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唐居后院临街的六间背阴铺面房,紧贴道林的仓库,筒瓦卷棚,道士帽门,清水脊,一溜街门自上而下刷成青黑色。原是住家搬走前留给政府的逆产,公私合营后被店里将门脸封死,两两打通,改成鸭圈,一直用到现在。因守在后门东北角,位不吉,除了葛清和我,也少有人来。尤其早中班的时候,更只有我一人经此出入,老谢干脆连门也懒得锁了。先后几次,我在半道碰见邢丽浙,那双颀长的手臂,骑一辆凤凰车。目不斜视的,打个手势后,她会绕远拐到正门,再推到车棚。等支子放好,拽一拽身上的雪纺裙,将铃铛盖收进包,才进店。两个人想搭上句话,难过抽一支好签。
我虽然是个粗人,却不笨,这点意思,容易懂。一来是鸭圈总有股膻秽气,可以讲,平日是有风臭十里,无风十里臭,让人回味无穷。二来呢,这无尽无休的鸭毛,也不禁念,专爱沾在人家衣服和脸上,跟进屋,还要上炕头,进饭碗的。像极了堵上门,吃白食的穷亲戚。这四邻八舍的街坊,有谁不嫌,更别说她一个爱干净的俏丽女子。这样劝过自己两三次,我才进了院子,关紧瓦青色的栅门,将一身刚洗好的工服,换下叠好。
吃烤鸭的旺季在夏天,开春前和立秋后,火的都是炒菜和涮锅子。葛清得了闲,包好一兜子鸭架就出去了,只留我杵在后院,看鸭圈。我要将水小心滴进食槽,鸭子喝不完两成,余下的连踩带蹬,啪啪乱喷。等我夹着两筐沙子回来填土时,眼前已是湿臭粘连,像化粪池一样。一个鸭圈养五十只鸭,三个鸭圈,光是把这帮祖宗轰出来,再赶回去,就足够累得我嘴角抽搦。
我洗把脸后,找了块砖垫在P股下,将店里配的一把九寸切片刀,攥在手心。刀的刃口还挂着水锈,刀膛也黑,切不完一只羊腿,别说毛刺倒生,卷刃打弯也不稀奇。因为它蠢,要靠你去找沙岩石,磨它,养它,这是规矩。我从货架搜出小二十斤的牛纸袋,沿儿可沿儿对齐,铆足劲,一刀接一刀地剁下去。剁到纸出了层,碎如锯屑,剁到虎口勒出深痕,沾上汗,刺痒难当。心里,像嚼下一根红头尖尾的七星椒,有股邪火,搜肠刮肚,翻江搅海。
邢丽浙,你的母主意,老头连面都不露了,只把我和一群傻精傻精的鸭子,关在一起。
“你这切法,解气,就是缺准心,走个盐爆里脊还行,要让你配个炒肉丝,切火柴棍儿,三五刀的显不出什么,二十刀以后还不剁出浆了?”
听有人搭话,我停了下来。抬起头的工夫,对方欠身去提裤脚,蹲下来,把一捆滑碌碌的葱白垫在两腿间。
“剥完赶紧走,有什么可看。这刀刃儿比脚后跟还厚,出肉丝?拍蒜还差不多,你瞧瞧。”前院新招的徒工,偶尔来这边放放风,过烟瘾。见这人瘦骨伶仃,薄薄脆脆的,体格如同刚炸出锅的油饼,我冷眉冷眼地指给他看。
“不看也知道,进店当天,每人都要领这么个生铁片子。”他脸上一股眉清目澈的书生气,令我些微感觉到眼熟。他又从上衣兜捏出一根大婴孩,敬给我。
“不认识了?曲百汇,我也是杨师父的徒弟。咱俩前后脚进店,笔试时我还漏过题给你。”
“可不是么,一直都没来及谢你。我到现在都没想通,干厨子考他妈什么英语算术。”我干巴巴地接过烟,强挤着脸,冲他笑。
“小事一桩,师兄弟间,还不是你帮我,我帮你的。何况师父也嘱咐过,有事尽管找你。”我自然不信,嘴却乐开了,寻思这人分明就是袁阔成评书里的白面儒冠,哪有个看炉护灶的样子?
“我看鸭房难得消停,才好心叫你。空耗在这儿,就是把整年的报纸都剁碎了,你也练不出来,跟我走,今天让你上案子。”
“小子,话在你嘴里,跟糖球似的,来回着说。明明是你在求我,倒还要我来谢你。”
我就像个山野脚夫,被领进太和殿内堂一样,在那间两百多见方的大厨房里,来回张望。两排操作台横在前面,宽绰而明净。八米高的四平屋顶,相当于两层楼,边上嵌着一圈吸入式排风扇,在头顶轰轰作响。
“骨干都忙着备战评比的事,眼瞅客人又多起来,师父才特批我上灶。搁平时,在墩儿上干不满两年,提也别提。”
“那说明带你的那个人,使劲了。”
我心中泛起酸来,如果留在大厨房的是我,如今我也能有自己的灶了。
“我在田艳手下干活,她是配菜组老大,‘飞刀田’的名号你没听过?”
见我不想搭话,他也就不再问了。
他的菜墩子上面,裂开一道拇指宽的大缝,像炭火熏黑的烧眼,我看着不解。
“早说过了,这里没人欺负你,规矩而已。五十公分大的柳木墩子,多漂亮,想要?长本事就给你。来这儿头一天,田艳都不正眼瞧我,只塞我手里一把刀,说,打号儿去。”他捧出个蚂蚁箩,把搭在调料盆上的布掀下来,将里面的料酒、虾油和醋,丝分缕析般地过了一遍。“为了别跟师哥的刀用混了,我得一个个打听,您刀刃儿上,都是什么字。只能看,不能碰,否则跟你急。他要是烫个圆圈,你就得烫三角。”
我这才意识到,他为何不在我面前提葛清的名字。
两人一时都没了话好讲,谁也不愿再碰谁的难处。
热菜间里,进来一个和我同样壮实的人,四方脸,嘴两边的肉往下耷拉。曲百汇悄声说,能不能翻身,弟弟就指望这次机会了,你只管在尾墩儿替我一下。记住,全店你就我这么个师弟,不疼我,疼谁?我说你快过去吧,他又谢了两三遍,便一溜烟地跑了过去。
我站在几十号人的身后,看着他们,像往返牵引的织布机梭一样,忙而不乱。有人腋下夹着菜刀,刃儿朝上,把儿冲后,走到案板边,很在意地将刀背冲外,放稳。灶上的油锅上火时,也不见谁让别人看锅,擅自离开的。我呢,所谓上案,不过是把葱姜蒜等用作提香去腥的料头备好,再将洗涤池下边,三五筐择好的青菜,泡进水里洗,而已。
眼前有几个淡绿色的搪瓷托盘,放着新鲜的胡萝卜丝、青笋丝和土豆丝,都是曲百汇切好的。我随手抓了一把,摊在案上,用手一拨,根根粗细均匀。我又抄起个带果纹的陶制盔子,舀满水,土豆丝往里一泡,再浮上来,见不到一根连刀的。
飞刀田,我明白了。
慢慢的,有些不干不净的话,传过来。什么自打道林的招牌立起来,葛清就在那儿干,仗着手艺硬,不留口德。什么连道林的党支部,都说他是认钱不认人的黑五类,败了这行的名声。有个上了年纪的,还说文革时,折磨葛清最凶最狠的,全是跟过他的徒弟。那年在崇效寺庙门口的土台子上,十几只手,差点把老东西活活打死。后来是被一瞎子背回家,才留他一口气。这刚过去几年,杨越钧真逗,还敢让他收徒?听得出来,这是冲我来的。若搁几年前,八十的老头又怎样,我照打不误。
结果我像没事人一样,去瞧门楣上的挂钟。时间差不多了,我要去刷师弟的刀箱和菜墩,然后上蜡。
热菜间里,突然哐啷一声,接着有人在骂,口不择言的,很难听。我跟着他们,朝灶台围过去,见那个四方脸,正对着尾灶上的曲百汇,一通劈头盖脸。
这孩子炒的是西红柿鸡蛋,听一师傅讲,鸡蛋打好了本该往锅上一摊,翻勺后,再划个十字刀。等把西红柿倒进去,一舀水,哗啦一折,水气空出后,搁糖。出锅后红是红,黄是黄,很漂亮的一道菜。四方脸全程守在一旁,一针一线,看得真切。结果曲百汇炒到中途,见西红柿是青的,不出汤,心就毛了。他又加了水,仍不发红。四方脸偏不走开,就要看他怎么办。这孩子也真有办法,直接往菜里兑酱油,见着色了,勾淀粉,翻腾两下,就码盘了。
配菜间的人说:“这东西一来好几筐,越是红的,越尽着冷荤和头墩的师傅,配高档菜,挑剩下没人要的,才轮到尾灶。十个里保不齐出俩青的,让他赶上了。他倒言声呀,喊一嗓子,我这边马上重新切。话也不敢讲,愣要在火上瞎对付。被冯炳阁逮着,有好戏看了。”
眨眼间,四方脸取出一支拍勺,用力一撮,将西红柿撮到勺里,再一甩,一勺子菜啪地飞到墙上。我们眼见那盘颜色生硬的西红柿,顺着烟色的墙皮,柔柔腻腻地,滑到煤堆上。
“管你什么理由,我只跟你要菜。菜不对,你就搁酱油,这回是酱油,下回还放什么?这是手艺,不是戏法!”四方脸吼了起来。
曲百汇哆嗦着蹲在地上,把煤挪开,将他做的菜一点点捡出来,然后扫地,擦煤。
他背对着人,偷着抹一下脸,想是没忍住,眼泪下来了。
“以后别想上灶了,挎一辈子刀吧。”有人捡着乐。
我稍用些力气,两手拨出一条窄道,走到师弟身边问:“哭他妈什么!”
他被我揪住脖领子,连人带衣服一起提了起来。他的身子,像没拧干的毛裤,湿答答挂在衣架上,仍往下坠。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不是师哥,谁这样教你,快谢师哥。”我堆出一张热脸,贴在四方脸面前,“师哥,他还小,出了错,您多担待,何必这样伤他?传出去,让外人笑。”
冯炳阁把脸贴到我跟前,嘴对着嘴地问我,哪儿来的。
“屠国柱,烤鸭部的。”他的口气太重,我不得不错开脑袋。
“菜炒砸了,就要自己担着,否则炒锅赖墩儿上,墩儿上再赖炒锅,过家家呢?”他存心扯起嗓门,“不跟着葛清,来我这儿掺和什么,你想圆这个事儿?”
他的身板高大而夯实,说起话,像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上,架了个跑电的喇叭,呲呲哑哑的。
“就是看看。”
“看看?”他来劲了,唾液乱飞,耷拉的肉跟着抖了起来,“可以,师父点头,我没二话,否则以后别让我在这里看见你。”
我一下记起自己的身份,还不如曲百汇,就忍住气,拍拍师弟肩膀,想打个招呼走人。
他身上冷的,像寒蝉僵鸟一样。
我还未及张口,对面蓦地闪出一个尖脸的女师傅,直接把曲百汇从众人眼前拉了出去。
回到后院的我,呆木地对着土红色的地砖,看了好一阵。
树上还剩下没掉的叶子,被冻得又亮又硬,像是乳黄色的花麦螺,风一吹,沙啦沙啦地响个不停。
一串脆亮的车铃声,在院外催我。我打开门走向当街,见是邢丽浙站在那里。
她嘴里叼着根红皮筋,正将辫子甩到肩后,引臂梳起,那双似喜非喜的水杏眼,望向这边,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
“怎么谢我?”她扎起个麻花辫,又问起我。
“还敢再讲,险些把洋相出尽了。刚听人说,葛清不仅是道林元老,还在徒弟身上吃过大亏。你这招臭棋,偏去揭他旧日的疤。”我一肚子火气正没处撒,不免话中带刺,“难怪那天他装疯卖傻的,回来又躲着我。”
“屠国柱,你属豹子的,怎么逮谁咬谁?搞搞清楚,能站到你那位置,不知多少人会眼馋。处处讲论资排辈,论资排辈,可要说给葛清擦P股,谁来排,死也没人肯的。”
“杨越钧要我有孝心,我还嘀咕,干厨子跟他妈孝心有什么关系,原来是给我打预防针。”
“再忍一忍,我猜你师父想培养自己人。他在市里打下包票,要把老手艺往下传。否则宫廷烤鸭再赚钱,也是心病一块。”她轻轻翘起下巴,“那个葛清,我见了都一阵阵地发冷,打他的人,心里也是又恨又怕吧。他肯跟你回道林,就足够了,说到底是步险棋,哪里臭了?”
杲杲秋日透过稀疏的槐柏,洒下斑斑树影,投在她白莲一般的颈项上,令我好一阵凝视,竟忘了回话。
“我也给你打一支预防针,假使他真肯留你,苦日子还在后头。”
“能比在鸭圈还苦?连我师弟,都上灶炒菜了。”
“曲百汇嘛,人家是接组织部曲主任的班,和齐书记一样,先给了全民编制。杨越钧见他能写会算的,就让人哄着派他活。争气呢,做个顺水人情,不争气,也是他命该如此,哪轮到你替他跟大师哥逞能。这个驴师傅,真不是白叫的。”
“你那账上,是不是除了钱数,还记了每个人生辰八字。田艳,你也认得?”
“你烦不烦。”她塞给我一张纸片,然后捏死了闸,坐上车,用力蹬起来。“为了找你,我午休的时间都搭进去,连个谢字也没听见。别说葛清,下次连我也要躲你!”
我紧跟了两步,送她。
她骑到一段上坡路,不疾不徐的风吹过来,令她裙摆飘拂,险些露出膝盖。她赶忙用手按住,嘴上还在不依不饶的。
一连数日,我也没回家,晚上干脆睡在店里,堵葛清。
早晨,我会沿着61路公共汽车的站牌,从白广路,慢跑到宣武门。回来前,要先穿进北面的天缘市场,那是一片坐东朝西的平房,门脸被一扇对开大板,隔出两个橱窗。内部切出像火柴盒一样粗糙局促的柜台,每个货架都会伸一根角铁,悬在两根细铁丝滑道上,用来收钱。滑道另一头则被集拢到更高的款台,等穿着浅灰色麻布衬衫的售货员收齐钱款,将找零和盖好章的小票放入头顶的夹子里,用力一悠。在滑道与夹子的摩擦声中,一桩桩买卖相继完成,拍武打片似的。
市场南墙的前半圈,是布匹柜台和缝纫部,理发店则被卖玩具的货架挤到犄角,只有一位身材浑圆的老师傅,套了件素色长衣,站在缠着蓝带子的金箍棒、铁皮公鸡和木块军棋后面,被我找见了。老人让我坐上仅有的一个白漆铸铁的升降皮椅,然后使劲将座椅摇低。我面前那面镜子,钉在墙上,硕大无比。他也不多问,按住脑瓢,先拿推子横平竖直过一遍,再用美发剪细针密线地修整。我嘱咐老人剃短一点,他说青皮都出来了,再短就得上刮刀了,放心,保你一个月不用再来。我说,再来也不怕,很久没坐过这么舒服的椅子了。
交出邢丽浙给的那张洗理券后,我从市场里出来,额头还渗着豆渣般的汗液,淹过皮发,风一吹,痛快。回去时我边走边想,也不知道曲百汇怎么样了。还有,如果杨越钧真的在市里打下包票,要把宫廷烤鸭往下传,这不就等于逼我拼命么。
那一晚,和平常一样,我拼了六把高背椅躺在一楼大堂,正对门口的位置。我仰起头,瞅着挂在檩条上的管灯,穿堂风一吹,马上就睡沉了。不知过去多久,感觉有人咣咣地踢我椅子腿,揉开眼后,见一道黑影向后院移去。跟过去细看,才认出葛清。他站在青色的拱形砖炉前,脚边放着一铁桶热水,盯着我看。那算不上是一张脸,更像是一把插紧的铜锁。
两个人,面对面站着,老头还不及我肩膀高,但他不发话,我不敢动。他踢了踢铁桶,嘴朝墙上的摆钟一努。
“这都四点半了,你每天跟这儿躺尸,挺美的是吧?鸭房的规矩,杨越钧就这么教的你?”他摘下耳后的那根烟,送进嘴里,却并不点上。
“什么规矩?”我现在挺烦这两个字的。
“见我身后的鸭炉了么?它就是规矩。”
那桶水正飘着醉醺醺的热气,我二话没有,就把炉里的劈柴捡出来,抄起扫地笤帚、劳动布手套和麻袋片,沾了水往身上一绑,拎着水桶便钻进鸭炉。
趴在炉口时,我忽然又停下来,想起邢丽浙拿给我的口罩,于是又翻起里兜。
“手里拿着什么?”
“口罩,发的。”
“你他妈见过有厨子戴口罩的吗?给我扔了!”
葛清太坏了,这么窄的炉体,按说他进去才合适。我的个头太大,就算生往里挤,也很难施展开腿脚。烤完的炉子要趁热刷,可三百度的火气没散尽,如同钻进火焰山。黑灯瞎火里,我蜷着身子,进退不能。炉壁上敷的全是凝成块的灰和油,我举起高粱条刨成的笤帚棒,蘸一下桶里的碱水,用尽气力去搓,却看不见任何轮廓。污垢化成水汽后,稍一扫动,便裹着烟尘,喷得我浑身上下,跟鬼似的。那种炙热和憋闷,令皮肤仿佛开芽一般,由内而外松动出难耐的烧痒感。
等一出来,天已见亮,套在身上的麻袋,成了被浇散的蓑衣,工服沾满烟灰后像是生了锈。水房里有很多搓板,我脱下来撒一把碱面,投洗好几遍,又抠了半天嗓子眼。
回来后,正巧瞅见葛清的工服正闲搭在椅背上,也不看大小直接便往身上一套。
八点整,我像条狗一样,蹲坐在鸭房门口捯着气。很想眯一会儿,可胸口一阵阵地泛起干呕。厨子都吃过折箩,第一道箩最干净也最好吃,通常会被服务员先分掉。能进我们嘴里的,说白了就是泔水、渣菜。吃起来不能多想,使劲往嗓子眼倒就对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我越要吐,折箩就越在眼前晃,越是晃,就越要吐。肚子里咕咕直叫,可嗓子眼却像涨潮一样不断往上涌酸水。
过不久,循着一缕面香,我侧头去找,见储物柜上竟搁着四个热乎乎的缸炉烧饼。那味道和街上卖的全不是一回事,一闻,心里咚咚直蹦。我扶住门框,偷着起身去够。
“杨越钧是这么让你孝顺我的?”葛清的话,永远是一根挂炉上被烧得通红的鸭钩,专刺别人喉颈。他当着我的面,从炉里取出早上烤得的第一只鸭子,噌噌两下,片了一半,油酥酥的连皮带肉都被塞进烧饼里,再撒上点盐花,用一张黄褐色的薄牛皮纸包了两个,递过来。我这一口,险些连指甲盖一起咬掉。
剩下的他自己并不吃,只是收好。我不明就里地看着他,两人都没有再做表示。
“吃完把你的工服给我换回来,在这儿的事,别到前院儿给我瞎散去。”
拿烤鸭垫肚子,这什么待遇?据说全店只有葛清一人的早点敢这么吃,我是第二号。打那天起,面案老大派人送来的烧饼,就有我一份。