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春日迟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离年关还有半月的光景,邯郸城却已提前进入过年的气氛。街市上每晚皆熙攘宛如白昼,入目之处,布棚林立,摊贩如云,有的卖热气腾腾的各色食物小吃,还有的卖麦秸灯草编制的小玩意,每个摊子前都挤满了人。

  如往常一般,街中央照例有杂耍班子在讨生活,喧嚣锣鼓声引得人们都来看热闹,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一个身着红衫、头戴碧玉朱钗的女孩绕着人群团团转,偏就是挤不进去。

  女孩容貌长得清雅俏丽,从衣着打扮上看得出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她身后不远处一直跟着两个少年,他们约莫都是十七八岁的模样,一个肩阔身壮,皮肤黝黑,面相看上去忠厚老实;另一个则稍显瘦些,身体颀长,虽穿着粗糙布衣,清秀的眉目中却难掩脱俗气质。

  愁眉莫展的女孩扭头望身后的两个少年,见他们一直抱着膀子冷眼望她,不禁又羞又恼,于是板起脸训斥他们道:“你们两个草包杵在那儿干什么?就不能想个法子让本小姐进去吗?”

  壮实的少年皱着眉头,声音粗莽地道:“诗缨小姐,这里人又多又杂,你换个别的地儿玩不行吗?”

  被唤作诗缨的红衫女孩娇蛮地跺脚,固执地说道:“不行!不行!我偏要进去!你快点让他们给我让条道儿!”

  “恕属下没有办法,你要是非要进去的话,自个儿想法子吧!”壮实少年不太乐意地说道。

  诗缨气呼呼地指责他:“喂,陈涉!你是不是活腻味了?整天跟丹霄混在一起,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是不是?”

  陈涉耸耸肩不语,与身畔清瘦的丹霄互看一眼,两人均是一副无奈的表情。此时杂耍正在精彩之处,围观人群情致高昂,一同熙攘起哄,诗缨未及防范,没留神竟被撞倒了,结结实实地跌了个大跟头。她又恨又恼,抬起脸瞪丹霄跟陈涉,气急败坏地嚷嚷:“你们瞎了眼?没看见本小姐倒了吗?”

  丹霄依然抱着膀子纹丝不动,陈涉只好弯腰上前扶起诗缨。诗缨看见新衣上沾了尘灰,心疼不已地咕哝着:“讨厌,倒霉得要命!”

  “你自找的,谁要你总是拣人多的地儿往上凑!”丹霄望着拍打身上尘土的诗缨,淡然地说了一句。

  诗缨本就懊恼,被他这么兜头泼一桶冷水,心里更郁结了:“丹霄,你若再跟我这样说话,当心我告诉爹爹!”

  “随你。”丹霄一点也不怕被威胁似的,眼睛从她身上移向陈涉,口中问道,“陈兄,走不走?你若不走我可先回去了。”

  陈涉正想不到脱身之计,忙答道:“等等我,咱们一道回去吧,我也没兴趣陪这大小姐瞎折腾!”

  两人说着就一并转了身离开,剩下诗缨一人更加气急败坏,指着他们的背影叫嚷:“陈涉,丹霄!你们竟敢扔下我!”

  丹霄头也不回地对她丢下一句:“要回家就快跟上来,不然天黑路远,你出个好歹的话可就没人管了!”

  这话听上去不像是关切,倒是讽刺跟威胁的意味多一些。诗缨虽然恼怒,却不得不拔脚追了上去,唯恐会被他们扔在这大街上,最终落得自己一人赶夜路回家的凄惨下场。

  回到家中后,丹霄和陈涉各自回房去歇息。诗缨为了追上他们拼命赶路,腿脚又酸又痛,她越想越气,扭头见父亲房中灯光还亮着,便径直去见他。她父亲名为李肇,是邯郸城一家酒坊的老板,他早年丧妻,膝下只有诗缨一个女儿,因此自诗缨幼时起就对她百般纵容,才使得她最终养成恃宠而骄的个性。

  李肇正在一盏灯烛的映照下比对白日里的账目。诗缨连招呼都没打,闯进门去就对他嚷嚷道:“爹爹,你速将陈涉和丹霄两人赶出酒坊!我再也不要在家里看到他们了!”

  李肇头也不抬,依旧忙着手头的活计,淡然地问她道:“为何?你这丫头又闹什么别扭?不是让他们两人陪你去了街市么,还有什么不满?”

  诗缨半是撒娇半是命令,冲李肇告状道:“他们俩以下犯上,我说什么都不听,显然是没把我放在眼里。爹爹,我讨厌死他们了!你快把他们赶走!”

  李肇苦笑着叹了一句:“是你又乱支使人吧?你这孩子,总是三天两头来给我添麻烦。”

  “爹爹!”诗缨一把夺下他手中的账册,扔掉他手中的笔,迫使李肇不得不去望她。

  李肇安慰她道:“天不早了,快些回房去睡觉吧!”

  “不,爹爹若不应我,今晚我就不睡了!”

  “你究竟要如何?”

  诗缨重述道:“爹爹没有听到女儿的话吗?我要你将丹霄扫地出门!对了,还有陈涉,他跟丹霄一样讨厌,你把他们俩都赶走!”

  李肇语重心长地同她说道:“缨儿,你莫要胡闹了。陈涉为人忠厚肯干,吃苦耐劳;丹霄又聪明踏实,将酒坊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两人是爹爹最赏识的长工,怎能凭你一句话就把人赶走?你乖乖听话,快些回房去歇息,莫再扰我了,我这正忙着。”

  诗缨继续纠缠:“爹爹!”

  李肇平淡的声音里添了几分严厉,与她说道:“缨儿,你又不是小孩子了,怎么总闹脾气?不许你再跟丹霄置气了,快些回房去吧。”

  诗缨还待要坚持己见,却见李肇温和的脸上已蒙上一层严厉的神色,诗缨虽然蛮横,却最了解父亲的脾性,通常若是出现这种表情,则代表他心情不悦。诗缨只得适可而止,不再继续缠他,不太情愿地应他的话道:“那女儿不扰爹爹了,您早些歇息,不要太操劳。”

  “知道了,你去吧。”李肇执起笔来,又去研究账目。诗缨顿觉无趣,悻悻地退出了他的房间。

  虽然在父亲面前诗缨看似妥协下来,但她心内的郁结之气并未消除。在她的印象中,从小到大身边的人对她都是宠爱有加,不管是父亲的朋友,还是酒坊里的伙计,大家对她都是言听计从,礼让三分,但偏偏丹霄与众人截然不同,自从两年前他和陈涉来酒坊做伙计后,她与他之间的矛盾就慢慢开始升级。丹霄非但不像别人那样恭维她或讨好她,反而时不时对她的行为处事进行讽刺,待她急得跳脚对他发狠的时候,他却总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态度。

  诗缨又是懊恼又是苦闷,她不知丹霄为何与别人不一样,心里暗暗想,他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个做工的伙计,一个讨饭吃的下人罢了,居然敢一次一次冒犯她这个小姐……可是细细又一想,她又真觉得他与其他人确是不同,不管酷暑炎夏,还是寒冬腊月,丹霄永远是干干净净的,他本来样貌就很俊朗,就算是穿着粗布衣衫,也掩饰不住他的翩翩气度,在酒坊里的长工或是那些来买酒的客人身上,诗缨从未见识过这种儒雅内敛的气息。除此之外,丹霄最为不同的,应当是他的性格,他适当的沉默,适当的言辞。仔细回想起来,诗缨记得他说话总是很少,从不长篇大论,却总是字字珠玑。

  诗缨躺在床上,从丹霄初入酒坊开始回忆,这两年的点点滴滴都从脑子里走了一遍,她才恍然顿悟:天哪,她大半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竟一直在想一个不将她放在眼里的人!这突然的醒悟令诗缨懊恼万分,她匆促地一把拉过被子蒙住脸,强迫自己快点睡去,希望能尽快地将丹霄的身影从脑海里剔除。

  离年关越来越近,邯郸城愈发洋溢着过年的喜气,李家酒坊也不例外。进入腊月之后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置办年货、打扫屋子,将酒窖炉灶修葺一番,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时至腊月二十三,则是全城都在庆贺的祭灶日,民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亲自册封的九天司命灶君,负责统管天下各家的灶火,所以他一直被作为烟火尘间的保护神。邯郸城家家户户都供有灶王龛,龛中嵌有泥塑的灶王爷神像,神像前则要燃点香火。此刻在烟气缭绕的酒坊之中,长工们正在将麻糖和新酿的好酒整齐地摆在灶台上。

  诗缨一早起来,便直奔酒坊去。她蹦蹦跳跳走到灶台前,毫无顾忌地捏了一块麻糖放进嘴里,黏糊糊的麻糖黏着她的牙齿,她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含糊不清地嚷嚷道:“哇,真甜!”

  待她还要再去拿第二块,冷不防地被人拍掉她的手,她扭头一看,原来是父亲李肇。李肇不悦地训斥她道:“这丫头没大没小,这是给灶王爷准备的,怎么能偷吃呢?”

  诗缨收了手,将手背在身后,笑嘻嘻地问他:“爹爹,咱们年年给灶王爷备上麻糖做什么?他是神仙哪,又不是爱吃糖的小孩子!”

  李肇答道:“不得胡言,灶王爷每到祭灶这日,就会回天上向玉帝禀告这一年来掌管人间烟火的境况,咱们给灶王爷备上麻糖,正是为了让他多说好话少说坏话!”

  “噢,我懂了!”诗缨灵机一动地说道,“就是要用麻糖把灶王爷的嘴给黏上呗,那样他想说坏话也说不得了!”

  李肇呵呵一笑道:“你这鬼丫头,不许再乱动祭品了。”

  “是是是,知道了。”诗缨离开祭台,在酒坊里转来转去,她左看看又看看,像是在找什么。李肇看出了她的异样,问她道:“缨儿,你在找什么?”

  “啊,没有。”诗缨慌忙答着。

  李肇吩咐她道:“你若是闲来无事,就去店里帮帮忙,那儿只有丹霄一人照看,我担心他忙不过来。”

  诗缨一听这句话,脸上立即浮上惊喜的神色,忙不迭地答应李肇:“是,爹爹,我马上就去!”

  话音刚落,诗缨已经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李肇抬头看着她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心里万分不解,这孩子怎么了,前几日还缠着让他将丹霄扫地出门,今天为何突然如此听话乖巧?李肇唇边浮现笑意,叹了一句:“丫头长大了啊,心思越来越难懂。”

  诗缨连跑带跳地穿过院廊,直奔酒坊的前店,她的步子又快又疾,快到门口的时候,却忽然顿住了,站在原地好大一会儿不动。她缓缓地等待呼吸平稳,额头上的微汗消散,这才将两手背在身后,慢悠悠地抬脚走了进去。

  这前店内到处摆置酒坛,按照年份不同价格不等摆列。酒坛旁侧还有一个木制的货架,架子上摆放各种形状的陶制酒壶。这个陶壶货架两年前还没有的,李肇只管卖酒,从来也未想过搭配售卖盛酒的器物,还是丹霄启发了他的思路,给店里多了一个赚钱的渠道。

  此时的丹霄正在柜台前坐着,他一直低垂着头,眼睛似是在凝注着什么,并未注意到诗缨进门。

  诗缨此前在酒坊时心神不安地左右环顾,其实就是在找丹霄,这会儿看见他以后,却不知为何仍无法恢复平静,心反而怦怦跳得更厉害。

  诗缨慢慢地凑上柜台前,看到丹霄的手,他的双手置于桌上,而一枚翠色的玉佩定定地躺在他的掌心中。这枚玉佩雕琢成莲花的形状,被一根红绳串着,看上去精致小巧,姿态华美,诗缨第一眼看到就欢喜不已。

  “这个玉佩真好看!”诗缨忍不住赞叹。

  她突然出现在身畔,让丹霄防备不及,他立即将玉佩握在手中,藏起来不让诗缨再看,冷着脸问她:“你何时来的?”

  “我啊,我来了好一会儿了。”诗缨狡黠一笑,同他说道,“打从进门我就见你在发呆,原来是盯着这枚玉佩看,这可是女人家的玩意儿呢。丹霄,你怎么会有这个?哪儿来的?”

  “不关你的事。”丹霄依旧淡漠。

  他一如往常般对她冷淡的态度,让诗缨不由得撇了撇嘴,但是因为她心情较好,便没有同他针锋相对,依旧是保持笑颜,好声好气地向他道:“玉佩借我玩会儿好不好?”

  丹霄立即拒绝:“不行!”

  “小气鬼,我只是看一下而已嘛!”诗缨说话之间,已经将手凑到丹霄手边,在丹霄来不及防备之时,她一把拽住玉佩的穗子,将它从丹霄手里夺了过来。望着玉佩上的这朵莲花,诗缨顿觉爱不释手,不由叹道:“真是太美了!”

  丹霄见玉佩被诗缨夺走,脸上闪过一丝阴鸷的表情,追到她身畔去,对她伸出手来催促道:“还给我!”

  诗缨向后退了一步,闪避着他的追逐,依旧笑着,同他商议道:“再给我看一会儿嘛,又不会怎么样,我玩够了就还给你。”

  “快点还给我!”丹霄面色非常严肃,不给她任何商量的余地。

  诗缨瞧出他神色不悦,心中有点惧怕,本想立即还给他,但念及整日被他欺负调侃的怨气,她索性决定逗逗他。她将玉佩牢牢握在手中,一脸挑衅的神色,对丹霄放话道:“你越是急着要,我偏就不打算还你了,想要回玉佩的话,你就自己来取吧!”

  说着她就作势从后门跑去院子,丹霄赶忙上去阻拦,伸手去擒她手臂,想要将玉佩拿出来。无奈诗缨使出全身力气似的,憋红了小脸,死命地攥紧握着玉佩的拳头,就是不让丹霄轻易得逞。丹霄无奈之下,一根一根去地掰她的手指,诗缨有些吃痛,挣扎着想要逃脱。两人这么推推搡搡之中,未留意已到了后门跟前,诗缨一个不小心绊到门槛,顿时无所凭靠,“扑通”一声跌倒在地。

  倒地后的诗缨本能地撒开了手,玉佩就从她手心跳开了去,在地上“啪嚓”摔成两半,而她手心摩擦着地上的石子儿,竟擦破了好大一块皮,还渗出血丝来。

  诗缨自幼娇生惯养,何时受过这种苦痛,眼泪不由得扑簌着掉了下来,呜呜咽咽地哭出了声。可是她满脸的泪水未能换来丹霄半分同情,丹霄望都不曾望她一眼,他满心都是那枚摔碎了的玉佩。他颤颤巍巍地将那碎了两半的玉佩捡起来,把它们捧在手心上,就像是捧着什么珍贵的宝贝。望着那残破的玉,他喉头一酸,眼里即刻就含了泪光。

  他和诗缨二人,一个趴在地上哭,一个握着玉佩沉默,这情景正好被赶来的李肇和长工们瞧见。李肇愣了一下,忙上前去扶起梨花带雨的诗缨,不解地问她道:“这是怎么了?你们——”

  “丹霄欺负我!是他把我推倒的,爹爹,你看,我的手都流血了!”诗缨一边哭泣一边控诉。李肇捧起诗缨的手掌,见她白嫩的手心上不仅沾染了灰尘,还有被石子摩擦出的伤口,不禁心疼不已。

  长工们有几个平日里暗暗喜欢诗缨,见此状也赶紧围上去安慰她。诗缨见有这么多人护着自己,愈发肆无忌惮起来,哭得也更大声。李肇抬眼望着沉默的丹霄,见他一言不发,便问道:“丹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丹霄仍是不言语,他隐忍地将眼中的水雾收回,并将手中的玉佩藏于袖间,不卑不亢地站起身,重新回到店里的柜台前。

  因为没有得到丹霄的回应,李肇面色稍有懊恼,但以他这两年对丹霄的了解,确信丹霄不会无故招惹诗缨,便又折回来问诗缨道:“我要你来店里帮忙,怎会闹成这样?是不是你有错在先?”

  听出李肇话语里的严厉,碍于对父亲的敬重和惧怕,诗缨不敢将实情有所隐瞒,哽咽着回答道:“我不过是见他的玉佩好玩,想借来瞧一瞧罢了……他就冲我发火……”

  诗缨因为理亏在前,说话声音越来越小。李肇忆及刚才的情形,想起丹霄默默地将一块碎玉藏起来的样子,顿觉心中不安,将诗缨丢在一旁,走到丹霄身边,代诗缨道歉道:“丹霄,你莫生气了,都怪我平日里对缨儿缺乏管教,方才我见玉佩摔坏了,你且放心,拿来给我看看,我定会赔你一个新的。”

  丹霄依旧垂着头,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起伏,他静静地推辞道:“不必了,老板不用放在心上。”

  “这可不行,玉是缨儿弄破的,我这做爹爹的岂能纵容她犯错。对她我是一定要责罚,玉佩我也一定会还你!”

  丹霄抬起头来,淡然地望向李肇,依旧还是那句话:“我已说过,不必了,您莫要再执着于这件事。”

  李肇怔了一下,不知再说什么才好。自从丹霄入酒坊以来,李肇一直看不透也猜不透他。他惜丹霄的才华,总觉丹霄在酒坊做工有些大材小用,有心要栽培和提拔他,却又因为他的性格而迟疑。这个叫丹霄的少年,对李肇来讲宛如一池水,看似波澜无惊,实则深不可测。李肇也算阅人无数,但是他却看不出丹霄风平浪静的背后到底隐忍着怎样的心境。关于丹霄的飘零和身世,他未曾主动去探问,丹霄也从未主动对他说起,但这却始终是阻隔二人交心的屏障。

  入夜,在丹霄与陈涉共同居住的卧房内,陈涉麻利地褪去衣衫,光着膀子躺进了被窝里,他对丹霄说道:“今日去给城郊那户人家送酒,路上马车还坏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只能自己去修马车。他娘的,当时呼呼的冷风吹着,差点没把我给冻死!”

  陈涉自顾自地说了许久,也未听见丹霄应声。他见丹霄一直低垂着头,手里还握着什么东西,就好奇地问他道:“丹霄,你怎么了?在看什么呢?天那么冷,为何还不安歇?”

  丹霄回过神来,口中应着:“就来。”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丹霄不语,陈涉从床上坐起来,凑过头去,望见了那枚破碎了的玉佩,面庞不由得浮上惊愕,口中道:“这不是……这不是你最宝贝的玩意儿,怎么碎了?”

  丹霄苦笑一下,并没有说什么,他将玉佩收起来,脱去了鞋子,吹熄了烛火,睡到了陈涉对面的那张床上,这才轻声说了一句:“早些睡吧,陈兄。”

  陈涉知道丹霄性格不喜多言,也就不再缠着他追问事情缘由,不过因着这枚玉佩,陈涉不由得想起两年前他和丹霄初次相遇的情景。

  那时他们尚未来到邯郸,彼此流落在燕国境内,当时也是冰天雪地的冬日,饥肠辘辘的陈涉在一个好心的人家里讨到一张大饼,他将大饼揣在怀中,想找一个避风的地方坐下来,再好好地安抚五脏庙。最终陈涉躲到了街道的一个拐角处,那儿伸出的门檐恰好足以遮挡风雪的侵袭。陈涉躲进那儿之后,看到了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少年衣衫褴褛,鞋子破损,脸庞却是干净整洁的,样子有点像是落魄受难的公子哥儿。

  陈涉看着面黄肌瘦的少年,问他道:“几天没吃饭了?”

  少年气息微弱地答道:“三天了。”

  “你叫什么名字?”陈涉又问。

  少年闭口不言,陈涉想他定是有防备之心,就爽朗地先道:“没关系,我先说我的名字,我叫陈涉。你呢?怎么称呼?”

  “丹……霄。”少年总算放下了防备,迟疑地回答了他。

  陈涉仔细观察丹霄,见他目光涣散,看样子真是饿得不轻,而他手中似乎是握着一个物件,那物件还带着一根红色的穗子。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玩意儿?”陈涉好奇地问道。

  丹霄似乎是惊了一下,将那物件拿起来紧紧地贴在胸口,唯恐会被谁夺了去。但这举动恰好让陈涉看清楚了那是一枚玉佩,陈涉虽鲁莽粗俗,倒也知道那玉是好玉,他好奇地问丹霄:“你既有这值钱的玩意儿,为何不卖了换东西吃?”

  “这玉佩我是宁死也不卖的!”丹霄信誓旦旦地同他说道,声音虽轻,却包含千钧的力量。

  陈涉不解他的固执,问他道:“我弄不明白了,你宁可饿死,也不拿玉佩换吃的,难道这么个玩物竟比命还重要?”

  丹霄紧咬牙关,涣散的目光积聚成闪烁的星辰,回答陈涉:“对我来说……它确实如此重要。”

  陈涉看得出他的确极为看重那枚玉佩,便笑了笑,从怀中掏出那张被他体温焐热的大饼,爽快地一分为二,递给丹霄一份道:“那好罢,既然它如此重要,你就妥善收着……咱们既能相遇,也算是有缘,我分你一半食物续命好了。”

  丹霄呆了一下,手中接过那半张救命的饼,顿时眼中含泪,哽咽道:“多谢陈兄!”

  陈涉为人义气,虽年纪不大,却极早有一番侠义热肠,从第一眼见到丹霄他就萌生好感,现在又被丹霄眼中的泪水打动,所以登时拍了拍丹霄的肩膀道:“这样吧,以后你就跟着我,只要有我陈涉一口吃的,便绝不会饿着你!”

  ……那以后的时光,便真如相遇那刻承诺的一般,陈涉与丹霄相伴着一起流浪。不管受了多少磨难,有过多少次饥寒交迫的挣扎,丹霄始终都将那枚玉佩牢牢地带在身边,从来没有将其卖掉。如今那玉佩为何会突然碎了?陈涉左右也想不明白,索性就不再为此烦扰,很快他就困意袭身,打着呼噜沉沉地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涉和丹霄就被喊了起来,因为时近年关,酒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们必须早起接客送货。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丹霄一直在柜台前忙碌,连吃饭的空儿都几乎没有。到了暮色降临,终于可以打烊的时刻,他才终于能填饱肚子,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去歇息。

  还未待丹霄躺下来,门就被推开了,他惊讶地望着出现在房门口的李肇,见他身后还跟着一干长工,便问道:“何事?”

  李肇还未开口,身后一个麻子脸的长工就嚷嚷说道:“今日卖酒所得之金不见了!”

  丹霄愣了一下,立即回答道:“我已将所有酒钱收在柜台桌下,也已将柜子锁好,钥匙交还给了老板,酒金怎会不见?”

  李肇温和的脸庞上此时也是蒙上一层阴影,他平生最厌偷偷摸摸之事,以往酒坊有手脚不干净的伙计,总是落得被他痛打出门的下场,以儆效尤。正因如此长时间以来已再没遇上这种事,如今突然又生出这种事端,难免让他心情郁结。

  “丹霄,你再仔细想想,是否将酒金放在了别处?”李肇尚算耐心,用平静的语调提醒丹霄,“我去查看过,柜子里是空的,酒金根本就不在。”

  丹霄还未及答话,一旁的陈涉就沉不住气了,他看不过一群人质问丹霄,直接挡在丹霄身前,粗声粗气地问李肇道:“您莫不是怀疑丹霄吧?老板,我可以担保,丹霄绝不是中饱私囊之人,他这两年对您一直忠心耿耿!”

  李肇挥手止住陈涉,缓缓说道:“便是你不说,我也知丹霄为人如何,他对酒坊的事尽心尽力,我都看在眼里。如今不是怀疑丹霄,而是要查清事情真相,不管今日之事是何人所为,必须要有个清清楚楚的交代。”

  丹霄面色镇定,对李肇说道:“我的确是将酒金收好了,与往日所做的一样,您若不信的话,我也无话可说。”

  麻子脸又抢话道:“想查出真相还不简单?今日大家都未曾出过门,各间屋搜一搜,便知分晓了!”

  “对啊!对啊!我们的房间都已搜过,就只剩你们这间了。”其他人附和道。

  丹霄和陈涉对望一眼,两人都有些错愕,敢情李肇早已查过他人住所,现在嫌疑便全然锁到他二人身上。陈涉性情直率,丹霄也是心怀坦荡,他二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那就搜吧!”

  众人望着李肇,李肇沉思片刻,而后说道:“虽然我信你二人为人,但别人都搜过了,你们也不能有例外,那就搜搜看罢!”

  他话音刚落,众人就蜂拥而上,将丹霄和陈涉的被子枕头掀翻起来。房间被弄得一片凌乱,但也没有搜出任何蛛丝马迹来。李肇见状,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他宁可那些酒钱找不到,也不愿陈涉和丹霄二人背叛他。

  众人正待离开之时,却听一个小个子长工大叫一声:“我找到了,酒金藏在这儿呢!”

  丹霄愣了一下,见小个子掀起陈涉床铺下的竹席,并从席子底下拿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那荷包正是丹霄平日里收藏酒金所用的,他明明记得将其锁好了放在柜台处,现在怎会出现在这里!

  丹霄抬眼去看陈涉,见他目光中流露出茫然的神色,似是毫不知情。

  李肇接过小个子递来的荷包,不禁怒火中烧,厉声问道:“这是谁的床?”

  “是我的,但,但我绝没有碰过酒金!”陈涉满脸无辜,突然出现的局势,弄得他头脑一片空白,登时急得脸红脖子粗。

  丹霄也是一片茫然,不知酒金怎么会出现在陈涉床下,但他身后麻子脸和小个子交谈的细小声音,却轻轻地传进耳朵里来。

  “你这呆子,藏错了,那不是丹霄的床!”麻子脸气急败坏地说出这句话,声音小到其他人都听不到,丹霄却准确地将这句话捕捉到,他迅速地转头去望那二人,见他们眼神惊慌地闪烁,躲避着他投向了别处去。

  小个子和麻子脸平日里最喜欢对诗缨大献殷勤,他们也一直看丹霄不顺眼,这些丹霄早有彻悟,如今再听到他们密语的这句话,心神通透的丹霄立即就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定是他们想替诗缨出头,所以才将酒金藏匿在这房中陷害他,但偏偏弄巧成拙藏错地方,栽赃到了陈涉身上。

  李肇怒斥陈涉:“如今人赃俱获,酒金从你床下搜出来。陈涉,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陈涉又急又恼,摇着手辩解道:“真不是我干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我陈涉对天起誓,绝不是我干的!”

  “你还要抵赖?难道这钱还会自己长腿不成?枉我平日里还觉得你忠厚老实,原来竟全是一派假象!”李肇越说越气,指着陈涉吩咐其他长工道,“来人哪,把这吃里扒外的东西给我绑起来,我得好好教训教训他!”

  陈涉平白被人冤枉,心中气不打一处来,他平日里在酒坊任劳任怨,只为报答李肇知遇之恩,没想到现在竟被当成是忘恩负义的小人。耻辱和自尊交织一处,陈涉无以表达愤恨之情,他情急之下一挥手掌,居然生生用蛮力将手边的桌子拍成了两半,眼见桌子断裂开来,众人都吓了一跳,不敢再上前。

  李肇见状愈发生气,痛心斥道:“陈涉,你居然如此嚣张,我岂能容你如此撒野?你们速速将他给我绑起来!”

  众人听从李肇的吩咐,赶紧上前欲要擒住陈涉,一团慌乱之中,却听一直未出声的丹霄大喝一声:“住手!”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丹霄,但见他面色坦然镇定,却说出一句令大家都惊讶不已的话:“酒金是我藏的,有什么冲我来吧,陈涉跟此事无关!”

  李肇怔在当场,半晌才反问:“此话当真?”

  丹霄点点头,答道:“当真。”

  陈涉不敢相信地望向丹霄,犹疑地问道:“丹霄,真是你做的?”

  丹霄顿了一下,终归还是点点头。

  陈涉万分不解:“我们受过那么多苦,也没见你做过任何有违良心的事,这也是我一直最敬重你的地方。自从两年前被李老板收留,你我虽然是寄人篱下,总算过上不愁穿衣吃饭的生活,安安定定地活了下来,你为何要做这种事?”

  “做便是做了,问那么多干什么?”丹霄言语冷淡,没有去看陈涉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只是对李肇道,“要如何处置,随您的便,我不会有一句怨言。”

  他的镇定自若终归是触犯了李肇的底线,李肇双目含威,蹙起眉头问丹霄:“我再问你一遍,真是你干的?”

  丹霄面色不改道:“是。”

  “你既做了这种丑事,为何还能泰然自若?既不讨饶,也不思悔改,莫非你连一点羞耻心也没有吗?”李肇越说越大声,话语里带着爆发的怒气,“算是我瞎了眼,还一直当你是秉性不凡的有志之士,罢了罢了,既有今日之事,就当你我缘尽于此!”

  眼见李肇怒火再也没法阻挡,陈涉有些替丹霄急了,他匆忙奔到丹霄跟前,晃晃他的胳膊道:“你倒是求饶啊,难道真要被赶出去吗?”

  丹霄张了张口,似是想说什么,但最终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轻叹一口气,苦笑着对陈涉道:“一人做事一人当,陈兄,多谢你的好意……我甘愿接受处罚,毫无怨言。”

  陈涉带着深深的忧虑望向丹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洁净的少年怎会做出这等事。因为丹霄的固执,他也没办法再向李肇求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一干人捆绑着拉出去……

  已近冬季的深夜,却突然落起雨来,帘外雨水滴滴答答的声音,将诗缨从梦中惊醒,她感觉一阵无法抵挡的寒意,便立即从床上坐起来。

  诗缨小心翼翼地打开窗子,看外头丝丝洒落的细雨,嘀咕了一声:“咦?怎么忽然会下雨的?”她的眼睛无意地瞥向前院,发现那儿还燃着烛火,影影绰绰还能看到很多人在。

  诗缨觉得很纳闷,为何这么晚了店里还有人在?白日里已忙了一天,他们怎么还不安歇呢。想着想着,她便从床上起了身,决心去前头看一看,她这么做一半是因为好奇,一半则是因凉气袭来致使她再无困意。

  诗缨穿上暖和的雪色小袄,撑了一把油布伞,穿过院子里的细雨走向店里,进到门内收起雨伞后,看到李肇和长工们都在,她不禁觉得惊讶,问他们道:“这么晚了,大家为何都还没睡?”

  李肇脸上的表情本是阴沉的,诗缨进门后才稍微缓和一些。他见诗缨发梢沾染雨珠,忙关切问她道:“缨儿,你不是已睡了么,怎么又起来?”

  “我听见下雨了,又看见这儿灯亮着,所以起来瞧瞧。爹爹,你们都围在这儿做什么呢?”诗缨好奇地问。

  李肇叹息一声,没有回答。

  诗缨愈发觉得奇怪了,她见李肇有意隐瞒不肯回答的样子,便转头去问长工们:“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仍是没有人答她,大家眼神闪烁,情绪低落,看起来与平日里完全不同。诗缨的好奇心完全被撩拨起来,她将收好的雨伞搁置在桌上,在人群里踱了一圈,这才发现独独缺了丹霄与陈涉,怔了一下,她即刻问李肇:“爹爹,丹霄和陈涉呢?”

  李肇听闻此言,又是叹息一声,双手背在身后作势回房,临走前对大家丢下一句:“你们都早些回去歇息吧,缨儿,你也回房去!”

  李肇说完便率先离去了。看着李肇疲惫的背影,诗缨更是笃定这晚发生了她所不知情的事,忙又去问长工们:“到底怎么了?你们快点告诉我呀!”

  众人都不说话,纷纷站起来准备离开。诗缨见没人理她,愈发着急了,一把拽住小个子长工,问他道:“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到底怎么了?”

  小个子本就暗恋诗缨,她的紧迫逼近使他无从拒绝,只得支支吾吾地回答她道:“店里,店里出了贼,私自将酒金藏了起来,老板查出真相后很生气,就将他打了一顿丢出去了。”

  “贼?”诗缨愣了一下,紧接着问,“你说谁是贼?”

  小个子结结巴巴答道:“丹,丹霄。”

  诗缨的一颗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她慌忙问道:“丹霄人呢?”

  “他,他被打了几十板,已经丢到大街上了!”麻子脸抢话回答道。

  诗缨如坠深渊,她无法相信丹霄会做出私藏酒金的事,更无法想象,此刻外面天寒地冻还下着雨,挨了几十板子的丹霄会怎么样。

  诗缨越想越害怕,连伞都顾不得拿,迅速地冲出大门,一头钻进雨雾之中,顾不得身后人的叫喊。他们呼喊着她:“小姐,小姐你去哪儿?”

  出了大门,在街上四处环顾,诗缨却根本未曾见到丹霄的身影,她更着急了,被打了一顿的丹霄,按说肯定是连路都走不成了。他拖着残破的身躯是去了哪里?若是被大雨淋着伤口,在别处受冻一夜的话,岂不是会有性命之忧?

  诗缨瞬间变得盲目慌张,她在雨中极力奔跑,到处寻找丹霄,一直跑到汗水涔涔,面色赤红,终于在夜色中见到了一个壮实魁梧的人影。她认出那人是陈涉,便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上前一把将他拽住,急迫地问询道:“陈涉,丹霄呢?丹霄怎么了?”

  陈涉惊了一下,不知诗缨怎么会出现在这儿,但是望着她惊惶的脸上那双渴盼答案的眼睛,他只能无从拒绝地对她坦诚道:“我已将他送至医馆。”

  “他,他怎么样?”

  陈涉艰难地叹了一声,回答她道:“皮开肉绽,气息微弱,怕是要养上好一阵子了。”

  听完这句回答,诗缨的眼里瞬间就涌出泪水,她也不知自己在难过些什么,就是觉得心里酸涩,一时止不住悲伤。她哭得越来越厉害,直哭到无法好好站立,弯下腰去蹲在地上,呜呜咽咽了许久。

  陈涉愣在当场,他不知诗缨为何哭成这样,看着她悲伤至极的样子,也不知从何安慰,只能木讷地说:“天太冷了,小姐,你,你还是回 去吧……”

  诗缨的衣服已经湿了,鞋子也被雨水打湿,她站起身来,脸上分不清是雨还是泪,哽咽着问陈涉道:“他在哪个医馆?你带我去见他!”

  “这……这恐怕……”

  诗缨紧紧地攥住他的衣袖,真诚地恳求着:“求你了,陈涉,你带我去看看他,只看一眼就好。”

  虽然平日里陈涉也讨厌诗缨嚣张跋扈的秉性,但此时此刻,面对这么一张带泪的脸,陈涉真是无法拒绝。他只得答允了她,口中说道:“跟我走吧。”说完带她去丹霄养伤的医馆。

  医馆离他们相遇的地方并不远,匆促走上片刻就到了。到了医馆的门口,陈涉见大门已经从里面锁上,紧闭的窗子里露出微弱的烛光,说明里面的人还未安歇。陈涉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谁?”

  “老先生,我是方才送弟弟来医病的人。”陈涉朗声答道。

  “你不是已走了么,又来做什么?”

  陈涉转头望了一眼诗缨,诗缨忙擦去脸上的泪,小声对他耳语一句,陈涉对她点点头,又大声同老者说道:“我带了一个朋友来看他,劳烦您开开门。”

  里头窸窸窣窣的半晌无语,也没人过来开门,过了好一会儿,陈涉才听到老者问他:“你的朋友叫什么?”

  陈涉顿了一下,如实答道:“叫李诗缨。”

  这句话说出去后,陈涉身旁的诗缨紧握着双手,手心里都是细密的汗水。可是,片刻之后,老者的回答却让她失望至极,他不容拒绝地道:“你们快些回去吧,病人现在需要静心养伤,他说他谁也不想见。”

  诗缨愣住了,陈涉也是一脸无奈,陪她又默默地在医馆门口站了一会儿,才催促道:“小姐,我们快些回去吧,这雨怕是越下越大了……若是你想探望丹霄,就改日再来吧。”

  丹霄的避而不见令诗缨很是伤心,她的眼眶中瞬间又蓄满了泪水,但却无计可施,只能颓力地点点头,随着陈涉往回走去。

  而医馆内,浑身是伤的丹霄正躺在床上,老者掀开他的衣服,将调制好的草药敷在他的伤口处,冰凉的药一沾染到伤口处,立即牵扯全身的筋脉都痛起来,丹霄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老者轻声道:“会很痛,你忍一忍。”

  丹霄点点头,老人继续给他上药,他咬紧牙关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枚莲花图案的玉佩。他将这碎玉握在手中,仿若是握着整个世界。

  这是并不陌生的梦,几年来丹凝一直重复着这样的梦境:暖风吹拂的春天,她轻巧地穿过窄窄的回廊,沿着一条小径走向绿草如茵的园子,在那园子的草地上卧着一位白衣少年,少年身披金色的阳光,手中正握着一册书在看,他低头认真阅读的模样,令她心内充满缱绻的怜惜……

  吕不韦皱眉望着躺在床上的丹凝,她的脸色苍白如霜,瘦弱的身体残存孱弱的气息,这憔悴的模样让吕不韦忧心不已,他皱着眉头问高若道:“她真的无法再醒过来吗?”

  高若为难地答道:“这……大人,您也看到了,她已昏了有三日之久,徐太医也已经尽了全力,为今之计,只能是听天由命。”

  吕不韦满脸失望之色,心内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涩,唯恐丹凝再也无法醒来,他将永不能再看见那双清澈的眼。正遗憾懊恼的时候,却听见丹凝呻吟了一声,她似乎在挣扎,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双手抓着被单,指甲都陷入布丝里去,像要牢牢地擒住什么东西。吕不韦看她闭着眼睛的痛苦模样,不由生出疼惜,立即亲自伸手帮她拭去额上的汗水。

  丹凝仍沉浸在梦中,那小小的少年慢慢朝她走来,伸手去触她的额头,他的手掌上带有让人眷恋的温度,他对她微笑,口中轻声叫着:“姐姐。”丹凝被这温柔的声音叫得泪如雨下,待要伸手去拥抱他,他却突然化作一团云烟,瞬间已消失不见。

  “霄儿!”丹凝大呼一声,整个人便立时从惊厥的梦中醒来,她睁开眼睛,怔怔地对上吕不韦关切的脸。

  吕不韦面带惊喜:“你醒了,真是太好了!”

  “丞相大人?”丹凝愣了愣,又环顾屋中,看到一旁还站着高若和两名小婢,这才想起她是在吕不韦的府邸。

  吕不韦伸手按住她的肩膀,扶着她慢慢躺下,口中说道:“你现在还不宜起身,快些躺下吧,我扶你,慢一些。”

  丹凝有些窘迫,吕不韦的举动使她受宠若惊,她慢慢地躺回床上,感激地致谢道:“怎敢有劳大人您,这岂不是要折煞小人。”

  吕不韦摆摆手,对她笑了笑,道:“你我从此莫要再如此生分,若不是你,老夫哪里能好得起来?哦,对了,方才你是做了噩梦么?老夫听你在梦中喊一个名字……”

  丹凝叹息一声,对此问未有作答,她看着吕不韦已经稍显光洁的脸庞,这才想起要问:“大人您的伤口如何了?”

  “倒真是奇了,已慢慢结痂恢复。”吕不韦赞叹着丹凝的医术,问她道,“我听说你用血为我做药引,这是何故?”

  丹凝解释道:“小人自幼身子弱,父亲常常喂食我灵芝等仙药续命。所以,小人的血跟旁人的血不同,算是罕有的奇特药引,大人身上脓包剔除后致使血液流失,光依靠外敷药品难以奏效的,所以小人才用血做药引,这样能使药效迅疾地进入您的身体内。”

  “原来如此。”吕不韦听完她的解释之后,心中洋溢着难言的感动,他对丹凝叹道,“老夫真是万万没想到,你为救我,竟甘愿失却血液!”

  丹凝因为刚刚清醒,身体还羸弱得很,她断断续续地说道:“莫说是失却血液,便是替丞相大人死去,小人也心甘情愿……小人的这条命,本就是……本就是您救的。”

  吕不韦见她气息甚微,忙焦心地道:“你先好好歇息,莫再要说话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你得慢慢休养,快点好起来。”

  丹凝无力地点点头,闭上眼,感到身心俱疲,但无论她再怎么努力,却无法再继续方才的那个梦了。

  此后丹凝一直受到妥善的照顾,吕不韦差人每日给她炖补品养身子,她慢慢地好了起来,终至能下床走动。而吕不韦的伤口也逐渐痊愈,他终于拆去了全身的纱布,变成未生病之前神采奕奕的模样。

  时近年关,吕府像是重新活过来一般,下人们因为吕不韦的康健,也都恢复了喜色,各自忙碌着为过节做准备,他们用金红绸布装点院子。丹凝望着大家齐心协力忙碌的模样,不觉有些触景伤情,这些年来她最怕节日,每到节日便感怀自己的凄凉,不知身置何处。

  在吕不韦这儿,如今丹凝算是受到了最尊贵的款待,他差人给她量体裁衣,置办了很多锦绣衣衫,还赐予她诸多钗环珠宝。丹凝对这些馈赠诚惶诚恐,她一再地推却和拒绝,仍穿着自己的布衣,做着最清素的装扮。

  她的一次又一次拒绝让吕不韦于心难安,他与她说道:“丹凝,你救了老夫一命,老夫不知如何报答,你应该也知道老夫是商人出身,老夫一生最擅长的法子,就是用钱解决所有的事,包括酬谢恩情。你这样一概不接收的话,会令老夫觉得为难。”

  丹凝忙道:“大人多虑了,小人只是觉得那些礼物太过贵重,并且都不适合我,所以才没有接收,并无冒犯大人之意。”

  吕不韦道:“老夫从不喜欢欠人恩情,而今不管你有任何请求,全都可以如实跟老夫说,不必有任何拘束。”

  丹凝微微一笑,平静地道:“小人没有任何请求,大人万不要再为此费神。如今大人痊愈,小人便再无担忧,其实小人正想向大人辞行,大人伤势已好,小人便可放心回宫中领罪。”

  她的平静让吕不韦万分费解,他不相信地问:“你真的没有任何索求?老夫不信。人活一世,总都会有被欲望操纵的时刻,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拥有或寻找的,你难道没有吗?”

  吕不韦的话让丹凝陷入了沉思之中,看她半晌没言语,吕不韦倒觉得心安起来,以为她终于要有所请求,便大方说道:“你不必有忧虑,不管是什么请求,大可明明白白对老夫说出来。”

  丹凝顿了一下,遂跪拜在地,低垂着头道:“小人倒是有一桩事要请求大人,不知当讲不当讲。”

  吕不韦颇有气度地道:“但说无妨,便是你要天上星月,老夫也想法子替你摘来!”

  “小人的请求是……能不能暂不要回宫。”

  “为何?你是否担心回去将受到处置?莫怕莫怕。”吕不韦朗声一笑,宽慰她道,“老夫定会向太后举荐你,让你在宫中再升官阶,今生衣食无忧。”

  “不。”丹凝摇摇头,对吕不韦说道,“那不是小人想要的,如果大人愿意帮小人的话,小人只愿离开宫门。”

  吕不韦又是费解了,他不太明白丹凝究竟是需求什么,她在宫中身为少使,官位四百石,爵比八乘,比之在外头飘零这些不知好过多少。若他向上举荐,让她再升官阶的话,必定一生富贵,这是多少女子渴慕却无所得的荣华,为何她却一点不为心动?因为好奇,吕不韦便直言问丹凝道:“据老夫所知,你父母双亡,再无亲人,十五岁就进宫去,更不可能在宫外有相恋的意中人。你为何一定要出宫呢?天下之大,你一个女子倘若流落民间,难免会有飘零的命运,怎比得上宫中安稳!”

  丹凝抬起头来,眸中闪亮着一丝暖光,似是忆到往事最珍贵的部分,她坦诚地回答吕不韦道:“其实,小人还有一个亲人,出宫便是为了去寻他。”

  “你不是父母双亡,再无亲人了吗?”

  “小人还有个弟弟。”丹凝解释道,“他与小人是同父异母,当初我与他在战乱中失散,从此失去下落再无音讯。若是小人余生待在宫中,怕是永生都未有再与他相逢之日,所以,所以才斗胆恳请丞相帮忙。”

  吕不韦缓缓点头,问她道:“你弟弟叫什么名字,年方几何?”

  丹凝答道:“他叫丹霄,今年应是有十七岁了。”

  “哦,丹霄。”吕不韦忆及那日丹凝从梦中惊醒时的情景,顿悟似的说道:“原来你那时喊的名字,就是他。”

  丹凝点头道:“是。”

  吕不韦沉吟片刻,而后道:“十七岁?倒是巧得很,你弟弟与他年岁相当。”

  丹凝愣了一下,不知吕不韦所说的与丹霄同岁之人是谁,便问道:“他?恕小人愚钝,不知丞相所指何人?”

  吕不韦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允诺她道:“既是你执意要出宫,老夫就如你所愿,向太后求情,还你自由之身。”

  丹凝万分感激拜道:“多谢大人!”

  ……这一年的春节,丹凝便留在吕府过节,这里热热闹闹的气氛令她格外欣喜,对她而言,节日的团圆是难得的奢望,她已多年未享过类似的愉悦。吕不韦答允她,再等上一段日子,正月他回朝议政时,一定会替她向太后求情,丹凝相信了他的话,暂且就不作他想,安心留在吕府中做客。

  每年的正月初,吕府都会举行盛大的宴会,不仅邀请朝中文武重臣,还要招待城中身家显赫的商人。今春由于吕不韦生病的缘故,并没有打算宴客,但却意外地收到了很多拜帖。

  高若一一收下了拜帖,好言好语将前来拜访的官员劝了回去,这才去向吕不韦通报,他道:“大人,如今拜帖已收了几百张,可如何是好?”

  吕不韦冷笑一声,摆摆手道:“如此看来,盼老夫死的人还真不少。”

  “再如此下去,小人只怕挡不了多久,他们早晚会探听到您的病情。”

  吕不韦朗声大笑,带着久违的自信:“不碍的,而今让他们得知也无妨,反正老夫已经痊愈。不过,老夫倒是很有兴趣看看他们遗憾的嘴脸。”

  高若问:“大人打算怎么做?”

  吕不韦笑意更深,慢悠悠地同高若说道:“派人去告知百官群臣,以及城中富豪,就说我吕不韦要宴请他们,邀大伙儿一同庆贺春临!”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