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章 日居月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诗经·国风·邶风·日月》

  夏侯府中,庭园里的玉兰树上开满白色花朵,地上生长的紫藤、芍药、白枝莲、海棠等也是争相开放,争奇斗艳。这些花朵散发出妖娆的芬芳气息,弥漫在宽阔华丽的庄园内,带着难以抗拒的迷人气息,以至于诗缨刚步入这儿,就觉得扑面而来的是整个春天。

  对于夏府和李府来说,今日都是极其重要的日子,李由和夏筱蝶将在这晚定下亲事,择日完婚。

  李斯带了李由、李夫人及诗缨同时赴宴,显示了对夏家绝对的尊重,夏侯爷含笑相迎,甚是得意。男人们坐在厅堂内聊天,女人们则有女人们的世界,夏夫人热络地拉着李夫人和诗缨话家常,一打开话匣子就没个完。

  “呀,这就是诗缨吧。几年不见了,出落得越发水灵了呢!”夏夫人赞叹道。

  诗缨款款一笑,施礼道:“见过夏伯母。”

  “瞧瞧这丫头,真是惹人喜欢。”夏夫人笑呵呵地对李夫人道,“每次见了你家诗缨后,我都很羡慕你,她知书达礼,又温柔听话,我们筱蝶要是有她一半就好啦,也不用我整日操心!”

  李夫人笑言道:“瞧你说的,筱蝶不挺好的么,我就很喜欢她。”

  “哎呀,这样倒是最好!我真是要谢天谢地,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正想拜托你呢,筱蝶进了你家门后,劳烦你跟诗缨帮我好好管教她。”夏夫人乐得合不拢嘴,甚觉女儿找对了婆家。

  “我们疼她还来不及,谈什么管教,你这可就见外啦!”李夫人四处看看,一直不见夏筱蝶的身影,这才问夏夫人道,“咦,怎么不见筱蝶?”

  “哈哈,这丫头一早就在房里打扮了,这么半天也不出来,估计是害羞呢。你们先坐着,我差人去叫她过来,咱们娘儿们几个聊聊天,说说贴心话。”夏夫人心直口快,为人又极其爽朗,说着就一阵风似的走了,留下诗缨和李夫人坐在厅堂。

  诗缨无意地向前一瞥,正对上李由的目光,李由也不参与夏侯爷与李斯的谈话,就那么一直沉默着,表情虽不算僵硬,但明眼人是极容易看出他的敷衍的。不知为何,诗缨总觉有愧于他,她一直想要跟他好好谈谈的,希望自己能像个姐姐那样,听听弟弟心中到底想些什么,有哪些烦恼。但想归想,她却从未这么做过,李由也没跟她倾诉过任何心事。

  至于今天的这种场合,诗缨总觉得有些拘谨,她本是一直回避着不想来的,却拗不过李斯。让诗缨尴尬的理由有二:一是她觉得自己终归不是李家亲生女儿,以非血亲关系来参加两家人的会晤,多少显得有点儿不自在;二是在上次的躲避之后,她唯恐在不经意的状况下与丹霄迎面相逢,毕竟他是夏芙先的挚友,极有可能会突然出现在这儿。

  诗缨最后发现自己的担心有点儿多余,因为这是夏家和李家的大事,彼此都只有至亲参加,李家四人,夏家四人,除此之外并无外客在场。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入坐在筵席上时,众人将李由和夏筱蝶的位子放在一起,他们相邻坐着,彼此都显得有点儿不自在。尤其是夏筱蝶,她盛装打扮了一番,本来就精致玲珑的面容,衬着鲜艳的衣衫,显得更加亮丽清雅。但她却不敢抬头去看众人,一直害羞地默默垂着眼睑,全然掩饰不住忐忑和幸福的表情。

  诗缨坐在李由和夏筱蝶的对面,她凝望他们的时候,心内觉得非常欣慰。李由意气风发,筱蝶娇俏可爱,两人看上去真是非常般配,虽然不知之前李由为何反对这门亲事,现在又应允和妥协下来——但诗缨是实实在在为李由祝福的,在她心里,这个六年前于门口拯救她的少年,已然是她的亲人。

  夏筱蝶今年刚满二十岁,长得很漂亮,眉梢向上微挑,带着点骄矜的英气,不像一般的大家小姐那般娇弱任性,反倒是有点男孩的脾性,性格亦是直来直去。只是在李由面前的时候,总显得那么乖巧和低眉顺眼,诗缨看得出来,这绝非伪装,筱蝶不是一个擅长伪装的孩子,她不过是容易在所爱之人的面前紧张罢了。

  诗缨每回见到筱蝶的时候,都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起初她还疑惑,筱蝶究竟像谁。后来她终于明白,因为从筱蝶青春飞扬的面容上,总能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她也是那样爱过一个人的,被他讨厌过,为他追随过、受苦过、忍耐过、期待过——可是,他还记得她吗?她不知道。

  “咱们而今已是一家人了,也就不必藏着掖着说话。”夏侯爷朗声笑道,“这亲事既已定下,接下来就是要选个好日子大婚。我觉得以咱们夏家和李家的地位,此事不如就上报给大王,请大王定下婚期,如何?”

  李斯赞同道:“甚好,甚好。”

  夏侯爷望着李由,又道:“我也算是看着李由长大的,这孩子打小就不俗,难怪筱蝶对他一片痴心。如今终能达成夙愿,也算是皆大欢喜。”

  这话听上去并无什么不对,细细琢磨下来,其中却寓意深长。筱蝶与李由的婚事,夏侯爷已经多次提及,全是李由一直回避,才拖到今天。

  李由听得出夏侯爷意有所指,心里并不高兴,抬眼去望父母,却见李斯赔着笑脸同夏侯爷道:“夏兄这是哪儿的话,我可是早就把筱蝶当成自家女儿看待的,她能嫁到我李家来,实在是犬子的福分!”

  夏侯爷与夫人乐得哈哈大笑,夏夫人道:“你们是有所不知,有阵子筱蝶见不到李由,窝在家里哭了很久,这不知羞的姑娘啊,把我这当娘的给急得哟,我能有什么办法呀,总不能差人去把李由绑了来——”

  “娘!”筱蝶又羞又恼,急忙拦住话茬,“您说什么呢!”

  “哈哈哈,瞧瞧,这还害羞呢。嫌娘话多啦,当着你伯父伯母的面儿,还有什么好遮掩。等大王将婚期给你们定下来,你可是想听娘多说几句话都难,从此咱们娘儿俩见面的时间也少啦!”夏夫人心直口快,情感也是说来就来,提及嫁女儿的心情,眼睛忽然就湿了。

  李夫人忙安慰她道:“这是说哪儿的话呢,咱们两家离得又不远,筱蝶嫁去了也能常回来看看的。无论到什么时候,这儿都是她的家,你要是舍不得,就让她经常回来陪你住上一段日子。”

  “可别!可别!”夏侯爷摇头叹息,接话揶揄道,“我这好不容易送走了一个惹事精,终于能让她离开我的眼,再不用让我头疼和担惊受怕了,还回来干嘛呢!不要,千万不要!”

  “爹爹!”筱蝶更是恼了,撒娇赌气道,“您这会儿就把我往外赶啦?娘编排我,您也这么对我。”

  夏侯爷继续跟她开玩笑道:“可不是吗?你在家多待一天,爹看着就头疼。”

  “你……你们——”筱蝶气呼呼的,也不知说些什么好,在场的人却都笑了,甚是觉得她可爱。可是筱蝶扭头去望李由的时候,看到的还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她的心情立刻又跌到了谷底。

  夏芙先自幼看着筱蝶长大,甚是了解妹妹的心意,为了开解筱蝶的心情,使众人的话题不再围绕在她和李由身上,他就转移了话题,礼貌地问诗缨道:“上次去做客时,听说李姐姐病了,因此未能见到面,不知现在是否康愈?”

  诗缨忙道:“早已好了,多谢夏公子挂怀。”

  夏芙先便又道:“小弟一直有个事情要拜托李姐姐呢,想跟姐姐讨要一件礼物,又觉得有些唐突,不知当讲不当讲。”

  诗缨愣了一下,随即道:“夏公子不必客气,直言便是。”

  夏芙先便和众人及诗缨道:“上次饮的那种酒,甚是清奇美味,后来听李大人说是姐姐亲自酿制的,是么?”

  “啊……是。”诗缨有点儿紧张,她想起那天来,若不是她装病逃过与他们的会面,则一定会跟丹霄迎面相逢,只要想到将与他面对面站着,无处躲避和掩饰,她就觉得内心战栗不安。

  夏芙先有些不太好意思地解释道:“那晚我带了个朋友同去,他是我极好的兄弟,因他极爱那酒的滋味,所以我打算送他一坛。今天冒昧提出请求,是想看姐姐能否有空帮小弟酿制。”

  “好。”诗缨几乎没作考虑,直接就应承下来。

  她的爽快倒是令众人都吃了一惊,尤其夏芙先,他没想到诗缨那么快就应了下来,赶忙道:“多谢姐姐。”

  “无须。”诗缨仍是回以礼貌笑容,极力让自己看起来显得镇定。

  “就是嘛,大家都是一家人了,酿酒对诗缨来说也非难事。”李夫人接话道,“若是你们喜欢,家里还有很多未启坛的佳酿,都是诗缨亲自酿制的,改日让由儿送来给大家尝尝。”

  “甚好甚好!”夏侯爷笑对李斯道,“李大人,我可真是羡慕你,平白多了个这么好的女儿,真是天降的福分!”

  “谁说不是呢!”李斯望了一眼李夫人,又看看诗缨,目光里满含慈祥,他道,“诗缨对我们夫妻来说,与亲生女儿无异,我想这就是天意使然,恰好让她入了我的家门,成为我们家的一分子。”

  “当然,当然。”夏侯爷亲眼目睹这六年来李斯夫妇对诗缨的宠爱,也将诗缨当成了李家人看待,众人言笑间,好不热闹,整个晚宴的氛围显得很是祥和。

  诗缨食着饭菜,却味同嚼蜡一般,她内心还是忐忑不安的。怎么办呢?即便现在丹霄不知她在何处,以后又能一直不知吗?待那酒酿好了送至他面前,他一定会问夏芙先,这酒是谁酿的?——夏芙先一定会答,是李斯大人的女儿。

  只要谈及这个话题,谁也不能保证是否会牵涉出她的名字和身世来,若夏芙先全部如实相告,说她是李斯家的养女,六年前被收留,名为李诗缨,那么……他会很惊讶吗?

  天下虽大,又哪里有那么巧,会出现许多叫李诗缨的人……丹霄若听到了她的名字,知道了她的去处,会来找她吗?

  她无从预料,却也不敢深想,就这么战战兢兢的,思绪全飘离了身体之外。众人谈笑着,热络着,谁也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除了李由——李由的一双眼睛全锁在她身上,几乎片刻也不曾离开。

  从夏侯府回李府后,已经是入夜时分,李斯携着李夫人在前,诗缨和李由跟在后面,李斯刚进门就问婢女道:“陌儿和漪儿呢?”

  婢女答道:“回老爷夫人,小小姐和小公子食了晚饭后玩闹了一阵子,刚刚说累了,已经服侍他们歇息,这会儿刚刚睡着。”

  “那便好。”李斯回头望了一眼李由和诗缨,嘱咐道,“忙了一天了,你们也各自回房去歇息吧。”

  “嗯,爹娘晚安。”诗缨与李斯夫妇道别后,径自回了房间去。她同孩子们住在一起,一间房内摆着相邻的床铺。诗缨进门之后看到两个孩子已经睡着了,就问婢女道:“他们今儿个闹了么?”

  “起先吵着要找您,后来就安静了,算是乖巧。”婢女答道。

  诗缨点点头,轻声同她道:“你也歇着吧,这儿不用人了。”

  “好,小姐晚安,奴婢告退。”

  婢女出了房去,将门虚掩上,诗缨待她走了,将屋子又重新收拾了一下,归整好漪儿和陌儿的玩具。忙完之后,诗缨正准备从里头把门闩插上,却听见轻微的脚步声,接着是轻轻的两下叩门声。

  “谁?”诗缨问了句。

  外头没有回答,她就打开了门,见是李由站在门前,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报以微笑问他道:“噢,是你。怎么还没睡?”

  李由坦然自若道:“我有事找你,所以过来一趟。”

  “什么事?”诗缨顿了一下,邀请他道,“进来坐吧。”

  “不用。”李由站在门槛边,将背在身后的手伸出来。

  诗缨看到他手中握着一柄漂亮的剑鞘,便道:“是剑么?”

  “嗯。这是我答应给陌儿的礼物。”李由握住剑把,从鞘内轻轻一抽出来后,诗缨就看到了一柄小巧玲珑的木质宝剑,雕刻得甚是精致,李由对她解释道,“放心,我有分寸,这是木头做的,他现在还小,不能舞弄真正的刀剑。”

  “谢谢你。”诗缨接过剑来,由衷对他致谢。

  李由却问她道:“其实陌儿很有天分,但你并不想让他习武,是不是?”

  诗缨怔了一下,未料想他会谈这个问题,便并没隐瞒地直言道:“是。”

  “为何?身为男孩子,会些功夫不是很好吗?虽不必让他去闯荡江湖,起码能有强身健体的用处,出门也不用受人欺负。”

  诗缨不语。她不知要如何回答李由了。是的呢,为什么从不想让陌儿习武?也许只是因为,念书识字的陌儿,在她看来是另一个人生命的延续,她在陌儿身上寻找那人的影子,当成是自己对生命和爱情的寄望。

  叹息一声,诗缨敷衍李由道:“不早了,快去歇息吧。”

  李由点点头,转身走了,待诗缨去关门的时候,他忽然顿住脚步,又回了头去望她,他说:“等等——”

  诗缨顿住手中的动作,问他道:“怎么?”

  “……你当真希望我娶夏筱蝶吗?”李由盯着她的眼睛问。

  诗缨有些错愕,随即笑了,静静回答他道:“当然,你与筱蝶姑娘门当户对,自幼又算是青梅竹马,她那么好,跟你是相当匹配的。”

  她说完这些话后,看出李由的表情有些僵硬,便觉得有些尴尬。事实上她也不知自己有什么地方说错了,惹得李由这番模样,最近这段时间,她似乎是随时能触怒他似的,总感觉他目光不甚友善。直至今日,他还是没称过她一句姐姐,诗缨多少有些介怀此事,却从不表露。

  “此话当真?”李由为了确认似的,又问了她一遍。

  “是。”诗缨点头。

  她决然没想到的是,李由在听完她的回答后,接下来的话竟是:“那么,好,姐姐,我便如你所愿。”

  “由儿,你——”诗缨觉得他如同在赌气似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她刚想同他再多谈谈,问问他心里究竟想些什么,却见他已经转过头去,大步地离开她的院子,背影坚毅孤独,脚步仓促决绝。

  他怎么了?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为何要说“我便如你所愿”?又为何突然对她有了尊称,叫了一句从没叫出口的“姐姐”?

  然而,诗缨又哪里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李由的异常呢。她满心所想的,仍然是自己所面临的情形:如何能打听到关于丹霄的线索?如何能不着痕迹地同他见面?要不要让他知道孩子的事情……种种难题,统统都摆在了她的面前,她无法得知,越过遥远的时光之后,带着伤痕的她,能否还像过去那样,不顾一切再次爱上同一个人。

  次日早晨,诗缨服侍两个孩子起床穿衣的时候,陌儿忽然跟她道:“娘,咱们去医馆吧!”

  “你又没病,去医馆做什么?”诗缨帮他系好外衫的带子,又去帮漪儿穿鞋子,口中对漪儿道,“先去镜子前坐着,一会儿娘帮你梳头。”

  陌儿不依不饶地继续着刚才的话题,他眼巴巴地望着诗缨,恳求道:“娘,我是想说,咱们去医馆找那个叔叔吧。好不好?他再也不来了,我还没同他说上话呢。”

  “对啊,娘,我也想去。”漪儿也道。

  诗缨走到镜子前,拿起梳子给漪儿梳头,将她的头发绾成很好看的两个鬓髻,还插上白玉雕刻的玉兰花饰,衬得漪儿娇俏玲珑的模样更加粉嫩美丽。诗缨一边做着这些,一边问漪儿:“为什么非要见他,你不是说过他很讨厌?”

  漪儿不承认地道:“我什么时候说过?”

  “那次医了手掌回来,你说他总问你许多问题,啰啰唆唆的,很讨厌。不是么?”诗缨旧事重提。

  漪儿满脸懊恼,似乎悔恨自己说过这种话,她对诗缨解释道:“没有,娘,我那次是胡说的啦,其实他根本不讨厌,我只是故意那么说的。”

  “是吗?不讨厌的话,就是你喜欢他?”诗缨追问道。

  漪儿沉默不语,牙齿咬着嘴唇,似是有点儿害羞似的,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微笑道:“陌儿也喜欢他。”

  诗缨怔住了。对这两个孩子而言,与他们有过一面之缘的丹霄,其实只不过是陌生人而已,他们为何会这般牵挂一个陌生人?莫非这真是血缘的力量?偏偏又是丹霄救了陌儿,使陌儿免遭恶人魔掌。如此看来,这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命运吗?许多年前,她不管不顾去寻丹霄的时候,经过蓝田被人绑了,也是丹霄解救了她。从此,她的命运便与他维系一体,心与灵魂都再也逃不开……

  漪儿的话打断了诗缨的思绪,她扯着诗缨的衣角哀求:“娘,你带我们去吧,你不是总告诉我们么,受人点滴之恩要涌泉相报。何况那个姨娘也是很好的。”

  “哪个姨娘?”诗缨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漪儿对着诗缨晃晃自己光洁的手掌,伶牙俐齿地炫耀道:“就是医馆的那个丹大夫,她将我伤口处理得很好,真的没有留下疤痕哦。”

  丹大夫?诗缨仔细想了想,哦,是了,陌儿被救了之后,曾被丹霄带去一个医馆处理伤口,既是女大夫,又与丹霄同姓,想必就是他的姐姐了——那么,他是已经找到了亲人吧?他终于如愿以偿地与姐姐相见,真好,起码这些年来,不管困苦还是曲折,他都有亲人陪伴在身边。

  亲人。亲人。一想起这个词,诗缨的心内就涌起一阵绞痛,悔恨和负罪感差点使她无法直立,巨大的悲哀从不知名的地方压迫而来,使她如背一座大山,脚步都有点儿踉跄。

  平素闲暇之时,李夫人总是过来见诗缨,母女俩一块儿酿酒、刺绣、下棋、闲话家常。如此一晃六年,李夫人已然将她当成了亲生女儿,诗缨自幼没有母亲在旁陪伴,对李夫人也是敬爱有加,两人之间几乎算是无话不谈。

  因此,找到了合适的时机,诗缨觉得不好再作隐瞒,她便将往事如实诉于李夫人听,包括她与丹霄的纠葛,以及后来她所历经的种种,但她事先没有提起丹霄的名字……等故事讲完了,李夫人已听得泪眼盈眶,她未料诗缨是这般痴情的女子,只为了一场欢爱,就独自支撑六年,到了今日也难忘怀。

  诗缨道:“娘,以往对你隐瞒这些,未将真情全盘托出,并非我存心而为之。而是作为未曾婚嫁的女子,独自生了两个孩子,我总觉心有惭愧,唯恐累及您二老的身份,使你们丢脸。”

  李夫人宠爱地握着她的手道:“你这傻孩子,作何计较这些。我一日为你娘亲,便终生是你娘亲。当日由儿将你救回府中,实话实说,大人也曾心有顾虑过,毕竟你临盆在即,万一有何差错,李府就将有血光之灾。但我坚持将你留下,就是觉得与你有缘,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亲女儿,我总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一定是灵儿看我太孤独了,所以把你带到我身边来。”

  “谢谢你,娘。”诗缨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说出真意道,“如今我与您讲出这些过去的事,恰是因为我有事相求。”

  “跟娘还说什么求!你直说便是,只要我可以办到。”李夫人猜测道,“莫非你是要让大人派人帮你去找情郎么?说得也是,毕竟陌儿和漪儿都五岁了,至今还未见过亲生父亲。”

  诗缨平息了一下心情,叹口气道:“是,我想了很久,我想再见见他。”

  李夫人心疼地道:“你这傻孩子,为何不早说?我跟大人怕触及你伤心事,一直也不敢主动说替你去找,又不敢擅自给你许配别的人家……现在你既开解了心怀,便告知我们,你的情郎他叫什么名字,大概会去什么地方。你不是说他曾在蓝田朋友家居住嘛,那位公孙先生既是在朝中为官,大人就一定识得,总能帮你打听到下落的——”

  “不,娘。”诗缨打断了她的话,低下头道,“不用这般大费周章的。”

  “嗯?”李夫人有些不解,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诗缨鼓足勇气,终于说出这句:“其实,前阵子我见到他了。”

  “什么!你见到他了?”李夫人又惊又喜,连忙问她道,“在哪里?他也来咸阳了么?你与他说上话了?你们相认了么?”

  面对这些迫不及待的追问,诗缨喉头有些哽咽,李夫人顿住了话,表情有些尴尬,不太相信地问:“怎么?莫非,莫非他另成了家室?还是,他变了心,已经把你忘了?”

  诗缨摇头,一直摇头,李夫人急了,生怕她哭出来,拉着她道:“你这孩子,你倒是说啊,难道要把娘急死不成?”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诗缨终于开口,她茫然道,“这世上怎会有这么多巧合?莫非真是造化弄人?娘,你知道么,他不是别人……他就是救了陌儿的恩人……前阵子还来咱们家做客的那位!”

  李夫人愣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惊诧地问:“你,你说的莫非是跟夏公子一起的那位丹先生?”

  诗缨重重地点点头。

  李夫人这才顿悟道:“啊,怪不得,我说呢,为何你晚饭前还好好的,后头又差人来说病了。原来,原来你是刻意躲着他呢!”

  “是。”诗缨如实承认。

  李夫人猜测道:“其实你心里很想见到他,是不是?但你又碍着面子,想先知道他的状况,是否婚配,是否还记得你,是不是?”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但是,娘,你知道吗?陌儿和漪儿整日心心念念,都想再见到他,这莫非就是血缘吗?对他们来说,丹霄不过是个陌生人,他们为何就单单喜欢他?”

  “也许这真的就是天意!”李夫人感慨道,“天意让你们再次相聚,又让他救了陌儿!那晚见他言行举止,便觉他是个不俗的人,肯出手相助未曾谋面的孩子,施恩且不求回报,对送陌儿回来一事只字未提,使得我和大人至今不知他是恩人。单单从这些地方来看,他就是个好人!诗缨,娘理解你为何一直惦念他了,你放心,你想知道些什么,我都会帮你去打听!”

  诗缨感激万分,轻声同李夫人道:“我亦不求许多,只想知道他现在是否婚娶,是否,是否还记得我,这便足够了……但是,娘,你帮我打听的时候,能否先不要说出真相?我不想让爹那么早知道。”

  “你放心,我明白你的顾虑,先不要着急,我会找时机帮你问问看。”

  “谢谢。”千头万绪涌上心头,诗缨已不知再说些什么才好,她本想选择一条自己探寻的路途,但是瞻前顾后,最终还是用了这个方式,最直白,也最不绕弯,但将内心往事全盘托出之后,她却并没有轻松多少,依然觉得忐忑不安。顿了许久,她告诉李夫人道:“娘,其实,我试着去找过他的。”

  “你去找过他?什么时候?”

  “三年前。”诗缨回答道,“那时我瞒着你们出府一回,找到了公孙景府上,跟门侍说我要见公孙大人,然而却被告知,他已被派出打仗,不知何日能归。”

  “那你怎么不问问丹霄的下落?即便公孙大人不在家,旁人也许会知道的。”

  “我……当时太迟疑。我也猜过的,他一定是在咸阳,可咸阳城那么大,怎会那么巧就寻到他呢。便是寻到他,又能如何?难不成要告诉他道:‘我有了你的孩子’?”

  “这又有何不可?你当初被父亲强行带走,又怎知他对你真无情意。你啊你,就是太倔强了些。”李夫人叹道,“若你早些说出实情,也许你们一家早就相遇团聚了呢。”

  诗缨却满面迷惘,她不能确定地问道:“可是,娘,你想过没有,若他依旧讨厌我,轻视我,放开我,又当如何?”

  “这——这应当不会吧。你辛辛苦苦为他养大陌儿和漪儿,但凡有点良心的人,怎会弃你不顾。你放心吧,只要他尚未成家,便是将他捆绑着拜堂,我跟大人也定会为你做主!”

  “娘,千万别,我就是怕这样,所以不敢让你先将实情告诉爹爹!”诗缨忙阻止道,“我只要先知道他的状况即可,其他的,暂不想那么多。”

  见诗缨这般坚持己见,李夫人也就只好尊重她的想法,答应当晚先替她去探李斯口风,看能否得到什么消息。

  第二天一早,如常一般,诗缨服侍两个孩子起床吃了早餐,之后安排下人送他们去学馆。她自己正收拾着碗筷之时,李夫人匆匆闯了进来,口中连连道:“诗缨,不好啦,不好啦!”

  李夫人一向优雅从容,诗缨从未见她这般惊慌失态过,赶忙问道:“娘,怎么了?出了何事?”

  “大人……大人他走了!”

  “咦?爹不是每日都去朝堂么?这有什么?娘,你作何这般慌张?”

  李夫人平息慌张,喘了口气道:“不,不是这样,他今日不是去早朝,而是去赴宴……哎呀,我不知要从何说起,总之今天是夏侯爷安排的宴席,夏公子他们准备要对付丹霄!”

  诗缨呆了:“娘,这是何意?夏公子与丹霄不是相交甚笃么?怎么会害他?”

  李夫人这才终于能讲出个由头:“昨晚我有意无意问起大人关于丹霄的事,大人却直叹气,我便觉得蹊跷,问他为何。他道,丹霄八面玲珑,在玩笑中就能杀伐决断,绝非等闲之辈,可惜就要遭难了!我问他从何而知,他说是夏侯爷告诉他的,丹霄在咸阳的生意地位已威胁到夏家,所以——”

  “仅是这样便要害他么?亏得那夏公子还称与他是兄弟!”诗缨又气又急,放下手中一切便要出门,匆匆与李夫人道,“不行,娘,我要出去一趟,您告知我爹爹在何处。”

  李夫人拉住她,肃穆道:“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若他们仅是妒忌他在商场上的才干,那也倒不至于让大人也去赴宴,关键是,这其中还牵连一样!”

  “什么?”

  李夫人朝门外瞅瞅,见除了她娘俩并无外人,这才悄声道:“朝廷一直还在追查嫪毐叛党余孽,据密报得知,有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金大人’,他可能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者!”

  诗缨不解,疑惑问道:“吕不韦不是已死了么,还有谁是同谋?”

  李夫人忧心道:“虽则我也不信,但据大人所说,那个人极可能就是丹霄!”

  “怎么会?”诗缨决然无法相信,她虽也知丹霄心机深沉,却明白他从无叵测害人之意,就替他辩解道,“这绝不可能,他一定是暗地里得罪了夏家的人,他们才安了这罪名害他!不行,娘,我不能等下去了,我要立即就出门去找爹,我要阻止这一切!”

  “你先莫太慌。”李夫人握着她的手,望着她的眼睛道,“我虽未提及你与丹霄的旧情,但跟大人说了他便是陌儿的救命恩人,大人也爱惜他的聪明才干,看在吕丞相的面子上,应当会有所顾及,所以我猜他暂时不会有性命之忧。”

  诗缨又觉不明白了,她问:“看在吕丞相的面子上?这是何意?”

  李夫人解释道:“这你有所不知,原来丹霄曾是吕不韦门客,且他姐姐还曾是吕大人的妻子!对了,还有,娘要告诉你的是,丹霄未曾娶妻,他至今还是独身,所以你——”

  这种时刻,诗缨哪里还顾得上听这些事情。便是他不记得她了,便是他爱上了别人,那又如何!她依旧会从水深火热中将他解救出来,没别的缘由,心驱使她那么做了,她就必须得如此。

  “娘,我这便要走了。”诗缨匆匆打开衣柜的门,换了一身男装的衣衫,将头发绾起扎上,还藏了一把短刀在袖中。

  李夫人看她这一身装扮,心里担忧又难受,她不愿看诗缨独身涉险,可万一诗缨不去,丹霄命在旦夕可又如何是好。真要是出了事,恐怕才是永恒的遗憾,所以,她也无法阻拦诗缨,只能如实告知她宴席酒楼的地址,而后一再叮嘱道:“诗缨,一定要小心些,谨慎再谨慎,便是遇上险境,有你爹在那儿,谅也没人能拿你如何。”

  “是,娘,我知道了。”

  “万不得已之时,别犯傻……要多为自己着想,陌儿和漪儿还指望着你呢,没必要为了一个男人——”

  “我走了!”诗缨来不及再耽搁工夫,很快拔腿出门,李夫人跟在她身后,吩咐下人快些备上一匹好马来。就这样,诗缨策马扬鞭,一路疾驰抵达咸阳城最大的酒楼——鼎盛阁。

  丹霄初一迈进鼎盛阁,便觉这里暗藏杀机。没有任何预先的提示,这不过是他自身的警觉而已,他敏锐地嗅到一股阴谋的气息,捕捉到犹如斗兽场般的死寂。尽管在座的人都尽力隐藏,保持泰然自若的神情,他依然能觉察出不对劲。

  好在他已习惯如此孤身涉险,这些年来,他便是这般在孤独中沉沦,才一路走到了今日。

  宴席设在二楼的雅间,门口有几名兵士把守,屋内在座的有李斯、夏侯爷、孙大人、夏芙先,加上丹霄一共五人,丹霄受邀前来,却不知究竟所为何事。直到李斯开口,他才听出点端倪,李斯与众人道:“如今我大秦正是用人之际,大王思贤若渴,我受宫中将作少府所托,要寻一位少府的人才,今日邀请众人,便是意在如此。”

  孙大人应言道:“是啊是啊,虽说少府为宫中之官,却必得懂得市场商机,不能随便找个人来担任。素闻咱们咸阳城现在论商论才,就属夏公子和丹公子最为出众,所以咱们今日先私下会面,看看这事如何安排。”

  丹霄略有不解,便转头问夏芙先道:“夏兄,这少府究竟司于何职?”

  夏芙先跟他解释道:“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兼掌管官府手工业制造,用以供应皇室。”

  “哦,原是如此。”丹霄表示了解。

  看着丹霄淡定的样子,孙大人笑言道:“丹公子可莫看低了这一职,这可是个难得的肥差,若不是有交情和后台,一般人只能望洋兴叹哪!”

  “在下知晓了。”丹霄谦逊道,“多谢各位大人抬爱,这等重要的场合,还叫了丹某来,真是心有惭愧,感激不尽。”

  李斯摆摆手道:“丹公子不必客气,也正是因为夏侯爷举荐你,我们才会叫你一块儿来此的,你白手起家,倒也确实算商界奇才!”

  丹霄诚恳地推辞道:“若论为官之事,夏兄自幼出身名门,又长居咸阳,人脉甚广,无论从何处说来,都胜过丹某许多,所以此事何用商议。自然是由夏兄胜任这一职最为合适!”

  “谦虚了,谦虚了!我看啊,你二人都不错!”李斯笑呵呵道。

  夏侯爷也附和道:“李大人,孙大人,不瞒二位说,丹霄与犬子多年挚友,夏某亦当他是亲子,如今咱们都是自家人在场,夏某说句大言不惭的话,他二人都是年轻有为,不管谁接了这个空缺,夏某都很开心!”

  李斯点点头,道:“既然侯爷这般说了,我也就很放心。这样吧,宫中如今事务诸多,历任少府一职,便也只有一位,我决定上书大王,请他破例开个先河,将这少府职位分与两人,夏公子负责山海池泽之税,丹公子就负责手工业制作,两全其美,各司其职,诸位觉得如何?”

  沉默半晌之后,夏侯爷率先笑了,朗声道:“甚好甚好!”

  丹霄与夏芙先对望一眼,两人也都抱拳致谢,对李斯和孙大人道:“多谢二位大人抬爱!”

  “不必不必,应该的!”李斯道,“都是一家人嘛,又都是为朝廷效力。如此便好,咱们既是说定了此事,便开怀畅饮吧!来人哪,上酒!”

  夏侯爷对门外侍卫使了个眼色,吩咐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上酒!要最好的陈酿!”

  “是,侯爷。”下人应了,赶紧吩咐下去。

  孙大人与丹霄叙旧道:“其实,说来孙某与丹公子也算是略有渊源,丹公子知否?”

  丹霄怔了一下,如实道:“恕在下愚钝,倒是真不知此事,孙大人请讲,丹某愿闻其详。”

  孙大人便道:“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当时孙某与吕大人交情不错,二人一同饮酒之际,恰逢令姐遭难,吕丞相慷慨施救为其赎身,此后由孙某安排她进宫当差。当时万万也料想不到,丹少使会这般有情义,为救吕大人冒险出宫,二人相逢后成全一段佳话,只可惜后来……”说到此处,孙大人叹息止住,没再继续提及这个话题,毕竟吕不韦已是落入黄泉之人,多少有些忌讳。

  酒菜上齐,婢仆将每人跟前的杯盏都斟满,李斯举杯刚要邀众人饮酒,却听夏侯爷似是无意地问了丹霄一句:“对了,夏某刚好有事要问丹霄,你是否去过雍城?”

  丹霄不动声色,稳稳道:“不知伯父怎突然问起此事,小侄自从六年前跟随公孙兄来到咸阳城,便从未离开过。”

  “是么?”夏侯爷打着哈哈,掩饰尴尬道,“是这样,我准备派先儿去趟雍城办事,他一人去我又不放心,所以想请你一同前往。”

  “这事夏兄直接跟在下说便是了,何劳伯父亲言呢。您放心,只要他开口,丹某一定亲随左右,陪他走这一趟!”丹霄很痛快地应了下来,这种泰然自若的态度,倒是更令夏家父子觉得尴尬了。丹霄能捕捉到他们的不对劲,却装作什么也没看破似的,仍然一如既往。

  “来来来,大家一起举杯!”李斯邀请众人,大家各自端起了杯盏,碰到一块儿后,正准备送往唇边,却听到门口有一个女子的声音叫道:“爹爹!”

  李斯听这声音非常熟悉,愕然回头,见是穿着男装的诗缨站在门口,不由得愣住了:“啊?”

  两名侍卫锁着诗缨的胳膊,他们是孙大人带来的人,对孙大人解释道:“大人,我们一直阻拦了,可这位姑娘拼死也要闯进来,所以——”

  孙大人认出了诗缨,忙着急吩咐侍卫道:“你们瞎了眼了?休得无礼!还不快放手!”

  侍卫听到吩咐,忙将诗缨松开,诗缨也不去看丹霄,因此未知他的表情,她现在唯一能放下心的就是,丹霄总算没喝下那杯酒——这样便好,还来得及。

  李斯起身,快步走向诗缨身边,表情严肃,低声斥道:“你怎会找来此地?快回家去,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不,爹,我必须留在这儿。”

  “你,你想干什么?”李斯盯着她问。

  诗缨情急道:“这……我,我听娘说,您要宴请丹先生,想来想去,觉得他是陌儿的恩人,无论如何都要亲自过来致谢才是。”

  “你没见我与诸位大人在谈正事?女孩儿家怎能参与!”

  李斯正与诗缨交涉着,却听夏侯爷道:“这不是李大小姐么?快叫进来一块儿坐吧,都是自家人,哪里有这许多规矩!”

  夏侯爷这么一说,李斯觉得若再把诗缨往外赶的话,就显得更蹊跷了些,所以只得领着诗缨来到席前,略带歉意解释道:“实在抱歉,小女顽劣,这么不伦不类地出场添乱,让诸位见笑了!”

  “哪里哪里,我也很久未见过侄女了,来来来,到这儿坐。”孙大人忙笑呵呵地邀请诗缨,腾出身边的位子,如此一来,诗缨便不可避免地坐到了丹霄的旁边。她依然不敢正眼去看他,还得极力控制自己紧张的情绪,迫使自己看上去显得很沉稳。

  在座的人都认识诗缨,所以夏芙先就向丹霄介绍道:“丹霄,这位是李家大小姐,上次未能见面,我们喝的酒便是由她酿制。”

  此话说完,未得丹霄回应,诗缨为了不被众人看出端倪,只得率先开口,她垂下眼帘,转头向丹霄道:“公子好。”

  ——时隔六年了。六年。他还识得出她的模样么?诗缨双手交握着,忽然觉得自己太过鲁莽了,怎能如此呢?她隔了那么久才与他重逢,却穿成了这个样子,一身朴素男装不说,还这般风尘仆仆,他就算认得出她,一定也要皱眉头的吧。

  诗缨觉得,时间仿佛过了太久太久,才终于听到丹霄说话,他淡泊且安然,轻声道:“见过李小姐。”

  诗缨抬眼去望他,竟也不见他目光中有任何惊诧,他平静得就像在看一个陌生人。这太过镇定的目光使她觉得内心酸楚,喉头也因憋住哽咽显得有些痛,为什么他会是这种眼神?她不知道。他是假装的?还是,在他的生命中,早就忘了李诗缨这个人?

  “侯爷,孙大人,请你们见谅,诗缨今来此地,其实并不知你们二位在场,只是听我娘说,爹在酬谢恩人,所以就想着要亲自赶来致谢。若是搅了诸位雅兴,我先在此赔罪了。”诗缨解释道。

  “咦?酬谢恩人?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夏侯爷有些迷惘地问,众人也都迷惘地望向诗缨问道,“李小姐所说的恩人是谁?”

  诗缨解释道:“是这样,此前我家陌儿走丢,被恶人掳了去,正是丹公子出手相救,才终得脱险。”

  “竟有此事?”夏芙先望向丹霄,惊讶地问道,“丹霄,李姐姐所言是真吗?前日你同我去做客之时,为何不提此事?”

  丹霄淡然笑笑,道:“李小姐太客气了,不过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何况丹公子对我李家可是救命之恩。”李斯接了话道,“我曾派人去医馆酬谢,却并不知孙儿的恩人竟是丹公子,昨晚才从夫人那儿听闻……是该好好谢谢你的,丹公子,来,李某敬你一杯!”

  丹霄从容举杯,微笑道:“谢李大人,请!”

  就在丹霄将酒杯往唇边送去的时候,夏芙先发现诗缨额头满是细密的汗水,这时节正值晚春,还算凉爽宜人,她穿得又不太厚,为何会发汗呢?仔细观察她的表情,又觉得她有些紧张似的,眼睛一直望着丹霄,带着忐忑的神情。

  李斯将酒一饮而尽之后,却见丹霄还举着杯子,就催促问道:“诶?丹公子为何不喝?”

  丹霄这才回神似的,从诗缨身上收回目光,正待仰头饮酒,未料却被诗缨突然一推,他未及防备,酒杯就因此掉到了地上,酒水也全都洒了,弄得他身上到处都是,衣服也湿了。

  诗缨显得有些尴尬,一直道歉赔罪:“对不住,丹公子,我一时不小心,对不住。”

  李斯的脸色显得有些难看,众人也都陷入了沉默之中。因为诗缨的动作太过明显,谁都看得出她并非无心,而是故意不想让丹霄喝那杯酒似的,虽不知情由为何,却都觉得有些蹊跷。

  为了挽回颜面,李斯轻斥诗缨道:“平日里怎么教你的?怎可这般无礼!又不是孩子了,还那么冒冒失失的!”

  夏侯爷打着圆场,与李斯道:“李大人莫要如此,李小姐不过是失手而已,何必动气。来人哪,再给丹公子拿个新的杯子来!”

  李斯扶着额头,皱眉道:“唉,李某突然觉得有些头疼,这样吧,你们先聚着,我暂且失陪!”

  “要紧吗?”孙大人关切道,“不然我差人现在去请大夫来吧?”

  “不必了!”李斯望向丹霄,忽然道,“还是这样吧,劳烦丹公子引路,带我到吕夫人的医馆去,我与她也都许久未见了,正好借着看病叙叙旧!”

  丹霄并未推辞,应下来道:“好。”

  诗缨扶着李斯,丹霄紧随其后,三人一行下楼出了鼎盛阁。在门口时,诗缨还未开口,却听到李斯嘱咐丹霄道:“你先回去吧,我带诗缨回家!”

  “这……大人不是说去医馆吗?”丹霄多少有点明知故问。

  李斯瞥了他一眼,不动声色道:“快走!”

  丹霄只得颔首答应,也未多看诗缨一眼,很快便离开了。李斯亲眼看着他离开之后,带着诗缨坐上了车轿,父女俩面面相觑,半晌都无言。

  车马一路前行,向着李府的方向,车子里沉闷的气氛使诗缨差点窒息,她最终还是按捺不住,问李斯道:“爹,您,您还头疼么?”

  “你差点坏了大事!”李斯勃然大怒,低吼道,“谁跟你说过酒里有毒的?你做得那么明显,你以为别人都是瞎子吗?”

  “我……”诗缨低下头去,不敢吭声。

  “我们那么多人同喝一壶酒,若是有毒的话,爹岂不是也被毒死了?你告诉我,是什么驱使你赶到那儿去,又演了这么一出?”

  李斯目光如炬,诗缨哪里还有胆子隐瞒,只得如实相告:“我听娘说,丹霄会有难!所以——”

  “你娘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您与她说的,她都与我说了。”诗缨嗫嚅道。

  李斯叹了口气,与她解释道:“你们娘俩何时都成了这种急性子?切莫说现在没有查出丹霄的底细,就算他真的是那个‘金大人’,捅出他又有什么好处?孙大人与他姐姐有牵连,我与吕丞相亦有旧情,若是让大王知道了的话,我们二人不是也要受连累吗?”

  “可是,可是娘说了,是夏侯爷父子要对付他,所以,我以为……”诗缨声音越来越小,觉悟到自己犯了错,甚感有些汗颜。

  “我岂能不知其中利害?”李斯道,“所以思前想后,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他个脱身的机会!”

  “这是什么意思?我,我不太懂。”诗缨望着李斯,觉得有些茫然。

  李斯道:“我找了孙大人合计,决定给丹霄安排个官位,如此一来,他跟我们有了关系,夏侯父子便是想除掉他,也要顾及几分薄面!”

  诗缨又惊又喜,问李斯道:“爹,这么说来,您,您根本没打算害他,反而是一早就想救他的,是不是?”

  李斯冷哼一声道:“你以为爹是没脑子的人吗?倒是你,究竟瞒了我何事?”

  诗缨有点慌张,支支吾吾道:“哪有!我哪有事瞒着您!”

  “没有?你当爹看不出来?你与丹霄根本就是认识的,是不是?”

  “我……”

  “别跟我结结巴巴,他究竟是谁?说!”李斯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目光里也带着不容逃避的犀利。

  诗缨鼓足勇气,与他目光对视,终于说出实情:“他——他就是陌儿的生父!”

  李斯怔了一下,终于明白了似的,点点头道:“啊,难怪,难怪。我说呢,那晚他在咱们家饮酒,居然会有那种神情。”

  “什么神情?”诗缨追问。

  李斯定定道:“想起故人,并终于寻找到她的那种神情,诗缨,你知道吗?丹霄不是俗人,以爹所料,他应当是在那晚就知道了你的消息!”

  “怎么可能?我根本没露面!”诗缨万万不敢相信。

  李斯却道:“哼,你当你没露面,他就不知你吗?刚才满桌子人都在,他却装作与你漠不相识的样子,可见这人心机多么深沉,以他那么聪明的人,你以为他会不明就里?今天莫说没人打算害他,便是有,他也定能脱险的,根本无须你出手相救!”

  “爹,女儿知错了,今天实在是我太过鲁莽,给爹爹丢了脸。”诗缨带着愧色诚恳道歉。

  李斯望着诗缨,更加笃定了她对丹霄的心意,于是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她道:“你为何这般担心他的安危?你如实告诉爹,是不是你还对他有爱慕之情,一直未曾忘怀?”

  诗缨没想到李斯会问得这么直接,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她在李斯面前从不曾撒过谎,只能如实答道:“没错。爹,我的确是还牵挂着他。”

  李斯笑笑,叹息道:“你啊你,干嘛还得绕弯子?只要你一句话,爹一定想法子成全你们!”

  诗缨却面有忧虑,与李斯道:“不,我与他也算是自幼相识,可不知为何,他见我总是躲躲闪闪,心有掩藏,我从未看过他的真心,也不知他对我抱什么样的信念。爹,不管如何,我不想勉强他。”

  李斯不曾知道诗缨的往事,他还以为诗缨与丹霄是两情相悦,后来互相失去踪迹而已。现在听诗缨这番黯然言语,才知也许是她一方单恋,为了安慰她,只得道:“或许因他还太年轻,当初情窦未开罢了,你放心,既然你喜欢他,他又未曾婚娶,爹就一定会为你做主!”

  听了李斯这番承诺,诗缨又是感动又是不安,她是一点儿都不希望得到勉强的结果。可是,丹霄还欠她一个回答,不是吗?许多年前,那个大雪天,她被父亲李肇领走的时候,他并未曾挽留她,她一直想要问问他,难道她在他心中一丝一毫的分量也没有吗?难道,他对她一点喜爱都没有吗?

  这未能问出口的疑虑使她煎熬不已,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一日又一日。时光流转,转眼六年,在岁月的镌刻中,他变成了更好的男子,开拓疆土,慷慨激昂,身上带着野兽一样的气息,不容任何人侵犯似的。他依然是干净的,他的干净是由表及里的清洁,便是处在污浊中,还是有明澈的眼睛。可就是那样的眼睛,望着她时,带着无比冷静的光,仿佛在看陌生人。

  诗缨觉得非常难过,对她而言,这是一个仪式,一个有关凌迟的仪式,带着破碎、绝望和灭亡的气息,只要他一句绝情的话,她很可能就此死亡。

  但他什么都没说,他转身走了。

  忽然之间,诗缨觉得累,非常非常累。

  回到家中后,她睡了长长一觉,等她醒来之后,便将两个孩子托付给李夫人,声称要出去走一走。

  “你要去哪里?”李夫人忧心不已。

  “我只是太闷了,要出去散散心。娘,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我就是想走走……回邯郸去祭拜我爹。”诗缨提及逝去的李肇,眼圈儿不觉就红了,难过道,“最近真是,太累太累了,想同他说说话。”

  李夫人心疼她,未多挽留,帮她收拾了几件衣物,又派了车马跟随,嘱咐她道:“出去走走也好,万不要走太远太久,祭拜完你爹后就早点儿回来。”

  “我知道。娘,您照顾好陌儿和漪儿。”

  李夫人应承道:“放心去吧。”

  诗缨便乘了车马赶路,赴了邯郸祭拜李肇。归途之时,又经过蓝田,天突然下了小雨,路也有些难走,她却突然想停下来,去玉石山看一看。

  跟从的仆人劝说她道:“小姐,咱们还是快赶路吧,到前头找客栈歇息才好。这么大晚上的,又下着雨,您去山上做什么?”

  诗缨却坚持道:“我就下去看一眼。”

  仆人劝阻不了,便只好由得她去了,还给了她一把雨伞。诗缨执意不要仆人跟从,自己撑伞,脚下踏着泥泞,谨慎地缓步走到了河边。

  她还记得这儿,日日夜夜,从未忘怀过,梦里她重回往事中,吹笛的少年前来救她,骑着白马带她奔走,她病卧床榻的时候,他还给她端水喂饭——这些都是虚情假意吗?怎么可能?她分明是感觉到的,他一定对她有过真心。可是,可是为什么他的眼神总那么冷漠淡泊?她从未在那眼眸中看过似火热情,哪怕一滴一点也好呢,只要他对她有所眷恋,她肯定能抛却生命和自由跟随他,毫无一句怨言的。

  越想心里越觉难过,诗缨又朝前走了走,深呼吸着这里的空气,雨带来清新的味道,不时有雨滴打在脸庞上,带来丝丝凉意。

  诗缨无意地转头时,在暗淡迷蒙的夜雨中,她依稀能瞥见两道黑影慢慢走来,待他们走近了她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人和一匹马!那匹马一身白,步伐傲慢,它与它的主人同样镇定地走在雨里,带着肃然淡泊的气质……诗缨的身体止不住地颤,拿着伞的手也一直在抖。

  她连那匹马都识得,何况那个人!

  丹霄终于走近了她的身旁,与她面对面站着,如同多年前那样,他流落天涯,抵达她的家中,站在门口讨要一份工作的时候,虽然穿着朴素的衣衫,却掩饰不住眉宇之间闪烁的骄傲与尊严。

  现在,经过岁月的历练之后,他再无少年时的青涩之气,也再没有无可奈何的妥协和清贫,看上去这般自信与洒脱,带着不容任何人小觑的凛冽。

  诗缨猛然醒过神来,转身便要走,却听他道:“诗缨,站住!”

  “你,你认错人了。”诗缨故意捏着嗓子,用了陌生的腔调跟他说话,也不敢回过头去。

  丹霄讥诮一笑,问她道:“你以为天黑下着雨,我就识不出你?”

  诗缨一心想要躲他,拔腿就要逃走,却不料被他冲上来钳住手腕,他牢牢地抓着她,不容她有丝毫力量挣脱,她只能叫着:“疼!你,你先放开我!”

  丹霄根本不听她的话,一个劲儿地问道:“你现在何处?是住在李斯家中吗?”

  “不关你的事。”

  “为何不关我的事?这些年你都在哪儿?一直在咸阳吗?”

  诗缨不回答他,冲着岸上头的路面喊着:“来人哪!来人哪!快来救救我!”

  “别叫了,没用。”丹霄提醒她道,“你仔细看看,路上哪还有车轿?”

  诗缨愣了,仔细去看路上,果真不见了刚才的马车,她惊疑地问:“怎么可能?他们去哪儿了?你把他们收买了?”

  “这你别管。”丹霄拉着她的手道,“跟我走。”

  诗缨一路挣脱,抵死也不愿跟从他,无奈却始终不能脱离他的手,她甚至连伞都丢了,对他拳打脚踢也不奏效。就这样,他一路拉着她,抵达一个山洞门口,带着她走了进去,这儿温和干燥,比之淋雨自是好了许多。

  “你还记得这儿吗?”丹霄问她。

  诗缨赌气地坐了下去,也不理睬和回应他。这会儿丹霄还是没放开她的手,与她并排挨着石头坐着。

  他带着微笑问她道:“怎么不说话?我记得当初从虎口救下来的那个女子,她可不是个哑巴啊!”

  “放我走!”诗缨逞强道。

  “你还准备逃到哪儿去?”丹霄一点儿也不生气,反倒是非常耐心问她道,“你为何不问问,我怎会知你就在此地?”

  “我干吗要问!”诗缨没好气道。

  丹霄却自顾自道:“我恰巧猜到了,知道你一定在这儿,你信不信?”

  “鬼才信!”诗缨恼怒地白了他一眼。

  说也奇怪,雨偏偏这时候就停了。时节已经入夏,夜的芦苇散发着浓郁的热情,偶有鹭鸟掠过水面,满湖星影凌乱散落,极为美好。

  诗缨灵机一动,忽然与他道:“我饿了。”

  丹霄愣了一下。

  诗缨便又对他说了一遍:“你没听到吗?我说我饿了!”

  丹霄便道:“好吧,那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来。”

  他松开了她的手,出了洞口去帮她寻找充饥的食物。不过出去短短一会儿工夫,回来的时候,却不见山洞里有她的踪影。丹霄一时着急,折身去找到李斯家的仆从,见他们与车马依旧隐藏在林中,就焦躁问道:“诗缨小姐呢?”

  “小姐她……她逃走了!”仆从无可奈何地回答道。

  丹霄不相信地问道:“怎么可能?不是叫你们看好她的吗?再说了,车马都在这儿,她一个人怎么逃走?快追!”

  “追不上啦!她骑的是您的马!”

  丹霄怔了片刻,遂却大笑起来:“哈哈哈,也难怪了,白烈竟还认得她,能听她驱使!”

  “丹公子,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丹霄稳稳道:“还能怎么办?即刻启程,回咸阳!”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