慢。他下令亲兵跑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汉兵仗着自己人多势众,疯狂冲击,双方争战激烈,尸体把缺口处堆得小山似的,减缓了汉军的涌进速度。再加上这时邓愈又出奇招,下令使用火铳,所以一时之间,但闻惨声连连,冲在最前的那一排汉兵都纷纷倒下。

  陈友谅虽然知道火铳的威力远远大于刀剑,可因为他太看重水军,所以并没有在军中使用火铳。此前,他的士兵们虽然知道有火铳,却也只是停留在传说当中。现在亲眼看到这个装备的厉害——人还隔着老远,弹丸就飞射过来,中者无不应声倒下——不由大觉恐怖。这些疯狂进攻的士兵眼看胜利在望,突然撞上邓愈的火铳口,气焰立刻被压了下来。邓愈看到敌人被吓傻了,立即下令架起木栅,在缺口处搭成木栏,把敌人堵住,然后从木栏上不断向敌人射击。

  汉兵又重新扑上来,要争夺木栏。邓愈拼死防守。可敌人太多,实在杀不胜杀。眼看木栏就要沦于敌手,突闻得杀声又起,一支部队从城里杀了过来。当先之人,正是洪都大都督朱文正。另一边牛海龙也带着所部前来支援。守城部队一时士气大振,硬是把汉兵再次逼退。而朱文正赶紧组织城中民众,让他们乘机把堆在边上的砖石搬来,不断地填堵缺口。

  陈友谅眼看城破在即,可涌进缺口的士兵们除了尸体之外,又都给赶了出来,大为恼怒。他亲自擂起战鼓,强令大军继续向前。几十万大军同时玩命,还怕他们两万人不成。可是朱文正比他更玩命。他只是在阵地后面擂鼓,而朱文正却满面狰狞地冲锋在前,大刀都砍卷了两把。而当敌人攻势稍弱,他又退过来与大家一起搬砖,猛堵缺口。

  朱文正看到敌人连番攻击,毫无退下之意,不由大怒起来,下令把敌人丢在城内的尸体全部搬到城头,然后向城外的敌人扔下去。但见城头尸体如雨而下,全砸在汉兵的头上。

  汉兵奋斗了整整一天,居然寸步难行,而且不断地被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打到头上,一时间竟气势大减。虽然阵地后仍鼓声如雷,但他们已经疲软下去了。

  这一天之间,朱文正的部队通力协作,靠着火铳,不但把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打退,而且还把二十余丈的缺口全部堵住。陈友谅看到朱文正居然以少量兵力,一边打仗,一边做泥水工,愣是把缺口堵住,也不由呆了。但他不服气,下令继续猛攻。于是,双方打起火把,展开了夜战。然后,从晚上打到天亮,结果仍然是邓愈的部队在城上,陈友谅的大军像一群蚂蚁一样聚在城下。不过,经过这场夜战,双方都损失惨重。曾经带着士兵打开缺口的汉军猛将陆异人被邓愈砍死在城头;而朱文正这边牺牲的牛人也有几个,其中包括牛海龙、赵国旺和朱潜。这几个牛人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可都在抚州门的夜战中中箭而死。

  这一场大战,从四月二十四日拂晓开始,一直打到二十七日,双方你死我活,反复争夺,抚州门虽然危如累卵,但硬是没能让汉兵抢有寸功。结果是:朱文正受了轻伤,也没有下火线;而陈友谅打累了。

  陈友谅打死也想不通,为什么这么一个脆弱无比的洪都,居然能被对方守得如此坚固。他终于下令暂时停止攻击。陈友谅觉得几十万大军拿不下一个洪都,实在太丢脸了,得打个胜仗来鼓舞一下士气,于是,他不再对洪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是派出大军去拿下吉安。

  朱文正他们本来以为,陈友谅会不断地大力进攻,都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只要陈友谅再这么猛攻几天,他们不被打死,也会被累死——哪知这家伙居然对着洪都挂起了免战牌,不由大喜过望。他们组织力量加固城防,士兵们也可以趁机休整几天,全面恢复体力。朱文正知道,目前以一万多部队死守洪都,只有出奇方能制胜。于是,他把城里所有的铁匠铺都搬到水门那里。大家看到他这么布置,都觉得很奇怪,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他却笑而不答。

  陈友谅占领吉安之后,又休整了几天,然后再来到洪都城外,决定再次来个大规模攻城——此城不克,誓不为人。陈友谅遥望着洪都城最为脆弱的抚州门,想起前番大战,心有余悸,暗道:“既然朱文正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这里,那我就转攻新城门吧。我就不信,新城门也像这里一样坚固。”

  五月八日,陈友谅下令部队杀向新城门。陈友谅亲自督战,攻城指挥官叫刘进昭。他把刘进昭叫来,道:“刘将军,洪都只有两万人马。目前他们的主力都在抚州门那里,其他城门肯定都没有什么兵力,你就带着你的部队乘虚进攻新城门。如果拿下新城门,你就是头功。”

  刘进昭一听,大有道理,便带着自己的部队向新城门而去。他刚开始时很谨慎,偷偷地摸上去,想在新城门那里来个出其不意。当他屏住呼吸来到新城门外时,果然看见城头上旗帜很多,但士兵很少,跟站岗放哨差不多。刘进昭心下大喜,看来头功真的很容易就能拿下了。

  他下令架起吕公车,要把新城门轰砸下来,然后冲进去。他估计,他冲进城时,一定不会遇上什么阻挡。

  可那一排吕公车还没有架好,城门突然大开。刘进昭看到新城门开了,心下暗道:“看来敌人顶不住了,要突围出去。到底是让个缺口让他们逃跑,然后我们追击,把他们全歼,还是把他们死死地堵住呢?”刘进昭在那里左右权衡,觉得两个办法都可行,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才好。可正当刘进昭心念电转之际,一阵急促的“嘚嘚”之声密集传来。他转头一看,但见城门开处,一队骑兵疾冲而出,骑士们都挥舞刀剑向他们冲杀过来。

  刘进昭一看这个架势,这才知道,敌人并不是要突围,而是要冲过来消灭他们。此时他身边全是架吕公车的士兵,这些人玩吕公车轰城倒是很厉害,可打仗就不怎么牛了。只见两千骑兵一阵猛杀,刹那间就把刘进昭的部队杀得七零八落,毫无还手之力。

  原来负责守新城门的是薛显。这哥们原来是赵均用的副手,后来带着赵均用的下属投奔朱元璋。但朱元璋对他不怎么重用,把他划到朱文正手下,他心里很不服气。此时,看到刘进昭大军前来,他心生一计:先是向敌人示弱,然后突然出击,一下就把刘进昭的部队打得抱头鼠窜。他也参加过龙湾之战,知道骑兵是陈友谅部队的克星,所以老早就把自己的部队装备成骑兵,果然把刘进昭迎头痛击了一顿。这一仗,斩获极多,不但杀敌无数,连刘进昭也被当场打死,而己方几乎是零损失。

  朱文正听说陈友谅大军进攻新城门,正准备带着他的预备队前去支援,哪知他才骑上马,那边的消息已经传来:薛将军开门迎敌,已经把敌人击溃。朱文大喜,跑到新城门,紧紧握着薛显的手,大声道:“薛将军,谢谢你了。”

  陈友谅闻报,极为恼怒,大叫:“刘进昭,你战死是最好的,你要是没有战死,老子也要斩了你!太给老子丢脸了!”可是骂过刘进昭之后,一向自觉诡计多端的陈友谅也觉得自己没有办法了。他的部下都认为,此时完全可以放过洪都了,但谁也不敢讲出来。

  陈友谅就是打死也不愿从洪都城外撤走的。于是,他只是在那里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从五月一直闹到六月,双方都郁闷不已。最后,陈友谅天天望着洪都:洪都的城墙上,破烂的旗帜在风中飘着,有如坟头的破幡;城上的士兵仍然没有多少,整个洪都城都是一副软弱可欺的模样。“可就这么一座危若累卵的小城,自己的几十万大军硬是攻不进去。”他越想越觉得心里窝火,转头问身边的侍卫:“今天是什么时候了?”

  “启禀皇上,今天是六月十三日了。”

  陈友谅道:“咱们到此已经整整五十天了。”

  五十天,六十万大军,居然拿不下洪都?简直是太气人了!陈友谅越想越气,大叫:“明天,明天再次发动总攻。”

  陈友谅这次选择的是水关。六月十四,春夏之交的天空异常湛蓝,洪都城内,依然一片平静。陈友谅已经站在他的旗舰之上,面对着无边无际的船队,他决定从水路进攻。水战才是他的强项。龙湾之战,弃水登陆,大败而归;前两次猛洪都,都是陆战,寸功未立。现在得回归自己的强项,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这才是胜利的保证。

  陈友谅站在旗舰的高台上,突然觉得自己此前的做法真的有点蠢了。不过,他觉得现在修正战术,仍然来得及。他令旗一挥,三通炮响,万船竟发。陈友谅看到船队向洪都城的水关直逼而去,信心满满起来,一时间,觉得江上清风,船下碧波,大是让人心旷神怡。

  战斗舰队很快就直接向水关冲击。水关的前沿是一排高大的大铁栅,硬是把汉兵的大船死死挡住。隔着大铁栅,汉兵们看到铁栅后面站满了朱文正的士兵。这些士兵经过两个月的生死历练,此时面对黑压压而来的大军,他们的面部表情已经没有一丝慌乱,而是坚毅异常。他们个个面挟寒霜,直视着乘风破浪而来的敌军。

  开始时,汉兵们以为这帮士兵已经傻了,心里想:“你们以为隔着个铁栅就安全了?我们几下强拆,就可以让你们的铁栅见鬼去。”哪知,当他们靠近铁栅,正要伸出强拆的手时,那些坚挺站在铁栅后面的士兵都齐刷刷地动了起来。但听一通鼓响之后,每个战士的手中都多了一件兵器——长矛。这些长矛不是一般地长,从铁栅里直直刺出,居然能直接把船上的士兵一矛穿透。猝不及防之下,汉兵第一排的士兵都被长矛挑落入水。

  尸体落入水中,鲜血从水底冒出,水面被染成一团红,血波荡漾。汉兵们看到原来洪都守兵早有准备,吃了大亏之后也清醒了过来,摆好架势,一俟长矛刺到,便双手抓住。一个人抓住之后,后面的人立即前来相帮。现在汉兵别的不多,就人多。因此,当双方互夺长矛时,他们就大大占了优势。

  洪都守军扯不过对方,并没有继续进行拔河比赛,而是在闻得一通鼓响之后,大家齐发声喊,然后一齐松开手。很多汉兵用力过猛,想不到对方如此轻易松手,都仰天倒地。即使倒在地上,众汉兵也高兴,毕竟缴了对方的武器啊!他们站起来之后,哈哈大笑,把夺得的长矛都扔进水里,然后向铁栅后面的洪都守军伸伸手,大声喊:“你们还有多少长矛啊?”

  叫声中,但见铁栅中间又伸出无数长矛来。汉兵们看到洪都守军果然又用长矛刺出,都哈哈大笑,便故技重施,卷起衣袖,个个争着去夺长矛。汉兵们在城外转了两个多月,仗打得没有一点进展,这时才尝到胜利的味道,便都争相前来抢长矛。后排的人都大叫:“你们前排的抢过之后,就退下来,让我们上。”

  哪知,话声未落,便闻得惨声迭起,接着一阵浓烈的皮肉烧焦之味塞入鼻孔。后面的人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见前排的汉兵都纷纷丢下长矛,怪叫着举起双手,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哭叫着向后退回。后面有动作快的,并不理这些,仍然拼着老命去抓长矛。等他们生猛地抓住长矛时,这才发现,这些长矛都是放在火炭里烧过的,热得要命,皮肉才一接触,立刻皮开肉绽;还有人连骨头都被烧黑了,任谁看上一眼,都觉得大为可怖。那些动作稍缓的人这才知道,这些长矛是抓不得的。有人仔细向铁栅后面望过去,果然看到洪都守军后面都排列着风箱,一群大汉正汗水淋漓地拉着风箱。

  陈友谅闻报,气得在旗舰上破口大骂。连他也不知道这一次都使用了哪些骂人用语。他真的想不到,这个朱文正居然会用这个办法来对付他。这个办法实在很土,可就是这个土办法却让他无可奈何。

  朱文正看到汉兵们不敢再夺长矛,便下令把这些已烧得通红的长矛直接刺进敌人的船身。无数从铁栅里伸出的长矛,便往汉兵的船身刺去,但见长矛接触之处,立刻冒出烟来,转眼便出现黑黑的大洞,船身一动荡,水便灌了进去。

  陈友谅大怒,下令再次向士步门发动进攻。镇守在这里的是赵德胜,这哥们也是朱元璋手下的猛将之一。这些天,陈友谅猛攻洪都,其他门都在拼命打仗,个个都打得危乎殆哉,可他却没有出彩的机会,因此一直想表现一把。这时看到汉兵向士步门涌来,他便上了城墙,准备好好打上一仗。

  哪知,现在的陈友谅已经不是此前的陈友谅了。他吃了几次亏,对朱文正的防守有点害怕——每次进攻,朱文正的防守招数都不同。而每次不同的招数都让汉兵吃着不同的亏,不知在这个士步门,朱文正又会玩什么花招——所以,陈友谅虽然下令大军拼命攻城,但只是要个面子而已。这次他没有猛攻城门,而是下令将士们不断地向城上放箭。赵德胜正在城头上巡视,一支冷箭射来,正好射中他的额头。他拔出那支箭,长叹一声:“大丈夫死不足惜,只是不能再跟元帅清扫元狗了。”说完倒地而死。

  陈友谅折腾了大半天之后,就下令收兵。当然,如果陈友谅就此收兵回去,那就不是陈友谅了。他仍然把大军驻扎在洪都城外,包围着这个城池——老子攻不进去,总可以把你围死吧?

  朱文正每天到城头巡视,看到汉兵不再进攻,立马就知道陈友谅的心思。他比谁都知道,洪都不但兵少,粮草更不多,现在被围了两个月,后勤部门已经告急,再这么给围下去,不用打仗,他们也会饿死。

  守城的问题容易解决,可吃饭的问题不容易解决啊!其他人也知道这个问题,都用焦急的目光望着朱文正。

  朱文正道:“我也没有办法。你们有办法吗?”

  个个都大摇其头。朱文正道:“只有去向元帅求救了。”

  大家望着城外,洪都被汉兵围得水泄不通。谁能突出重围,把这个求救信送给朱元璋?朱文正用那双冷峻的目光把大家扫了一遍,大家都低着头,表示真的杀不出这个重围。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