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章 苍天有眼

  天寒地冻,冷风肆意呼啸。山头枯干的树枝摇摆着,城头的旗帜猎猎作响。和州西门大开,一面鲜红的大旗从城门挺出,旗上大书“朱”字。朱元璋跃马而出,大队红巾军紧随其后,向城外的元兵冲锋。

  元兵围困和州已经十多天了,红巾军每天只是缩在城里,从不冒头。元兵以为红巾军已经被他们吓得发抖,不敢动弹,在城里等死了。他们的任务只是包围这里,等待迎接最后的胜利。哪知,朱元璋居然开城冲出。

  朱元璋虽然起步很晚,但近来他连胜元兵,贾鲁、脱脱都在他手里吃过败仗,所以名声大振。围城的元兵基本都知道朱元璋这三个字,也都从传说中对他的相貌有了一定了解。此时,看到“朱”字大旗冲出来,而大旗下的那张脸,正是传说中的朱元璋那张特别的面容。

  元将正在大帐里大饮马奶,接报后大叫:“不要放走朱元璋。”言毕,他丢下奶囊,传令把大军都调往西城,务必把朱元璋一举擒获。

  朱元璋看到敌人越来越多,自己麾下的士兵虽然奋勇拼命,但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不断地倒下去。打了半个时辰,连旗手都倒下了。汤和一见,急忙冲上前去,接住就要倒下的“朱”字大旗,然后一手举旗,一手挥刀,向前猛冲,尽管此时已浑身是血,但却全然不顾。

  周德兴对朱元璋说:“咱们撤了吧。再深入下去,只怕退不回来了。”

  朱元璋道:“不。我们越深入,徐达那边的收获越大。”

  元兵看到朱元璋的兵越杀越少,都兴奋异常。红巾军看到朱元璋等人都冲锋在前,也都拼了老命。双方都杀红了眼,战场上血肉横飞,杀声震耳。

  元副将哈哈大笑。他想,只要再打一个时辰,朱元璋身边就什么人也没有了。到时候就算朱元璋再厉害,他今天也得认栽了。

  正得意间,有人来报:“将军,大队红巾军从城东杀出,已经逼近大营。大营没有什么部队,请赶快回去救援。”

  徐达率着大军直向元兵大营杀去,沿途遇一队元兵拦截,但只几下就被徐达干掉。徐达大喝:“咱们尽快杀进元狗大营,镇抚那边就平安了。”

  守在大营的元将,听到前头人声嘈杂,忙出来看,但见红巾军士兵已经迎面杀来,这才知道中了朱元璋的声东击西之计,慌忙丢下马奶酒,随手抓起兵器,对着门外的红巾军砍杀。哪知,砍过去之后他才发现,抓在手上的居然是一根羊骨头,不由大叫苦也,把羊骨头丢到红巾军士兵的脸上,抬腿就跑。

  徐达带着部队把元兵大营狠狠地扫荡了一把,缴获无数。朱元璋看到敌人撤回去救大营,不由大喜,下令追击,大获全胜。朱元璋、徐达收兵回营。经此一役,城外元兵不敢再嚣张,城里的红巾军士气高涨。

  不久,那个元朝丞相脱脱被搞了个冤假错案,不得不下台。高层权力重新洗牌,其他战略也重新调整。于是,围困和州的元兵也宣布撤退。

  元兵一走,朱元璋正要跟大家商量向东进军的事宜,突然有人来报:“又有大批部队向和州而来,人数至少几万。”

  朱元璋大吃一惊。元军好不容易退走,部队还没有得到休整,敌人又杀了上来,这可如何是好啊?正郁闷间,又有人来报:“孙德崖,孙元帅来见。”

  朱元璋一听,又是一怔:“他来干什么?他一向对我恨之入骨,现在居然要来见我?而且还带着大军前来,到底要干什么?”他问徐达和李善长,两人也都摇摇头,不知这个姓孙的要做什么。

  李善长道:“既然他来了,咱还是得见见,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朱元璋道:“也好。如果他真的要跟咱们打仗,咱也不怕他。只是咱们都是红巾军啊,自己人打自己人,总不是一件好事。”

  言毕,他带着徐达和李善长出来。

  孙德崖早坐在那里等着了。但见孙德崖坐得很老实,全然没有往日的气焰。朱元璋心里又大为纳闷:“难道是濠州失了,他带着部队前来投靠我?可近来元兵并没有什么军事行动啊;或者元兵搞了个闪电战,拿下了濠州?濠州要是有失,红巾军的事业可就麻烦了。”他转头看了看徐达和李善长,两人也是一脸狐疑。

  孙德崖看到朱元璋来了,便站了起来,道:“元璋啊,好久不见。”

  朱元璋拱拱手道:“孙元帅驾到,也不事先告知一声,好让我们去迎接啊。”

  孙德崖苦笑了一下,道:“我这次来,实在是不得已啊!”

  朱元璋道:“不知元帅有何事?直说不妨啊。”

  孙德崖道:“现在濠州的粮草已经告罄,特来贤弟处就食。”

  朱元璋一听,心头一松,暗道:“原来是来讨饭的。”便道,“和州是元兵的存粮之地,这里还有些粮草。这样吧,和州城不大,孙元帅的部队就先在城外安营。粮草之事,我们再解决。”

  孙德崖一听,不由大喜过望,道:“我就知道贤弟不会不管我们的。”

  朱元璋让李善长把粮草分给城外的濠州红巾军,然后陪着孙德崖在城内走走。而他则亲自到城外去慰劳濠州来的弟兄们。

  他每到一个营房前,大家都出来看。这些濠州兵长期以来都在濠州城里住着,但都知道有朱元璋这号人。而且有的还跟朱元璋一起打过仗,所以见到他都很亲切。

  朱元璋也大是高兴,不断地对大家拱手。红巾军举事至今,虽然大家都奉韩林儿为主,打着小明王的旗号,其实基本都是各干各的,既没有联合进攻过,也没有互相帮忙过,都各自为战,然后自生自灭。此前张士诚被脱脱围攻,很多红巾军势力只作壁上观,却不出来施以援手,弄得张士诚大败一场;以前濠州被围,也是靠着自己的力量脱险,并无人相助。

  而濠州城里的红巾军头领也秉承了红巾军的这些传统,各顾各的,几大派别泾渭分明,除了搞内讧很努力外,面对敌人都一声不吭。朱元璋深知,长此以往,红巾军必然完蛋,所以他很想趁着这个机会,把濠州、滁州两股力量团结起来。因此,他要跑遍整个军营。

  可正当他和孙德崖的副将高三握手言欢时,却有一名士兵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大叫:“不好了,不好了……”

  高三道:“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

  士兵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道:“咱元帅在城里……在城里给抓住了。”

  高三一惊,道:“是谁抓的?”

  士兵道:“是滁阳王抓的。”

  朱元璋一听,道:“什么?大王来和州了?”

  士兵道:“是。你一走,他就进城了。”

  朱元璋暗自叫苦不迭,他相信郭子兴是会做到这一步的。他正想跑开,可孙五四却已大叫:“把朱元璋抓住。他们不放老子的父帅,咱就砍了朱元璋的脑袋。”

  这时那些亲兵听说孙德崖被抓了,也都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和州的部队是要向他们开刀了,因此都扑了上来,把朱元璋摁倒在地。有人拿过绳子,一下就把刚才还带着一脸亲切笑容的朱元璋捆了个五花大绑,每一圈都结结实实,绳子都咬进朱元璋的肉里了。

  朱元璋想不到事态居然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但他知道,郭子兴不但恨孙德崖,也恨他;不但想杀孙德崖,也不想让他活。现在郭子兴抓了孙德崖,肯定想一刀砍下去,哪会管他朱元璋的死活?他叫道:“你们把我放回去,我教大王把孙元帅放回来。”

  孙五四冷冷一笑,道:“你当我是三岁小孩?放你回去?告诉你,我们看不到父帅,你就得人头落地。然后我们进攻和州,把郭子兴也砍了。”

  朱元璋正待说话,孙五四已经撕下一片衣襟,把朱元璋的嘴塞住。朱元璋只觉得一股恶臭之气涌进喉头,差点就要吐出来。他只得恨恨地瞪着孙五四。孙五四也瞪着血红的眼,死死地盯着朱元璋。他觉得光这么对瞪着,一点不爽,又拔出大刀,压在朱元璋的后颈上——只要一用力,朱元璋的人头就会轰然落地。

  和州城内,徐达和李善长心急如焚。他们找到郭子兴,说:“大王,朱公子被孙五四扣了。”

  郭子兴道:“他为什么要到城外去?”

  李善长道:“他本是去安抚濠州兵啊,哪知大王会抓孙德崖?”

  郭子兴道:“那现在如何是好?”

  徐达道:“只有跟他们谈判,双方一起放人。”

  郭天叙道:“无论如何不能放孙德崖。”

  徐达道:“你不放孙德崖,他们同样不放朱公子。然后他们会打进和州来。现在他们城外的兵比我们城内的还多。”

  郭天叙不作声,望着郭子兴。郭子兴很恨孙德崖,也曾经很不爽朱元璋。可是,最近这段时间他终于想明白了,要是没有朱元璋,他早就完蛋了。那时孙德崖只敢侮辱他一下,而不敢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完全是因为怕朱元璋。这些天来,他们缺粮断炊,又被元朝大军围困,全靠朱元璋奋力支撑危局,一次次化险为夷。现在他虽然拥有滁州、和州,也有粮草可用,但困难还是存在的,局面并没有全部打开,还得需要朱元璋。所以,还得放了孙德崖。于是,他朝李善长点点头,道:“咱们想办法把朱元璋救回来吧。”

  这时,城外有信使进来,要求用朱元璋换回孙德崖。郭子兴在信上签了字,同意换人。可信使又进来,道:“你们先放人吧。”郭子兴坚决不同意。

  徐达道:“这样吧,我随你去城外去当人质。你们把朱公子放回来,我们这边再放孙元帅。”孙五四同意徐达的方案。

  徐达跑到城外的兵营里,看到朱元璋被捆在那里,他对孙五四道:“把我捆起来,把朱公子放了。”一个亲兵跑过去,用刀把捆在朱元璋身上的绳子割断。

  朱元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徐达道:“你怎么来了?”

  徐达道:“你先回去吧。”

  孙五四把朱元璋一推,喝道:“快给老子滚回去。你要是不放老子的父帅回来,老子就砍了徐达的脑袋。”

  朱元璋一听才知道,徐达是来顶替自己当人质的。他向徐达望了一眼,徐达朝他点点头。朱元璋向门外走去,翻身上了马。

  这时,郭子兴已经把孙德崖放开,二人正坐在大厅里。见到朱元璋回来,郭子兴和孙德崖都松了一口气。朱元璋对孙德崖拱了拱手,道:“孙元帅,误会了。现在我送你出城。”说罢便带着孙德崖出了大厅,让他上了马,出城而去。

  不一会,徐达也回来了。朱元璋握着徐达的手,望着徐达的脸,眼里潮湿,道:“谢谢你了。”

  徐达哈哈大笑:“哪能说这样的话?红巾军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啊!走,见大王去。”

  朱元璋拉着徐达的手,回到大厅,但见大厅里的人都面面相觑,却不见了郭子兴和郭天叙,忙问:“大王呢?”

  李善长道:“大王走了。”

  朱元璋道:“他还说了什么?”

  李善长道:“他什么也没说。”

  朱元璋一听,不用再问也可以想象出郭子兴离去时的情形。这个脾气火暴的滁阳王肯定是怒气冲天而去,那张脸肯定已经气得变了形。朱元璋长叹一声。他虽然多次受过郭子兴和郭天叙的猜疑,不断地被两人夺过兵权,但他仍然把郭子兴当作自己的恩人,心里对郭子兴充满了感恩之情。这次他放走了那个让郭子兴恨得要死的孙德崖,郭子兴不气得当场吐血就已经不错了。

  郭子兴没有当场吐血,但他回到滁州之后就吐血了。他“哇”的一声,把一大口黑黑的血吐出来,弄得自己从胸口到脚尖都血水淋漓。这一口血吐过之后,他脸白如纸。一个月之后,那张白纸一样的脸变得灰暗起来。之后他就只能躺在床上,一边咳嗽一边骂骂咧咧,连郭天叙也不知道他到底在骂谁。连续骂了几天之后,他终于不骂了。

  郭子兴就这样郁闷地死了。郭子兴一死,郭天叙很悲痛。

  朱元璋正在与李善长和徐达说话,手里还端着一杯水。汤和从外面过来,拿着一张纸,对朱元璋道:“滁阳王,滁阳王他死了。”

  徐达和李善长一听,差点欢呼起来。可朱元璋手中的杯子却落在地上,摔得粉碎。他一愣之后,放声大哭。几个人忙劝他,但仍然劝不过来。

  李善长忙叫左右:“快快给滁阳王设灵堂,全军拜祭。”然后对朱元璋道,“朱公子节哀顺变。人生世上,命由天定,滁阳王归去,咱们要做的不是放声痛哭,而是要承其志,灭胡虏。”

  朱元璋抬起满是泪水的脸,道:“我也知道。只是大王对我恩深似海,今日突然归去,心头哪能不痛如刀绞?”

  过了一个时辰,灵堂摆设完毕,朱元璋领着大家拜祭。拜祭之后,李善长道:滁阳王是咱们的统帅,现在他归天而去,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咱们将如何是好?

  朱元璋道:“看看小明王如何处置。”

  徐达道:“应该由朱公子当新元帅才是。滁州、和州都是咱们打下的,这个小明王应该明白。”

  朱元璋道:“小明王会有裁决的。”

  没几天,小明王的谕旨下来了: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排名第三。

  朱元璋看到这个排名,在那里呆了一下。耿再成他们早就大叫起来:“凭什么让郭天叙当元帅?现在滁州、和州都是咱们打下来的,两州的兵马也是咱们收编来的。咱不服!看来小明王也是个糊涂人。”

  朱元璋一拳擂在桌面上,想大叫几声,但他最后闭了嘴,道:“现在咱们势力不大,仍然奉小明王的旗号,所以,对此咱不能有异议。”朱元璋虽然对郭子兴满怀感恩之情,但对郭天叙却一点儿也不爽。现在居然让他当郭天叙的手下,心头之气可想而知。

  郭天叙不光跟他的父亲一样,没有一点肚量,而且还一点水平也没有。郭子兴虽然不会打胜仗,但还能让朱元璋去打,有时还真放手让朱元璋去干。可郭天叙能这样吗?朱元璋身子一顿,坐在椅子上。大家听到他坐下的声音十分沉闷。

  李善长道:“左副元帅也不必动怒,现在二州的人马都是左副元帅的旧部,郭元帅官再大也只是得了个头衔而已。”

  徐达道:“对极,咱不必理他。以前滁阳王在时,咱得尊重他一下。现在郭天叙当元帅,就让他领个空衔吧,别的不用理。咱得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老是待在和州,同样是死路一条。”

  汤和道:“我赞成徐达的意见。现在咱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别去考虑郭天叙了。”

  冯国用道:“我认为,咱们现在应该尽快拿下集庆。集庆是东南第一大镇,曾数次为都,物产极丰富,人口众多,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若只在这里转来转去,即使天天打胜仗,又有何用?只怕以后一仗之败,就会全盘皆输。庆幸现在徐寿辉、张士诚没有去拿下集庆,这正是上天留给主公的机会啊,主公岂能天授不取?”

  汤和道:“以咱们现在的实力,能拿下集庆吗?”

  冯国用道:“现在集庆仍然掌握在元兵手中,久无战事,元兵防备必定松懈,咱们若突然奔袭,定能出奇制胜。如果失此良机,以后集庆落入他人之手,咱们再想去取,只怕就要千难万难了。到时,咱们只得继续当流寇了。但流寇能长久当下去吗?当年项羽尚敢于破釜沉舟,我们为什么不敢直赴集庆?建功立业,岂能不冒险?”

  朱元璋道:“好。咱们现在应该把目标锁定集庆。只有拿下集庆,咱们的事业才能大起来。否则,天天占着小县城,过几天粮草又没有了。”

  李善长道:“和州虽小,但仍然是咱们的根据地。要进攻集庆,咱们必须集合滁、和两州或者更多的力量,否则,难以成功。现在,郭天叙和孙德崖对咱们心存猜忌,咱们不可不防。一旦咱们跟元兵在集庆相持,他们在后方玩咱们一把,咱们就全盘皆输了。”

  朱元璋微一沉吟,道:“这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必须把郭天叙拉到咱们这一边,也必须想办法把孙德崖的部队收编过来。咱们如此如此吧。”

  滁州元帅府里,戴着孝的郭天叙和张天佑正在分析形势。他们前面的桌子上,摆着小明王的委任状。郭天叙笑了笑,道:“这次气死朱元璋了。哈哈……”

  张天佑道:“朱元璋肯定不服气。咱们得小心提防,他手下能打的人太多。他要是真的发起难来,咱们不好办啊。”

  郭天叙道:“那你的意思是,咱得把这个元帅让给他?这老子可不干。”

  张天佑道:“先看他如何表示吧。如果他不服,咱们就请他来滁州,说要把都元帅的位子让给他,让他到滁州来交接,然后把他干掉。”

  郭天叙道:“好,那就这么办了。”

  正说着,亲兵进来,送过一封信。郭天叙问:“是哪里的信?”

  亲兵道:“是和州来的。朱左帅的信。”

  郭天叙一听,忙打开信一看:

  “元帅启:先王归天,全军衔悲,上下惶惑。我辈当承其遗志、奋其余烈,誓灭胡虏。滁和二州,穷鄙之地,粮草既乏,城亦不坚,而强敌悍寇,虎伺于侧。栖身于此,惕惕然作草寇经营,尚不足也,何谈先王之志哉?且和州粮草存之无几,不日告罄。为今之计,宜戮力向东,取集庆作安身之地。若坐困危城,则大王开创之基业,废之无日矣。倾力东向,我意已决。请元帅思之!举首向滁,遥瞻风采,不胜区区向往之至。朱元璋顿首。”

  郭天叙读罢,颓然坐下,无力地把信放在桌上。他知道,朱元璋无论如何不会上他的当了。

  张天佑道:“咱们该怎么办?”

  郭天叙苦笑道:“还能怎么办?咱们现在靠他供应粮草,他要是带着部队攻集庆,势必带着所有的锱重前去。咱们要是还留在这里,岂不是等着饿死?”

  张天佑道:“那咱们也得跟他过去了?”

  郭天叙道:“是的。他用粮草就可以胁迫咱们都听他的话。现在是凭实力说话啊,不是谁的就官大谁说话算数。”

  朱元璋接到郭天叙的信后,放在桌上,哈哈大笑。

  徐达道:“现在就剩孙德崖了,如何解决?”

  李善长道:“孙德崖上次来借粮,差点命丧滁阳王之手,必定对其恨之入骨,岂会甘作郭天叙之下?他必将起兵讨之。咱们可整军以待,静观其变。”

  朱元璋道:“妙!”

  没几天,果然接到探报,孙德崖已率濠州大军向滁州进发。朱元璋即命徐达率军在半路设伏,大败孙德崖,将其斩首,并改编其余部,上报郭天叙。

  郭天叙听说孙德崖大军向滁州开来,心头大是惊骇,知道自己万万不是孙德崖的对手,本想向朱元璋求援,又恐朱元璋不理,正无计可施。此时,忽得徐达的战报,不由喜出望外。他知道,要是孙德崖的部队杀进滁州,自己必死无葬身之地。不料朱元璋居然出手,把孙德崖一举消灭,使他转危为安。

  想到此处,郭天叙突然觉得自己实在太对不起朱元璋了。自朱元璋到来,打败了彻里不花,得到父亲的赏识之后,自己就时时担心朱元璋会成为父亲的继承人,然后处处跟他作对,不失时机地在父亲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一度差点置朱元璋于死地。可朱元璋却一直以德报怨,又多次让他们郭家起死回生。如果没有朱元璋,濠州不保,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如果没有朱元璋,孙德崖可以多次砍掉他们的脑袋。郭天叙这才觉得,朱元璋不但水平比自己高,胸怀也比自己大多了。这个军权,他们父子拿在手里这么久,一点作用也没有,可朱元璋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基业越做越大。罢了,还是把兵权让给他吧。交出兵权,就等于留住事业,留住身家性命。

  郭天叙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心情很复杂地表达了他的这个良好愿望。信送出去之后,郭天叙松了一口气。朱元璋也松了一口气。郭天叙服了,孙德崖没了,朱元璋成为滁、濠、和三州红巾军的实际最高领导人。朱元璋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可他却一点不轻松。因为现在他们的粮草也只够吃几个月了。虽然他的眼光锁定集庆,但他知道这个集庆乃江南第一重镇,元兵重兵把守。况且沿途当中,还会有颇多曲折,如果稍有不慎,他真的大败于集庆城下,那将血本无归。这么一想,他也不由犹豫起来。

  冯国用看到朱元璋迟迟没有动静,又去找他,道:“主公,怎么还不下令?”

  朱元璋微微一摇头,道:“此去集庆,路途不近。咱们这些力量,只怕……”

  冯国用道:“主公,机不可失啊。集庆空虚,一击可下。沿途也只是小股敌军,岂足多虑?集庆是东南大镇,孙吴曾以为都,是龙盘虎踞之地,东南第一大都,是江南富庶之地。如果此地在手,则登高一呼,霸业可成。主公,机不可失啊!”

  朱元璋一听,不由大喜,当场说:“好。”

  可当他宣布向集庆进军时,郭天叙仍然不同意。郭天叙说:“集庆是大城,元兵必有重兵把守。咱们这点力量,恐怕力有所不逮吧?”

  朱元璋说:“攻打大都市,咱们确实力有不逮,但打仗不仅仅是靠力量。现在集庆的元兵肯定没有想到,咱们会突然奔袭。所以,咱们完全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就这么定了。马上进军。”

  这天,行军下寨之后,朱元璋带着几名随从出营巡查,来到营外的田野上。此时已是四月天,风和日丽,而眼前阡陌纵横,农人在田里忙碌。朱元璋下马,拿着马鞭在田间走动。突然,他看到田埂之上,有一个人正呼呼大睡。此人不是农民,因为他身上穿的衣服不是农民的衣服,而是武士的短打,而且腰间还带着一把大刀。更让朱元璋觉得眼前一亮的是,此人身体极为壮硕。

  朱元璋的随从一看,此人绝非善类——不是强盗,就是刺客——有的挡在朱元璋的面前,有的冲上去,对那人拳打脚踢。那人被踢了一脚,立即翻起身来,顺手一抓,就把踢在他身上还没有缩回去的脚抓住,然后一甩。那踢人的随从被摔了个猪拱地。其他随从看到这哥们如此大力,便都冲上前。那人也不拔刀,两只手顺势一抄,又把两个冲在前面的人抓住,身子一转,那两人便飞旋起来,像风车一样。如果那人顺手一放,这两个似风车叶狂转的人一定会被摔出十丈开外。其他人看到他这么生猛,都不由呆了。

  朱元璋大叫:“这位壮士,请住手。”

  那人停了手,看了看朱元璋,一愣之后,放下那两个人。那两人的身体才一触地,都委顿在那里动弹不得。

  那人用粗大的手揉了一把眼睛,看了看朱元璋,又揉了揉眼睛,再看看朱元璋,大叫:“奇怪啊!”

  朱元璋道:“有什么奇怪?难道我的脸上长有青草?”

  那人道:“我叫常遇春。刚才走得累了,在这里睡觉,做了个梦。梦里有个金甲人说,你的主人就要到了。不一会儿,那个人真的到了。我才看一眼他的脸,你们就把我弄醒了。你长得真的跟梦里的那个人一样。看来你真是我的主人了。”

  朱元璋一听,也觉得大为奇怪,天下居然有这样的怪事,而这样的怪事居然还让他碰到了。他看到常遇春长得魁梧,孔武有力,身手不凡,是个人才,便道:“你真的愿意跟我干?我这可是掉脑袋的营生啊!”

  常遇春哈哈大笑,道:“你看我这人怕掉脑袋吗?”

  朱元璋道:“跟我干,你觉得自己能做什么?”

  常遇春道:“我可做先锋。”

  朱元璋一听,是个爽快的人,不由大笑,道:“好。你跟我回去。”他拉了常遇春的手,就往大营里走。几个随从在后面相互扶着,跌跌撞撞地跟着。

  徐达他们看到这个场景,都大惊失色,以为朱元璋在外面被人家袭击了,忙过来问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汉。”

  他指了指常遇春,道:“这个兄弟叫常遇春,不但名字好,身手更好。哈哈,刚才他小试身手,就把我的亲兵打得七零八落。他说,他要当咱们的先锋。我看他这个先锋将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先锋。这次咱们攻打集庆,他就是先锋。”常遇春一听,大为高兴。

  集庆,终于离他们不远了。朱元璋所带领的人,虽然都是草根出身,但他们都跟朱元璋一样,对集庆是很了解的。这个东南第一大镇,是传说中虎踞龙盘之地。说白了,就是一个很有王气的地方,谁占有这个地方,就可以沾王气,成霸业。朱元璋知道,拿下这个地方,其号召力就非同小可了。

  然而,横在他面前的,还有一道难关。当他的目光死死地投向远处的集庆,脚步坚定地向集庆走去时,他们的眼前出现了滔滔江水。初夏的雨水刚过,江水咆哮向东,显得威猛异常。此前,朱元璋他们只是在山地里经营,水战经验全无。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会想到,此时会面对滚滚江水。

  朱元璋带着大家站在江岸边,目光越过宽阔的江面,但脚却不能前进一步。大家都面面相觑,然后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如果没有大批的船,他是无法带着数万之众,渡江而过的。他有信心可以战胜任何敌人,可是面对这浩浩荡荡的江水,他也无能为力了。

  他转过头,望着大家。他的目光不断地停留在这些战友的脸上。他的手下虽然有个人叫胡大海,可这个胡大海也名不副实,从没有当过水兵,更没有战船。

  徐达说:“关键是船!没有船,咱们算是白跑了一趟。”

  常遇春说:“不只是白跑啊,我们都带了全部家当出来,现在还能回去吗?”

  汤和说:“那我们造船!”

  朱元璋摇摇头,道:“没有千艘大船,咱们是没法渡江的。可要造这么多的船,不是短期能做到的。只怕咱们还在这里当木工,敌人就杀过来了。”

  常遇春说:“此地离巢湖不远。巢湖目前有一支水师,领头的是俞廷玉父子以及廖永忠兄弟。俞廷玉本是胡人之后,但因受了冤枉,跑到巢湖自立门户,现在正被元兵困住。我去见他们,让他们跟我们干。他们手下有船千艘。”

  朱元璋一听,不由大喜,要是能得俞氏父子归顺,何惧这大江阻隔?

  常遇春立即转身而去。大家看到常遇春大步离开,便都望着朱元璋。朱元璋一看,就知道大家都在怀疑他。常遇春才来没有几天,现在就让他单独执行任务,只怕他一到巢湖就先出卖了大家。但朱元璋却笑了笑,对大家说:“不用担心,遇春会把事情做好的。我们回去,喝酒等好消息。”

  大家虽坐到酒桌上,心情却很沉重。个个拿着酒杯,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朱元璋看到大家心情郁闷,也不理会,只是把李善长和徐达叫到旁边,不断地说笑。李善长深知,如果常遇春此行没有成功,他们这支队伍前途堪忧。但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只能押在此处,再怎么忧心忡忡也没有用。

  但朱元璋却信心很足。俞廷玉父子虽是胡人,但已经被逼到绝境上,跟他当初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他相信他们会归顺自己。

  徐达则不动声色,陪着朱元璋喝酒。朱元璋一杯,他也一杯。可才喝了几杯,汤和就跑了过来,大声叫道:“常兄弟回来了。”

  朱元璋一听,脸色大变。巢湖虽然离此处不远,但也有一段路程啊,常遇春才去了不到半个时辰,哪能这么快就回来了?看来事有不妙。李善长和徐达也跟着脸色大变。朱元璋抢出帐外。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